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评论精华》作者李敖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以一支秃笔冲决罗网,揭露真相,抨击时政,八面威风,树敌复树敌,坐牢再坐牢,把一个死气沉沉、一党独霸的台湾岛搅动得天昏地暗,成为朝野上下注目和争议的焦点人物,也赢得了全台湾几代读者的青睐,在华语世界形成了一股强劲不衰的“李敖旋风”。
李敖是一个极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的人。对一切有悖于人性,有害于公众,有损于民族的种种社会现象与政体弊端,他都予以一针见血地抨击。他不顾别人怎样褒贬,不断大谈人生、女人、心境、坐牢、爱情、猫狗、佛道、风月、梦呓……李敖的可爱之处就是毫不遮掩,无所不谈,敢于挑战禁忌,拒绝一切媚俗。这样,在一个不健全的社会体制里,成为思想犯两次身陷囹圄是必然中的事。可每次出狱后复出江湖,人们还是看到了依然口诛笔伐“再战江湖”的李敖,乃至是愈战愈勇,愈战愈充满智慧。他创办的《千秋评论》在台湾不断击起层层大浪,他也因此被公认为“文化顽童”。
《千秋评论精华》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台湾“爱书人”票选十大作家,李敖不但独得**名,且得票还超出其他作家;《中国时报》票选风云十年的文化十人,十年中李敖九年半都在封嘴状态,但复出半年,就达到“风云”的结果。——李敖的“硬里子”由此可见一斑。
从认贼到被贼认
国民党中常委余纪忠的《中国时报》,四月八日刊出了一篇《里根、辜振甫相见欢》,对另一名中常委辜振甫大展媚功。文中*后两段是这样的:
辜氏出身世家,中国近代英文怪杰辜鸿铭就是辜氏的伯父。大概家学渊源吧,辜氏也说一口标准典雅的英语,成为他与国际重要人士交往的利器。这次在华府出席会议期间,辜氏和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有同席之雅,据了解辜氏为了美国基于政治理由不肯卖高性能战机给台湾,而中共现已发展出比台湾F一5E性能较佳的F一8战斗机,还扣布氏舌战一番呢。
辜氏长得一表人才,富而好礼,风度优雅,故中外人士多乐与交接。这次在华府开会,辜氏不仅在会上见了包括主管经济事务的国务次卿华理斯、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伍夫维兹、白宫国家安全会议主管亚洲事务的席格尔博士等重要官员,会外也接触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美国朝野人士,可说做了一场成功的“国民”外交。而辜氏谦谦君功成不居,不欲人知,越发叫人尊敬。可是辜氏究竟
接近望七之年了,为“国”效劳之日苦短,这又不得不叫
人忧心是否后继有人的问题了。.这两段话,如果问题出在就正确事实发动错误解释,其肉麻犹可原谅;但出在就错误事实发动错误解释,其肉麻就不可原谅了。不幸的是,《中国时报》的肉麻,却正属后者。
《中国时报》所说“中国近代英文怪杰辜鸿铭”,生于一八五七,死在一九二八,鸿铭是他的字,本名汤生,别署汉滨读易者,福建同安人。他是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的华侨,早年留学英国、德国,得到文学、工学学位。一八八O年后,在新加坡英国殖民政府任职。后来跟马建忠一夕谈,深感当为祖国效命,第二天就辞职了,然后蓄辫易服,回祖国了。辜鸿铭从二十八岁(一八八五)起,入张之洞幕府,为张之洞主持英文译述,历时二十多年。他说张之洞对他“虽未敢云以国士相待,然始终礼遇不少衰”。张之洞死后,他以二十多年间见闻所及,写成《张文襄幕府纪闻》,对晚清掌故礼俗,多有生动的记述。另以英文写《中国的牛津运动》(The Storv of a Chinese ford Movement)一书。德国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把它译为德文,名叫《中国反对欧洲观念之理由》,指定为哥廷根大学哲学系学生必读参考书。民国以后,辜汤生又用英文写成《原华》(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一书,一名《春秋大义》。宣传“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晚年在北京大学教书,愤世玩世骂世,被人看作“老怪物”。但他的特立独行,却是一个榜样。
《中国时报》说辜鸿铭是辜振甫的伯父,辜振甫英文棒是“学家渊源”,是百分之百的就错误事实发动错误解释,因为辜鸿铭是福建同安人,辜振甫是台湾彰化人。辜振甫的爸爸辜显荣(耀星)是台湾一土蛋耳,八竿子攀亲也攀不到辜鸿铭,只是辜显荣归籍福建时,向辜鸿铭讨过一张照片而已,至多是同乡同姓而已,又何来伯父小侄的关系呢?辜显荣的“世家”是土生土长的汉奸,辜鸿铭的“家学渊源”,再不肖也遗传不到辜振甫的头上吧?
既然事实是如此风马牛不相干,辜振甫为什么无耻的去硬认辜鸿铭做伯父呢?《中国时报》为什么也无耻的去硬认这门亲戚呢?原因无他,“中国文化”作祟耳!
