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的始基:胡塞尔 释要(内外编)》带有导读性质,是作者在对《逻辑研究》的多年接触、阅读、研究、翻译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些心得体会。《现象学的始基:胡塞尔 释要(内外编)》的出版,主要是为了与现象学研究的同道者交流,也是希望通过对胡塞尔《逻辑研究》的展示,能够不仅使哲学一现象学的研究者,而且还使心理学研究者、逻辑学研究者有所收获:可以通过《逻辑研究》,通过它所提倡的对观念对象的直观把握和认识论证明,较为明确地看到,被视为客观的逻辑学究竟是否有可能奠基于一门被视为主观的认识行为的现象学中。
修订版绪言初版绪言 内编第一章 《逻辑研究》第一卷:心理主义的问题与理论哲学的观念 一、引论 二、心理主义作为问题 三、心理主义论点的最终归宿 四、反心理主义观点的基本缺陷 五、理论哲学、具体哲学、实践哲学之间的关系 六、逻辑学的性质 七、纯粹逻辑学的观念 八、结束语第二章 第一逻辑研究:现象学如何理解符号与含义 一、引论:现象学方法的一般考察 二、语言在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特殊位置 三、现象学的语言分析特征 四、语言陈述活动的基本现象学划分 五、对“表述”和“含义”这两个概念以及几个相关概念的说明 六、符号意识的基本要素与结构 七、表述和含义的客观性、观念性 八、逻辑学的定义 九、结语:胡塞尔的自我批评第三章 第二逻辑研究:现象学如何分析观念对象和观念直观 一、一般对象与一般意识的权利 二、在个体意指中的个体观念与在种类意指中的一般观念 三、概念实在论的问题 四、极端唯名论的问题 五、传统观念论的问题 六、结束语第四章 第三逻辑研究:什么是现象学所理解的“观念整体”和“观念部分” 一、与整体和部分相关的概念对子:复合与简单、独立与不独立、可分与不可分,如此等等 二、奠基问题作为整体和部分之纯粹形式理论的核心 三、奠基关系的几种类型 四、续论:单方面的奠基关系 五、总结与评论第五章 第四逻辑研究:如何看待纯粹含义学、纯粹语法学与纯粹逻辑学的关系 一、含义规律、语法规律、逻辑规律的提出 二、纯粹含义逻辑学的观念 三、纯粹逻辑语法学的观念 四、学科划界的术语说明与意义解释第六章 第五逻辑研究:感受现象学究竞意味着什么 一、从意向体验到意向感受 二、感受行为的意向性问题 三、感受行为的非意向性问题 四、对感受行为的另一种分析 五、对奠基关系的另一种理解第七章 第六逻辑研究:现象学如何对意识进行动态描述分析 一、引论:关于第六逻辑研究的写作历史背景说明 二、现象学的动态意向分析的基本特征 三、认识行为中的两种内涵:直观内涵与符号内涵 A.纯粹直观行为的可能性 B.纯粹符号行为的可能性 四、充实的概念及其最终理想 五、回顾性的评价 外编第八章 现象学背景中的意向性问题(对第五章的展开) 一、引论 二、意向性概念在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核心地位 三、舍勒的意向性概念 四、海德格尔与意向性问题 五、历史的回顾作为结语第九章 从现象学的角度看现象学与逻辑学的关系(对第一章和第七章的展开) 一、引论 二、胡塞尔所理解的现象学与逻辑学关系 三、附论:芬克和德里达所涉及的现象学与逻辑学的关系 四、海德格尔所理解的现象学(存在论)与逻辑学的关系 五、结语第十章 直观的原则,还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对第六章的展开) 一、引子:几个前说明 二、超越论意识与超越论还原的问题 三、平行论与双重性的问题 四、生命与声音概念的引入 五、语言、符号意识的结构、声音 六、符号现象学的要素与“纯粹表述”的可能性 七、向孤独心灵生活的还原与德里达的两个基本意向 八、纯粹表述中的想象问题 九、语言表述与意识体验的关系 十、符号与观念的同一与差异 十一、观念性、在场与形而上学批判 十二、结语:几点概括说明第十一章 观念主义,还是语言主义(对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展开) 一、引论 二、石里克、维特根斯坦与胡塞尔之间的历史冲突 三、本质直观:方法论的差异 四、立场的分歧:观念主义还是语言主义 五、感想与结论第十二章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对第七章 的展开) 上篇 一、引论 二、在本质直观中可自身显现的存在 三、作为无蔽的存在 四、哲学作为关于存在的科学 五、结语 下篇 一、引论 二、客体化行为与非客体化行为的奠基关系 三、存在设定与价值设定 四、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 五、价值问题的困惑 六、结语 附录 附录一 何谓现象学精神?——《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一辑代序 附录二 现象学在中国 附录三 纯粹逻辑学观念与心理主义批判——《逻辑研究》第一卷译后记 附录四 一本书与一个世纪——《逻辑研究》第二卷译后记 引用文献索引学术自述
神国日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小泉八云研究日本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他亦自称为研究日本的*后一份答卷。作者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洞见和深刻,全面探讨了神道及民间宗教观念在日本...
