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后勤学——战争准备的科学》一书是目前见到的西方最早的开拓性后勤理论专著,作者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校乔治·赛勒斯·索普,于1917年出版。西方的军事和后勤学术界对该书的评价甚高。英国1980年版《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该书提出“战略、战术、后勤三位一体的结构”强调“后勤当然的职能就是提供战争的一切手段,即人力手段和物力手段”,打破传统的后勤狭窄概念,使后勤的含义扩大到“包括战争财政、舰船建造、军备生产,以及战争经济的其他方面在内”,是西方十九世纪以来后勤理论的重要发展。美国著名后勤学家亨利·艾克尔斯在《国防后勤学》(1959年版)一书中称索普这本“写得很出色的小册子”,是“研究后勤理论和原则的首次尝试”,并指出:直到1945年在(美国)海军学院图书馆中发现此书五本之前,它几乎或甚至完全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该院的几位学员读完这本书后很感兴趣,他们认为,如果索普的意见能及时地得到应有的重视,那就可以(在战争中)节约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美元。遗憾的是,此书已经绝版”。
《理论后勤学——战争准备的科学》一书共十二章,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共十一章,主要依据以往战争尤其是十九世纪以来三次战争的经验教训(拿破仑征俄之战,美国内战、普法战争),从理论上探讨后勤在工业化时代的战争中应有的地位与作用;战略、战术同后勤的相互关系;军队与后勤的组织体制及其领导,管理方法;和平时期后勤的战争准备和国家的战时生产准备及其动员。第二部分着重论述如何适应战争需要,加强后勤官兵训练教育问题。
索普在这本书中反复论述的基本观点是:后勤与战略、战术一起构成战争科学的三大分支,现代战争的准备和实施必须有相应的后勤保障(包括国家动员全部资源)、后勤保障制约着战略、战术目标的达成,关系着战争的进退与胜负;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进步引起了作战手段、战争规模及其物质需求与消耗的变化,由此扩大了后勤工作的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后勤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战争已进入工业化的时代,后勤必须象商业部门那样,建立合理分工协作的组织体制,采用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培养有知识的专业人才,精打细算,注重效率,避免重复和浪费。如他认为,“战略之于战争,犹如情节之于戏剧,战术可比之为演员扮演的角色,后勤则相当于舞台管理、置办道具及担当演出的种种维持工作”,它虽然默默无闻,但为成功的演出所必不可少,就战争而言,“任何战略问题和战术问题都要从后勤的角度加以解决”,忽视后勤的结果,付出的代价更高。他强调后勤“应被承认是一门科学”,并批评只谈战争科学而“闭口不谈后勤”的军事家是对战争的实际和后勤“一无所知”。在他看来,拿破仑侵俄战争的失败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后勤工作是战争活动的“一大独立方面”,没有组织好后勤协调工作,也是后勤的一大失败。而在美国南北战争和普法战争中,胜利的一方都是后勤组织得较好的一方。他强调战争“规模庞大,涉及众多的部门,要把国家的各种资源转化为作战手段,以保障战争的准备和实施,一旦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它就成了一个武装的民族——每个人不是直接投入战斗就是参与保障作战”,经济因素和后勤因素以及国家战时动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影响越来越大。“战争中,交战国家在资源动员方面的竞争空前激烈,看来只有最能经济地使用其资源的一方,也就是谁最能从其资源的耗费中获得最大效果,最善于选择最经济的武器等等,谁才能赢得战争”。他预言正在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是:“哪一方拥有最后的后备人力和最后的财力,哪一方才能打赢这场战争”。他反复说明,“现代战争已丧失神秘性和骑士精神,而与商业性及工业化发生了密切联系,并因之而使商业性方法适用于战争”;为此,他十分重视军队和后勤的组织体制、实行“集中控制、分散执行”的原则,精确分工、密切协调、发挥下级和下属人员的主动性,加强各项工作的科学管理和通过正规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等问题,强调“研究理论后勤不能不探讨后勤组织的各个部分怎样才能有效工作的理论,一个组织的各个部分都要有效率”,“有知识,才能有效率”,“基础教育,对复杂的现代战争中的士兵来说,是发挥他们的最高效率所必不可少的”。为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他还以商业部门和现代工业生产的经验为依据,提出“联合是很大的节约”,陆、海两个军种(当时还无空军军种)的通用武器装备要实行标准化,统一组织生产、供应,在其它方面,也要实行联合和统一管理,如军服生产的合并,医院与卫生机构的合并等等。
索普的这本后勤理论专著距今已近七十年,尽管战争与后勤两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书中论述的某些基本观点和历史分析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特别对于研究后勤理论的发展历史有较大的价值,特全文翻译出版,供参考。需要指出的是,索普是资产阶级后勤学家,他在书中的不少观点,如战争观问题,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问题,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另外,该书在学术理论上也有不足之处,如对战争与经济、战争与后勤相互关系的论述缺乏深入的科学分析等等,望读者阅读时注意研究和鉴别批判。
还需要说明的是:《理论后勤学——战争准备的科学》一书书名,过去有的译为《纯后勤——战争准备的科学》。考虑到索普在此书前言中的解释,“理论后勤”(“纯后勤”)指的是对后勤的理论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与“应用后勤”相对应,故采用了现在的译名。
一部浓缩西方思想传统的精华之作一幅穿越两千年历史的自由主义发展简图明晰的结构与故事般的叙事风格,政治思想史入门佳作「内容简介」:过去虽然无法绝对决定未来,但却能...
