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充满了利弗莫尔的人生和投资思路。他曾数次大起大落,做多和做空都赚过大钱,一生积攒的经验,后来历代的股神,包括格雷厄姆、巴菲特、索罗斯、彼得林奇等都受其影响,尤其是彼得林奇。本书让证券交易员过目不忘、受益匪浅?如今也深受股民喜爱。
★不管是经济繁荣还是经济危机,都成为一小部分人暴富的舞台,利弗莫尔就是其中一个。——索罗斯★度过了数次的破产和崛起之后,杰西利弗莫尔总结出一套持续获利的策略。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他没有丝毫隐瞒。他坦诚相见。——格雷厄姆★每次重读都有新的收获。——巴菲特
**章 初次接触股市/ 1
华尔街不存在新鲜事物,永远都不可能存在。因为投机由来已久,像大山一样古老,并恒久不变。今天,股市所发生的一切,过去都曾发生过,并且今后还会继续发生。
初中刚毕业,我就出来打拼了,在一家股票经纪公司营业部做报价板记录员。我对数字的感觉很灵敏,上学的时候就曾在1 年内完成了3 年的数学课程。我很擅长心算,一般情况下公司的报价机旁边会坐着一位客户,由他喊出价格,而我的职责就是往客户室的大报价板上誊写这些数字。我从不觉得客户的报价速度快,因为对我来说记住数字很容易。
那家经纪公司有很多员工,我的人缘很好。在市场比较活跃的日子里,我会很忙,从上午10 点忙到下午3 点,几乎没有时间聊天。当然,那毕竟是上班时间,因此我也不会在意什么。
但是,不管有多忙,我对工作的思考也丝毫不会受到影响。在我看来,那些报价并不意味着股票的价格,多少美元一股,在我看来仅仅是数字而已。当然,数字也有它的特定含义,这些数字始终在变化,我必须注意这些变化,这也是我*感兴趣的。至于它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不知道,不关心,也不去想,我只要注意到它们在变化就够了。注意它们的变化,就是我要做的事情。每个工作日5 个小时,再加上周六2 个小时,我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
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对股价变动产生兴趣的。因为有着超强的数字记忆能力,所以如果股价在今天上涨或是下跌了,我可以清楚地回想起它在昨天发生的所有变动细节,这一切都得益于我对心算的爱好。
经过观察,我注意到: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股价总会预先显示出某些特定的模式。这种情况曾经多次出现,甚至可以视为某种征兆,刚好为我的行动指明了道路。当时,14 岁的我已经对此默默地观察了千百次,并且开始把今天的股价变化和过去的情况做一番比较,以此来验证这种征兆。不久,我便开始大胆地预测价格走向。对我来说,唯一的指导就是股价以往的表现。在我的脑海中有一套“规律”,我根据这套“规律”来寻找走势与之相符的股票,并且为它们“计时”——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打个比方,你能辨别出在什么时机买进比卖出更有利一些。股市就像战场,报价带就是你的“望远镜”,凭借这架“望远镜”,你就已经拥有了七成胜算。
另外,我还从前辈们那里学到了另一个道理——华尔街不存在新鲜事物,永远都不可能存在。因为投机由来已久,像大山一样古老,并恒久不变。今天,股市所发生的一切,过去都曾发生过,并且今后还会继续发生。这一点,我时刻谨记于心。我能够记住事情发生的时间以及发生的原因,这些为我的赚钱之路提供了足够的帮助。
这样的预测游戏让我沉醉,我每时每刻都在期待着预测所有活跃股票的涨跌。我把观察到的信息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其实很多人都在记录,只不过他们所记的大多是虚拟交易,目的只是为了在出现几百万美元盈亏时,不致被狂喜冲昏头,或是一夜之间沦为穷光蛋。我的记录跟他们不同,我记得是自己猜对了还是猜错了。在可能的走势确定后,我*感兴趣的就是自己的观察是否准确,也就是说,我要验证自己是否猜对了。
比方说,在对某只活跃股当日的每一次波动做了一番研究后,我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过去发生此类情况时,就意味着接下来会出现8 ~ 10 个点(按照美国当时的股票报价,1 点等于1 美元)的下跌行情。假设当天是周一,那么我就会将这只股票的名称及其当天的价格记录下来,再根据它以往的表现,预测出它在周二和周三可能出现的走势。等到周二、周三过去后,我就会把我的预测与报价带上的数字做一番对比。
就这样,我开始对报价带上的信息产生兴趣。我发现价格波动始终暗示着它将上涨或是下跌。波动的产生当然自有原因,然而报价带本身却对“为什么”并不关注,更不会做什么解读。从14 岁开始,我就不再问报价带“为什么”,现在我已经40 岁了,依然不会问这个问题。要想知道某只股票今天价格波动的原因,大概要等两三天、两三周甚至两三个月后。但这又怎样呢?报价带只在当下对你有意义,到了明天它就毫无意义了,想找到原因那就要等。但你的当务之急是马上行动,否则就会错失机会。我一次又一次地目睹了这一幕的不断上演。还记得某天市场大涨,但是空管公司的股票却下跌了3 个点,这就是事实,也是结果。到了下一周,空管公司董事会通过了终止分红的方案,这就是原因。他们明白应该做些什么,即使他们的股票没有卖出,但至少也没有买进。没有内部的大量买进,就没有理由不破位下跌。
