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通鉴》是继司马光《资治通鉴》和毕沅《续资治通鉴》所作的明代编年史。在本书以前,有明末谈迁的《国榷》,清季陈鹤的《明纪》,都用编年体记述明代的史事。《明纪》共六十卷,陈鹤本人只写成五十二卷,后八卷是他的孙子克家续成,一八七一年由江苏书局刊行。《国榷》的成书很早,因为在当时是禁书,无法刊布,只有几种传抄的稿本,日久颇多散失,一九五八年才由本局排印出版。这两书似乎本书著者都没有见到,体例和详略都不很相同。《国榷》有点近乎《通鉴长编》的性质,分量特别多,字数几达本书一倍有余。《明纪》又太简略,只占本书的十分之四。本书繁简较为适当,而且附有考异,便于参考。
本书除正编九十卷外,在明太祖未即位前,别为前编四卷,从元顺帝至正十二年郭子兴起兵濠州开始。又有附编六卷,纪崇祯十七年五月明福王在南京称帝以后的事,直到清兵攻下台湾为止。连正编共一百卷。书前有义例、目录和与朱莲洋明经论修明通鉴书。据义例说,他还著有考证十二卷,并且仿司马光的例另撰目录,都未见刊行。原书一八七三年(清同治十二年)初刻于江西宜黄官署,一八九七年(光绪二十三年)又由湖北官书处重校刊行,现在依据湖北刻本标点排印。
著者用二十余年的精力着成此书,除依据《明实录》、《清实录》、《明史》、《御批通鉴纲目》、《御批通鉴辑览》等官书外,还参考各种“野史”、说部和各家文集,把他认为不敢深信的,仿照司马光《通鉴考异》撰成《考异》,并依胡三省注《通鉴》例分注正文之下。这种方法可说是比较完善的。但是著者只凭个人的力量写成这部二百万字的巨著,搜集的史料也不能十分完备,和司马光为撰《通鉴》奉政府命令设局置官固然不能相提并论,即和《续通鉴》相比,也不像毕沅那样有许多门客赞助。《续通鉴》已经远远不及《通鉴》,这书当然更免不了有许多缺点。某些地方著者的识见不免陈腐狭隘,而在许多根本观点上则又极其谬误。如通鉴竭力避免语怪,本书却杂有很多关于灾异和鬼神的迷信记载。所附的评论,多数采取清官书中的“御批” 之类,还对清帝竭力颂扬。记事也大部分以清朝的官书为标准,尤其是对农民起义,对国内少数民族和国外邻邦,都站在清政府的立场上叙事评论。至于明朝末年对满洲的交涉,更完全依据清人歪曲史实的记载,和《国榷》对照,就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另一方面,著者在别一著作《中西纪事》中所表现的极为浓厚的爱国思想,也贯穿在本书中,却是值得重视的。如本书最后部分,著者对于明末反清的忠臣志士,极力加以表扬,并且采集了许多当时禁书的记载,甚至对明史不给张煌言立传和“太湖义旅但载云间,山寨殷顽不登只字”也提出大胆的批评。
本书一九五九年由我局排印出版,距今已久。此次再版,为全新排校,修改了一些不规范的异体字和旧笔形字。
《论语》问答 内容简介 全书153个问题,分成20篇,介绍了孔子的哲学思想,孔子在做人、为政等方面的思想,孔子和《论语》,孔子和他的22个弟子等内容。《论语》问...
康德政治著作选 内容简介 在政治理论领域,“剑桥政治思想史原著系列”作为主要的学生教科丛书,如今已牢固确立了其地位。本丛书旨在使学生能够获得从古希腊到20世纪初...
步入哲学殿堂的故事 本书特色 本书向青少年读者介绍了104位哲学家(其中中国哲学家有44人,外国哲学家有60人),他们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
呻吟语正宗 本书特色 漫漫艰辛人生路,应有好书做伴读。翻检群籍成译注,开卷犹如灌醍醐。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能有几本好书伴随你,会使你终生受益。明人吕坤的《呻吟语...
吹沙三集 内容简介 《吹沙三集》是巴蜀书社出版的《吹沙集》、《吹沙二集》的续编,主要辑存了作者*近十余年已刊和未刊文稿以及诗词吟稿。本书作者更多地强调了和着重论...
分配公平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角度深入研究分配公平问题的专著。首先,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分配公平理论:既包括公平的含义和属性、分配公平何以...
功利主义与实践理性-西季威客道德哲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功利主义与实践理性--西季威克道德哲学思想 研究》由陈江进所著,本书以西季威克调和三种伦理 学方法为主...
大家国学顾颉刚 内容简介 简介某些事可以大题小做在学问上则要小题大做本书分为经书管理、古史与古史、概述与漫谈。本书深入浅出,文字生动活泼,趣味隽永,引人入胜,无...
人生的三路向 本书特色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人生的三路向:宗教、道德和人生人生的三路向 内容简介 老固然很痛苦的,病固然很痛苦的,死固然很痛苦的,然他所痛苦的...
超前思维 本书特色 人类思维至今仍有许多谜底,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巨大科学领域。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时代,更应高度重视人类智慧和思维的研究,在实践上更就高...
悦读论语-政以孝为先-1 内容简介 众所周知,《论语》为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对《论语》解读注释之书,浩如烟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书作者以权威版本为底本,汇集前...
天台判教论 内容简介 判教是佛教中国化的思想成果,也是进一步促动佛教中国化的学术方法。天台智才大师以“五味八教”为能判之法,以全部佛教经典和理论为所判之教,对佛...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从道光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约一百年间的思想学术变化中的几个问题,对这一段历史中比较为人所忽略的层面做了一些研究。全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理论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元哲学、认识论、历史观、伦理观、中国化为专题,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自然科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展望在...
刘蕙孙《周易》讲义 目录 引言凡例六十四卦曲成说乾说坤说屯说蒙说需说讼师比小畜履泰否说同人大有谦豫随盅临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说习坎离咸恒逐大壮晋明夷家人...
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史上最具深远影响,同时也最具传奇人生的高僧。作者想通过这部传记来反映中古时期佛教东传历史上最精彩、激荡
格鲁派诸尊宗喀巴及其弟子达赖.班禅系统 本书特色 宗喀巴全名宗喀巴·罗桑扎巴,罗桑扎巴是他的法名,他成名后,在藏地及宗喀地区的广大僧俗以“宗喀”地名,加上“巴”...
中国天主教基础知识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有关天主教的普及性知识读物,内容包括中国天主教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天主教经典、天主教传统、天主教信仰、天主教礼仪和天...
太虚大师文汇 本书特色 《太虚大师文汇/百年佛教高僧大德丛书》编著者王志远。 觉光法师宣读礼赞文今乃礼赞现代高僧者,寄禅、虚云、太虚、谛闲、印光、弘一、倓虚、来...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本书特色 围绕《论语》一书,梁漱溟先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把儒家思想解释为十三个方面:乐、讷言敏行、看自己、看当下、反宗教、毋意必固我、非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