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 他有一颗水晶般的心、巴金的爱、在巴金的客厅里 —— 万籁鸣为巴金剪影纪实、巴金与一个花匠的故事、人走茶不凉 —— 巴金和靳以的故事等。
本书分上下两辑,写巴金关爱青少年成长以及巴金与其亲人关系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热情、重情义的巴金。
上辑
他有一颗水晶般的心
认识巴金先生已四十多年,真正和他熟识却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而拿笔写写他的事情,则是从80年代开始。
记得**次见到巴金,是在1954年的秋天。那时,我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当编辑。由于复旦大学老师章靳以的关系,我先在靳以师家中认识了巴金夫人萧珊——那时都叫她本名陈蕴珍;再和她约定了到霞飞坊(今淮海路淮海坊)他们的寓所去看望巴金,向他约稿。
那是一幢新式里弄房子,共有三层楼,从20世纪30年代起,巴金就和朋友索非一家合住在这里,巴金挚爱的三哥李尧林也曾在此度过他生命的*后六年。
我**次去看望巴金,他和萧珊正在二楼前房,围坐在大圆桌边,逗着儿子小棠说笑。
萧珊见到我,拉住小棠的手要给我看:“让彭姐姐看看,棠棠是断掌。”
有着一对明亮大眼的棠棠却倔强地抽回他的小手,攥紧拳头要打妈妈。这时,巴金立马站了起来,笑着去阻拦,连连用四川话说:“好,好,爸爸来扯劝,爸爸来扯劝。”他是那么和蔼,那么慈祥。萧珊在一旁只顾幸福地笑着,这情景一直刻印在我的脑际。多么和谐幸福的家庭啊!
后来,我还到霞飞坊去过一两次,但印象都不深了,只记得有一次他们刚吃过大闸蟹,餐桌上还残留着红色的蟹壳。我在四川住过八年,知道四川人是不大吃螃蟹的,而萧珊是来自水产丰盛的宁波,对蟹的兴趣浓厚。看来,在生活习惯上,巴金或许已受了萧珊很大的影响。
转年,我再去约稿时,他们已搬到现在这幢带花园的小楼了。这里离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比较近,一有机会,我就带着爱说爱笑、性格开朗的李小林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和她有了很好的友谊。我向巴金约稿,常常请她“催催爸爸”。
1957年,巴金、靳以受中国作家协会委托,联手在上海创办了大型文学双月刊《收获》,把我调到编辑部。从这时起,我与巴金接触的机会多了起来。
巴金平日不来编辑部,刊物的日常工作由靳以处理,但有些重要文章和信件都要请巴金过目或处理。我经常为一些急事骑自行车往返于编辑部和巴金家里,听取巴金意见,带回他的手书……
《收获》只编辑出版了三年,因靳以师病逝和当时纸张困难等原因,而于1960年4月停刊。我调到《上海文学》编辑部,与萧珊同在一个办公室。她是在那里当义务编辑,我和她接触的时间多了而与巴金接触的机会减少了。后来,我和萧珊先后分别到农村和工厂参加“四清”,也很少见面。
1966年底,我从农村“四清”工作队调回作协参加运动。这时,巴金已被打成“黑老K”进了机关“牛棚”。不过此时,我又有接触巴金的机会,而且有一段时间,天天见面,一起劳动。
在1966年开始的翻天覆地的“革命”中,人的本性都暴露无遗。人对人几十年的认识,都不如这几年中认识得深刻。
这一时期,巴金被隔离,被送往复旦大学住校接受批判,被赶到干校劳动……他处处都显得那么胸怀坦荡,善良高尚。当复旦大学一位学生见他从食堂买饭出来,紧紧跟在他身边,愤愤不平地诉说自己如何敬重他,巴金却温和地安慰对方说:“自己是应该接受帮助的。”他生怕学生因同情他而会受到批判。
当巴金被隔离在作协机关“交代罪行”时,他对别人揭发的不实之词,绝不违心地承认一句;也绝不为了想“过关”而讨好任何人。他一有空暇,就拿一本意大利文的“老三篇”,坐在作协三楼楼道边一只破条桌前背诵,只有小红书才允许看的。
巴金在“五七干校”劳动的那些时日,无论是给食堂送菜,还是为蔬菜田调和培养土,他都全力投入,认认真真。
就是在他还戴着“反革命”的帽子,“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日子里,他还认真地对我说:“上面的政策有时是受到中间带阻碍的……”他还是很想念“上面”。
在小林即将分配到外地工作前,我曾把家里人全部安排外出,独自一人在家烧了一桌饭菜,请巴金一家人来散散心,可临到吃饭时,小林姐弟带来巴金的口信,说他因“问题”还没有解决,不来了。他是唯恐我受他的牵连。多么善良的人啊!
