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心理成长类的图书。当今世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教育的普及, 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于“成年”的认知。很多人在22岁, 甚至25岁时还在校园里读书, 这与一百年, 甚至五十年前大多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同。那时的人们在这个年龄大多已经成家立业, 有了孩子。社会生活的改变使人们心理成熟的年历推迟到了三十岁左右。
★成年不等于长大,生活出的难题,不会因为年龄增长而自然消失。
★关于亲密关系、情绪管理和自我成长,你需要自己去提出问题,才有可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在这个过程里,你可以借助心理学这个工具,在更加深远的目光的注视下,审视内心,做出决定。
★追求幸福是一种能力,这本书的使命,是帮助你掌握这项能力。
不管是这本书,还是开创这个公众号(KnowYourself),在我看来重要的一件事,都不是给出答案,而是提出重要且正确的问题。
比如我想过上好生活,但我现在无法摆脱焦虑,怎么办?错误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过成现在这样?正确的问题是——你认为什么是好生活?
我们通过向用户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引,帮助他们提出建设性的问题,*终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一个答案。
但我们的书,更适用于那些准备好了要改变的人。其实一个人会不会改变或者会不会变好,很多时候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比如这个人的修复力怎么样?他身边支持性环境、支持性关系怎么样?他的自我反思能力怎么样等等?那些希望改变的人,会用各种方法在生活中找到能够支持他改变的东西。
而我们所做的,只是希望能把这个过程变得更容易一些。
——KnowYourself创始人 钱庄
果麦京东自营店
相关分类
生理心理学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
大众心理学
心理学理论
心灵疗愈/催眠
性格色彩学
变态/病态心理学
心理百科
心理健康
社会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学研究方法
人格心理学
女性心理学
经典著作
达人选购
抱住棒棒的自己+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套装2册)心理咨询 心理自助 心理学 与焦虑和解 果麦文化出品
¥48.90
为什么有些伤总是放不下
¥49.80
别想太多啦: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
¥47.00
我们内心的冲突 卡伦 霍妮 2019完整新译 心理自助 心理学 与自己和解 果麦图书
¥24.50
樊登推荐】正版全套10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原版+与原生家庭和解+自控力+断舍离+情绪控制方法心理学入门零基础书籍
¥59.80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 KnowYourself主创们
¥42.00
长大了就会变好吗 KnowYourself主创们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学 心理自助 果麦图书
¥22.50
新华正版 长大了就会变好吗 KnowYourself 全新作品 赠KY亲笔信 心理学 心理百科 情
¥26.10
看了又看
敢于脆弱:所谓成长,就是在脆弱中不断重生
¥45.00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中译本修订版)
¥88.40
弗洛伊德经典套装:梦的解析+性学三论+精神分析引论(套装共3册)
¥102.90
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用心理学解决人生必须面对的难)
¥27.00
《决策与判断》(中译本修订版)
¥56.40
墨菲定律(为何怕什么来什么?这次深入了解墨菲定律的真谛,避开生活里的那些坑。)
¥39.80
商品介绍
规格与包装
售后保障
商品评价(20万+)
本店好评商品
加入购物车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0113348
版次:1
商品编码:12640596
品牌:果麦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9-07-01
用纸:轻型纸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成年不等于长大,生活出的难题,不会因为年龄增长而自然消失。
★关于亲密关系、情绪管理和自我成长,你需要自己去提出问题,才有可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在这个过程里,你可以借助心理学这个工具,在更加深远的目光的注视下,审视内心,做出决定。
★追求幸福是一种能力,这本书的使命,是帮助你掌握这项能力。
不管是这本书,还是开创这个公众号(KnowYourself),在我看来重要的一件事,都不是给出答案,而是提出重要且正确的问题。
比如我想过上好生活,但我现在无法摆脱焦虑,怎么办?错误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过成现在这样?正确的问题是——你认为什么是好生活?
我们通过向用户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引,帮助他们提出建设性的问题,*终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一个答案。
但我们的书,更适用于那些准备好了要改变的人。其实一个人会不会改变或者会不会变好,很多时候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比如这个人的修复力怎么样?他身边支持性环境、支持性关系怎么样?他的自我反思能力怎么样等等?那些希望改变的人,会用各种方法在生活中找到能够支持他改变的东西。
而我们所做的,只是希望能把这个过程变得更容易一些。
——KnowYourself创始人 钱庄
内容简介
这是KnowYourself的第二本书。《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解析了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一本则要聊一聊成年初显期。
开始脱离原生家庭、但还没有完全独立的年轻人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还不知道自己是谁,却要做出人生选择;没有安全感;总觉得TA不爱我;害怕自己一事无成……
更重要的是,似乎没有人可以再指引方向了,一切都要自己做决定。
心理学是一种可以借助的工具,让你在更深远的目光的注视下,审视内心,带着觉察、清醒地做出决定,选择“像我自己”的生活方式。
知道自己为何到了如今这个境遇里,成为当下这个人,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你会体会到选择命运的切实的存在感、踏实的满足感,会更有可能让自己拥有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
作者简介
作者KnowYourself主创们
创立并运营中国头部的泛心理学社区与平台,于全网聚集超过700万用户。
拥有在国内全面、专业的心理学内容体系,主要聚焦原生家庭、情绪管理、自我发展、亲密关系、人际关系、生涯规划六大板块。
以帮助青年人自我探索为己任,希望联结大的力量,支持青年人的心理健康与自我发展,努力在全社会倡导以"身心健康"取代"身体健康"的新健康观。
插画师曹鸽子
作家、艺术家,生于北京,现居纽约。
2014年发起"纽约女孩孤独"项目,已出版小说《我要全世界的爱》,儿童绘本《孤独的茉莉》。
文字,艺术,爱情和火,都只是获得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已,曹鸽子如是说。
目录
序
18-25岁:也许是一生中*困难的时候I
Chapter1亲密关系
爱情的到来和消失,能被自我管理吗?
