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大量文献尤其是敦煌文献的基础上,论证了北宋禅在中日早期禅宗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尤其是作者对神秀历史地位的评价,一反传统扬慧能抑神秀的习惯。
马克瑞编著的这本《北宗禅与早期禅宗的形成》是一部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禅宗史的名著,作者旨在探寻早期中国禅宗史的真相,重点在恢复禅宗北系(北宗)的历史原貌,及其对惠能之后中国禅宗(南宗)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予以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禅相对的历史地位。书中的许多观点与国内学界多有不同,如对“南顿北渐”的评判、“金刚与楞伽”性质等,甚至还提出了南宗是基于北宗发展起来的,“没有北宗,就不可能有南宗”这样“另类”的观点。当然,这些“新见”都是建立在作者对禅宗基本文献,包括二十世纪发现的敦煌文献的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的,这就无疑使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总序
序言
自序
译序
缩写与习惯用法
绪论
1.《坛经》所传递的禅之信息
2.作为历史性寓言的《坛经》
3.对《坛经》心偈的传统诠释
4.本研究的内涵
5.禅的非历史性学说与禅的历史性研究
6.“北宗”与“东山法门”这两个术语的起源
7.传奇与历史的分野
8.本书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历史篇
第一章:菩提达摩、其嫡传弟子及楞伽诸师
1.菩提达摩之传奇
2.菩提达摩之生平
3.僧副
4.慧可
5.慧可之继承者
6.法冲与《楞伽经》诸师
7.《楞伽经》在早期禅中的可能运用
第二章:从中国的外省到洛阳和长安
1.菩提达摩和东山法门
2.《续高僧传》中的道信之传记
3.道信生涯之概述
4.弘忍生平与传奇性格
5.弘忍的次要弟子
6.弘忍与东山僧团之性格
7.法如
8.神秀:传记资料
9.神秀的早期生活和修行
10.对神秀与威秀身份的鉴定
11.神秀在玉泉寺
12.神秀在洛阳和长安
13.神秀的迁化及其后果
14.老安及其门徒
15.玄赜与法现(显)
第三章:第七代及其以后
1.后期北宗历史的轮廓
2.降魔藏
3.景贤
4.义福
5.普寂
6.普寂的门徒
7.对普寂后期门徒的评论
8.北宗在西藏
第四章:“灯统传承”历史的发展
1.早期禅文献中的传奇与机缘对话
2.“灯统传承”文本的结构和功能
3.“灯统传承”文本的理论基础
4.传承理论的渊源
5.中国佛教早期的传承理论
6.《达摩多罗禅经》及其序言
7.与传承理论的出处相关的其他证据
8.一份早期禅文本中的传承理论之暗示
9.法如碑
10.《传法宝纪》的作者
11.《传法宝纪》的内容
12.净觉与《楞伽师资记》
13.《楞伽师资记》与《楞伽经》
14.北宗与机缘对话
15.机缘对话:马祖道一与北宗
第二部分:教义篇
第五章:最早的禅之教学
1.引言
2.《二入四行论》
3.信之讯息
4.四行的含义
5.入之理
6.“壁观”的实践
7.菩提达摩的论着与禅宗教义的后期发展
第六章:东山法门的基本教义
1.东山法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文本信息
3.《修心要论》
4.“乌云蔽日”之喻
5.《修心要论》中的守心与禅修
6.“守一不移”的背景
7.《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的守一不移
8.明镜之喻
9.早期禅文本中的镜像之用
10.太阳、明镜与《达摩论》
第七章:神秀与北宗宗教哲学
1.引言
2.《圆明论》
3.《五方便》
4.神秀与北宗禅法
5.北宗作品中延伸隐喻的使用
6.作为“观心释”的北宗隐喻
7.在北宗内使用观心释的可能先例
8.神秀思想的架构
9.《圆明论》的特性
10.《圆明论》中的渐修、顿悟与圆宗
11.持续修道与圆宗教法
12.《圆明论》中的逆观与顺观
13.神秀对禅修的指导
14.《五方便》文本的构建
15.《五方便》第一门与《起信论》
16.第一方便(门)的独特性
17.《五方便》第二门
18.《五方便》中禅修实践的描述
19.北宗禅思
结论
1.《坛经》所呈心偈的原始意义
2.北宗历史的发展阶段
3.八世纪末期禅宗其他派别
4.北宗没落的制度性原因
5.北宗衰落时期教义上的分化
6.早期禅宗教义中的动静因素
7.关于北宗及禅学研究的余思
附录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孔子新论 本书特色 林存光编著的《孔子新论》内容介绍:本书尝试重新认识和解读孔子一生的生命历程及其思想世界,并努力剥去后人出于迷信而给他装扮的各种神圣的虚妄外衣...
