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中本章文字与王弼本有几处重要差别,帛书甲本本章残文如下: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口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嫩。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之有玄,众眇之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两句简略的古文,可以分析为: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也可以分析为:道,可道者,非常道也;名,可名者,非常名也。两种分析得到的含义完全相反。历史上,宋朝的司马光等少数人曾主张过**种分析,但没有得到认同。现代研究《老子》的著作都是采取第二种分析,并由此得出“道不可道”、“道不可名”的结论。这种观点至少可以上溯到王弼那里,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王弼对这两句的注文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老子新译》将这两句话译成:“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名。如今,“道不可道”、“道不可名”差不多已成为研究《老子》的主导思想,人们对此也早就习以为常,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大家都说《老子》是讲“道”的,而大家又都说老子认为“永恒的道”是说不出来的。那么,《老子》一书究竟是在讲什么?是在讲“不永恒的道”,还是在讲“说不出来的道”?如果是前者,又何必去讲它?如果是后者,《老子》怎么又能把“说不出来的道”给说出来了呢?帛书甲本中的这两句话恰好与**种分析相同(乙本仅存“道可道也”和“恒名也”七字),语法上不再有歧义,因此我们自然应当按帛书甲本的文字来分析《老子》的头两句话。帛书中的“恒”王弼本作“常”,当是后人为避汉文帝刘恒讳而改。“常”字和“恒”字既可以解释为“永恒”、“永远”,也可以解释成“经常”、“一贯”、“一直”、“坚持”。两种释义的区别在于:前者包括将来,后者不包括将来,只说到迄今为止。按这后一种解释,我们可以看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中的**个“道”字是《老子》的专用术语,是名词。后两个“道”字都是动词“说”的意思,整个句子的意思是:道是可以说清楚的,但不是人们一向所说的那样;也就是说在老子之前以及老子同时期的别人也在讲道(事实的确如此),不过老子认为他们讲得都不对,现在要重新来讲。在先秦的著作中,讲“道”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论语》中的“道”字比《老子》还多,例如《论语·里仁》中有:子日:“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日:“唯。”子出,门人问日:“何谓也?”曾子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就是大家熟悉的一个讲“道”的例子。但儒家的“道”是一种观念性的东西,而《老子》中所说的“道”,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性的东西。“名可名,非常名”与“道可道,非常道”对仗,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它的意思应当是:道的名是可以叫得出来的,但不是人们一向所讲的那类名。在一般情形,人们在给一件事物命名时总是从感觉出发,根据该事物的外形、组成、功用等等进行命名,王弼所说的“指事造形”大约也就是这个意思。由于“道”与一般事物大不相同,因此我们无法用通常的方法给它命名,所以虽“可名”但“非常名”。在后面各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老子》如何用“非常”的方法来解释“道”、指称“道”。王弼明白一般的命名方法是“指事造形”,而“道”不能用“指事造形”的方法来命名,这应当说是合乎《老子》原义的。但由此得出“道”“不可道”、“不可名”的结论却失之偏颇:不可用常法讲解的“道”仍可以用“非常”的方法讲解;
男,1946年生。北京大学哲学家系硕士,曾任北大哲学系数理逻辑教研室副教授。近年来除研究符号逻辑外,也用逻辑分析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发表《老老逻辑初探》,《谈红楼梦年表》等文章,以及这本与众不同的《老子究竟说什么》。
圣经故事(多雷彩色插图版) 本书特色 《圣经》号称“书中之书” ,是从古至今全世界发行量*大、影响*广的一部书。著名作家勒南说:一千年后,只有两部书还会再版:一...
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 内容简介 作为面向大学新生的系列丛书的一部分,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学并非孤立无援。为了方便阅读和理解,我们首...
嫉妒的制陶女 内容简介 《嫉妒的制陶女》可以说是《神话学》一脉相承的续篇。列维-斯特劳斯在书中给我们讲述了印第安人各个族群关于陶器、夜鹰、树懒的各种各样的神话传...
戒幢佛学 第3卷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研究我国佛教文学的论文集。其研究深入,内容深奥,是专业研究佛学人员的辛苦结晶所成。戒幢佛学 第3卷 内容简介 在中國佛教史上...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第4版)(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 本书特色 ◎ 本书卖点○ 人人都要思考,本书让你的思考更有效率○ 从多学科的视角剖析思维...
儒道天论发微 内容简介 本书系作者在美国耶鲁大学的博士论文,主要探讨了先秦特别是儒道两家的天道观念,分为四大部分,即“周朝以前的宗教观”、“《诗经》《书经》中的...
儒教.孔教.圣教三教称名说 本书特色 儒教是不是宗教?它又具备什么性质?宗教是西方输入的,还是中国固有的?这些是哲学宗教界争论多年的问题。作为宗教的材料支撑,是...
大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学》原文结合注释和今译,并加以点评。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对生命的体悟,启人心智,发人深省。书中生动的故事和质朴的哲理将影响无数人的...
该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尔都塞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收录了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写的数篇重要论文。主要包括费尔巴哈的"哲学宣言
伏尔泰经典文存 内容简介 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他博学精深,才华横溢,一生探索人生道路的真谛,坚决彻底地反对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因而也遭受了...
佛本是道-(2) 内容简介 前往蜀山开派大典途中,周青助大自在宫人打败西域五散人,并得遇了身负三世情孽的云霞仙子。二人由此携手,一路上打败乾机老道,致使昆仑失主...
维特根斯坦论规则和私人语言 本书特色 克里普克这本解读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的著作,是维特根斯坦研究文献中的必读书。本书是该著作在国内的第yi个中译本。如书名所...
胡塞尔(EdmundHusserl)(1859-1938)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伽尔玛和德里达的出发点都是对胡
六祖惠能明心见性,开启本有的大智慧,他所说的经典是由智慧光明所说出来的,这是由真正智慧所说的经典!六祖惠能怎么开悟?他一
昆曲美学纲要 本书特色 《中国“昆曲学”研究课题系列:昆曲美学纲要》昆曲自明代中叶兴盛之后,至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昆曲有着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是古今的人们喜...
和谐论 内容简介 《和谐论》是我国**部关于和谐思想的哲学专著,也是二十一世纪构成和谐理念的字宙学。它不是政治图解式的理论阐述,而是以哲学的理念来论述和谐的本质...
墨子解说 本书特色 墨子的思想主要保存于《墨子》一书。《墨子》原有七十一篇,后世亡佚十八篇,其中有八篇可知其篇目,另外十篇的篇目已无从考证,今只存五十三篇。本书...
何来何往-平凡生活的心灵书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针对当下的心灵指引书引领我们找寻人生的真价值,理解生活中的人之常情哲学家周国平数十年人生阅历与思考的精华何来何往-...
新唯识论 内容简介 熊十力先生学贯古今,融会中西,融摄道释,要归于儒,而自成一家,创立了一个颇具特色的哲学体系。本书为熊十力*主要的哲学著作,标志着熊十力哲学思...
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上.下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商务印书馆出版★ 耿宁是瑞士伯尔尼大学荣休教授,现象学家、汉学家★ 本书根据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