爱是感觉,还是选择002
想在你面前做真实的我,也想为你变成更好的我
如何在爱中平衡真实和成长013
你们的恋情有多认真
如何科学地在关系中互给承诺022
TA是真的不爱你,还是不懂怎么表达爱
表达爱的五种方式,你做到了几种033
"我都这么生气了,你就不能说句话吗?"
亲密关系中的沟通僵局042
依赖无能:"我就是不喜欢依赖别人"
他们为什么在情感中如此疏离053
"我为什么无法拥有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
什么是缺乏主动控制力061
"TA曾经很爱我,为什么在一起之后百般挑剔"
你可能爱上了一个*爱自己的人070
你不是喜欢痛苦,你只是习惯了痛苦
如何停止喜欢不喜欢你的人080
一段感情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吗?是的
依恋损伤:亲密关系中的心理创伤089
出轨后,其实多数人还是选择了不分开
如何修复出轨后的关系098
你还在想前任吗?
什么样的复合会成功111
Chapter2情绪
不被情绪控制,要从捕捉它们开始
你识别情绪的能力怎么样123
停止煎熬的方法,是不再对抗
如何跳出心的困境133
"我要快乐"不应该是你唯一的目标
如何处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143
压力过大的十种表现,你中了几条
如何科学地应对压力156
"我为我的存在感到深深的羞耻"
人类*负面的情绪是什么167
"后来遇到许多人,可我都觉得不如你"
放不下过去怎么办177
抑郁的人,比一般人更能看清现实
但快乐需要一些自我欺骗187
Chapter3自我成长
为什么说原生家庭不是决定你的唯一因素
每个人都有天生的精神胚胎200
还不了解自己,却已经要做出人生的选择
了解自己的四种状态,你是哪种?212
你为何没有足够的安宁感
浅谈客体恒常性221
"为了逃避可能的失败,我选择主动原地躺下"
你是一个不敢努力的人吗?231
"一言不合就拉黑"
越着急离开的人,越放不下过去241
他们不愿意改变,其实是你自己不愿意改变
如何不做被动的承受者250
收起全部↑
精彩书摘
18-25岁:也许是一生中*困难的时候
成年初显:充满不确定的必经之路
"我妈妈在我这个年纪时,已经订婚了。他们那一代人,在这个年纪,对于自己的人生要做些什么至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而我呢?我还在读书,学了两个没有什么对口工作的专业(政治学和中文),手指上还没有戒指,不知道我是谁,至于未来想做什么,就更是没有头绪……不过,虽然压力很大,我也必须承认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纪。有时,当我想到遥远的未来,我能从那种空白中感受到一些其他的东西。我会意识到,前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依靠,因此我从现在开始不得不依靠自己;我也意识到,没有任何方向,正意味着我必须锻造出属于自己的方向。"(Kristen,22岁)
上一代人,在18-25岁期间,通常已经完成了婚姻/家庭、事业的选择。这个阶段对那时的人们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进入稳定的成人角色的过渡阶段。他们很少(或者延后了很多年才)体会到我们这一代人在这个时期里经历的挣扎和阵痛。
我们面临的情形则完全不同--*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城市化水平高的地方,婚姻和生育年龄普遍推迟到了25岁以后。在校读书的时间增长也是近几十年来发生的社会变化之一,大学毕业后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变得越来越普遍。成人期该做出的许多承诺和责任都被推迟了,而从青春期开始的、人们对于自身角色的探索和实验,则持续开展。事实上,对这一代人来说,在成年初显期,我们对于自身角色的探索要比青春期更加剧烈。18-30岁,尤其是18-25岁这个阶段,变成了一个独特的、与其他阶段有着显著差异的生命阶段。频繁的变化、对人生可能性的探索是这个阶段*显著的特征。而到了这个时期的末尾,也就是临近30岁时,大部分人都已经做出了对一生有持续后果的人生选择。研究显示,当成年人在后来回顾"自己一生中发生过哪些*重要的事件"时,他们经常追溯到那些在这个时期发生的事。
18-25岁既不是青春期,也不是成年早期,而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人们已经开始摆脱完全的依附状态,但又还没有完全承担起成年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人生许多未知都还在发生,几乎没有什么是确定的,而对于自己人生独立探索的程度之广阔,是其他任何阶段都无法企及的。
心理学家Keniston这样描述这段时间:这个阶段的年轻人身上,始终存在一种"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以及"对于被完全社会化的拒绝"。
一生中*混乱的阶段
美国人口局1997年的数据显示,在12-17岁,有超过95%的人和父母一起居住,超过98%的人没有结婚,只有少于10%的人有孩子,超过95%的人在上学,这是18岁以前的标准化生活规范。而到了30岁,另一种标准化的生活规范又会出现,在30岁以上的人中,超过75%的人已经结婚,大约75%已经成为父母,而只有少于10%的人还在上学(现在的情况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