1977年,刊物编辑部重新组建,恢复工作,巴金的名字也出现在报刊上。不少文学青年或历次运动中遭遇不幸的人频频来信向巴金求助,那一时期,小林、小棠还未调回上海,有些信就由我代为处理。巴金常常让我代他从市场上购买文稿纸寄给求援的文学青年;对于有关朝鲜战场上某些事也认真予以说明……总之,他在百忙中,对每封来信都极重视,他那热情认真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这以后,我经常去巴金家里,听他讲讲过去的生活,讲讲对当前一些事情的看法,更多的是亲眼见到他如何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差不多每次都能感受到他身上的诚实和睿智、善良和真诚。我常常在想,巴金具有一颗水晶般的心,那么晶莹、那么透明。巴金的灵魂真美!他那无比高尚的精神,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于是,我按捺不住要把自己所见所感的种种事情写出来,我想用这些事实,从侧面让读者认识巴金,让他的这种精神影响更多的人!
巴金对我非常宽容照顾,应我的请求他讲了他的童年生活,与萧珊的恋情,以便我写出来。
我还向巴金说过很想写写他与冰心的情谊,我觉得他们两位文学巨匠有着相同的人品、文品,他们那种超凡脱俗、纯洁神圣的情谊应该流传。1995年12月,我久病以后,到上海华东医院看望巴金,他慈祥地对我说:“我很想帮帮你,但我没有力气,说话吃力,帮不了你的忙……”他是那么衰弱,坐在轮椅上,行动不便,说话困难,我怎么能请他说这讲那呢。
“我不要你再讲什么了!”我很珍视过去从他那里听到和看到的他与冰心交往的一些细节。
他们之间的情谊,本是巴金的情感世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里必须注上一笔。
1997年
彭新琪,1929年生于浙江绍兴,195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国福利会文化馆文艺组组长,《儿童时代》《收获》《上海文学》杂志编辑,编审。著有专著《动画大师万籁鸣》《包身工的眼泪》《巴金的世界——亲情、友情、爱情》《友情依旧》等,1988年曾获全国文学期刊优秀编辑奖。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创造未来的人》内容简介:他是风格独具的梦想家、创业家与工业家,也是眼光独到、一再开创新商业模式的
旧时月色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当代的散文作品集,全书内容丰富,题材新颖,是文学爱好者的首选,对于写作也大有裨益。旧时月色 目录 为一轮老月亮写序 辑一 南洋 旧日...
《首席转型官》内容简介:实现企业管理转型是当前本土企业很关心的事,但本土企业有着浓重的“本土特色”,在企业转型中先进的管理
《从3个人到20万员工的管理进阶》内容简介:一本书读懂松下幸之助从3人作坊进阶到电器业巨头的管理哲学!PHP(松下幸之助创办的出版
徐向前传 本书特色 这些传记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记述个人生平的范围,它们是新中国开国史、建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基史、创业史的浓缩,是中华民族一份永远值得倍加...
浪漫才子徐志摩 内容简介 徐志摩,一位伟大的诗人,一个传奇似的的人物,以一首《再别康桥》风靡中国的文坛奇子。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给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做出了不可估...
李开复亲自联系,深度访谈苹果公司最早的风险投资者、苹果公司前董事会成员、前副总裁、高级经理、资深工程师,以及熟悉乔布斯的
我的漫画生活-叶浅予 内容简介 叶浅予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的漫画大师,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他的作品享誉中外。本书以时间先后为序,以漫画为主,配以相关的国画、速...
傅斯年传 内容简介 傅斯年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也是学界公认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一生著述丰厚,对新文化建设、历史学新领域的开拓、新教育思想的提倡等均有...
《孟子详解》内容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人物,是孔子的再传弟子。曾在齐、魏等国游说,推行
刘邦传:汉高祖 本书特色 这套《帝王传记系列》,以帝王们的一生为主线。从他们的家族渊缘入手,以历史小说的形式系统地介绍帝王们一生的沉浮。在打天下与守天下的风云战...
蔡澜谈倪匡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倪匡的演员时代、酒虫的故事、倪匡近况、胆固醇善、老友来信、倪匡传、富翁与穷人、倪匡减肥法等。蔡澜谈倪匡 目录 被写的老友序《...
黄梅文脉(签名+钤印版) 本书特色 ★ 32开布面精装,海豚出版社出版★ 著名作家熊召政序,工人日报社副社长王四新作序★ 正文前有书影15幅,均为梅杰各种著作的...
瞧,这个人-尼采自传 本书特色 《瞧!这个人》是尼采的自述,它代表着尼采后期的思想。作者本人认为:“这本书具有*的重要性,它为我本人和我的著作提供了...
遇见.海明威迷惘一代的永恒绝唱 本书特色 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富盛名的作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第54...
傅译传记五种 内容简介 傅雷翻译这几部传记的时候,是在“阴霾遮蔽整个天空的时期”。他要借伟人克服苦难的壮烈悲剧,帮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他要宣扬坚忍奋斗,敢于向神...
因缘际会 内容简介 《因缘际会》(Another Life:A Memoir of Other People )是美国著名出版家麦可科达(Michael Kor...
向斯说慈禧-宫廷史专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慈禧 本书特色 《向斯说慈禧》:宫廷史专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慈禧。向斯说慈禧-宫廷史专家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慈禧 内容简介 慈禧...
阮啸仙 本书特色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阮啸仙》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阮啸仙 内容简介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
遭遇史景迁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史景迁缘起;史景迁悖论;史景迁的文笔;“史家”文学;人类学与史景迁的史学等。遭遇史景迁 目录 遭遇史景迁史景迁缘起史景迁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