Criticallyexploringmedicalthoughtinaculturalmilieuwithnodiscernibleinfluencefrom...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本书特色 本书并不是对伊格尔顿及其思想体系的全面探讨,而是旨在通过对其思想的核心,即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
哲学和自然之镜 内容简介 《哲学和自然之镜》获得广泛影响的一个社会性原因恰在于,作者以深厚的分析哲学素养,对过去三十年间美国分析哲学教师培养出来的大批中青年人文...
境由心生:熊十力精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熊十力的学术专论、随笔、短论、讲词、语录等,涉及到中国学术领域的方方面面,其所讨论的问题,如哲学与科学对象的界定、中...
荀子 本书特色《民国国学文库》丛书原名《学生国学文库》,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为突显其时代印记现易名为《民国国学文库》,奉...
严群哲学译文集-严群文集之四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严群文集》*后一册,收集了严群先生身前译著9部,包括8篇柏拉图哲学对话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二卷。这些著作...
孟子译评 本书特色 王治国编著的《孟子译评》参考了多个权威版本的注释及译文,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大胆采用直译与意译交叉译法,尤其是本书对意译法的精确使用,使《孟...
宽容 本书特色 《宽容》是一本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作者房龙以深厚的人文关照及倡导思想自由的精神解析了人类为寻求思想的权利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勾勒了一幅波澜壮...
曾国藩全集:冰鉴日记——看领导者如何识人、修身 本书特色 《冰鉴》是一部伯乐识英才的佳作。曾国藩通过自己对相人识人的具体实践,将自己的心得与智慧分享与世人。本书...
“是什么?”——形而上学永恒的提问。“是真的。”——哲学不朽的追求。不管是对自然界或社会,还是上帝或人,都少不了这样的思
启蒙与世俗化:东西方现代化历程 本书特色 本书是2006年9月在武汉大学召开的“启蒙与世俗化:东西方现代化历程”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共分两大部分:一为“关于...
《批评的西方哲学史》:一部可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相媲美的大型西方哲学史名作一部历经半个多世纪考验而长盛不衰的经典哲学史
发生认识论原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理论性著作,系统地阐述了他对于认识论的观点。全书根据对心理的发生发展的分析,讨论认识的发展和形成;分析了获得认识的生物...
易经64卦384爻故事-古代名人用易启示-中 本书特色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部*伟大的宝典中,与历代名人用《易》的故事中,双重吸取到中华民族传统人生智慧的精华,使...
《佛学基础》(原名《佛学次第统编》)的编撰者杨卓有感于此,做详细解说,为佛学法义之汇总,总结一切佛学之名词、要义,全面阐
自然和人:近代中国两个观念的谱系探微 本书特色 全面、深入地梳理了“自然”与“人”在近代中国的意义转化过程,对认识近代中国思想演化历史有重要学术价值。自然和人:...
"TooYoungForTheCarousel"willmakeyoufeellikeyoureagoodfriendofBobbyParrish.Theaut...
李叔同说佛-经典珍藏版-附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特色 李叔同的一生就像一个传奇。他是那样的扑朔迷离、又是那样的深不见底。《李叔同说佛》这本书就像一扇打开其...
庄子文学研究 内容简介 庄子的处世态度是表面从俗,精神脱俗,从而形成了“从俗脱俗”思想。这对后世影响甚巨,“以俗为雅”的文艺思想即由此脱胎而出。“以俗为雅”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