“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认族”文化,这种文化特色是“无赖认亲”。它的*早形态是自认是谁谁之后,例如唐朝皇帝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于是追尊李耳是“元元皇帝”,并把《史记》老子列传排名列传之首;又如郭崇韬自认是郭子仪之后,于是西征路上直奔郭子仪坟头,一厢情愿的大哭特哭。这类“无赖认亲”,认的还只是远祖远亲,除了回转式的光宗耀祖,尚肉麻有限。不幸的是,这种“无赖认亲”,于今为烈以后,就变得越认越近了。例如罗绍威做了节度使大官,就认罗隐做叔叔,大送其礼;蔡京为了拍当道马屁,就认蔡襄做族兄,大送秋波。后来蔡京当道,蔡薤又认蔡京做叔父,蔡京叫自己儿子出来见蔡薤,蔡薤一见,大叫认错了认错了,说他该认蔡京做叔祖才对、认蔡京的儿子做叔父才对,于是对蔡家父子一一磕头,亲上加亲,连认两代焉!
《旧唐书》李义府传,说李义府“既贵之后……无赖之徒苟合,借其权势,拜伏为兄叔者甚众”。我名这一“中国文化”作“无赖认亲”,语意本此。
《道家形而上学研究(增订版)》内容简介:本书采用诸如知识语境、道德形而上学和审美形而上学这样比较边缘的概念,而并未沿着通常
晏阳初全集-全4册 本书特色 ★ 迄今为止资料*多、*权*的晏阳初文集★ 晏阳初,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乡村建设家,自1920年代开始致力于平民教育七十余...
內懲院,王族人人談之色變的責刑之地。而在六個月前曾尊為太子的詠棋,如今卻淪落至此。最是無情帝王家,鬥敗者下場淒慘,這他都
古体小说论要 目录 小说的名称和起源小说的界定与门类中国小说的变迁中国小说的成熟与唐宋传奇“诗文小说”与古体小说的流变古体小说的新高峰——清代的《聊斋志异》系列...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主要内容包括:礼貌的故事、友爱的故事、小豆儿、春节、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冬雨、眼睛、夜雨、向春晖
张贤亮(1936-2014),江苏盱眙人。五十年代初在北京读中学,高中毕业后自愿去甘肃支边。1957年因诗作《大风歌》被错划为右派,
精神分析引论 本书特色 精神分析学之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20世纪对世界文化影响*大,公众受知*广泛的思想家,亦是近代历史上对人类心灵有独特贡献的重要人物之一。...
王力-古体诗律学 本书特色 卖点:经典必读《古体诗律学》是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研究中国古体诗歌韵律的一部专著。在这本书中,王力先生总结和分析了古体诗每句的字数,...
世界著名小提琴抒情乐曲精选.8.二重奏曲集锦 内容简介 这些名作多半来自歌曲的改编,无疑是那些深切动人的歌词打动了那些*富情感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以至留下了这些无...
清思录-袁行霈自选集 内容简介 简介本文集中的文章以中国独特的诗歌艺术理论和诗歌艺术史为课题,将诗歌与哲学、宗教、绘画、音乐等邻近学科沟通起来,在广阔的文化背景...
生活小窍门(续集1200例) 本书特色 为了进一步普及生活科学知识,为广大读者服务,作者新近又收集整理出部分生活小窍门条目,仍按烹调、果饮、服饰、用品、卫生、医...
神经网络动态分析和优化(英文版) 内容简介 《神经网络动态分析和优化(英文版)》以霍普菲尔德网络和弹性网络为重点,集中介绍了神经网络算法的动态特性和控制方法,显...
修辞学视阈下的古代判词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研究“修辞学视阈下的古代判词”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法律语言与古代判词研究概述、法律语言学的学术组织与刊物、法...
大自然的历史--狼.象.类人猿共三册 内容简介 《狼》揭示了这种动物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嬉戏、捕猎以及它们出生时的情景。大量的图片及文字说明、分布图和地图贯穿...
歌德汉译与研究总目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歌德是德国,也是世界文学中举世瞩目的大作家,通常人们把他跟荷马、但丁、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歌...
小作家文库:最新版中国初中生专题好作文--校园杂谈 本书特色 选择《中国高中生专题好作文》的六大理由:互动作文,整合空间。通过对作文的专题化整合,提供数个相对宽...
梅光迪文录 内容简介 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选编了梅光迪的著作,包括《评提倡新文化者》、《孔子之回忆》、《近代大一统思想之演变》、《致胡适四十六...
《第一次世界大战》内容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历史学家弗尔克·贝克汉恩代表著作 今天我们不再认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自然
民国文学-文学史的空间转向 本书特色《民国历史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是国内**套从民国历史文化的角度重新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丛书。该成果的问世,中国文学史将...
中国哲学史稿(下) 目录 第五篇宋元哲学**章宋元哲学概观第二章李觏第三章邵雍第四章周敦颐第五章张载第六章王安石第七章程颢、程颐第八章朱熹第九章陆九渊第十章叶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