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问、搞研究离不开发表。但如何发表?有没有标准、有没有方法呢?著名学者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教授针对年轻学子在学术发表、学术研究与学者生涯等方面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析。全书分为六讲,分别从学术期刊的审稿标准、选题、原创、表达、投稿、学者生涯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有术、有道,术道结合。对于年轻学者以及即将走上学术道路的青年学子助益良多,尤其在当下学术体制考核的大背景下,本书的出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讲 学术期刊的审稿标准
理解“不发表,就出局”的第一步,就是要洞悉学术期刊的行规,“有的是明确的规则,有的是隐含的规则。”学术期刊的审稿标准,最核心的有三条,“选题重要”、“研究原创”、“写作清晰”。不出局,很重要,谋求发表有技巧,但不要因此忘记投入学术生涯的初心。“所谓学问好,就是对其他学者做的东西非常清楚。所谓学风严谨,就是诚实对待其他学者的成果。”凡此种种,且看作者如何为我们诠释一幅“术道结合”的“不发表,就出局”图景。
引言:不发表,就出局
《中国季刊》的投稿指南和审稿标准
另外几份期刊的审稿标准
第二讲 选重要课题
做研究要选择重要的题目,是为了发表,但又不只是为了发表,“因为只有重要的题目才能给你学者身份”;“选不重要的题目是浪费时间”。本章的字里行间,有些做学问的人生经验是写给“青椒”群体的:“资深学者好像有当狐狸的特权,年轻学者当狐狸可能会遇到问题”;“有些事情决不能碰,有些诱惑必须拒绝”;“决不浪费写的东西”;“投稿被拒是常态,千万不要因为投稿被拒了就很沮丧”。共勉!
引言:两篇审稿报告
课题是否重要的两个裁判:政治顾客与学术同行
怎样找课题:三个场所与权衡一与多
结语:问题意识与市场意识
第三讲 研究是原创
“学者是知识的生产者”,但如何创新?如何通过自己的研究“创造新知识、新见解、新概念、新理论”?关键的挑战在于连接起两个基本点,从“经验事实”出发,完成“概念分析和理论建设”。在本章中,作者以他的signature piece(代表作)为例,讨论了他是如何找到自己作为独立学者的那团“泥巴”的。依法抗争(rightful resistance)这个概念的提出,绝不仅仅只是“什么成功故事”,而是“有点像钻一个很长的山洞,钻的过程中不知道那边有没有出口,不知道能不能走得通,很长时间都是在黑暗中”。作者的这一讲引领我们进入学术研究的深水区,一睹学术研究的价值和魅力。
引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基本点之一:经验事实
基本点之二:概念分析
原创点:一连串问题
使用文献:从突破个人的极限
到突破学术共同体的极限
结语:学术生态
第四讲 表达要清晰
“我们各有天赋,无法改变,但研究技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通过实践提高”。定性研究讲求“推己及人”;定量研究以统计方法检验假设,要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和“良心决断”。“写文章时要有underlined sentences(重点句子)”,也就是那些别人读到时会画线标注的句子。对于每一个学者来说,写作过程都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一方面,“写作是个很辛苦的过程”,“只有写的时候你的头脑才是主动的”;另一方面,学者要“多睡觉”,“没什么事情值得你牺牲睡眠”——诚哉斯言!
