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禁书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宝库中,往往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本书选取了一些国家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影响较大的禁书,对其内容、作者、时代背景和被禁毁乃至解禁的过程作了扫描和研究。
多疑的瓦莉
《多疑的瓦莉》是德国作家、文学评论家古茨柯183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
,是19世纪德国文学中*有影响的作品之一,因为提倡“肉体的解放”而一
度遭禁。
古茨柯(1811—1878),出生在德国柏林的一个驯马师家庭,先后在柏林
、海德堡、慕尼黑攻读哲学、神学以及文学。1831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和政
治评论。古茨柯是“青年德意志”派的代表人物,他始终坚持资产阶级自由
主义和民主主义立场,反对反动政治和传统观念。他一生著作很多,主要作
品有:诗体悲剧《乌里尔·阿科斯塔》,喜剧《达尔杜弗的原型》,剧本《
国王的少尉》,长篇小说《多疑的瓦莉》、《精神骑士》、《罗马魔术师》
,中篇小说《仰视》、《虚无主义者》,自传作品《童年时代》和《回顾我
的生活》。
《多疑的瓦莉》的主人公是生性多疑的贵族小姐瓦莉,她对什么事都充
满了怀疑,对未来也没有信心。
一天,瓦莉不小心丢失了自己的金戒指。青年凯萨尔捡到了瓦莉的戒指
,并打听到她的住处而给她送上门。这件事后他们开始交往,不久就相爱了
。然而,瓦莉对凯萨尔并不十分满意,总是觉得凯萨尔对她的爱并不真诚,
怀疑凯萨尔迟早会离她而去,于是这场爱情没有持续多久就走向了死亡。
后来,瓦莉嫁给了撒丁岛公使,并跟随她的公使丈夫到了巴黎。在巴黎
,公使的弟弟耶罗尼对瓦莉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并向她展开了热烈的爱情攻
势。公使很快就发现了弟弟的图谋,令人奇怪的是,他不但没有大发雷霆,
反而从中撮合他们。这时,凯萨尔赶来揭露了公使的阴谋,原来公使是为了
骗取弟弟的财产。知道真相后的耶罗尼羞愤不已,不久就自杀身亡。
与耶罗尼悲剧的插曲使瓦莉又爱上了凯萨尔,他们因此旧情复燃,重修
旧好,一起离开了巴黎,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日子。
但是,改不掉多疑老毛病的瓦莉总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踏实,对现实和
未来充满了焦虑,她开始悄悄地探索有关上帝和死亡的问题,并乐此不疲。
凯萨尔发现瓦莉的所作所为后,无法接受瓦莉对他的不信任和怀疑一切的心
理障碍,痛苦地离开了她。*后,凯萨尔在给瓦莉的信中批判了基督教,认
为信教就是对人生的绝望,是对美好生活的放弃。凯萨尔唤醒了瓦莉内心的
怀疑,她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剖析,*终觉得无力战胜这种与生俱来的怀疑
,于是在绝望中自杀身亡。
事实上,《多疑的瓦莉》这部小说写得并不是很好,文学性和思想性都
欠佳,但是它的影响却非常大,因为小说反对基督教的天神思想和传统的道
德观念,提倡“肉体的解放”。古茨柯认为“肉体的解放”是很纯洁的,表
达了他对美的崇拜和欣赏。在《多疑的瓦莉》中,有一段情节专门描写了“
肉体的解放”:
瓦莉和凯萨尔分手后依然相爱,但是他们却不能结婚,因为瓦莉已经和
撒丁岛公使订了婚。于是,凯萨尔就让瓦莉在新婚之夜脱光衣服,一丝不挂
地站在他的面前,凯萨尔在一旁静静地欣赏她美丽的肉体,从而与瓦莉缔结
了精神上的婚姻。
这段描写根本不算淫秽描写,甚至可说是高雅的细节,但这却在当时闹
得满城风雨,不断被上纲上线,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多疑的瓦莉》出版不久,德国作家、评论家、史学家门策尔在他主办
的《文学之页》上发表了一篇反对青年作家的宣言,矛头直指古茨柯,把他
打成“青年德意志”作家的头头,而古茨柯所谓的罪证,就是《多疑的瓦莉
》。
门策尔在他的文章中攻击《多疑的瓦莉》是淫秽和亵渎上帝的作品,而
他拿出的铁证就是前面提到的描写。门策尔说:“只有在伤风败俗的臭粪堆
里,只有在妓院里,才会生出那种思想来。”门策尔坚定地发誓,只要他活
着,“就不会任凭这种无耻的货色来亵渎德国文学而不受惩罚”,他决心要
把“这种在肉欲欢娱的粪土中怡然自得的毒蛇的脑袋踩碎”。
在其发表在《文学之页》上的另一篇文章中,门策尔对古茨柯的攻击更
加恶毒:“这个来自法兰克福的猥亵和邪恶的新学派,在法兰西共和主义的
招牌下,肆无忌弹地把淫秽思想走私进来。肉体、性自由、取消婚姻,这些
都是他们的口号。他们不但自己写诲淫的书,而且还重新宣扬那些诲淫的旧
书。”门策尔还强烈呼吁动用国家权力进行干预,因为“‘青年德意志’派
正在宣扬‘一个大规模的娼妓共和国’”。
由于门策尔的一系列诬陷,古茨柯以亵渎上帝和写作淫秽作品以及攻击
设在巴登的教会机构的罪名被判处十个星期的徒刑。不久以后,噩运就降临
在《多疑的瓦莉》的头上:德意志联邦议会通过决议,查禁了包括《多疑的
瓦莉》在内的“青年德意志”作家的作品。
然而,禁令和监禁,并未能让古茨柯屈服,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思想观念
和政治立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针对《多疑的瓦莉》的禁令后来渐渐
放松,并在七年后彻底取消。
《多疑的瓦莉》以其独树一帜宣扬“肉体的解放”和对传统道德观念的
反叛,在德国文学史中占据了独特的位置。
P8-10
外国人眼中的大运河 本书特色 在中国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建造万里长城一样,是一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这条长达1794公里的人工开凿的运河,纵贯半个中国。它...
