本书的主要素材来自于两位年轻人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通信。特殊时期这些私人信件幸由作者偶然发现并整理,成为记录那个时代的珍贵资料。通过两人之间的信件,作者试图解答这对革命同志为何主宰不了自己的人生命运,只能被时代洪流裹挟着彳亍向前。这不仅是贺王二人的私历史,也是一百年来国人的集体命运。
观察一个社会的变迁,除了关注当时知识分子、社会精英的心理脉络,更重要的是摄取民间乃至市井百姓的心理切片。前者大都通过各种途径或多或少保留了下来,而市井百姓对于世相人文的态度,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几乎整体性淹没。
社会学科班出身的云从龙,身为媒体从业者,近年来立足江西南昌,致力于现当代民间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关注普通人物视野中的历史真相,成绩斐然。从《未亡人和她的三城记》(载《读库1203》),到《4928-1:一个工程师的历史问题》(载《读库1303》),再到《明星与素琴》(载《读库1505》),犹如从溪流到江河再到海洋,日趋开阔。
本书部分内容曾在《读库》连载,读者反响热烈。
这是一段历时半个世纪、关于几个普通人的故事。从1906年到1956年,如此跌宕起伏的岁月,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而出现在这本书里的故事,主角却是几个*为普通的人,如果不是因为偶然的机缘,他们仅有的线索可能进入造纸厂的打浆炉,我们也就永远不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过这样的故事。正因为如此,虽然作者极力还原整个故事的全貌,但*终呈现给读者的却是一段不完整也无法完整的故事。
这个故事分为三部分。*部分从一份1948年写就的入党自传开始,牵出一个小地主家族,进而发现了一位生于1906年、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献身的爱国志士——贺文翰鲜为人知的传奇经历,*让人伤感的是:虽然连官方都对他表彰甚高,但有关他当年参与革命活动的事迹却极其罕见,且迷雾重重,与他同一时期的同学日后都成了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上的风云人物,而他罹难之后甚至连遗体都未能被保全;关于他少年时代的成长,青年时代的历练,至今都只能停留在谨慎的揣测中。这是一段不完整的历史。
第二部分是他的儿子贺明星。1949年5月,贺明星从黑龙江追随大军南下,扎根于江西星子,代表“人民”接管“地方政府”。在这期间,他一直和一位叫王素琴的女孩保持着浪漫的通信。本书作者拥有他们二人共35封亲笔信件(称它们为“情书”更为合适),他们在信中谈工作,谈未来,谈爱情,*终,贺明星希望王素琴能够为了爱情而南下,不再饱尝劳燕之苦。1951年夏天,眼看着两个人要走到一起了,可惜,通信找不到了。这是一段不完整的爱情。
第三部分,时间到了1956年,王素琴已经成为江西某国营纺织厂人事科的科长,她是否同贺明星喜结连理,作者不得而知。但是,这时候,她却被一场疯狂的运动“揪”了出来,指控她的材料密密麻麻写了几十页,却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她因此而誊写了一份又一份的检讨,当年和男友畅叙人生、憧憬未来的那份激情再也不见了,字里行间,流露的全是无奈、惶恐和不知所措。她是否幸运地躲过了这场劫难,或者成了那场运动的牺牲品,资料就此终止。这是一段不完整的命运。
作者不想“托物言志”,更不想“文以载道”,只想尽*的努力还原这个故事,将它呈现给今天的人们。
贺明星与王素琴的爱情是这个故事的主线,与此同时,作者还延伸叙述了自清末民初到共和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变与不变,普通人在大时代中的信念与梦想、飘摇与沉浮。明星与素琴的命运绝非一人一家之命运,而是百年来国人集体命运的缩影。
除了精彩的人物与故事,更让人感兴趣的是作者对*手材料的重视与梳理,辅以相关史料的拼图补白式写作,既有细节也有背后大历史的呈现,转场戏换以*人称的叙述,行文平实而克制。
社会学科班出身的云从龙,身为媒体从业者,近年来立足江西南昌,致力于现当代民间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关注普通人物视野中的历史真相,成绩斐然。从《未亡人和她的三城记》,到《4928-1》,再到《明星与素琴》,犹如从溪流到江河再到海洋,日趋开阔。阅毕《明星与素琴》,相对于云从龙笔下的人物与故事,我更感兴趣的,是他对*手材料的重视与梳理,辅以相关史料的拼图补白式写作的架构,既有细节也有背后大图像的呈现,转场戏换以*人称的叙述,平实与克制的行文。
——网友
《明星与素琴》是横跨1949年的爱情故事,写整个中国动荡下的爱情故事,我陪伴他们长跑了三天,每天上下班挤在人群中看,但翻开书籍,我就从拥挤的人群中消失了,穿越60多年,注视着这对革命战士,揪心于他们的爱情,作者把那些小纠葛写的弯弯曲曲,我读的也是唏嘘不已。随处充斥着那个年代的激情,也显露着那个年代的懵勇。让人啼笑——“‘我向*宣誓’绝不背叛你”;让人佩服——“我决不和另一个人订婚”;以及激情的主义——共产主义。
——网友
云从龙,生于1984年,甘肃灵台人,现居江西南昌。曾为资深媒体人,现为独立学者,主要关注现当代历史、中共党史、私人史以及近现代美术史,特别注重对流散于民间的一手文献的收集与整理,主张以“小人物”看“大历史”,以“私生活”见“真社会”。
风格伦敦——王蒙文存(十五) 目录 散文随笔 杂文(1992-2002)在声音的世界里在公路上天街夜吼我在平民中学我和图书馆赞美绿叶盛夏1992年9月10日吸烟...
