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绪论
第二章 心态与救国
第三章 放眼与救国
第四章 教化与救国
第五章 释放与救国
第六章 进化与救国
第七章 回顾与借鉴
参考文献
后记
晚清西学翻译与华人的民族振兴的关系研究将是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不但能深化我们对晚清民族振兴之路的认识,还能对今天的民族伟大复兴有所借鉴,既弥补了翻译界对救国议题下的晚清西学翻译的梳理和研究的需求,也为民族复兴之路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翻译史研究视阈。
2008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1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作博士后访学一年。发表了高水平论文近30篇,其中A&HCI国际检索论文3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4篇、《光明日报》理论版2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14篇。出版学术专著《译与异:林乐知译述与西学传播》,该专著获得2009年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工具书《英语搭配大辞典》的主要译者。主持并完成2010年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4年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各一项。2013年入选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2015年入选学校“卓越百人计划”人选。担任Routledge出版社英文国际学术期刊Asia Pacific Translation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的评审专家,《教育现代化》期刊编委。
实在论,可判定性和过去 内容简介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冒明,思想的进步,永远需要某种有着丰富养料的环境。这种环境在所有有理智而又不乏灵气的人们心中,首先便是丰富的...
周易心得 内容简介 这本随笔集,或短句,或长书,或感悟,或自嘲,或借古看今,或杂论事实,目的有三:一是对个人阅读进行总结;二是希望引起人们兴趣,多一种角度去更好...
老子 本书特色 老子是我国古代哲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道家 学派的创始者,他的学说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人们都把老子当做圣...
中国佛教史 本书特色 《中国佛教史》为中国近代*早出版的一部系统的中国佛教通史,内容简要系统,不乏卓识,语言畅达,不失曲致风趣,堪称经典。是了解中国佛教史的基本...
国富论 本书特色 本译本是根据Methuen & Co.,Ltd 1930年出版的版本译出的,这个版本是亚当. 斯密生前*后一个版本。《国富论》研究的对象是经济...
易学心理学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国书店出版★ 《易学心理学》对易学在心理治疗、易学在人格的成长和发展以及理想人格的塑造、易学与人的气质的形成与变化等诸多...
抱朴子外篇全译上下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1991年~1995年出版规划重点项目。抱朴子外篇全译上下 目录 前言嘉遁卷**逸民卷第二勖学卷第三崇教卷第四君道卷...
佛道名言品鉴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修身篇、自然篇、喻事篇、道德篇、处世篇、进取篇、言语篇、治学篇、见识篇等。佛道名言品鉴 目录 修身篇佛家 清心寡欲淡名...
《老子》一日一语-道法自然 内容简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不争、不贪、知足、慈俭、去甚、去奢、去泰,追求内心的恬淡和宁静,追求思想的...
图说孔子 本书特色 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人,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显赫,以...
视域变化中的中国人文与思想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为五编:人格、人文和经典世界;共同体生活样式与个体生活样式;传统社会解体过程中的文化选择立场及其论辩;另一种...
精选名儒草堂诗馀 本书特色 本书属新世纪万有文库系列,为探明文化学术之源流,洞悉时新学问之底奥的得力助手。本书是第六辑传统文化书系之一,是一部具有文献价值和选学...
玄应和慧琳《一切经音义》研究 目录 序一 序二前言**章 《一切经音义》编纂的时代背景第二章 玄应和慧琳《一切经音义》的概貌第三章 《一切经音义》的编纂宗旨和体...
中华经典藏书-商君书 本书特色 《中华经典藏书》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经典文献为依据,以便于检索为原则,将全书分为儒、道、佛、子、兵、医、农、史8大类,共...
资治通鉴精编-纯美典藏版 本书特色 读完30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既需要坚强的毅力,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因此司马光撰的、思履主编的《资治通鉴精编(...
中国当代儒学批判 内容简介 在当代中国思想史上.以儒学为旗帜的运动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思潮。这不仅因为儒学曾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且在某些学者那里出现了重回这一地位...
Thisisabookaboutthebigquestionsinlife:knowledge,consciousness,fate,God,truth,goo...
在兹:错位中的天命发生 内容简介 书名来自《论语》:“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在兹就是在这里,在中文经典的现代处境之中,并应和于那些“早就存在于我们之间的句子”...
在现实真实与价值真实之间-朱熹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伟大的哲学家或思想家,是以他所思考问题的分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定位的。而这问题,必然具有历史之规律与超历史之意...
图释武士道 本书特色 武士道一直都是日本的精神与原动力。——(英)史蒂芬·特恩布尔读了《武士道》便能充分了解日本人的特性。——(美)富兰克林·d·罗斯福如果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