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评论精华》作者李敖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以一支秃笔冲决罗网,揭露真相,抨击时政,八面威风,树敌复树敌,坐牢再坐牢,把一个死气沉沉、一党独霸的台湾岛搅动得天昏地暗,成为朝野上下注目和争议的焦点人物,也赢得了全台湾几代读者的青睐,在华语世界形成了一股强劲不衰的“李敖旋风”。
李敖是一个极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的人。对一切有悖于人性,有害于公众,有损于民族的种种社会现象与政体弊端,他都予以一针见血地抨击。他不顾别人怎样褒贬,不断大谈人生、女人、心境、坐牢、爱情、猫狗、佛道、风月、梦呓……李敖的可爱之处就是毫不遮掩,无所不谈,敢于挑战禁忌,拒绝一切媚俗。这样,在一个不健全的社会体制里,成为思想犯两次身陷囹圄是必然中的事。可每次出狱后复出江湖,人们还是看到了依然口诛笔伐“再战江湖”的李敖,乃至是愈战愈勇,愈战愈充满智慧。他创办的《千秋评论》在台湾不断击起层层大浪,他也因此被公认为“文化顽童”。
《千秋评论精华》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台湾“爱书人”票选十大作家,李敖不但独得**名,且得票还超出其他作家;《中国时报》票选风云十年的文化十人,十年中李敖九年半都在封嘴状态,但复出半年,就达到“风云”的结果。——李敖的“硬里子”由此可见一斑。
从认贼到被贼认
国民党中常委余纪忠的《中国时报》,四月八日刊出了一篇《里根、辜振甫相见欢》,对另一名中常委辜振甫大展媚功。文中*后两段是这样的:
辜氏出身世家,中国近代英文怪杰辜鸿铭就是辜氏的伯父。大概家学渊源吧,辜氏也说一口标准典雅的英语,成为他与国际重要人士交往的利器。这次在华府出席会议期间,辜氏和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有同席之雅,据了解辜氏为了美国基于政治理由不肯卖高性能战机给台湾,而中共现已发展出比台湾F一5E性能较佳的F一8战斗机,还扣布氏舌战一番呢。
辜氏长得一表人才,富而好礼,风度优雅,故中外人士多乐与交接。这次在华府开会,辜氏不仅在会上见了包括主管经济事务的国务次卿华理斯、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伍夫维兹、白宫国家安全会议主管亚洲事务的席格尔博士等重要官员,会外也接触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美国朝野人士,可说做了一场成功的“国民”外交。而辜氏谦谦君功成不居,不欲人知,越发叫人尊敬。可是辜氏究竟
接近望七之年了,为“国”效劳之日苦短,这又不得不叫
人忧心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了。.这两段话,如果问题出在就正确事实发动错误解释,其肉麻犹可原谅;但出在就错误事实发动错误解释,其肉麻就不可原谅了。不幸的是,《中国时报》的肉麻,却正属后者。
《中国时报》所说“中国近代英文怪杰辜鸿铭”,生于一八五七,死在一九二八,鸿铭是他的字,本名汤生,别署汉滨读易者,福建同安人。他是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的华侨,早年留学英国、德国,得到文学、工学学位。一八八O年后,在新加坡英国殖民政府任职。后来跟马建忠一夕谈,深感当为祖国效命,第二天就辞职了,然后蓄辫易服,回祖国了。辜鸿铭从二十八岁(一八八五)起,入张之洞幕府,为张之洞主持英文译述,历时二十多年。他说张之洞对他“虽未敢云以国士相待,然始终礼遇不少衰”。张之洞死后,他以二十多年间见闻所及,写成《张文襄幕府纪闻》,对晚清掌故礼俗,多有生动的记述。另以英文写《中国的牛津运动》(The Storv of a Chinese ford Movement)一书。德国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把它译为德文,名叫《中国反对欧洲观念之理由》,指定为哥廷根大学哲学系学生必读参考书。民国以后,辜汤生又用英文写成《原华》(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一书,一名《春秋大义》。宣传“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晚年在北京大学教书,愤世玩世骂世,被人看作“老怪物”。但他的特立独行,却是一个榜样。
《中国时报》说辜鸿铭是辜振甫的伯父,辜振甫英文棒是“学家渊源”,是百分之百的就错误事实发动错误解释,因为辜鸿铭是福建同安人,辜振甫是台湾彰化人。辜振甫的爸爸辜显荣(耀星)是台湾一土蛋耳,八竿子攀亲也攀不到辜鸿铭,只是辜显荣归籍福建时,向辜鸿铭讨过一张照片而已,至多是同乡同姓而已,又何来伯父小侄的关系呢?辜显荣的“世家”是土生土长的汉奸,辜鸿铭的“家学渊源”,再不肖也遗传不到辜振甫的头上吧?
既然事实是如此风马牛不相干,辜振甫为什么无耻的去硬认辜鸿铭做伯父呢?《中国时报》为什么也无耻的去硬认这门亲戚呢?原因无他,“中国文化”作祟耳!