然而,在这两个人生阶段之间,尤其是18-25岁,一个人很难单纯从年龄估计出TA在其他人口学维度上的状态。TA可能结婚了,也可能没有,可能还在上学,也可能没有。这种难以预测,显然体现了这个阶段的实验性的特征。心理学家JeffreyJensenArnett引用了另一位学者TalcottParsons在1942年提出的概念therolelessrole(完全没有找到角色的身份)来描述人在成年初显期的状态。这个阶段里,他们还比较少受到例如丈夫/妻子、父亲/母亲这样的角色身份的限制。而这种无限制的状态,带来了他们生活状态的难测性。
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活状态、角色身份是不稳定的,混乱的。美国的数据显示,有大约1/3的成年初显期的个体会在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读书,在大学读书的这几年里,他们过着一种"独立生活"以及"继续依赖父母"两方面状态混合在一起的生活。例如,他们有时在宿舍或出租房里居住,有时又回家居住。这种状态被社会学家们称为"半自治"状态(semiautonomy),因为他们承担了一部分独立生活的责任,同时把另外一些责任留给了父母和其他成年人。
在成年初显期,人们离开父母家独自居住的原因主要是全职工作和与恋人同居,只有不到10%的男性和30%的女性一直到结婚前都住在家里。成年初显期,是一个人搬家次数*频繁的人生阶段。这些变化显然和这个阶段的探索性特征有关,因为它们通常发生在一个阶段的探索结束,另一阶段探索开始之前(比如结束学业,开始新工作等)。
到了接近30岁的那几年,也就是成年初显期(emergingadulthood)向成年早期(youngadulthood)过渡的几年里,这种混乱、不稳定的状态才会得到缓解。人们通常在25-30岁间做出一些对自己的一生都会有持续影响的决定,比如伴侣的选择、事业道路的明确等等。
什么因素能让人感到自己终于是成年人
一系列研究显示,处于成年初显期的人,从自身的主观感受上也会觉得自己没有完全成为一个成年人。甚至到二十八九岁和三十一二岁,还有接近1/3的人感觉自己没有"完全进入成年期"。大部分人觉得自己在一些方面进入了成年期,而在另一些方面还没有。他们觉得自己既不像处于青春期,也不像是成年人,他们处于两者之间。
我们可能会以为,人们之所以会觉得自己没有完全成年,是受到了我们前文谈到的那些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我们会觉得,也许对年轻人来说,要让他们在获得稳定的住所、完成学业、找到事业发展的道路以及结婚(或者至少有一段长期稳定的恋人关系)之前,他们很难觉得自己完全成年。但事实上,这些因素和年轻人的自我认知关系很小。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能够让我们觉得我们真正成年了呢?
研究发现,个体主义相关的特质,尤其是以下三个特质对"我们认为自己是否成年"有着*为重要的影响:
1.接受自己对自己该负起的责任(havebeenacceptingresponsibilityforone'sself)
2.独立地做出决定(makingindependentdecisions)
3.实现经济独立(becomingfinanciallyindependent)
这几个特质的重要性,反映出在成年初显期,个人发展的重点是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人(aself-su?cientperson)。只有在这一点实现之后,我们才会发生主观感受上的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成为父母"这一点,虽然在成年初显期不太常见,但成年初显期的年轻人一旦成为父母,就会极大影响到他们的主观体验,成年初显期的各种探索会立刻被父母这一身份所限制。因为成为父母之后,这些个体的关注重点从为自己负责,转向了为他们的孩子负责。这个因素能极大缩短年轻人探索、实验的时间,快速实现主体感觉上的"完全成年"。
我们在成年初显期要完成哪些自我探索
在成年初显期,我们主要应在三个方面完成自我身份的探索:爱、工作和世界观。自我身份的形成涉及在这三个方面尝试各种可能,然后逐步做出那些影响会持续更久的决定(比如选定事业发展的道路,选定更长期的伴侣等)。
在爱情方面,美国的青少年通常在12-14岁开始约会,但那时他们离严肃的婚姻考虑还很远,他们成群地开展约会,经常参加派对、舞会等。对青少年来说,约会能够带来陪伴,以及对于浪漫爱情和性的初体验。但很少有人能和青春期的恋人走到*后。而到了成年初显期,关于爱的探索变得更加亲密和严肃。此时,约会更多地会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开展,约会带来的娱乐休闲不再被看重,年轻人开始更多地探索情感、身体上彼此亲密的可能性。
在这个年龄阶段,大部分人的浪漫关系会比青春期更持久,也更有可能出现性行为,同居也可能会出现。因此,在青春期,爱的探索是尝试性和短暂性的,青少年们问自己的问题是:此时此地,我更享受和谁待在一起?而在成年初显期,爱的探索涉及更深层次的亲密感,这个阶段的人该问自己的问题是:考虑到我自己是哪个类型的人,我希望选择什么类型的人作为我一生的伴侣?
事业也是这个阶段的关键词。年轻人正是在成年初显期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和训练,这些教育和训练提供了他们未来成人生涯中收入和事业发展的基础。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工作经验是为未来的工作角色/身份做准备的。他们开始考虑,这些工作经验会如何为未来在整个成人期想要从事的工作奠定基础。他们需要问自己:我擅长做什么工作?什么样的工作我长期做也会觉得满意?我有哪些机会去获得*适合我的领域内的工作?