对联与俗语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中,结成了无数光彩夺目、璀璨绚烂的明珠,而对联和俗语无疑是其中极为夺目的两颗。本书选编的对联和俗语数量丰富,内容...
东西文化比较-季羡林学术著作选集 本书特色 季羡林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写过许多有关东西文化比较及发展趋势的文章,在学术界掀起了一次东西方文化议论...
《从0到1:HTML5+CSS3修炼之道》内容简介: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前后端开发经验,站在完全零基础读者的角度,详尽介绍了HTML5和CSS3的
西方负典:人类历史上有争议的80本书 内容简介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禁书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宝库中,往往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本书选取了一些国家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
象吉通书 本书特色 《象吉通书(上中下*新注释)》共二十九卷,运用现代科学电脑照排,按原古版本复制印刷而成,字迹明朗清晰,一目了然。是日理、星象学家极难...
探索古罗马文明 本书特色 在文字、法律、政治、建筑、经济、军事、农业等许多领域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能无视古罗马的先例,而且往往从参考古罗马文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 本书特色 本书以代际之间的文化传承为研究对象,以“文化反哺”为核心概念刻画了社会转型时期文化或文明的积累方式。通过焦点访谈的研究...
蒙古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蒙古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处理,是紧紧围绕“自然崇拜”这一“轴心”来进行的。马桂英编著的《蒙古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研...
欧洲最神秘的教堂 本书特色 穿越过世纪的钟声沉重地调醒,透过浮华世界的倒影,沉淀出沉郁的悲凉。刹那浮光,一生不忘。一座城市深情凝重的剪影,一段随风飘走的岁月长歌...
江西古楼塔及牌坊 本书特色 《江西古楼塔及牌坊/江西方志文化丛书》是“江西方志文化丛书”的分册,主要介绍了民国时期以前初建的江西古代传统...
大城北京 内容简介 林语堂旅居美欧数十年,用多部传世经典专著,向西方介绍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本书同大师同类专著一样,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以丰富的文史资料和自由的...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本书特色 《中华成语故事全集(升级版)/新家庭书架》精心选取了二百余个今天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以平易而生动的文字将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
《清代文学论稿》内容简介:本书为有学丛书之一种,主要由16篇论文集结而成,分别为清代文学的特征、分期及历史地位,科举阴影中的
波斯神话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波斯神话的起源、波斯宗教对神话的影响、图腾崇拜与神山圣地、波斯诸神的谱系、波斯神话经典典籍、波斯经典神话选萃等。波斯神话 目录...
方寸3000岁的和果子:日本的风味人间 本书特色 ☆日本的传统点心和果子,是日式精致与匠心的完美典范,追求色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的体验,被誉为“五感的艺术...
中原音韵校本-附中州乐府音韵类编校本 内容简介 《中韵学从书:中原音韵校本(繁体版)》将以整理我国音韵学古籍为主要内容,遵循工具性、数据性和权威性的原则,力求为...
汉语历史方言研究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是“江山语言学丛书”之一。本书从宋代文士用韵与宋代通语及方言,朱熹与宋代方音,宋代福建文士用韵中韵阴入通押现象,宋代闽音次浊...
武士道 本书特色《武士道》一书是日本学者新渡户稻造在美国休养时,有感外国人对武士道知之甚少,用英文写作而成。本书详细介绍了武士道的成因和内涵,从仁慈、诚实、真诚...
忧思与行动-冯骥才.周立民对谈录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文学研究者周立民对著名作家冯骥才的访谈记录。在深入的对谈中,两人就文学、文化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