书香似故人 本书特色 《书香似故人》内容来自北京电视台的十佳栏目《书香北京》,编辑此书是想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读书,体会到知识带给我们的力量以及追求理想的...
作者简介慈琪,1992年生于安徽。儿童文学作家,主要创作童话及童诗。是作品入选统编小学语文课本的最年轻作家。已出版童诗集《梦游的孩子》《三千个月亮》,童话集《收...
◎亨利•詹姆斯在小说史上的地位,便如同莎士比亚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一般独一无二。◎开创19世纪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先河的文学艺术大师,生前三度(1911年、1912...
第九次在天堂 本书特色 《第九次在天堂》是结合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开发的军旅散文系列丛书“破阵子”系列中的一本。“破阵子”系列以中国当代*著名...
插图本婉约词 本书特色 言情,是婉约词*经典的内容。那些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浅吟低唱的词句道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其中蕴含着一种生命的感动和召...
80后集体回忆 本书特色 大白兔、酸三色、小龙人、圣斗士、红白机、跳皮筋、画手表、打口带、兴趣小组、李雷和韩梅梅、皮皮鲁和鲁西西…… 这些是我们80后童年的一部...
《梁遇春散文(插图珍藏版)》内容简介:那是三年前的一个夏天,我正在北大一院图书馆里,很无聊地翻阅《洛阳伽蓝记》,偶然看到底下这一段:刘白堕善酿酒,饮之香美,经月...
呼兰河传 本书特色 《呼兰河传》是萧红旅居香港时创作的一本回忆体长篇小说。本书以舒展自如的巡视式艺术手法,以情感的起伏为脉络,讲述作者的童年故事,再现了20世纪...
《秦腔语言及民俗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分两大部分:(一)秦腔语言。主要考察秦腔的语音、秦腔韵辙、秦腔词汇、秦腔语体及修辞,并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本书特色 1. 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林徽因。2.有关林徽因,一直是个热议的话题。林徽因的文学作品留存的不多,但是因为泰戈尔以及徐志摩的缘...
林世堂文集全3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总达76.6万字,现代出版社出版★ 林世堂,20世纪30年代杭州之江大学国文系毕业,系词坛泰斗夏承焘高足,并先后师从...
周作人散文集 本书特色 周作人的散文,平淡如水、自然如风,展现出平和、空灵的人生境界,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座高峰。鲁迅晚年向斯诺夫人推荐周作人,认为他是中国zui...
林清玄-为君叶叶起清风 本书特色 心灵导师林清玄 灵性禅心新作 大陆独家授权 。游历二八岁月,晓尽南北风华,挥袖意动千年事,畅怀三山百地愁,何处不风流。曾忆星空...
葛崇岳译文集 全七卷(2009/9) 内容简介 《葛崇岳译文集(套装全7册)》作者痛失父母的孤幼,本来是人世间一件*可悲伤的事,但诗作者却为自己庆幸,因为他嗣后...
母系家族:泸沽湖采访手记--人文中华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坐落于川滇交界处的纳西族的民族文化史,阐述其作为母系社会的家庭状况、婚俗,及家庭经济...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辽海出版社出版★ 装帧典雅古朴,以牛皮纸贴裱瓦楞为函套基底,简约大方,有效保护书籍★ 6册总达60...
老人与海 本书特色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于1952年面 世,1953年荣获普利策奖,1954年荣获第54届诺贝尔 文学奖。它以简洁有力的...
手中的牌-中国当代优秀轻文学作品选集-7 本书特色 张健鹏和胡足青主编的《手中的牌》内容介绍:与传统散文的大立意、大视角不同,这些哲理散文讲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故...
歌棒 本书特色 阅读中国·五彩霓裳系列丛书是一套中国当代*优秀的五位少数民族女作家的自选集。五位女作家用自己细腻而优美、清新而凝重的笔触反映了我们这个剧烈变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