在成年初显期,一个有意识的年轻人会充分尝试多种多样的课程和专业,以此为未来做准备。在美国,大学生转专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甚至转专业不止一次。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感受各种可能的职业未来,放弃不被自己看好的专业,然后追求其他的。此外,如今本科学位以上的教育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硕士、博士学习为年轻人转变职业方向再一次提供了机会。年轻人在设计自己的教育道路时,不应该盲目出于随大流的心理做选择,而要想清楚自己想要通过这个选择获得怎样的未来。
不过,不管是爱还是工作,在成年初显期,人们对于它们的探索都不会是,也不该只是为未来做准备。更多时候,人们也是为了在自己受到"成年人的责任"的束缚之前,获得更广阔的人生经历。此时,长期固定的角色身份和承诺还没有出现,年轻人还有机会实验一些很难有机会的事。对于那些渴望大量浪漫和性经历的人来说,成年初显期是探索的好时机--此时父母的监视下降了,又还没有到社会期望的婚姻年龄。此外,这个阶段也是人们尝试不同寻常的工作和教育的好时机,间隔年、支教等经历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发生是*多的,远多于其他任何一个人生阶段。
比起为你未来想要做出的长期选择做直接的准备,获得更多元、更多彩的经历和体验十分重要。它让你在进入长期、不变的选择之前,更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从而让你为自己做出更好的决定。而成年初显期是经历这些的黄金时期,错过将很令人遗憾。
而在价值观方面,心理学家WilliamPerry研究发现,成年初显期,世界观的改变是认知发展中*核心的部分。他指出,成年初显期的年轻人在进入高校时,往往携带着他们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学到的世界观,而高校里的教育则会向他们展现出多种不同的世界观。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会发现自己开始质疑自己过去的想法。大部分年轻人在大学毕业时会发现自己获得了和自己过去不同的世界观,同时,这个世界观还会在未来被不断地修正。研究显示,越高程度的教育水平,越会带来对世界观的探索和重新考量。
需要指出的是,成年初显期的自我探索,并不总是愉快的。对于爱的探索可能以失望、理想破灭、被拒绝为结局。对于工作的探索可能以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为结局。对于世界观的探索可能带来对儿时信念的颠覆,有时自己所信仰的一切都被摧毁了,新的信念却还没有建立起来。
此外,这也是一生中*孤独的时期。在成年初显期,年轻人对于自己身份的探索往往是自己一个人开展的。他们已经不再有原生家庭的日常陪伴,但也还没有组建新的家庭。19-29岁的美国人,是除了老年人之外,所有年龄阶段中,在闲暇时间独自一人的情况*多的;也是在所有40岁以下的人中,独自完成课业、工作的情况*多的。简而言之,这个年龄段,独身一人是常常出现、不可避免的情况。
这个年龄段也是各种高危行为高发的年龄,例如酒驾、危险性行为等。他们受到的监管比起青少年来更少,又没有被成年人的身份角色所约束。数据显示,进入婚姻、生育孩子之后,人们的高危行为会显著降低。
年龄并不是一个固化的标准
调查结果显示,18-25岁的年轻人,大部分不认同自己已经完全成年,而超过30岁的人,大部分都认同自己已经完全成年。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强调,年龄只是一个粗略的预测方式。18岁是一个明确的分界线,是因为大多数人在这一年结束了高中的学习,离开了父母的家,获得了法律赋予的成人权利。但是,从成年初显期到成年早期的转换,年龄就不再是明确的分界了。有的人在19岁就完全达到了成年人的状态,也有29岁的人仍然没有达到。大部分人会在30岁前后完成这个过程。
通过这篇文章,相信你已经看到,成年初显期是一个没有什么确定性的阶段。一切都是蓄势待发,一切都是悬而未决。需要指出,每个人在这个阶段经历的探索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没有必要在看完文章后,因为觉得自己错过了许多而惶恐。成年初显期*好的地方之一,可能就是它没有限制,也没有标准范式存在。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及条件,追求自己想要且能够追求的东西。
*后,送给所有处于成年初显期的人一句话:
Takeyourtimeandbepatient.Lifeitselfwilleventuallyanswerallthosequestionsitonceraisedforyou.(慢慢来,不要急,生活给你出了难题,可也终有一天会给出答案。)
作者KnowYourself主创们
创立并运营中国头部的泛心理学社区与平台,于全网聚集超过700万用户。
拥有在国内全面、专业的心理学内容体系,主要聚焦原生家庭、情绪管理、自我发展、亲密关系、人际关系、生涯规划六大板块。
以帮助青年人自我探索为己任,希望联结大的力量,支持青年人的心理健康与自我发展,努力在全社会倡导以"身心健康"取代"身体健康"的新健康观。
插画师曹鸽子
作家、艺术家,生于北京,现居纽约。
2014年发起"纽约女孩孤独"项目,已出版小说《我要全世界的爱》,儿童绘本《孤独的茉莉》。
文字,艺术,爱情和火,都只是获得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已,曹鸽子如是说。
果麦京东自营店
相关分类
生理心理学
儿童/青少年心理学
大众心理学
心理学理论
心灵疗愈/催眠
性格色彩学
变态/病态心理学
心理百科
心理健康
社会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学研究方法
人格心理学
女性心理学
经典著作
达人选购
抱住棒棒的自己+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套装2册)心理咨询 心理自助 心理学 与焦虑和解 果麦文化出品
¥48.90
为什么有些伤总是放不下
¥49.80
别想太多啦: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
¥47.00
我们内心的冲突 卡伦 霍妮 2019完整新译 心理自助 心理学 与自己和解 果麦图书
¥24.50
樊登推荐】正版全套10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原版+与原生家庭和解+自控力+断舍离+情绪控制方法心理学入门零基础书籍
¥59.80
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 KnowYourself主创们
¥42.00
长大了就会变好吗 KnowYourself主创们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学 心理自助 果麦图书
¥22.50
新华正版 长大了就会变好吗 KnowYourself 全新作品 赠KY亲笔信 心理学 心理百科 情
¥26.10
看了又看
敢于脆弱:所谓成长,就是在脆弱中不断重生
¥45.00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中译本修订版)
¥88.40
弗洛伊德经典套装:梦的解析+性学三论+精神分析引论(套装共3册)
¥102.90
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用心理学解决人生必须面对的难)
¥27.00
《决策与判断》(中译本修订版)
¥56.40
墨菲定律(为何怕什么来什么?这次深入了解墨菲定律的真谛,避开生活里的那些坑。)
¥39.80
商品介绍
规格与包装
售后保障
商品评价(20万+)
本店好评商品
加入购物车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0113348
版次:1
商品编码:12640596
品牌:果麦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9-07-01
用纸:轻型纸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成年不等于长大,生活出的难题,不会因为年龄增长而自然消失。
★关于亲密关系、情绪管理和自我成长,你需要自己去提出问题,才有可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在这个过程里,你可以借助心理学这个工具,在更加深远的目光的注视下,审视内心,做出决定。
★追求幸福是一种能力,这本书的使命,是帮助你掌握这项能力。
不管是这本书,还是开创这个公众号(KnowYourself),在我看来重要的一件事,都不是给出答案,而是提出重要且正确的问题。
比如我想过上好生活,但我现在无法摆脱焦虑,怎么办?错误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过成现在这样?正确的问题是——你认为什么是好生活?
