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导论
一、 狄德罗之思: 语言意识与概念的历史性
二、 “概念史”词源与原初理念
三、 概念史的发端和早期人物
四、 德、英、法各行其是
五、 历史语义学与概念史
六、 德国概念史理论与实践
七、 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
八、 “语言论转向”的不同取向
九、 继往开来: 概念史的世界之旅
**编
**章哲学概念史
一、 哲学概念史的先驱: 从弗雷格、倭铿到三部哲学辞书
二、 罗特哈克尔的文化哲学及其概念史主张
三、 尼采和海德格尔的概念说: 从当前解释历史
四、 伽达默尔——作为概念史的哲学
五、 言语行为、语用及意义,或维特根斯坦的影响
第二章史学概念史与社会学视野
一、 传统观念史的式微
二、 韦伯——概念史研究的前史?
三、 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历史意义分析”
四、 设置概念的施米特,或“法学概念社会学”
五、 年鉴学派的心态史研究
六、 心态史与《法国政治/社会基本概念工具书(1680—1820)》
七、 克布纳的“现代性历史语义学”
八、 布鲁纳-康策-科塞雷克与《历史基本概念》的缘起和发展
第三章科塞雷克的概念史理论和实践
一、 “概念史”招牌: 通过语言生成意义
二、 “鞍型期”与概念史
三、 概念史与社会史
四、 “复合单数”“不同时的同时性”与现代概念的“四化”
五、 经验和期待的联动,表征和因素的并行
六、 词语与概念之辨,语用和语境中的含义
第二编
第四章福柯的知识考古: 话语之外无他物
一、 书写问题化的历史,或话语考古与观念史的对垒
二、 福柯的谱系说与起源分析
三、 话语分析与文化研究领域的概念史
四、 话语与话语的分歧,概念与话语的隔阂
第五章英美观念史与剑桥学派的政治思想研究
一、 洛夫乔伊的观念史及“观念单元”
二、 波考克对政治思想的语言考察
三、 斯金纳的“意识形态”研究: 言语行为、语境及修辞
四、 斯金纳批判以及他对概念史的抵触
第六章作为社会理论的威廉斯“关键词”研究
一、 “文化与社会”研究模式与“关键词”
二、 《关键词》的立意与实绩之间的距离
三、 斯金纳的批评: 概念、语境与意义
四、 过时的《关键词》,时髦的“关键词”
第三编
第七章概念史的新近发展与国际影响
一、 “隐喻学”难题,或概念史的再出发
二、 对20世纪基本概念的思考方案
三、 概念史的国际化: 发展与现状
四、 概念史在东亚: 中国成就简览
第八章世界,东亚,中国: 问题与展望
一、 汉语概念现代化与东亚“比较概念史”
二、 问题与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并凭借概念成为历史。没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中心概念,便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历史观。概念史查考不同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及其发展变化,亦即概念的延续、变化和新意,发现并阐明概念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差别及其起源和成因。历史基本概念不仅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表征”,也是能够直接影响历史变化的“因素”。谈论概念史,向来首推德国。作为历史语义研究的一个范式,概念史率先在德国登上学术宝座并获得靠前声誉。它在德国的确立、成就和深入研究,靠前于其他国家,对当今世界的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本书介绍和探讨的概念史理论设想、具体实践和发展变化,主要依托于德国经验。概念史在史学研究中的目的是,借助概念理解历史。
方维规,1957年出生于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本科毕业留校任教,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中德联合培养研究生。1986年至2006年在德国学习和工作, 获哲学博士学位和德国教授学位,先后在特里尔大学、哥廷根大学、埃尔兰根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2006年至今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12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西比较诗学、比较文学、概念史、文学社会学、海外汉学研究。德文专著五部,中文专著六部,英文专著、编著各一部,中文编著五种,译作四部(中译德,德译中),论文百余篇。
珊娜雅.羅曼(Sanaya Roman)一位智慧溫柔的心靈老師,開啟了無數人更大的潛能。多年潛心整合歐林訊息,提出一個有系統的課程,協助人們轉化自己的人生,發現...