捍卫海空-鹞式战斗机家族发展史 内容简介 在英国喷气式舰载机发展史上,“海盗”舰载攻击机与“鹞”/“海鹞”舰载垂直起降战斗机无疑是*具代表性的型号。《世界经典战...
国企与事业单位廉政教育读本 本书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本书正...
一个时代的终结-后9.11时代关于美国权力的个人回忆录 本书特色 9?11事件发生那一刻,作者处于事件的核心地带,身为《纽约时报》的专栏编辑,本书作者成为一位独...
崛起的前夜-自满的年代-美国崛起三部曲1 本书特色 经济发展的目标不应只是gdp的增长,20世纪初,美国陶醉于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下的大繁荣,没有解决日益扩大的社...
1945中国记忆:日本战犯审判 本书特色 这套丛书从不同的侧面,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客观、真实、系统地再现了抗战胜利前后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历史,...
《支配与抵抗艺术:潜隐剧本》内容简介:◆继《弱者的武器》之后,美国政治学和人类学者、2020年阿尔伯特·赫希曼奖获得者詹姆斯·
中央苏区政权形态与苏区社会变迁 本书特色 《中央苏区政权形态与苏区社会变迁》:中央苏区研究丛书中央苏区政权形态与苏区社会变迁 内容简介 中央苏区政权是20世纪3...
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 内容简介 为帮助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全面系统学习、理解、掌握习近平同志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论述,配合“学习总书...
美国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务 内容简介 社区矫治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执行理论和实践中发展*快的领域,也是以非监禁逐步取代监禁刑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行刑趋势的主要标志之一。...
明代黄册研究-(增订本 本书特色 黄册制度是明代户籍与赋役之法的基本制度。有关它的研究,为明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往研究主要依据文献记载,并偏重于制...
八路军新四军全传-(全二册) 本书特色 《八路军新四军全传(上下)》是一部全面反映八路军、新四军抗战的文学长卷。书中详细介绍了八路军、新四军从组建到撤销...
总统政治_从约翰.亚当斯到比尔.克林顿的领导艺术(常青藤译丛) 内容简介 所谓“总统政治”,就是“总统们创造的政治”。本书从大量的个案入手,着重论述了从约翰·亚...
中国环境安全评论-(第一卷) 本书特色 环境安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环境安全评论》围绕这一观点分五部分进行讨论,分别为:导论(环境安全是基础)...
澳门政治制度史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梳理了澳门政治发展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脉络,勾勒了澳门生存之道的基本轮廓,是一部获中葡双方和澳门居民基本认同且在学术界具有起码共识...
重装集结-美国军用半履带车辆全集 本书特色 潘晓滨编著的这本《重装集结:美国军用半履带车辆全集》主要围绕美国半履带战车系列型号的研制开发,以及战车部队的训练和作...
三国时期军事情报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三国时期军事情报问题研究》以三国时期的斗争历史为背景,以军事情报问题为主线,从情报人物和情报战例两方面入手研究三国情报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重要讲话学习读本 本书特色 陈豪编著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重要讲话学习读本》介绍了,2013年4月28...
孙子兵法-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本书特色 《孙子兵法》,俗称为《孙子》,《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吴孙子兵法》,它是现存我国历史上的**部兵书。现在的传世本共有《计》...
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全三册)(提示:书籍有黄斑磕角) 本书特色 ★ 本书隶属“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丛刊”丛书,本书所选取的材料来自于南开大学冯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