我们通过向用户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引,帮助他们提出建设性的问题,*终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一个答案。
但我们的书,更适用于那些准备好了要改变的人。其实一个人会不会改变或者会不会变好,很多时候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比如这个人的修复力怎么样?他身边支持性环境、支持性关系怎么样?他的自我反思能力怎么样等等?那些希望改变的人,会用各种方法在生活中找到能够支持他改变的东西。
而我们所做的,只是希望能把这个过程变得更容易一些。
——KnowYourself创始人 钱庄
内容简介
这是KnowYourself的第二本书。《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解析了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一本则要聊一聊成年初显期。
开始脱离原生家庭、但还没有完全独立的年轻人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还不知道自己是谁,却要做出人生选择;没有安全感;总觉得TA不爱我;害怕自己一事无成……
更重要的是,似乎没有人可以再指引方向了,一切都要自己做决定。
心理学是一种可以借助的工具,让你在更深远的目光的注视下,审视内心,带着觉察、清醒地做出决定,选择“像我自己”的生活方式。
知道自己为何到了如今这个境遇里,成为当下这个人,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你会体会到选择命运的切实的存在感、踏实的满足感,会更有可能让自己拥有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
作者简介
作者KnowYourself主创们
创立并运营中国头部的泛心理学社区与平台,于全网聚集超过700万用户。
拥有在国内全面、专业的心理学内容体系,主要聚焦原生家庭、情绪管理、自我发展、亲密关系、人际关系、生涯规划六大板块。
以帮助青年人自我探索为己任,希望联结大的力量,支持青年人的心理健康与自我发展,努力在全社会倡导以"身心健康"取代"身体健康"的新健康观。
插画师曹鸽子
作家、艺术家,生于北京,现居纽约。
2014年发起"纽约女孩孤独"项目,已出版小说《我要全世界的爱》,儿童绘本《孤独的茉莉》。
文字,艺术,爱情和火,都只是获得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已,曹鸽子如是说。
目录
序
18-25岁:也许是一生中*困难的时候I
Chapter1亲密关系
爱情的到来和消失,能被自我管理吗?
爱是感觉,还是选择002
想在你面前做真实的我,也想为你变成更好的我
如何在爱中平衡真实和成长013
你们的恋情有多认真
如何科学地在关系中互给承诺022
TA是真的不爱你,还是不懂怎么表达爱
表达爱的五种方式,你做到了几种033
"我都这么生气了,你就不能说句话吗?"
亲密关系中的沟通僵局042
依赖无能:"我就是不喜欢依赖别人"
他们为什么在情感中如此疏离053
"我为什么无法拥有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
什么是缺乏主动控制力061
"TA曾经很爱我,为什么在一起之后百般挑剔"
你可能爱上了一个*爱自己的人070
你不是喜欢痛苦,你只是习惯了痛苦
如何停止喜欢不喜欢你的人080
一段感情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吗?是的
依恋损伤:亲密关系中的心理创伤089
出轨后,其实多数人还是选择了不分开
如何修复出轨后的关系098
你还在想前任吗?
什么样的复合会成功111
Chapter2情绪
不被情绪控制,要从捕捉它们开始
你识别情绪的能力怎么样123
停止煎熬的方法,是不再对抗
如何跳出心的困境133
"我要快乐"不应该是你唯一的目标
如何处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143
压力过大的十种表现,你中了几条
如何科学地应对压力156
"我为我的存在感到深深的羞耻"
人类*负面的情绪是什么167
"后来遇到许多人,可我都觉得不如你"
放不下过去怎么办177
抑郁的人,比一般人更能看清现实
但快乐需要一些自我欺骗187
Chapter3自我成长
为什么说原生家庭不是决定你的唯一因素
每个人都有天生的精神胚胎200
还不了解自己,却已经要做出人生的选择
了解自己的四种状态,你是哪种?212
你为何没有足够的安宁感
浅谈客体恒常性221
"为了逃避可能的失败,我选择主动原地躺下"
你是一个不敢努力的人吗?231
"一言不合就拉黑"
越着急离开的人,越放不下过去241
他们不愿意改变,其实是你自己不愿意改变
如何不做被动的承受者250
收起全部↑
精彩书摘
18-25岁:也许是一生中*困难的时候
成年初显:充满不确定的必经之路
"我妈妈在我这个年纪时,已经订婚了。他们那一代人,在这个年纪,对于自己的人生要做些什么至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而我呢?我还在读书,学了两个没有什么对口工作的专业(政治学和中文),手指上还没有戒指,不知道我是谁,至于未来想做什么,就更是没有头绪……不过,虽然压力很大,我也必须承认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年纪。有时,当我想到遥远的未来,我能从那种空白中感受到一些其他的东西。我会意识到,前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依靠,因此我从现在开始不得不依靠自己;我也意识到,没有任何方向,正意味着我必须锻造出属于自己的方向。"(Kristen,22岁)