先秦两汉医学用语汇释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的理论研究,二是对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的微观研究,即对散见于先秦两汉医籍及其他文献中的医学用...
文学行旅与世界想象 本书特色 这本论文集共收录十篇论文:辑一以清代为背景,从清初的士人的流放到清末的士人的流亡与留洋,见证清帝国的地理论述如何从威加海内到涣散、...
美国文明三部曲-制度创设-经济合理-社会平等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世界文明之路丛书》之一。本卷借以描述和介绍“美国文明之路”的工具是“法律”。作者认为,能体现上述...
武林掌故+武林丛谈(全二册) 本书特色 《武林丛谈》终究是一本闲书,说它是一本闲书,是因为它不是学术研究著作,也不是一本讲武术功理功法、技术技能技巧的书,它无非...
作者简介:珍·罗伯兹(Jane Roberts),生于纽约撒拉托加温泉市,是20世纪最重要的通灵人之一。珍除了是赛斯书的作者外,还著有十余本小说、非小说以及诗等...
日本文化史教程 本书特色 前瞻性与创新性并重符合21世纪日语人才培养需要,引领中国日语教学潮流。代表性与权威性兼顾全国20余所高校参与编写,日语界近百位专家精心...
《自愈力》内容简介:自愈力,就是要整合这种分裂,帮助心灵重返自然而然的原本状态,自愈力无须外部强加的任何力量,因为真正治好
应用文写作-第三版 本书特色 在第二版出版说明中我们有过这样的表述:“不断修改使之日臻完善,是我们教材编审者的长期任务。”社会实践给我们的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教...
浮世与春梦 本书特色 《浮世与春梦》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中国性文化与日本性文化,这是开山之作。 性与文化,像是瓶与酒的关系。对日本人来说,是发性...
阿拉伯的中国形象 内容简介 阿拉伯人很早就知道中国,千百年来,阿拉伯人始终以好奇和友善的目光注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和“瓷器之路”曾将中国和阿拉伯联系在一起。...
《陶瓷:粘连文明的泥土》内容简介:人们掌握了生火的技能之后,偶然间发现在优质黏土上烧火,黏土会变得坚硬,这就是陶瓷的起源。
春天·1978年的中国知识界 本书特色 如今,关于改革开放的著述已是蔚然大观,然而,虽然人们都认为1978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春天,可是春天的阳光是如何普照到知识...
中国古代的饮茶与茶馆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的饮茶与茶馆》历史学本来是人类*早建立的学科之一,我们中国人尤其重视历史,从远古的时候便设有史职,编写历史。在传统的书...
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音序本) 内容简介 本词典收入具有相反、相对意义的反义词语(含单音词、比音词和四字短语)2500余组。正文条目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内容包括词...
「那到底意味著什麼呢?那六具白骨。」「是你自己呀」。奇奇說。「這是你的房間噢,在這裡的全都是你自己喲。一切的一切。」「我的房間。」我說。「那麼,海豚飯店呢?那裡...
宇宙之谜_世纪文库 本书特色 为了系统整理和充分展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学术文化资源,进一步拓展我们的文化视域,而不大力推动中国学术创造与前进的步伐,我们决定出版...
《万象》第四卷(2002年全12期) 本书特色 关于万象"诞生于1940年代的上海,1998年复刊发行,刊载散文、随笔,阐述评介思想,品评琴棋书画,谈论中外电影...
1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第三版 本书特色 《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第3版)》是在编纂指导、学术顾问季羡林、任继愈、欧阳中石、李肇星先生带领下,从12600多条警...
《何谓文化(便携本)》是继《文化苦旅》之后,余秋雨20年来对迷失的中国文明的心灵叩问。文化究竟是什么?在《何谓文化》一书中,作者在深邃的观察之后,用亲身经历和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