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媒介》清晰地描述了全新商业时代的人际关系和传播逻辑,揭示了新媒体高速更迭的背景下媒介的本质——媒介即是行动。作者将计算机、传播学、人类学、心理学、逻辑学以及未来学等学科融会贯通,用理性和缜密的思维将隐藏在日常传播事件和社会现象下的人际关系和新商业模式抽象为可推演的数学模型,在个人生活、传播以及商业应用范畴内均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在极速变化的新商业社会中,《重新理解媒介》将与传统企业与创新企业的产品推广、品牌打造、价值观传播甚至思维方式等方面产生很强的交互关系,是人类在信息社会中构建新话语体系和开启全新生活的重要思想武器,也是重建社交关系和群体秩序的生存指南。
推荐序1 传播的玩法变了 / XI
推荐序2 理解互联网,驾驭互联网 / XV
序 言 媒体之死 / XVII
影响力的巅峰 / XVII
互联网变革 / XIX
沟通动力 / XXI
关于本书 / XXII
第0 章 理解媒介 / 001
进入信息时代,媒介是现代社会的中心,传播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20 世纪60 年代,《理解媒介》一书深刻揭示主流媒介从报纸到电视的转
变是20 世纪中期最重大的社会变革。读懂互联网,从理解媒介开始。
为什么是媒介/ 003
媒介是什么?它有关真实、感觉、认知,决定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困惑地球村 / 005
媒介技术的进步是否能把我们带回到鸡犬相闻的村落,地球村?
与媒介对话 / 009
媒介不是冰冷的静态工具,它活跃在人与环境之间。
媒介即行动 / 011
媒介不仅改善了人与人的交流,还改变了人的行为方式,并最终改变社
会关系。
以人为本 / 014
媒介不仅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离不开以人为本的视角。 / 014
第一章 媒介与信息 / 019
为什么信息无论多丰富,都无法让人感觉是在现场?
为什么媒介无论多先进,都不能传递真实?
但为什么信息化又能够重新构造一个奇妙梦幻的数字感官新世醒客(Thinker),本名陈世鸿 (照片)
科技财经作家,资深互联网人。
曾任新浪网、中华网等门户媒体网站的高层管理职位。在网络社区传播、视频多媒体、电子商务以及手机无线领域有着深厚的从业经验,是互联网领域重要的战略思考者。
界?
认识媒介 / 021
媒介的进步是为了实现更便捷、更有效的联系,但所有技术进步也都可
能被滥用,信息的大门刚刚打开而泡沫化就大行其道,常常是因为我们
对媒介机制缺乏正确的认知。
自然媒介:实现感觉/ 022
人造媒介:模拟物体/ 024
媒介:认知的指代/ 026
突破空间与时间限制/ 028
从机械到电力/ 029
解读信息 / 033
一份报纸、一封邮件、一则新闻,从报纸、电视到网络,信息到底有什
么不同? 信息总以最简单可靠的方式,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分歧。
信息:事物的投影/ 034
拷贝:物体不再唯一/ 038
符号:实现记录与复制/ 039
数字化:减少标志分歧/ 041
信息使用的范围/ 044
媒介的沿革 / 047
从简陋的石子儿到复杂的互联网,媒介一直在发展进化。
原始媒介:结绳记事/ 047
手工媒介:龟甲竹绢纸/ 048
印刷术:复制更容易/ 050
广播电视:重回视听感受/ 051
互联网:综合性媒介/ 053
媒介的目的:追求真实感/ 055
网络空间 / 058
媒介的进化是人类利用空间方式的进化,人们把网络看成是一种新的生
活空间,这种空间与我们熟悉的物理空间全然不同。从空间使用的角度
来认识,网络不是联系的工具,而是构成生活的环境。
媒介场景:实现信息传输/ 059
时空解耦:面、线到点/ 062
第六感:创作/ 065
机械化到信息化/ 068
网络空间:离散型空间/ 071
组织:从农庄到电话本/ 074
回顾与解读 / 077
第二章 互动传播 / 079
如果将信息传给世界上的每个人,就是流行了吗?
如果每个人都能把消息传给我们,就方便了吗?
传播的终极是否就是缔造影响力?
