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八十年代文化評論復活記
本書從寫作的八十年代,到1999年作為珍熊靜出版社唯一的出版品,直到2011年於蜃樓重新與讀者見面,《裙拉褲甩》具體呈現了在這期間香港「文藝青年成長的機遇、想望與艱辛」,其寫作與初版、再版的本身就是一則「充滿機緣巧合、關於感知的承傳與轉化的故事」(游靜)。
多謝你讀我的文字。我們依然是陌生人。——游靜
本書收錄游靜八十年代在香港報章雜誌上發表的詩文。相對於置身事外貌似「客觀」,或是獻身涉入的激昂吶喊,游靜冷調的文化評論,既不犬儒也不高亢,與描寫對象始終保持著一種親暱而又疏遠的距離,她的關切仍然是熱烈的,儘管隔著某種奇異的陌生感。
總是有這許多無以言說的一切,有一段,甚至每一個音符都來遲了,都來了,只是遲。——游靜
葉輝在十多年前的書序裡說:「一本書和一個人,是一個故事。一本書和一個人,加上一段時間,是另一個故事。」事過,境也不一定遷得過,《裙拉褲甩》中評論的電影、選舉、事件都下檔了,但其中錯落、掩抑的情感,包括身分/性別/國族認同,並沒有隨著歷史時間歸檔。經過了時間,它們變得更加清晰、更加銳利而抒情,展開了文化評論可以具備的情感張力,那是我們在《裙拉褲甩》可以讀到的不安、邊緣、脆弱與動亂。
《原“型”毕露》内容简介:本书从动物行为发生的生理机制展开论述,以情绪为核心逻辑,系统地讲解了人的行为分析、压力管理的技术
本书主要是对鲁迅史料的研究、整理的论著,主要收录了6位作者的文章。书中的文章包括:《鲁迅曾人光复会之考证》、《鲁迅北京避难
编辑推荐:《路途遥远,我们在一起吧》里记录了一些爱和恨的往事,写给那些爱得不多,却爱得很深的人。这个书名不是男生女生用来
知堂在《知堂谈吃》中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
因为恶毒,我以“反裤衩阵地”为博客、微博、专栏名字一直在网络和报刊杂志写到今天。还有了之前的《猴样》与今天这本小书。我的
《牛津通识读本:中世纪(中文版)》内容简介:公元500年至1500年间的一千年被称为欧洲的中世纪,意指古希腊罗马文明与文艺复兴两座
探险家把新大陆都发现完了,现代人只能往内心去挖掘探索。载体也不再是帆船、马和飞机;而是爱、书信和梦。一样的是,都需要勇气
《BIM基本理论》内容简介:本书侧重于对BIM技术理论的介绍,内容主要包含BIM基础知识,BIM软件、建模格式与精度,BIM总体及各阶段实
《鲁迅的人际关系从文化界教育界到政界军界》我们可以“看他(鲁迅)交往的是些什么人,看他为友为仇的是些怎样的人”(朱正语)
《读库0601》是《读库》丛书的第一本。该书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为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每两月推出一辑,2006年计划出版六辑
本书包括了作者读《诗经》、唐诗、元曲、《三言二拍》、《聊斋》、《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作品的札记,作者站在一个思想者的角度,
《对自己狠一点》内容简介:人们常常因年龄而感到焦虑。可我不一样,现在的我,要比以前更加快乐,因为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变多了,
張娟芬性別代表作台灣女同志書寫經典重現認識同志的第一本書性別平等教育最佳教材全新收錄同志運動者張秉瑩推薦序一九九八年出版
这本随笔集包括《这片水红的天色》、《如梦令》、《人的声音》、《沉默》、《旷野》、《地平线》、《等待》等篇。作者简介 孙笑
本书的主题本身就很奇怪。作者公开声称交流是不可能的。他要我们放弃交流的幻想,断言:“我认为,今天的任务就是要放弃交流的梦
郭玉洁,媒体人,曾任《生活》杂志编辑主任,现任《单向街》主编。许知远,公共知识分子,单向街图书馆的创办人之一,曾任《经济
《我与地坛》内容简介:《我与地坛》收入《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等以记事为主的散文,配少量图片。《我与地坛》由中国当代著
这本书收有经济散文约130篇,包括《愈让步,愈进步》《你毁你的独木桥,我修我的阳关道》《怎样减少违法》《消灭的走私的绝招》《
“如果我们的生活被塞满了,我们还有空间给美吗?如果我们的心灵没有空闻,美如何进来呢?”作者在这里想给青年艺术家传达的是,
《赵孟頫淮云院记》内容简介:赵孟頫(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昊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书坛领袖。赵孟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