上一代人,在18-25岁期间,通常已经完成了婚姻/家庭、事业的选择。这个阶段对那时的人们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进入稳定的成人角色的过渡阶段。他们很少(或者延后了很多年才)体会到我们这一代人在这个时期里经历的挣扎和阵痛。
我们面临的情形则完全不同--*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城市化水平高的地方,婚姻和生育年龄普遍推迟到了25岁以后。在校读书的时间增长也是近几十年来发生的社会变化之一,大学毕业后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变得越来越普遍。成人期该做出的许多承诺和责任都被推迟了,而从青春期开始的、人们对于自身角色的探索和实验,则持续开展。事实上,对这一代人来说,在成年初显期,我们对于自身角色的探索要比青春期更加剧烈。18-30岁,尤其是18-25岁这个阶段,变成了一个独特的、与其他阶段有着显著差异的生命阶段。频繁的变化、对人生可能性的探索是这个阶段*显著的特征。而到了这个时期的末尾,也就是临近30岁时,大部分人都已经做出了对一生有持续后果的人生选择。研究显示,当成年人在后来回顾"自己一生中发生过哪些*重要的事件"时,他们经常追溯到那些在这个时期发生的事。
18-25岁既不是青春期,也不是成年早期,而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人们已经开始摆脱完全的依附状态,但又还没有完全承担起成年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人生许多未知都还在发生,几乎没有什么是确定的,而对于自己人生独立探索的程度之广阔,是其他任何阶段都无法企及的。
心理学家Keniston这样描述这段时间:这个阶段的年轻人身上,始终存在一种"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以及"对于被完全社会化的拒绝"。
一生中*混乱的阶段
美国人口局1997年的数据显示,在12-17岁,有超过95%的人和父母一起居住,超过98%的人没有结婚,只有少于10%的人有孩子,超过95%的人在上学,这是18岁以前的标准化生活规范。而到了30岁,另一种标准化的生活规范又会出现,在30岁以上的人中,超过75%的人已经结婚,大约75%已经成为父母,而只有少于10%的人还在上学(现在的情况可能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
然而,在这两个人生阶段之间,尤其是18-25岁,一个人很难单纯从年龄估计出TA在其他人口学维度上的状态。TA可能结婚了,也可能没有,可能还在上学,也可能没有。这种难以预测,显然体现了这个阶段的实验性的特征。心理学家JeffreyJensenArnett引用了另一位学者TalcottParsons在1942年提出的概念therolelessrole(完全没有找到角色的身份)来描述人在成年初显期的状态。这个阶段里,他们还比较少受到例如丈夫/妻子、父亲/母亲这样的角色身份的限制。而这种无限制的状态,带来了他们生活状态的难测性。
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活状态、角色身份是不稳定的,混乱的。美国的数据显示,有大约1/3的成年初显期的个体会在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读书,在大学读书的这几年里,他们过着一种"独立生活"以及"继续依赖父母"两方面状态混合在一起的生活。例如,他们有时在宿舍或出租房里居住,有时又回家居住。这种状态被社会学家们称为"半自治"状态(semiautonomy),因为他们承担了一部分独立生活的责任,同时把另外一些责任留给了父母和其他成年人。
在成年初显期,人们离开父母家独自居住的原因主要是全职工作和与恋人同居,只有不到10%的男性和30%的女性一直到结婚前都住在家里。成年初显期,是一个人搬家次数*频繁的人生阶段。这些变化显然和这个阶段的探索性特征有关,因为它们通常发生在一个阶段的探索结束,另一阶段探索开始之前(比如结束学业,开始新工作等)。
到了接近30岁的那几年,也就是成年初显期(emergingadulthood)向成年早期(youngadulthood)过渡的几年里,这种混乱、不稳定的状态才会得到缓解。人们通常在25-30岁间做出一些对自己的一生都会有持续影响的决定,比如伴侣的选择、事业道路的明确等等。
什么因素能让人感到自己终于是成年人
一系列研究显示,处于成年初显期的人,从自身的主观感受上也会觉得自己没有完全成为一个成年人。甚至到二十八九岁和三十一二岁,还有接近1/3的人感觉自己没有"完全进入成年期"。大部分人觉得自己在一些方面进入了成年期,而在另一些方面还没有。他们觉得自己既不像处于青春期,也不像是成年人,他们处于两者之间。
我们可能会以为,人们之所以会觉得自己没有完全成年,是受到了我们前文谈到的那些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我们会觉得,也许对年轻人来说,要让他们在获得稳定的住所、完成学业、找到事业发展的道路以及结婚(或者至少有一段长期稳定的恋人关系)之前,他们很难觉得自己完全成年。但事实上,这些因素和年轻人的自我认知关系很小。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能够让我们觉得我们真正成年了呢?
