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糖尿病的治疗中, 饮食、运动、监测、用药等多方面介绍了糖尿病患者日常应该如何养护。并推荐糖尿病患者每周做饮食、运动、用药等的生活计划及记录。对照着变化情况, 分析病情变化的原因, 总结控制糖尿病的有利因素, 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调整, 使自己的生活朝着对控糖有利的方向发展。
本书是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肖新华教授主编。全书以糖尿病自我管理为核心理念,贯穿糖尿病所有发展时期,手把手教你每个时期应该怎么制订自我管理方案,自己应该怎么协调生活和疾病,给出个性化的调理方案。让您看了就能用,成为自己的健康责任人。
谣言粉碎机
糖尿病会传染
血糖降下来就可以停药了
胖子才会得糖尿病
少吃一顿饭,可以不吃药
市面上有药物能根治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做家务可以代替运动
主食越少,血糖越好
水果甜味大,不能吃
油(植物油)不需限制
吃××食物能降血糖
无糖食品可以多多选择
吃多了,只要多服降糖药就没事
PART 1
控糖是一辈子的事儿,不断进步就是成功
糖尿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得了糖尿病,先别慌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管理糖尿病得靠医生,更得靠自己
通过多渠道了解糖尿病知识及调理方法
积极控血糖,不得并发症
学着自我调节情绪
把“带糖”生活当成常态,不抱怨
主动了解糖尿病自我管理
糖尿病自我管理需遵循的6大原则
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任务内涵
掌握糖尿病自我管理的5项核心技能
需要了解的防治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
建立起适合自己的控糖目标
2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
血糖控制目标个体化
不同阶段的血糖控制目标
将整体目标拆分成阶段性小目标,更易达成
每天进步一点点,别让血糖失控
别懒散,每天动一动
早起量体重
一点点改变口重的习惯
每天写控糖日记
专题 有助于自我日常管理的小工具
PART 2
随糖控制,揭开糖尿病的神秘面纱
糖尿病前期,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或可逆转
警惕血糖悄悄升高的信号
糖尿病前期可以逆转
糖尿病前期自我管理流程
调整恐惧、忧虑、沮丧的情绪
进行有效的饮食、运动干预
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
糖尿病期,血糖稳稳的,并发症远远的
认可它,接纳它
降糖药的首选——二甲双胍
胰岛素是降服“糖魔”的有力武器
控制高血糖也要避免低血糖
生活中的运动和日常家务,动起来身体就获益
并发症期,家庭护理好,血糖控制住
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五项达标是远离并发症的关键
避免过度紧张、压力大
并发高血压
并发血脂异常
并发痛风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
专题 努力坚持“四早”原则
PART 3
自我监测,重点关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我的一周血糖记录
病情监测是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
病情监测的重要性
主要监测哪几项
如何做好监测和复诊
如何正确测血糖
怎样选购血糖仪
怎样使用血糖仪
正确采集指尖血
多时点测血糖
自我监测重点关注这4个指标
空腹血糖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
餐后2小时血糖帮助发现可能的餐后高血糖
随机血糖监测血糖状况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糖检测的金标准
专题 去医院监测血糖的注意事项
PART 4
吃对主食血糖控好一半
我的一周饮食记录
糖尿病饮食自我管理如何实践
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10点建议
平衡膳食,优选低GI食物
选择低GI和低GL的食物
“高低搭配”降GI值
吃整不吃碎,降GI值
多吃膳食纤维降GI值
私人订制饮食计划,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第1课?计算每日所需热量
第2课?计算一日三餐吃多少
第3课?食物交换份,选择自己 喜欢的食物
第4课?注意特殊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第5课?根据分配原则,灵活制订食谱
…………
并发高血压
自我管理方案
生活管理
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
高血糖可以引起渗透压增高。因此,严格控制血糖是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基础,患者需做好记录,按时按点服药。 调节血脂
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脂代谢异常者达90%,以高胆固醇血症*为常见。高胆固醇血症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使高血压恶化。现代医学证实,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无论胆固醇是否正常,均建议服用适量他汀类药物来对冠心病进行一、二级预防。 减肥
高血压与糖尿病有“一脉相通”之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胰岛素抵抗状态。有时,胰岛β细胞会分泌过量的胰岛素来代偿其功能不足,*终刺激血管收缩,使肾小管吸收的钠和水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同时,在血脂异常的基础上引起动脉硬化,使血压进一步升高。要记住:体重减轻1千克,血压平均下降1毫米汞柱。因此,减肥有助于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无论对控制血糖还是血压,都有一定帮助。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每天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特别是每天30分钟的午休),对保持血压的稳定有一定的作用,睡眠质量不高的患者,尤其是入睡困难者,可睡前用温水泡脚,喝一杯热牛奶,以帮助入眠;糖尿病并发高血压者还应注意不穿过紧的鞋和袜,勤观察脚部皮肤;女性要保持外阴清洁;每天定时定量进餐,遵医嘱服药等。 定期排便
