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苏慧廉》出版后,作者沈迦继续寻访调研,利用未用尽的一手材料,陆续撰写了十余篇独立文章,继续叙说与苏慧廉有关的传教士在华的往事逸闻。其中有涉及胡适的信仰认识及与苏氏父女的交往,这是早已汗牛充栋的胡适研究所忽略的;还讲述了翁同龢家族这个晚清文官家族如何与传教士交往,并由此影响了后辈的传奇生活;《陈寅恪受聘牛津的缘起》则首次披露了陈公与苏慧廉承前启后的关系。寻找、写作苏慧廉的背后故事也有记录,如《英伦“寻宝”三记》《牛津寻找苏慧廉墓地》等,作者寻访前人足迹遍布几大洲,不乏曲折离奇之经历。书中另有部分文章是与温州近代史有关的,苏慧廉在温州生活了四分之一世纪,由他的视角回望这座现在闻名遐迩的城市,不论是重新解读枫林教案的起承转合,还是考证艺文学堂的细枝末节,作者都能用鲜见的域外材料,说出不一样的故事。
作者虽以运用史料、考据史实见长,但在铺陈、叙述时亦具备技巧,把历史写得既扎实又好看。还有很多来自海外的珍稀老照片,也是首次与中国读者见面。
上辑
一条开往中国的船——读苏慧廉航海书信有感
胡适与苏慧廉
陈寅恪受聘牛津之缘起
西斋十年
英伦“寻宝”三记
牛津寻找苏慧廉墓地
翁同龢家族的域外留影
西人笔下的晚清山西巡抚下辑
下辑
冒广生的温州旧照
曹雅直、李华庆、苏慧廉抵温时间考
苏慧廉的引路人——英国传教士阚斐迪与温州早期基督教史
英国传教士笔下的枫林教案
艺文学堂开学典礼
甲申教案的导火索——释读一封新发现的苏慧廉家书
晚清西人温州方言著述知见录
美福:永不消逝的温州记忆
除非经由记忆之路
后记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 内容简介 康德法学理论的主要著作是1797年出版的《道德形而上学》上册《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康德在此书中阐述了他的法学思想。他的...
这里所关涉的不可能是某些可以从定义上一劳永逸地确定下来的术语,而只是一些用来进行描述和对比的手段,它们的意义必须根据具体
论语里住着的孔子 本书特色 该书为一位在一线从事30多年小学语文教学、教科研工作者的《论语》阅读笔记。作者从2006至今,用还原生活的思路,从理解一个活生生的人...
图解后现代主义 本书特色 《图解后现代主义》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从哲学视角解读后现代主义的通俗读物。本书从界定后现代主义入手,逐次介绍了后现代各流派以及伊哈布?哈...
黎明前的呐喊-鲁迅语录 本书特色 1.了解大师的“后楼梯”,*富有人文气息的选本。2.大师如海,只取一瓢,这里是*精确的提炼。3.用大师箴言编织的新公民读本。黎...
《读书札记一集》的内容包括“旧唐书之部”、“新唐书之部”等。作者简介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
荀子名言的智慧 内容简介 在《大智彗丛书》中我们开辟一方供您独自品味“自我”的私密空间,通过中国古代杰出的哲人、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的...
哲学的改造 本书特色 本书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系列之一。该书从科学方法论的历史、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真理与人生价值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寻找哲学改造的可能...
本书对于海内外所见藏文文献中佛教文献的部分择要进行分类整理和汉译、释文,并对相关的藏文、藏传佛教、藏族历史和人物等领域的
禅修指引-禅修课之一 本书特色 不要一再回想过去,不要在未来中迷失自我,过去已不再,未来尚未到来。就在当下,如实地深入观察生命现象,才能住于安稳和解脱之境。今天...
佛家二十讲-伟大传统 本书特色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前之诸佛,但为吾之导师、善友,绝无所谓权威赏罚之可言。是故宗...
主体的退隐 内容简介 关于主体死亡的言说,如果将之视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表征,而不是一路时髦的话,那就会引起不安。毕尔格认为,应对这种不安的一个切实有效的办法就...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本书特色 本选集分为四卷。**卷是1843-1859年的著作,第二卷是1857-1871年的著作以及《资本论》节选,第三卷是1871...
两宋道教与政治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两宋道教与政治关系研究》以两宋为研究时段,比较深入地对两宋道教与政治之关系进行剖析,着重对两宋政权(君王及臣僚)与道教的关系...
法华玄义的哲学 内容简介 通过《法华玄义》来研究智顗的佛教哲学,虽然艰辛苦涩,我却收获颇丰;因为我深切体会到,传统所谓的“教在天台”之说是有偏颇的,这个说法让人...
周易溯源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运用近年来考古学的新发现对《周易》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科学深入的论述,使《周易》从形成到发展的脉络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本书有较高的...
中国思想研究法-蔡尚思著作集 本书特色 《蔡尚思著作集:中国思想研究法》的第六章第七章是《中国思想研究法》全书的中心而为我费大力气对中国文化,学术、思想精华方面...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本书特色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是一部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人的作品。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目录 序言**章 乡村宗教乡村生活圣地和乡村节日古代信仰民间...
當河合隼雄1965年從瑞士學成歸國,成為日本第一位容格心理分析師時,他並不知道自己日後會深深迷戀佛教。從幼年起,他就對佛教抱
本书是“现代思想的冒险家们”中的《巴塔耶消尽》分册,以日本哲学家的眼光评论现代西方哲学的视角,对其巴塔耶的生涯的追寻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