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通鉴》是继司马光《资治通鉴》和毕沅《续资治通鉴》所作的明代编年史。在本书以前,有明末谈迁的《国榷》,清季陈鹤的《明纪》,都用编年体记述明代的史事。《明纪》共六十卷,陈鹤本人只写成五十二卷,后八卷是他的孙子克家续成,一八七一年由江苏书局刊行。《国榷》的成书很早,因为在当时是禁书,无法刊布,只有几种传抄的稿本,日久颇多散失,一九五八年才由本局排印出版。这两书似乎本书著者都没有见到,体例和详略都不很相同。《国榷》有点近乎《通鉴长编》的性质,分量特别多,字数几达本书一倍有余。《明纪》又太简略,只占本书的十分之四。本书繁简较为适当,而且附有考异,便于参考。
本书除正编九十卷外,在明太祖未即位前,别为前编四卷,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郭子兴起兵濠州开始。又有附编六卷,纪崇祯十七年五月明福王在南京称帝以后的事,直到清兵攻下台湾为止。连正编共一百卷。书前有义例、目录和与朱莲洋明经论修明通鉴书。据义例说,他还著有考证十二卷,并且仿司马光的例另撰目录,都未见刊行。原书一八七三年(清同治十二年)初刻于江西宜黄官署,一八九七年(光绪二十三年)又由湖北官书处重校刊行,现在依据湖北刻本标点排印。
著者用二十余年的精力着成此书,除依据《明实录》、《清实录》、《明史》、《御批通鉴纲目》、《御批通鉴辑览》等官书外,还参考各种“野史”、说部和各家文集,把他认为不敢深信的,仿照司马光《通鉴考异》撰成《考异》,并依胡三省注《通鉴》例分注正文之下。这种方法可说是比较完善的。但是著者只凭个人的力量写成这部二百万字的巨著,搜集的史料也不能十分完备,和司马光为撰《通鉴》奉政府命令设局置官固然不能相提并论,即和《续通鉴》相比,也不像毕沅那样有许多门客赞助。《续通鉴》已经远远不及《通鉴》,这书当然更免不了有许多缺点。某些地方著者的识见不免陈腐狭隘,而在许多根本观点上则又极其谬误。如通鉴竭力避免语怪,本书却杂有很多关于灾异和鬼神的迷信记载。所附的评论,多数采取清官书中的“御批” 之类,还对清帝竭力颂扬。记事也大部分以清朝的官书为标准,尤其是对农民起义,对国内少数民族和国外邻邦,都站在清政府的立场上叙事评论。至于明朝末年对满洲的交涉,更完全依据清人歪曲史实的记载,和《国榷》对照,就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另一方面,著者在别一著作《中西纪事》中所表现的极为浓厚的爱国思想,也贯穿在本书中,却是值得重视的。如本书最后部分,著者对于明末反清的忠臣志士,极力加以表扬,并且采集了许多当时禁书的记载,甚至对明史不给张煌言立传和“太湖义旅但载云间,山寨殷顽不登只字”也提出大胆的批评。
本书一九五九年由我局排印出版,距今已久。此次再版,为全新排校,修改了一些不规范的异体字和旧笔形字。
潜能 本书特色 本书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哲学家乔吉奥 阿甘本的代表作之一,以语言、历史和潜能为专题,收录了作者三十年来的重要论文共22篇,集中体现了阿甘本的哲学论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而编写的试用教材,主要供干部使用。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
尼采反卢梭:尼采的道德-政治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把尼采当作一位政治思想家来对待,将他的政治理念与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传统联系起来,将尼采的“主权性的、超伦理的...
现代西方哲学 内容简介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纷呈,看来漫乱无序,其实他们先后相继,互相影响,其深处蕴含着内在的历史逻辑与相应的思维逻辑。它们大体上可分为科学主义与人...
《庄子·天下篇》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滥觞,是研究周秦学术思想的关津。系统而专精地对《庄子·天下篇》注疏者,以五家最为
呻吟语 本书特色 《呻吟语》,明代著名思想家吕坤的代表作,是一部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它立足儒学,积极用世,关乎治国修身,处事应物,言简意赅,洞彻精微,在当...
证道秘书-道教济一子傅金铨内丹修炼典籍-(上.下册) 内容简介 傅金铨,字鼎云,号济一子,清代著名道士和内丹修炼家。其著述甚多,本书收录了其《道书杯溪录》《赤水...
经学奠定中国文化的基型,因而也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线。本书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徐复观先生晚年的重要论学名著,包括《中国经
重识老子与(老子)——其人其书其术其演变 内容简介 《重识老子与:其人其书其术其演变》具体包括了:老子术产生的历史背景、时时提醒自己的无德与不善、“可以有国”是...
情感体验-人生哲思录-大字版 本书特色 爱的价值在于它自身,而不在于它的结果。结果可能不幸,可能幸福.但永远不会*不幸和*幸福。在爱的过程中间,才会有“*”的体...
老子道德经新编(通识本)(大众阅读系列) 本书特色 《老子道德经新编(通识本)》作者董京泉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中国历史文化和人类思想发展史的宏阔视野为背景,在反复...
2011-法兰西思想评论 本书特色 《法兰西思想评论》是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主办,并由上海交通大学精裕人文基金资助的开放性中法双语研究论坛和交...
《孟子》品读 内容简介 《孟子》是儒家的重要著作,受到历代重视。本书从注释、译文、品评三个角度来解读这部经典。《孟子》中的理性精神和人性彩色在今天仍然值得提倡。...
术数入门 内容简介 术数学不是科学,但有着科学内涵,并超越了科学,是中国文明史中特有的文化现象。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除了以儒、佛、道三教为主的宗教信仰外,历史...
法家新识:道法、儒法与王法 本书特色 本书以传统法文化研究中的关键概念之一——“法家”为研究对象。书中首先批判了近代以来形成的“法家”概念误区,同时证明了历史上...
忏悔录-英汉双语 本书特色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一篇诗意浓厚的长篇祷文,自始至终以上帝为谈话对象,向上帝倾诉衷曲。作者在书中所著重的乃是分析自己灵性生活的每一...
季羡林 禅心佛语 内容简介 据我个人的看法,人一死就是涅架,不用你苦苦去追求。那种追求是“可怜无补费工夫”。在亿万年地球存在的期间,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这一次...
陈鼓应,一九三五年生,福建长汀人。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毕业。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讲师、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
历史与逻辑-作为逻辑历史学的宗教哲学 内容简介 该书是逻辑历史学的引论,详细探究了个别时间相与普遍时间的关系、各个别时间相的内在特性以及个别价值逻辑相与普遍价值...
柏拉图法义的论辩与情节 本书特色 《柏拉图〈法义〉的论辩与情节》是施特劳斯晚年的主要作品。他以对柏拉图的毕生思索、以对《法义》的特殊兴趣写就了本书。施特劳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