实用风水指南 本书特色 《实用风水指南》编著者徐志文。此书全面,系统、精要地论说了我国的风水之学,通俗易懂。对于建筑、遣宅。从选址,定点,立向,择日动...
易经解析与致用-(修订版)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四章,**章阐述易理的道理,世间一切变化皆源于其阴阳的变化,可简为:阴阳和则生,阴阳离则灭,阴阳错则变,阴阳平则佳...
楞严经文句 本书特色 本书为古籍整理点校类图书。《楞严经》十卷,唐般剌密帝译,自中唐以迄近代,此经备受推崇,成为修学佛法的必读书。明•智旭《阅藏知津》...
1988年作者应台湾大学哲学系和历史系的邀请,以“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为题,开设了13次的公开课,从多层次、多面向、多维度和多
理想国-(全译本) 本书特色 堪称西方**部政治学著作一部在哲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具奠基性的经典著作理想国-(全译本) 内容简介 《理想国》主题十分丰富,尽管...
不操心-心安即是家园 本书特色 生活皆烦恼,于禅得清凉。是为生活禅!圣严法师系世界著名的佛教大师,台湾佛教道场法鼓山创办人,是佛教界**个博士学位获得...
子评真诠评注 本书特色 《子平真诠》系清代乾隆年间沈孝瞻所著。后经清末民国初期的命理大家徐乐吾评注,始成今日之版本。这本《子平真诠评注(*新编注白话全译...
吕思勉:经子解题 本书特色 分为论读经之法、论读子之法。主要内容包括:诗、书、易、春秋;论语、孟子、孝经、尔雅、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晏子春秋等。吕思勉:经子...
《超越生命的选择》是萨特哲学及生活的通俗汇编,全书内容是从萨特大量的哲学著作、戏剧、散文、随笔、传记的精选摘录而成的,并
庄子文学研究 内容简介 庄子的处世态度是表面从俗,精神脱俗,从而形成了“从俗脱俗”思想。这对后世影响甚巨,“以俗为雅”的文艺思想即由此脱胎而出。“以俗为雅”之俗...
福慧自在-圣严法师讲金刚经 本书特色 圣严法师弟子:张国立、李连杰、朱德庸、林青霞、罗大佑等推荐。随书赠送圣严法师原声讲《金刚经》mp3福慧双至 功德无量讲解佛...
康德的权利体系 本书特色 《法意译丛:康德的权利体系》旨在揭示康德式法权学说的主要主张是如何获得证实的,系统性地讨论了康德法权学说,探究了该学说与康德阐...
《仪礼》是儒家典籍“九经”之一,《仪礼》十七篇中之《丧服》与其他诸篇体例很不相同,以讨论先秦丧服服叙和服制为主题,文辞简
贫困与饥荒 内容简介 本书的重点是关于饥饿的一般原因和饥荒的具体原因。第1章从一般意义上引入了基本方法,包括对“权利体系”分析。之所以在详细论述贫穷概念之前就进...
卜筮正宗 本书特色 《卜筮正宗》,清人王洪绪辑撰,宏道堂梓行,十四卷,十四册一函全。半页九行,每行二十字。书页宽大,左右双边,版心单鱼尾。《卜筮正宗》是...
任继愈谈魏晋南北朝的佛教经学 本书特色 《任继愈谈魏晋南北朝的佛教经学》是任继愈先生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经学的一篇专著,原为《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
《赵敦华讲波普尔》对波普尔思想作全面和公正的介绍,全书分两部分,前四讲的内容主要是谈作者对波普尔思想的理解,第五讲谈作者
中世纪犹太哲学-剑桥哲学研究指针(英文版) 目录 List of contributorsPrefaceChronologyNote on transliter...
美的五次沉思 本书特色 真正的美并不仅仅存在于已被认定为美的事物之中;它几乎首先在于向美的欲求与冲动之中。它常是一种不期而至的临在。此中精神或心灵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