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论语系列(套装共5册)》包括《悦读论语1》、《悦读论语2》、《悦读论语3》、《悦读论语4》、《悦读论语5》共5册。《论语》为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对《论语》解读注释之书,浩如烟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悦读论语1》作者以权威版本为底本,汇集前人对《论语》的注疏、集解,博采众家之长,力求融会贯通,解证更加精当独到,使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一书,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面貌。政以孝为先,领略孝在古代政治中所起的作用,体会敬、信、节、用等诸理念在古代政治中的作用,感悟礼在古今文化中的差别以及君子与小人的理念在古今文化中的不同。
★ 32开精装,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 陈平,笔名狼心苍苍,曾出版《儒家堕落图》
★ 以权威版本为底本,汇集前人对《论语》的注疏、集解,博采众家之长
★ 本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思想性和知识性
陈平,笔名狼心苍苍,1967年出生,1989年参加工作。做过工人,做过技术员,跑过销售,开过公司,经营过饭店。一直想做个有钱人,一直没钱,一直醉心于中国古文化,已出版《儒家堕落图》。
香港客家 本书特色 香港客家人多半是在1700提至1750年间从粵东移民到香港的,但也有少数在1800年以后才迁入。他们的祖籍地一般是五华、兴宁、梅县,也有少部...
中国人最应该知道的77个礼俗 本书特色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民俗繁多,各有其意义。本书从婚育、丧葬日常生活、交际和节日等几个方面的礼俗进行了详细解说,对...
竹谱详录 本书特色 古言竹者或有谱无画,或有画无谱,为李衎《竹谱详录》开有谱有画之先河,且论述极详,是古代竹谱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全书分画竹、墨竹、竹态、竹品四...
僵尸生存指南-如何在活死人出没的黑暗世界求生 本书特色 末日将近,僵尸横行 是选择生存还是自甘毁灭? 这绝不是一个幻想或者玩笑 这是一本关键时...
文史资料选辑:第一五七辑 本书特色 《文史资料选辑(第157辑)》是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文史资料选辑:第一五七辑 内容简介 本书分耆年自述、委员园地、口述历...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位开拓型的语言大师罗常培先生撰写的一本探索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小书,被认为是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作。罗常培:语言与...
一味一人生-《菜根谭》中的生活智慧 本书特色 《菜根谭》,人情世故的颠峰之道,给您一双透视人世的慧眼!其表达的是400多年前一位哲人对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乃至治学...
陇上学人文存:陈涌卷 本书特色 本选题为甘肃省“十二五”出版规划项目之一。陈涌(1919.8—),广东南海人。历任《解放日报》《人民文学》《文艺报》编辑、主编,...
性·文明与荒谬 本书特色 性,是上帝跟人类所开的*大玩笑!本书探讨了是性的“文明面”与“荒谬面”。人类因“文明”而理解到性的“荒谬”:或者说,因意识到性的“荒谬...
菊と刀 本书特色 了解日本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是公认的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1944年,二战快要结束,日本败局已定...
出行礼俗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有安重造的传统,人们追求安稳平静的生活,视出行礼畏途,因此古人对出外远行格外重视,有一套比较系统的出行礼俗需要行者遵从,人们出门前要...
棔柿楼杂稿 本书特色 扬之水致力于先秦文学和古代名物的研究,成绩斐然。收在这里的是一堆“杂拌儿”,有为《读书》诸师友的画像---作者认为没有写出诸家风采---是...
《万象》第五卷(2003年全12期11本) 本书特色 关于万象"诞生于1940年代的上海,1998年复刊发行,刊载散文、随笔,阐述评介思想,品评琴棋书画,谈论中...
文言浅说 本书特色 《小书馆:文言浅说》是一本文言知识的入门读物,本书虽篇幅短小,著者却寥寥数笔,点出文言的奥窍,功底可见一斑。这本掩于尘埃半个世纪之久的戋戋小...
中华谚语歇后语智慧金典 本书特色 谚语和歇后语是中华文化经典的部分,凝结了民间百姓生活智慧,它们以简单通俗的话语反映深刻的人生道理。本书精选谚语与歇后语中的精华...
共轭与融通-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研究 本书特色 《共轭与融通: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研究》基于整体主义的哲学视野,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
明末清初的学风 本书特色 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动荡时期,知识分子有着形形色色的表现和变化。这些表现和变化,反映了当时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术思想的变动发展。谢国桢是...
日本妖怪图鉴 本书特色 恐怖血腥的精怪,相貌狰狞的幽灵,调皮可爱的灵魂,迷糊捣蛋的鬼怪…日本妖怪文化丰富多彩。人们常常看到的日本恐怖电影和恐怖漫画...
中国文字学(修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陈梦家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的文字学讲义。书中系统考察古文字的演变,推阐条例,富有创见地提出“新三书说”;指出传统六书说只是某一...
民间戏曲 本书特色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叟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