引言:方法与思维
定性方法:推己及人
定量研究:有技术支持的证伪思维方式
期刊选择
写作习惯、读者意识、文章结构
对两段话的赏析
结语:急用先学,立竿见影
第五讲 期刊投稿
“没尽到百分之百的努力,稿子是不应该投出去的,否则可能给你造成很大的伤害。”稿子投出去后,“我们一定得像革命年代常说的那样‘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在学术界活下来的人,每个人都伤痕累累,关键是你怎么看这些伤痕。在我看来,每道伤痕都是个鞭策,是过去的鞭策留下的记录,也是继续前进的鞭策,在我突破极限的过程中,遇到自己走不过的坎,一道鞭子下来,我就过去了。”我们不是天才,做学问,尤其是向期刊投稿,要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引言:如何学英语
匿名评审:把关与奉献
和主编打交道:投稿
和主编打交道:修改后再投
和审稿人打交道:学徒心态
结语:信心、耐心、恒心
第六讲 学者生涯
学者的使命有两个:“创新”与“承传”。学者生涯是“一种有使命的特权”,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发现很多以前认为过不去的困难其实很容易过去,很多心结很容易解开”。对于在极限处工作的学者来说,“选题就是自讨苦吃,材料永远繁杂难解,文献总是半生不熟,分析必须挖空心思,写作始终惨淡经营,发表永如万里长征”。在最后一讲中,作者讲的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心里话”,“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及时行乐,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把它变成最高贵的时间”。
引言:谋定生存之后
有使命的特权
自我管理
自我怀疑
学者的三讲
研究经费申请
自我实现
结语:学术生涯是一场漫长的比赛
附录从师三十年散记
后记
犬儒原指古希腊犬儒学派的哲学家。他们提出绝对的个人精神自由,轻视一切社会虚套、习俗和文化规范,过着禁欲的简陋生活,被当时
#NAME?
《社会研究方法》是美国大学的通用社会学教材,同时它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一本具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二1975年本书初版已引起学术
《与爱同行》内容简介:《与爱同行:优秀原创校园歌曲作品集》共分三个部分:独唱、重唱、合唱,共22首歌曲,并以简谱与五线谱两个
《景观社会》内容简介:本书为法国著名作家、电影导演、诗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字母主义国际与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始人之一居伊·德
本书分六章:界限、特性/身份/认同、怀旧/恋乡、技术、责任、他人,将文学、历史、哲学融合到一起,探讨了当今社会中的生活、时间
《法哲学:价值与事实(中文版)》内容简介:法律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内容,它体现着我们的文化并反映出我们的价值标准。如果对法律
当我们遇到生死抉择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常常违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而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可是,当我们口口声声说生命至上时,为什么
《30岁前别结婚》内容简介:◆前洛杉矶副市长送给每个中国女孩的成年礼物,中国女性的起点之书! ◆全球精英猎头教你用猎头的方法高
周国平,中国当代知名学者、作家、哲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家图书馆顾问,坪山图书馆馆...
《秘密武器》内容简介:在班级里令人兴奋的事情其实不多,除了一年两次的郊游,一次运动会和公布期末考试成绩之外,就要算是一学期
《疾病的隐喻》内容简介:《疾病的隐喻》一书收录了桑塔格两篇重要论文“作为隐喻的疾病”及“爱滋病及其隐喻”,在文章中桑塔格反
该书奥地利著名社会学家舒茨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追随韦伯的脚步,将社会学当作奠定在行动理论上的一门学问,也就
《惧恨拉斯维加斯》是荒诞新闻教父亨特•S.汤普森的代表作,出版四十年来,与《在路上》相若,已成为关于毒品文化和反叛青年的一部
《木心论:与孤鹜齐飞,共木心一色》内容简介:木心毋庸置疑是天才,既是文学的天才,也是文化的天才。这样的天才在意大利叫作但丁
《根本恶》内容简介:当今,恶以显性存在于我们四周,但我们智识资源的缺乏使得我们难以充分地把握住它。我们所面对的信息中充斥着
作者 加里·B. 赫伯特(Gary B. Herbert,1941- ),1972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之后任教于新奥尔良的洛约拉大学(Loyola Univ...
《六个数》内容简介:作为权威的物理学家,作者以深刻的洞察力用六个数将宇宙学中看似无关的众多发现联系在一起,回答了一个人类追
《图书馆史话》内容简介:中国文献收藏的历史源远流长,但现代图书馆的源头却来自西方。中国现代图书馆之始,起自1898年的“戊戌维
本书从感觉、情感、心态、体验等无法量化的概念入手,研究中国人在社会转型、体制改革、经济发展、观念变迁的宏观背景下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