话说传播 / 081
媒介的变革决定了传播形式的变化,从原始的部落广场到现代化的网络
聊天,每一种技术变革都改变了我们生活方式,传播形态有着清晰的进
化路径。
沟通:鸟语人言/ 082
交流:部落广场/ 084
广播:扬声器、电台、杂志/ 086
释放传播的自由度/ 088
互动:超越语言与图像/ 091
传播的目的:寻找现场感/ 093
传播的实现 / 096
传播是怎么实现的?又需要什么条件?传播不只是定性的,而且可以定量
化,掌握传播模型能够系统地解释、预测各类传播现象。传统的组织是有
边界的,弱联系冲破了组织的固定边界,传播进入弱组织的不确定性时代。
经典模型:媒体系统/ 096
复杂传播场景/ 099
网络的信息传输/ 101
弱联系:独占到共享/ 103
弱组织:打破固定边界/ 105
互动模型:信息化系统/ 109
多度传播形式 / 112
报纸、电视台通常只能进行一次传播,传播的影响力取决于传播中心的力
量,互联网冲破了固定的边界,传播在人群中多次进行——多度传播,传
播影响力取决于人们的行为方式。
常见多度组织/ 112
传播参数的说明/ 116
扩张模型:信息的效率/ 124
处理模型:信息的完整性/ 128
指代模型:信息的可靠性/ 130
弱组织的设计/ 134
人际传播 / 137
当传播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多次进行,决定传播的不再是传统的空间结构,
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互联网传播更多地依靠人际关系实现。什么代替
了传统空间中的结构,是关系。互联网通过关系实现传播的。
六度熟人网络/ 138
目社交传播:信用驱动/ 140
大众传播:内容驱动/ 142
流行:破窗效应、蝴蝶效应/ 144
传播的精确计算/ 148
回顾与解读 / 153
第三章 社会化实体 / 155
越来越多样化的联系方式是否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紧密?
高度发达的信息是否正在增强全球一体化?
大众社会是走向单一还是多元?
新媒体 / 157
互联网时代的媒体是什么?媒体还能成为社会影响力的中心吗?当报纸
杂志不断衰落,当广播日渐成为只在汽车中才适用的小众媒体,当电视
的影响力衰减,媒体的未来在哪里?
互联网提供了全民发表意见的技术基础,改变了受众与媒体的关系,这
是媒体变革的最重要的力量,大众不再只是媒体信息的接受者,而成为
媒体生态的建设者。
大众如何登上媒体的舞台?新媒体还是不是媒体?
新鲜事,影响力/ 158
公众参与:开放演播厅/ 159
媒体不只是公共传播/ 162
媒体:公共传播“看门人”/ 164
众媒体:多中心生态/ 166
号召力:影响的极限/ 170
媒体环境构建/ 172
社会关系进化 / 174
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媒介的技术更新决定性地影响了社
会关系的进化,从农业“面社会”、工业“线社会”到在以个人为中心的
血缘:稳定的村庄/ 174
陌生的邻居/ 176
面空间到线空间:轮子与路/ 178
契约:工业流程化/ 180
点空间:断裂的合作链条/ 183
信任:熟悉的陌生人/ 185
社会关系:血缘、契约与信任/ 187
社会化生产 / 190
工业社会实行社会化大生产,规模是社会重要的效益手段,信息化之后,
社会化生产是否还持续规模化之路,没有固定关系的人之间如何形成社
会化生产的关系?不仅仅新闻类媒体依赖媒介,传统的经济、社会类实
体也需要依赖媒介。
固定合作:座钟机制/ 191
社会合作:大众媒介化/ 195
外包、众包:突破企业边界/ 197
信息社会生产:创意取代拷贝/ 200
消费者生产:生产与消费融合/ 202
社会人:固定组织的瓦解/ 205
需求:财富的决定者/ 208
大众行为 / 212
群情激昂的互联网上,大众行为将如何展现,谣言能自洁吗?民主是否
更加有效?这一切背后,公共常识才是规范大众行为的基础。
大众行为的有效性在于两点:信息的完整性、组织的完整性。完整性破
坏产生谣言,完整性实现的时间决定效率。
个体力量爆发/ 213
表达完整性:谣言自洁机制/ 214
参与完整性:民主表达实现/ 217
公共常识:统一认知标准/ 220
行为的目的:实现一体化/ 223
回顾与解读 / 227
第四章 虚拟空间 / 229
极致的媒介是透明的?
极致的结构是虚无的?
我们是感到自由还是感到更加孤独?
平行世界 / 231
一些物理学分支有关于平行世界的理论,所谓平行世界,意味着有许多
个雷同但又不同的世界存在,物理学中的平行世界还没有得到实验的有
效验证。不过,互联网“鬼影”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平行世界。
智能指代:生活在影子世界/ 231
代理:从教练模式到保姆模式/ 234
串在时间轴上的信息影子/ 236
时间管理:计划、响应、记录/ 238
智能处理与可预测性/ 240
串行化:结构退化成联系/ 242
联系型组织 / 247
日常熟悉的组织,是通过物理的空间结构实现的,信息的世界里,没有
了空间维度,所有的组织都是通过关系实现的。信息化下,整个世界都
能够用信息来描述。信息自身是通过什么方式组织起来的呢?零维的影
子下的信息社会又具有什么样的组织形式?