养成每天排便的好习惯,尽量做到每天排1 次大便。排便时要集中注意力,尽量避免一切分散注意力、延长排便时间的坏习惯,排便时间以15~20 分钟为宜。排便时,切勿过度用力,否则容易导致血压水平的升高。 运动管理
运动项目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方式因人而异,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做健身操、打太极拳等均可。 推荐首选
*方便易行的是快步行走,坚持每天至少快步走30分钟。 训练强度
要循序渐进,掌握好运动量,以运动后不感到过度劳累或运动后轻微出汗为宜。 推荐时间
10点和15点,以及晚饭过2小时以后均可。 饮食管理
1. 严格限盐,建议3~5克/日,不吃或少吃加工腌制品,如咸肉、火腿、咸菜、腐乳等。
2. 以20~25千卡/千克体重为标准摄入热量。
3. 减少脂肪摄入,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如鱼类、豆制品等。
4. 每日摄入富含膳食纤维和钾的蔬果,如紫甘蓝、芹菜、韭菜、菠菜、苋菜、木耳、柚子、猕猴桃等,帮助控制血压和血糖。
5. 适当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海带、豆腐、菠菜等,减轻钠对血压的不利影响。
主编:肖新华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营养学组组长 肖新华,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糖尿病营养学组组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代谢病防治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自我》内容简介:自我本质的讨论是自古就一直存在并延续至今的,永远充满魅力的谜题。当你思考“我是什么?”的时候,到底想期望
达摩易筋经 本书特色 “达摩易筋经”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书编著者严蔚冰列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本书被中华医学会授予“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优秀中医药科普图...
女性心理学:爱和性的研究 内容简介 这本论文集反映了霍妮女性心理学思想发展演变,以及与弗洛伊德思想的不同,在用她自己所谓的女性心理学反对弗洛伊德男性导向心理学之...
养生药膳汤。女人篇 本书特色 由内而外,补血养颜。这是药膳为女性朋友们所带来的*好的喜讯。本书收录的就是这类药膳的制作方法。全书图文并茂,阅读轻松愉快。养生药膳...
一看就懂!图解经皮毒 本书特色 《一看就懂!图解经皮毒》是一本知识丰富、内容实用、生动有趣的日常生活保健书。不同于一般的科普读物,作者融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和生活中...
《麦肯锡零秒执行力》内容简介:明明已经理清了思路,却总是迟迟无法开展应该要做的工作?已经收集到全部信息,扫清所有障碍,明确
图解中医系列丛书--图解女性中医养生 本书特色 从按摩、排毒、女性常见病等7个方面,根据女性的体质和身心特点讲述了女性养生保健的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女性选用...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神奇的色彩,只要把它装扮于身,就能使皮肤变得紧致透亮,让你瞬间年轻10岁,这就是“美肌特权色”!同样,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自考 本书特色 本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管理(独立本科段)专业课程指定教材,按照该课程1999年修订的自学考试大纲进行编写。教材比较...
一天一堂投资心态课 本书特色 练就过硬的投资技巧与本领,砥砺不断强大的意志与心态,铸就人生的华丽转身。投资有风险,心态需磨练。不分青红皂白地乱投一气,必定失败。...
健康存折 本书特色 女生腰围大于80厘米、男生腰围大于90厘米就代表你过胖了!你知道吗? 餐前先吃水果可以帮助减少体脂肪,刷牙可以帮助降低食欲!你...
胃病中西医治疗与调养-(引进版) 本书特色 本书通俗的向大家介绍常见胃病,主要是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的基本知识、检查与诊断、中西医治疗,以及一些行之有效的天然疗法...
中医必读百部名著:推拿按摩卷 目录 卷一总论蒸变论惊风论吐泻论面部险证歌小儿无患歌五脏主病歌掌面推法歌十二手法主病赋寸口脉诀歌入门先知歌......卷二热门总括...
含蓄、幽默的日本民间故事及神话传说,极具想象力和神秘色彩,同时有着深刻的内涵。河合隼雄以其独特的方式解读日本民间故事,比
《中国近代“新民”思想研究》内容简介:“新民”一词,自其出现之日起,就有明确的伦理内涵,它奠定了新民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伦理基
《企业数字化转型:钉钉小程序开发权威指南》内容简介:本书是钉钉官方技术团队聚力编写的钉钉小程序开发教程,内容权威、全面、系
完美男孩完美男孩前言 每个男孩都有青春的梦想,每个男孩都有意气奋发的时光,都想努力尝试塑造自我。谁不想拥有个性的魅力?谁不想出类拔萃?谁又不想在人生这段*浪漫的...
人體的核心部位和大腿緊密地連結在一起,位於骨盆內的一些特定肌肉能幫助雙腿完成各種運動,並且維持雙腿的穩定,反之亦然。除了
社会的发展使精神病学的服务对象不再仅仅限于少数严重的病人,而是力图提高全民族的精神卫生水平,这种服务对象的扩大要求各科医
《人生十年,不可辜负的20岁到30岁》内容简介:当下很多流行的说法告诉我们,年轻人的20多岁并不重要,是一生中可以无忧无虑,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