“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认族”文化,这种文化特色是“无赖认亲”。它的*早形态是自认是谁谁之后,例如唐朝皇帝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于是追尊李耳是“元元皇帝”,并把《史记》老子列传排名列传之首;又如郭崇韬自认是郭子仪之后,于是西征路上直奔郭子仪坟头,一厢情愿的大哭特哭。这类“无赖认亲”,认的还只是远祖远亲,除了回转式的光宗耀祖,尚肉麻有限。不幸的是,这种“无赖认亲”,于今为烈以后,就变得越认越近了。例如罗绍威做了节度使大官,就认罗隐做叔叔,大送其礼;蔡京为了拍当道马屁,就认蔡襄做族兄,大送秋波。后来蔡京当道,蔡薤又认蔡京做叔父,蔡京叫自己儿子出来见蔡薤,蔡薤一见,大叫认错了认错了,说他该认蔡京做叔祖才对、认蔡京的儿子做叔父才对,于是对蔡家父子一一磕头,亲上加亲,连认两代焉!
《旧唐书》李义府传,说李义府“既贵之后……无赖之徒苟合,借其权势,拜伏为兄叔者甚众”。我名这一“中国文化”作“无赖认亲”,语意本此。
红楼梦人物论 内容简介 红楼梦是中国*能理解妇女悲剧性的书,也再没有谁能和这位作者一样,包造得出那么多的妇女典型。在形形色色的女性生活之中,作者又特意铸成一两种...
《我们夫妇之间》内容简介:萧也牧以中篇小说《我们夫妇之间》,成为1949年后第一个受大规模批判的作家。《我们夫妇之间》描写知
文体与图像 本书特色 《新文学研究丛书》为南京大学文学院的学术成果展示丛书,有相关的项目支持。收入的大多是南京大学学术骨干教师的论文集,具有相当的学术水准,大多...
贺狄王子与子岩夫夫打架,竟连累得鸣王被丢下海喂鲨鱼!?厘清两人吵架的理由竟然是为了那面新旗?──画条美人鱼被老虎吃干抹净
中国词曲史 本书特色 一、丛书**辑凡20种,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创制开新之作,或为传世经典之作。二、**辑收书范围,起于民国建立,迄于...
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系统梳理了从“五四”前夕至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论争、流派和运动,对这一时期的各种文学事件进...
音乐素质教育手册.中外音乐艺术漫步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所有人都该知识的中外音乐作品和作曲家,并以史为纲,分90个专题,对其进行了*简明、生动、精彩的介绍,史料...
文心雕龙考异 内容简介 文心雕龙考异 目录 序風流儒雅是吾師敛念恩師張公諱立齋化雨春風沾溉無窮——懷念張立齋老師意念張立齋教授《文心雕龍考異》序《文心雕龍考異》...
牛津实用英语语法(第四版) 内容简介 语法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无论哪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体系。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有相通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不同。因此,要想学到...
明文观止 本书特色 收录了明朝脍炙人口、代表性的众多名家名作,以作者为纲,以作品为目,依序排列,每篇都附以题记。由国内数十位著名学者选编和注释,选目精到,...
自已拯救自已:英文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是西方成功学的开山之作。全书以一句古训“自助者,天助之”贯穿始终,通过历史上各界名人生动而具体的事例,论述了一个人的幸福与...
文艺复兴与三位大师-新视野图解百科-彩图版 内容简介 《文艺复兴与三位大师(彩图版)》主要讲了15世纪末16世纪初,意大利艺术盛极一时,出现了有史以来*卓越的三...
《千年繁华:京都的街巷人生》讲述了居住在古刹南禅寺院内的童年,一家两代人与民间工艺大师们的深情厚谊,探访江户时代流传至今的
火神派当代医家验案集 目录 上篇 作者验案1.重度肾盂积水案(真武汤五苓散加减)2.风湿性关节炎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3.低热案(大小回阳饮加味)4.乙肝大三...
散文的欣赏与写作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学生文学欣赏与写作丛书之一,是一部关于散文写作的实用指导用书,全书从当代中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实际要求出发,系统介绍了散文欣赏与...
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重新阐释 本书特色 '本书对欧洲文艺复兴文学进行了全新系统的阐释,使读者能够更为深刻而科学地把握文艺复兴的文化背景,了解和认识这个大的思想文化...
明末清初虞山诗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虞山文化与虞山诗学、钱谦益和虞山诗学的兴起、海虞二冯和虞山派的建立、虞山诗学的流变与衰败等。明末清初虞山诗学研...
《你别困在欲望上》内容简介:奴役着我们的并不是生活、财富和权力,而是对于生活、财富和权力的迷恋。欲望一旦失去节制,它就成了
儿女英雄传 本书特色 在清代中后期,中国通俗小说的创作出现了一个新的流派——儿女英雄小说。其代表作,就是《儿女英雄传》。出身于八旗世家的文康,在晚年*穷愁无聊的...
中国芳香植物-(上.下册) 本书特色 芳香植物种类繁多,内容涉及面广,本书是在参阅了大量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完成的。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我国芳香植物的资源及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