研究发现,个体主义相关的特质,尤其是以下三个特质对"我们认为自己是否成年"有着*为重要的影响:
1.接受自己对自己该负起的责任(havebeenacceptingresponsibilityforone'sself)
2.独立地做出决定(makingindependentdecisions)
3.实现经济独立(becomingfinanciallyindependent)
这几个特质的重要性,反映出在成年初显期,个人发展的重点是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人(aself-su?cientperson)。只有在这一点实现之后,我们才会发生主观感受上的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成为父母"这一点,虽然在成年初显期不太常见,但成年初显期的年轻人一旦成为父母,就会极大影响到他们的主观体验,成年初显期的各种探索会立刻被父母这一身份所限制。因为成为父母之后,这些个体的关注重点从为自己负责,转向了为他们的孩子负责。这个因素能极大缩短年轻人探索、实验的时间,快速实现主体感觉上的"完全成年"。
我们在成年初显期要完成哪些自我探索
在成年初显期,我们主要应在三个方面完成自我身份的探索:爱、工作和世界观。自我身份的形成涉及在这三个方面尝试各种可能,然后逐步做出那些影响会持续更久的决定(比如选定事业发展的道路,选定更长期的伴侣等)。
在爱情方面,美国的青少年通常在12-14岁开始约会,但那时他们离严肃的婚姻考虑还很远,他们成群地开展约会,经常参加派对、舞会等。对青少年来说,约会能够带来陪伴,以及对于浪漫爱情和性的初体验。但很少有人能和青春期的恋人走到*后。而到了成年初显期,关于爱的探索变得更加亲密和严肃。此时,约会更多地会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开展,约会带来的娱乐休闲不再被看重,年轻人开始更多地探索情感、身体上彼此亲密的可能性。
在这个年龄阶段,大部分人的浪漫关系会比青春期更持久,也更有可能出现性行为,同居也可能会出现。因此,在青春期,爱的探索是尝试性和短暂性的,青少年们问自己的问题是:此时此地,我更享受和谁待在一起?而在成年初显期,爱的探索涉及更深层次的亲密感,这个阶段的人该问自己的问题是:考虑到我自己是哪个类型的人,我希望选择什么类型的人作为我一生的伴侣?
事业也是这个阶段的关键词。年轻人正是在成年初显期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和训练,这些教育和训练提供了他们未来成人生涯中收入和事业发展的基础。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工作经验是为未来的工作角色/身份做准备的。他们开始考虑,这些工作经验会如何为未来在整个成人期想要从事的工作奠定基础。他们需要问自己:我擅长做什么工作?什么样的工作我长期做也会觉得满意?我有哪些机会去获得*适合我的领域内的工作?
在成年初显期,一个有意识的年轻人会充分尝试多种多样的课程和专业,以此为未来做准备。在美国,大学生转专业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甚至转专业不止一次。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感受各种可能的职业未来,放弃不被自己看好的专业,然后追求其他的。此外,如今本科学位以上的教育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硕士、博士学习为年轻人转变职业方向再一次提供了机会。年轻人在设计自己的教育道路时,不应该盲目出于随大流的心理做选择,而要想清楚自己想要通过这个选择获得怎样的未来。
不过,不管是爱还是工作,在成年初显期,人们对于它们的探索都不会是,也不该只是为未来做准备。更多时候,人们也是为了在自己受到"成年人的责任"的束缚之前,获得更广阔的人生经历。此时,长期固定的角色身份和承诺还没有出现,年轻人还有机会实验一些很难有机会的事。对于那些渴望大量浪漫和性经历的人来说,成年初显期是探索的好时机--此时父母的监视下降了,又还没有到社会期望的婚姻年龄。此外,这个阶段也是人们尝试不同寻常的工作和教育的好时机,间隔年、支教等经历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发生是*多的,远多于其他任何一个人生阶段。
比起为你未来想要做出的长期选择做直接的准备,获得更多元、更多彩的经历和体验十分重要。它让你在进入长期、不变的选择之前,更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从而让你为自己做出更好的决定。而成年初显期是经历这些的黄金时期,错过将很令人遗憾。
而在价值观方面,心理学家WilliamPerry研究发现,成年初显期,世界观的改变是认知发展中*核心的部分。他指出,成年初显期的年轻人在进入高校时,往往携带着他们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学到的世界观,而高校里的教育则会向他们展现出多种不同的世界观。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会发现自己开始质疑自己过去的想法。大部分年轻人在大学毕业时会发现自己获得了和自己过去不同的世界观,同时,这个世界观还会在未来被不断地修正。研究显示,越高程度的教育水平,越会带来对世界观的探索和重新考量。
需要指出的是,成年初显期的自我探索,并不总是愉快的。对于爱的探索可能以失望、理想破灭、被拒绝为结局。对于工作的探索可能以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为结局。对于世界观的探索可能带来对儿时信念的颠覆,有时自己所信仰的一切都被摧毁了,新的信念却还没有建立起来。
此外,这也是一生中*孤独的时期。在成年初显期,年轻人对于自己身份的探索往往是自己一个人开展的。他们已经不再有原生家庭的日常陪伴,但也还没有组建新的家庭。19-29岁的美国人,是除了老年人之外,所有年龄阶段中,在闲暇时间独自一人的情况*多的;也是在所有40岁以下的人中,独自完成课业、工作的情况*多的。简而言之,这个年龄段,独身一人是常常出现、不可避免的情况。
这个年龄段也是各种高危行为高发的年龄,例如酒驾、危险性行为等。他们受到的监管比起青少年来更少,又没有被成年人的身份角色所约束。数据显示,进入婚姻、生育孩子之后,人们的高危行为会显著降低。
年龄并不是一个固化的标准
调查结果显示,18-25岁的年轻人,大部分不认同自己已经完全成年,而超过30岁的人,大部分都认同自己已经完全成年。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强调,年龄只是一个粗略的预测方式。18岁是一个明确的分界线,是因为大多数人在这一年结束了高中的学习,离开了父母的家,获得了法律赋予的成人权利。但是,从成年初显期到成年早期的转换,年龄就不再是明确的分界了。有的人在19岁就完全达到了成年人的状态,也有29岁的人仍然没有达到。大部分人会在30岁前后完成这个过程。
