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套装上下册)》包括了: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和国际环境、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辛亥革命及其后的中围政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二十世纪初的国际环境等内容。
第一编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921年7月一1923年6月)
第一章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和国际环境
一、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二、辛亥革命及其后的中围政治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五、二十世纪初的国际环境
第二章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五四爱国运动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
四、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活动
一、中央局工作的逐步展开
二、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三、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四、党对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和妇女运动的领导
五、党在创立初期的自身建设
第二编党在大革命时期(1923年6月一1927年7月)
.第四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革命新局面的形成
一、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建立
三、开创革命的新局面
四、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五章 五四运动和大革命高潮的兴起
一、五卅运动和全国的反帝怒潮
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
三、北方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运动
四、反对国民党新老右派的斗争
五、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
第六章 北伐战争和革命力量的发展
一、北伐前的形势
二、党为北伐做准备
三、北伐的胜利进军
四、工农革命运动的高涨
五、党在大革命运动中发展壮大
第七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
一、共产国际和中共领导人的妥协退让
二、蒋介石加紧勾结中外反动势力和大革命的局部失败
三、武汉政局和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四、大革命的失败
第三编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一1937年7月)
第八章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一、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政局
二、各地的武装起义
三、“左”倾盲动错误的出现及纠正
四、井冈山的斗争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
第九章 党为复兴革命运动的艰苦斗争
一、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二、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
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
四、农村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开展
五、党和红军建设纲领的制定
六、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
第十章 革命运动的曲折发展和红军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一、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的出现及纠正
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三、革命根据地反“围剿”的胜利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第十一章 九一八事变后的国内政局和革命运动的挫折
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二、冒险主义、关门主义错误对党的工作的危害
三、红军继续进行反“围剿”斗争
四、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五、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
六、临时中央“左”倾错误的严重危害
第十二章 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一、实现伟大转折的遵义会议
二、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
三、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四、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
第十三章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一、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
三、党在国民党统治区斗争策略的转变
四、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
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六、党为早日实现全民族抗战而斗争
七、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第四编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一1945年8月)
第十四章 争取实现全面抗战路线
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二、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三、实现全面抗战的努力和国共军队配合作战
四、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
五、抗日战争的持久战理论
六、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十五章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一、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
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
三、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四、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五、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六、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
第十六章 巩固抗日民主阵地
一、1941年以后的战略格局
二、敌后军民的艰苦抗战
三、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四、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
五、党在沦陷区的斗争
六、整风运动
第十七章 争取人民抗战的最后胜利
一、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
二、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民主运动
三、建立联合政府的谈判
四、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五编党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8月一1949年9月)
第十八章 争取实现国内和平民主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
二、争取和平建国
三、调整战略部署
四、国民党统治区人民运动的兴起
五、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六、做好自卫战争的准备
第十九章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战略进攻
一、从自卫战争到解放战争
二、战略防御作战的重大胜利
三、加强解放区建设
四、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第二条战线的发展
第二十章 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转折
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二、土地制度改革运动的发展和整党运动
三、夺取全国胜利纲领的制定和实施
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
五、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进一步展开
第二十一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一、历史性的战略决战
二、夺取全国胜利
三、筹建新中国
结束语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和伟大意义
后记
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后记
附图14 八路军创建华北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年8月一1940年)
附图15 新四军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8年5月一1940年12月)
附图16 华南抗日游击队斗争形势图(1944年)
附图17 八路军百团大战示意图(1940年8月一12月)
附图18 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战略反攻形势图(1945年8月一9月)
附图19 抗日战争胜利时全国军事形势图(1945年9月)
附图20 转战陕北路线示意图(1947年3月一1948年3月
附图21 粉碎敌人对山东重点进攻示意图(1947年3月一12月)
附图22 挺进中原示意图(1947年7月一12月)
附图23 辽沈战役示意图(1948年9月一11月)
附图24 淮海战役示意图(1948年11月一1949年1月)
附图25 平津战役示意图(1948年11月一1949年1月)
附图26 渡江战役示意图(1949年4月一5月)
《从大王到天皇:古坟时代—飞鸟时代》内容简介:本书是“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第二卷。讲述日本古坟时代至飞鸟时代的历史(中国历
河南通史-(全4卷)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12月一版一印★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表层看,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是中...
西洋镜:远东杂志记录的晚清(1876-1878) 内容简介 《远东》杂志于19世纪70年代广泛流传于在华的外国人社区,是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很主要的出版物之一。作...
《新驾考:轻松通过科目一》内容简介:汽车驾驶科目一办证考试的内容逐年进行着充实和更新,本书收集了最新的科目一考试内容。本书
山东六十年纪事:1959~1968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地方史研究所编写★ 全书为6卷本,每10年为一卷,条目以时间...
《中国特色政党外交》内容简介: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传统外交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党外交的蓬勃发展正是外交领域
《西南联大行思录》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浸润于“西南联大”的成果。其间,作者走访海峡两岸的西南联大老校友,亲身接触、交谈,拍
西方的鑄字印刷術東傳,不僅全面取代中國木刻印書傳統,更深刻地影響百餘年來的書籍文化。直至十九世紀為止,中國人主要以木刻印
《冬奥简史》内容简介:本书围绕冬季奥林匹克的历史脉络展开,对1924-2018年已举办过的23届冬奥会的办赛理念、组织模式、赛事概况
《5G革命》内容简介:读懂5G,赢得未来!新基建浪潮下的“5G+”百业指南!深度解读国家未来战略与“工业4.0”时代各行业融合路径。
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队 本书特色 根据国民政府国防部1947年10月统计,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作战消耗合计3227926人,其中阵亡1328501人(包括...
《中国历史十五讲》15个专题也许地可以概括中国历史最主要的内容。由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资料丰富,大学生和读者们对古代史接触
文物史前史(彩色图文本) 内容简介 这部《文物中国史》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中国历史与考古的专家、学者们合作撰写的一部图文并茂的著作。设定的读者对象主要是正在学习...
列国混战-煮酒说春秋 本书特色 赵志超编著的《煮酒说春秋(列国混战)》着重描写了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637年宋襄公争霸失败而死,这一百多年间...
《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内容简介:本书是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秦汉帝国”一卷。《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
《文案创作完全手册(第3版)》内容简介:★畅销美国30年,资深广告人的超实用文案秘诀。8种标题、9种特质、11种方法,让你轻松学会
老北京的民俗行业 内容简介 民俗行业——为人生礼俗、岁时年节和信仰崇拜等礼俗活动服务的行业,曾经是北京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典型行业。本书从它们的经营方式、行业特点,...
本书从新的角度,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对作为晚清官员的袁世凯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展示了他担任直隶总督期间和在北京从1901年到1909
《吕著中国近代史》包括《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百年史概说》、《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日俄战争》
暗香袭人-历史的吊诡与幽味 本书特色 一句话,我没有传统的史德,所谓的做人的厚道也与我无缘,或者说我自有我的史德、我的厚道。我的史德与厚道,就是把自己的史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