信息:意义或联系/ 247
图谱:实现意义之间的联系/ 250
中心力:维持大规模组织/ 252
组织演化:多元力量博弈/ 255
群体的秩序 / 258
所有的存在都不是静止的存在,所有的运动都是组织的运动。个体在运
动中表现出来的组织存在叫做秩序。
互动产生秩序/ 258
自组织:中心力的多度进化/ 260基因:组织决定行为/ 262
存在:运动决定实体/ 265
体验真实 / 268
只有能感觉到的存在才是真实的存在。
媒介感觉:连接人与网络/ 269
组织的目的:体验存在感/ 270
真实:对媒介的习惯/ 271
智能代理:像人一样/ 273
现实虚拟:感觉与现实/ 276
回顾与解读 / 280
来自各界的推荐 / 281
后 记 大众的新秩序 / 289
媒介知识谱系 / 293
汽车品牌营销 本书特色 索荣公司主要由北京索荣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和上海索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构成,其团队由长期实业公司实战阅历和咨询行业从业经验的两栖类实战型专家...
《中国的家族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1895-1956)/中大管理论丛》收集和整理了中国1895~1956年间9个家族企业集团近70个工业企业的股
《卓越公司•卓越管理:策划总监实战操典》较之于琳琅满目的企业管理著作和大学mba教材,最为鲜明的价值和特征是它的实战性和操作性
美元霸权与国际货币格局 本书特色 研究美元霸权,对研究人民币国际化以及我国的国际金融和经济环境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
轻松学会项目管理 本书特色 “……价有所指……”——《国际项目管理期刊》“……精编的、全面的并具有权威性的……”——电子图书馆“……趣味性的、脍炙人口的并令人大...
管理的基本:新任经理基本工作-最新修订版 本书特色 《管理的基本--新任经理基本工作(*新修订版)》由畠山芳雄所著,新任经理磨炼技巧的七大方法,目标管理...
打造系统.复制总经理 本书特色 对于老板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宏伟的商业版图。他们从来都不缺想法,缺的是能把想法落实的左右手——总经理。《打造系统,复制总经理》是...
宗庆后内部讲话-关键时.宗庆后说了什么 本书特色 本书深刻还原和剖析了李嘉诚的创业经历以及他曾经的讲话,并展现了李嘉诚在企业成长的关键时刻所起到的作用和采取的应...
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 内容简介 本书从对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的分析入手,通过引入不确定性概念,揭示了理论上的完全竞争与实际竞争之间的本质区别,从而揭示了利润的来...
《策动》中平凡的年轻人任一凡,于一个普通的周五晚上,在酒吧里意外地被一位陌生的美丽女子搭讪而遭遇激情。可他万万想不到,这
摩根财团 本书特色 本书以广泛的采访和新开放的家族和商业档案为基础,是一部追逮证验、穷根究底的力作、如实记载了摩根和墨索里尼、日本军国主义者、墨西哥独裁者和纳粹...
《创意就是你的提款机:将创意带入市场的6个步骤》内容简介:今天,在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创意必须在企业
本资料长编的主要内容包括1907-1949年《申报》《新闻报》、1949-1959年《新闻日报》、1960-1966年《解放日报》刊载的娱乐版广
《美国伟大广告人》的出版,给国内广告界带来了新的启迪和借鉴,作者从传记的角度展现这些伟大广告人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人们可
《汽车尾气净化处理技术》内容简介:汽车的设计与制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零件、子系统、系统,及整车各个层面,综
《财富》杂志将新千年称为“消费者的时代”,这是有道理的。网上购物的出现,大型折扣连锁店的扩张,商品价格和服务费用的不断下
作品目录目录第一章PE的基本特征与现行法律规范体系第一节PE的基本特征第二节调整PE运营的法律规范体系一、几部重要的专项规范性
企业管理控制系统 内容简介 前言教学建议第1章 控制论与经济控制论1.1 控制论简介1.2 经济控制论概述1.3 经济控制工程的若干研究成果及进展思考题本章参考...
收藏怎忍细说 本书特色 收藏江湖风大浪急,初涉收藏者特别渴望有人能在自己的收藏过程中及时给予提醒。张世科、张晋编著的《收藏怎忍细说》为初涉收藏的读者提供收藏的经...
丰田方式(真传:丰田自己说)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曾受到丰田生产方式的独创者大野耐一的指导和熏陶,向读者讲述“丰田生产方式”的哲理和实践方法。DELIVERY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