通过这篇文章,相信你已经看到,成年初显期是一个没有什么确定性的阶段。一切都是蓄势待发,一切都是悬而未决。需要指出,每个人在这个阶段经历的探索程度是各不相同的。没有必要在看完文章后,因为觉得自己错过了许多而惶恐。成年初显期*好的地方之一,可能就是它没有限制,也没有标准范式存在。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及条件,追求自己想要且能够追求的东西。
*后,送给所有处于成年初显期的人一句话:
Takeyourtimeandbepatient.Lifeitselfwilleventuallyanswerallthosequestionsitonceraisedforyou.(慢慢来,不要急,生活给你出了难题,可也终有一天会给出答案。)
作者KnowYourself主创们
创立并运营中国头部的泛心理学社区与平台,于全网聚集超过700万用户。
拥有在国内全面、专业的心理学内容体系,主要聚焦原生家庭、情绪管理、自我发展、亲密关系、人际关系、生涯规划六大板块。
以帮助青年人自我探索为己任,希望联结大的力量,支持青年人的心理健康与自我发展,努力在全社会倡导以"身心健康"取代"身体健康"的新健康观。
插画师曹鸽子
作家、艺术家,生于北京,现居纽约。
2014年发起"纽约女孩孤独"项目,已出版小说《我要全世界的爱》,儿童绘本《孤独的茉莉》。
文字,艺术,爱情和火,都只是获得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已,曹鸽子如是说。
作者KnowYourself主创们
创立并运营中国头部的泛心理学社区与平台,于全网聚集超过700万用户。
拥有在国内全面、专业的心理学内容体系,主要聚焦原生家庭、情绪管理、自我发展、亲密关系、人际关系、生涯规划六大板块。
以帮助青年人自我探索为己任,希望联结大的力量,支持青年人的心理健康与自我发展,努力在全社会倡导以"身心健康"取代"身体健康"的新健康观。
插画师曹鸽子
作家、艺术家,生于北京,现居纽约。
2014年发起"纽约女孩孤独"项目,已出版小说《我要全世界的爱》,儿童绘本《孤独的茉莉》。
文字,艺术,爱情和火,都只是获得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已,曹鸽子如是说。
食物营养完全手册 本书特色 “*佳营养,是未来的医药。”现代的营养师鼓励人们在科学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体质、年龄、健康状况以及对各种营养素的消化吸收不同等具体情...
如何战胜高血压 内容简介 本书全方位的介绍了有关高血压的基本医学知识,汇集了美国医学会历年来的研究成果和*新进展,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保健,战胜高血压有着很重...
《生活中的心理学》是当代中国心理学家、西南大学心理学教授黄希庭作序推荐!我们的大脑是怎样工作的?它为何会这样工作?我们为
呼吸系统疾病1000问 本书特色 人类生存的历史,就是不断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人类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教训,为子孙后代健康繁衍...
不嫁打鼾郎 本书特色 据调查,中国有2亿以上的打鼾人群,至少有5000万人已发展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本书以全新视角直逼男女婚恋的核心,完全的医学信息揭示隐秘的...
《本草纲目》养生速查图典 本书特色 全书精心挑选了120多种中药,文字部分分为功效、释名、药用部分、发明、医家名论、使用禁忌、形态特征、成品选鉴、产地分布、成熟...
彼尚曾在1993年、1994年、2003年获得过三次世界健美先生冠军,他己经超过26年没有生病或有任何的痛症。现在的彼尚已过古稀,而他
在精神分析史上,梅兰妮·克莱因被誉为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有贡献的领军人物之一。本书收录了从1946年以后到19
面测:瞬间了解对方性格 内容简介 瞬间看准对方的性格,让你在与他人的交锋中的时时胜算。瞬间从身体姿势看人性格,瞬间从言谈语态看人性格,瞬间从穿着打扮看人性格,瞬...
梦的解析-经典插图版 本书特色 梦的凝?、梦的转移和梦的二重加工,梦的隐患内容:解析愿望满足的原理,俄狄浦斯情结幼儿生活对成人条件作用的不可避免的影响……梦的解...
传统健身功法-八段锦 五禽戏 易筋经 太极拳 六字诀 本书特色 本书将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太极拳、六字诀5套功法全部收录,通过图文结合对每一招、每一式详细讲...
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用心理学解析故事背后的智慧与力量 本书特色 "为什么村上的小说如此迷人?他到底写中了现代人心中的什么?身为村上书迷的荣格心理学者河合俊雄,尝...
《中世纪人》内容简介:《中世纪人》(Medieval People)初版于1924年,是艾琳·鲍尔著名代表作。书中,艾琳·鲍尔通过账本、日记、
别怕安眠药 内容简介 时尚健康。 拒绝服用安眠药,跟完全仰赖安眠药,都是忘掉了我们才是药物的主人的行为。 作者希望通过本书能破除安眠药的神秘感,让读者知己知彼,...
战胜高血压-这些事.医生没有告诉你(1) 本书特色 医生知道很多,但医生没有时间告诉你一切!高血压病的真相,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知道这些事,将改变你的生活方式,...
如果人们能及时发现自己热力追随的领袖心中那些抑制的性格特征——诸如自恋、虐待症、全能欲望、冷漠无情、无意识间对自己人格的
胡大一医生浅谈心脏健康 本书特色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病死率逐年上升,对人类健康产生着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心脏、了解各类心脏病及心...
超级询问术 本书特色 《超级询问术》源自美国情报界*尖端的训练科目,是提升美国军方情报人员、国家安全人员通过询问、交谈套取有效信息能力的核心技术。在美国,必须是...
身体在说话 本书特色 不同病症各有发作高峰,吃药、抽血也要挑时辰,额汗不止,病情加重,心未痛耳先鸣,蒙娜丽莎有睑黄瘤,闻出18种病味,老年人头朝南睡,年轻人头朝...
如果你看不懂当前的经济形势,如果你要跳槽却又担心失业,如果你想买房但总搞不清楚房价走势,如果你想投资股票但又怕股市暴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