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郭桥博士研究“逻辑与文化”问题的一部专著。西方逻辑传播是中国近代时期(1840-1949年)东西文化交汇中的重要内容。本书运用历史的方法、逻辑的方法以及传播学的方法,对这一内容从传播背景、传播历程以及对中国文化之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
西方逻辑传播是中国近时期(1840--1949年)东西文化交汇中的重要内容。作者运用历史的方法、逻辑的方法以及传播学的方法,立足于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从逻辑学与其他文化成分间互动关系的全新视角,不仅将中国近代时期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历史传播时期,考察和梳理了中国近代时期西方逻辑传播的文化背景、历史进程,而且重点从中国哲学、史学、教育、科学四个方面,围绕各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述,来论述和分析西方逻辑传入对中国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影响,并对近代时期西方传播背景、传播历程和文化影响进行了深入反思,从而比较清晰地勾勒出中国近代时期西方逻辑传播的发展概论和脉络,反映出了近代时期西方逻辑在中国传播的基本面貌,为中国逻辑、特别是中国近代逻辑史研究展现了一个全新视角。全书逻辑条理清晰,史料翔实,内容完备,分析中肯,评判客观精当,并有自己的独到看法,是一部集资料性、分析性和学术探讨性为一体的带有总结性的力作。
郭桥,男,1969年12月生,河南济源人。199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逻辑史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出版著作《大学逻辑导论》(主编)、《批判性思维——以论证逻辑为工具》(副主编)等5部,并在《中国哲学史》、《自然辩证法研究》、《哲学动态》、《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社会科学战线》、《人文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圣经故事(经典插图本) 本书特色 《圣经》不是一个人写的,也不是一个时期写成的,而是在不同历史年代中,由不同身份、不同见解的人零星写成的,所以在编辑成书后,有前...
侯外庐学术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侯外庐一生主要从事社会史、思想史的学术研究,并亲身执教,对教学管理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西北大学担任校长期间,对该校的教学、...
鬼谷子:典藏版 本书特色 《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被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商场等领域,主要讲...
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 本书特色 本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
康德的经验形而上学-《纯粹理性批判》上半部注释 本书特色 《康德的经验形而上学:上半部注释(精)》:韦卓民:康德哲学著译系列康德的经验形而上学-《纯粹理性批判》...
小藏经济修-印祖文钞易读 本书特色 ★ 16开软精装,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印光法师,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也是灵岩山寺的中兴祖师,中国近现代佛教界影响蕞为深远的...
《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
朱子语类(上下) 本书特色 《朱子语类选注(上下)》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朱子语类(上下) 内容简介 《朱子语类》由宋人黎靖德编,共140卷。朱熹(1130...
孝弟三百千 本书特色 《中华国学经典诵读丛书:孝弟三百千》是“中华国学经典诵读丛书”中的一本,内含《孝经》、《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
《中国思想史六讲、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为钱穆先生讲堂记录稿,包括《中国思想史六讲》与《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两部分。《中国
《汉语音韵》一书沟通古今,深入浅出,从介绍现代汉语的语音学常识,语音系统入手,膛步把反切韵书、字母、等韵、古音等古代音韵
荀子新注 本书特色《荀子》一书,现存共三十二篇,是先秦学者荀子思想的集中展现。本书由著名学者楼宇烈先生主持撰写,以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为底本,吸收前人研究成果,...
中国佛学研究史 本书特色梁启超所著的《中国佛学研究史》包括的文章有: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佛教之初输入、印度佛教概观、佛陀时代原始佛教教理纲要、佛教与西域、又佛...
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 内容简介 《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大家小书》是北京出版集团*新推出的“大家小书”系列作品,是梁启超先生研究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的重...
玩儿去 本书特色 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有时候,“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这是一本赏心悦...
功利主义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伦理学名著,它不仅对功利主义的基本精神作了一个相当完备而又清楚明白的阐明,而且站在功利主义的立场上探讨了伦理学的一些根本问题。全书...
观世音菩萨图典 内容简介 观音菩萨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发生了种种演变。老百姓按自己的愿望和喜好,塑造了许多富有民族特点,符合中国人自己的审美心...
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 内容简介 现代的社会是个“公民社会”,而“公民的概念,就西方史学而言,实与“市民”密不可分。在西方市民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共同体...
本书所叙述,是在于向读者介绍释迦牟尼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他创立的佛教,不是神化了的佛陀,而是大家所看到的佛教,因此书名《
朱熹错了-评朱注四书 本书特色 朱熹注解的《四书集注》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用力*勤的著作,临终前一天还在修改此书。他的注解是也是四书的诸多注解中*有权威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