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绝大多数考古学者马上就会想到考古材料,考古学以实物遗存为研究对象,这是考古学成为一个学科的基础。最早的时候,考古学的前身金石学侧重研究器物,辨别真伪,判断年代,解读铭文,正所谓「礼家明其制度,小学正其文字,谱牒次其世谥」,最终目的如吕大临所言,「探其制作之源,以补经传之阙亡,正诸儒之谬误」。西方近代兴起的古物学开始注意出土物的共存关系以及器物形制的演变,从而把人类的史前史划分为石器、青铜、铁器三个阶段,也就是著名的「三代论」,它开启了通过古物来构建史前史的先河。后来,为了更好地了解共存关系与器物演变,在近代古物学的基础上发展出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形成田野考古方法,再后来把一定时空范围的有共同特征的遗存称为一个考古学文化,用以代表特定的人群。至此,考古学有了自己的理论、方法,再加上之前已经建成的近代博物馆以及相关社会实践机构,考古学正式形成。其后,发掘方法日渐规范与精细,材料分析的手段越来越多,博物馆、考古公园等相关文化设施也越来越多。简单地回顾一下考古学发展史,不难发现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的确都是围绕考古材料展开的,所谓考古学的思维模式也只可能来源于此。如果有机会与典型的中国考古学家聊天,的确能够感受到存在某种统一的思维方式。这里所说的「典型的中国考古学」主要是指新石器—夏商考古,历史时期考古因为受文献影响太大,以至于不那么典型;旧石器考古则是因为受到自然科学影响太大,也不那么典型。我曾经著文(《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分析过三个分支之间的关系,典型的中国考古学中形成了文化历史考古范式,其中包括完整的概念纲领、支撑理论与实践体系,并对另外两个分支产生了强大的影响,虽然于这两个分支而言,典型的中国考古学中流行的「考古学文化」的概念并不怎么适用。典型的中国考古学家会非常关注陶器的形制与纹饰,注意它们可能受到的文化影响及其渊源流变,通过它们来了解不同地区古代人群的...
——引自章节:考古学的思维模式
就我个人而言,受过程考古学的影响比较深,思维方式有所不同。过程考古学有个经典的信条,「更科学,更人类学」,就是尽可能采用科学的方法,重建人类学式的人类过去。所谓科学方法有两层意思:一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一是在一般意义上采用科学方法论。前者的使用比较普遍,不同考古学范式都有这方面的主张;特殊的是后者,它意味着考古学研究要采用类似自然科学的结构,探寻事物背后的机制与原理。所谓更人类学,它与更科学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是要尽可能了解更多的人类生活,另一方面是要了解人类文化适应的机制与演化规律。正是受到过程考古学的影响,我把考古学推理分为两个类型(可以参考《考古推理的结构》一文,《考古》2007年第10期),一个可以称为微观考古,它非常像刑侦工作,考古研究者需要根据考古现场的状况尽可能重建过去发生的人类行为。除了精细的发掘、多学科的分析,还要基于中程研究(民族考古、实验考古等)提出合理的假说,然后进一步验证。就这个方面的工作而言,它区别于文化历史考古的地方就在于中程理论。过程考古学认为考古材料是零碎的,我们不可能都找到如庞贝古城那样完整的材料,因此非常需要可以参考的框架(基本结构与过去类似,具体细节不论,从而把零碎的材料拼接起来。因此,中程理论研究越成功,就越有可能准确地基于有限的材料重建过去。当然,过程考古学并不仅仅满足于重建过去人们的行为,比如知道工具的功能、遗址中曾经有屠宰动物或分享食物的行为,而是更希望了解这些事实所代表的意义,在人类文化进化、文化适应、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意义。这就需要考古学推理的另一个类型,我称之为宏观考古,它更像是人类学或社会学,从众多现象中探讨背后暗含的文化或社会机制。比如说我看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的考古材料,它出自三个文化层,分别属于裴李岗文化、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期、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LateUpperPaleolithic)。通过石器组合、动物遗...
——引自章节:考古学的思维模式
段书佩,主编。滚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滚石唱片创始人段钟沂之女。滚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系滚石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之一,创办人为该集团董事长段钟沂...
百家讲坛-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上) 内容简介 《三字经》是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地位,传统中国社会众多的儿童蒙学读物里*著名,*典型的一种,且居于简称为“三百千”的《三...
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满族共同体与族群原生文化、满族民俗建构的生态性本原、满族的认知与象征系统、满族的认知与象征系统、满族的民间信仰与精神...
《室内设计教程》内容简介:本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资料并重,包括室内设计一般原理、室内设计分类原理。全书通过精到的文字
中国人的德行 本书特色 本书开创了研究中国国民性的先河,鲁迅在临终前向国人郑重推荐此书。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译出史密斯的《支那人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析,明...
《葡萄酒的风味(原著第五版)》内容简介:本书将带领你更好地了解、理解葡萄酒,更好地品尝葡萄酒,进而享受品鉴的快乐。“更好地
2018-咬文嚼字合订本 本书特色 这是《咬文嚼字》杂志2018年度合订本(平装)。《咬文嚼字》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其合订本经过长期积淀,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在...
中国老玩意之谜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三类旧时流传至今具有较高鉴赏和收藏价值的老古董:“古器珍玩”——主要是陈于庙堂、多为达官显贵所用的价值较高的器具;“日常用物...
新卢浮宫之战-卢浮宫浴火重生记 本书特色 法国原文化部长雅克·朗格讲述重塑卢浮宫的台前幕后。一次次战役,没有硝烟,却险象环生。轩然大波,世界震动!新卢浮宫之战-...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84年与J·布洛伊尔合作期间合作治疗一名...
画火御寒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丰饶之笔抒写人情世故,鞭辟入里,摇曳生姿;用自嘲之心省察一生坎坷,亦庄亦谐,兴味盎然。既谈往事旧人,也说今人今事。画火御寒 内容简介 ...
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第2卷 本书特色 《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第2卷)》致力于对形形色色的都市元素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大到儒家精神之弘扬,小到旅游线路的设计,形而上的有...
布宜诺斯艾利斯 本书特色 南美,一片神奇的土地。各人种在这里杂居,观念、风俗、想法突破人类的正常想象。这里有着热情绚烂的简单色彩,也有饱含历史感的厚重故事;激情...
中国谣谚民俗史 本书特色 《中国谣谚民俗史/圣贤堂书系》编著者王凯旋、李阳。在中国历史上,伴随着神话传说而出现的还有一种民间文学形式——谣谚。它源自民间大众的集...
商周研究之批判-中国古文字的产生与发展-下卷 作者简介 p>黄奇逸,1950年7月生于四川井研县,1980年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徐中舒先生处,现供职于本系。...
洪修平 ,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曾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
新编公务员应用文全书-最实用的办公帮手-畅销升级版-随书赠送公文写作CD 本书特色 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新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编写,严...
想象都市 本书特色 陈平原新著四种—— 《想象都市》,定价:55元 《记忆北京》,定价:49元 《当年游侠人》[增订版],定价:55元 《学者的人间情怀》,定价...
原来如此 趣说日常用语 本书特色 《原来如此:趣说日常用语》:追溯日常用语的本来面貌!计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一部适合所有年龄读者的文化小百科读本!滑稽原来是一...
本书共2篇15章,系统阐述了“如何构建组织基本法、如何制定组织文化落地规划、干部如何管文化,以及企业家思想管理、文化入模子、劳动态度考核、荣誉激励、行为管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