我用小本子做记录,大概坚持了6 个月。每到下班时间,我都不着急回家,而是把当天需要记录的数字写在小本子上,然后对这些数字做研究分析,密切关注相同或相似的价格波动。这其实也是在学习分析报价带,只是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杰西·利弗莫尔 20年代纽约华尔街活生生的传奇人物,是那个时代花哨的百万富翁。一生的伟大,一生的疯狂。影响三代股神的股票大师、100年股票风云人物,杰西?利弗莫尔的智慧和技术成为两代人的偶像。巴菲特、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格雷厄姆的老师无一不对杰西·利弗莫尔盛赞有加,公开承认深受他的故事和智慧的影响。一个从5元本金要月入1亿的成长故事利弗莫尔出生在美国农村,14岁和人凑了5美元进场,38年后一笔净赚1亿美元,而当年全美国的税收总额为42亿美元。
李义府,原籍赢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后迁剑南永泰(今四川射洪县)。虽仅出身于一个小官僚之家,却凭“方寸之间的智慧”——
Fromthebasicsofwritingabusinessplantothechallengesofdevelopingamarketingandsales...
行政部门岗位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模板 本书特色 以岗位精细化管理为主线;将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紧密联系;为企业提供成功整体运营的实践范本。行政部门岗位绩效考核与薪酬...
《新数字秩序的革命》一书中,戴维·温伯格引领我们踏上了一条缤纷绚烂的多彩世界之旅。他探讨了为什么杜威十进制分离法如今已经
成事在人:关键时刻发挥领导和合作的效力 内容简介 无论你是公司经理、后勤人员、咨询人员,还是政府官员,都无法完全依靠自己来实现所有的目标。你需要有下属、同事、上...
人生-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 本书特色 这是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得到了书中企业家高度认可,他们中的很多人欣然作序推荐的传记。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请看本书...
质量管理文书与方案精细化设计 本书特色 本书采用“文书+方案”的形式,对企业的质量规划管理、质量检验管理、质量计量管理、来料质量控制、制程质量控制、出货质量控制...
服务品牌关系再续机制研究-顾客感知再续关系价值的视角 本书特色 本研究从消费者感知再续关系价值入手探究驱动品牌关系再续意向的内在机理,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感知再...
《我爱零售:美国零售连锁巨人的财富智慧》讲述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冒险如何以一种惊人的方式获得了回报。大卫·格林绕开了行业内的常
如何说客户才肯听 怎样听客户才肯说:销售不懂沟通术,你就自己跑断腿 本书特色 销售就是卖家与买家沟通交流,达成交易的过程。销售高手就是说话高手!把话说到客户心里...
斯蒂芬·P·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管理学荣誉退休教授,拥有亚利桑那大学博士学位。他是世界上管理学与组织行为学领域最畅销...
供应链风险管理 本书特色 识别并管理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各种风险因素, 确保组织供应链 的正常有效运行,是采购与供应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 。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编...
在这一书中,作者廖恒创新的提出了“引爆关注”理论。即任何网络营销,都要首先“引爆关注”,而不是直接从营销目的出发,因为“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 本书特色袁颂峰主编的这本《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是用友erp试验用书,共7章。第1章和第2章主要介绍了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应用基础和正式实施前的...
《企业1000年:企业形态的历史演变》内容简介:企业是什么?企业如何发展演变?企业将向何处去?中国企业处于哪一阶段,又该如何发
《创业去!史上最年轻CEO的创业经》的主角不是我——而是你。卡梅伦·约翰逊和约翰·大卫·曼恩将与你分享自己的经历,是为了让你
格兰仕精神 本书特色 格兰仕的“实干精神”,历来是中国企业界中的一大亮点,也是世界500强企业到格兰仕参观学习所做出的客观评价。在企业界,素有“万科的观点,格兰...
安德烈·昂格尔,1990年以满分及学院嘉奖的优异成绩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是国际智商组织——门萨国际的成员之一。他自2001年开始成为一名独立交易员,主...
波士顿顾问公司(BCG)是全球公司战略的创新者。BCG及其创始人布鲁斯D亨德森因创建公司战略学而举世闻名。诸如“金牛”、“经验曲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 本书特色《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是张维迎教授的牛津大学博士论文的中文译本。本书试图建立一个以企业家为中心、契约关系为本质的企业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