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讨论群性和群育。全书分为五部分,共计十一章。
**部分,**章导论。强调重提群性群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社会现实中的种种问题,如:重科技,轻人文;重个人,轻集体;重功利,轻情感;重私德,轻公德;习惯于“斗争哲学”,缺乏互生和谐理念等等,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重新重视群育。从理论上看,实施群育有利于促进人的个性和群性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共生互动发展,既为重提群性和群育提供了新的契机,也彰显了群育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时代意义。
第二部分,历史篇。包括三章:第二章中国古代群育观念的形成,第三章中国近现代群育观念的复兴,第四章中国当代群育观念的发展。从历史沿革与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国群育的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本书指出,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早就有“群”的观念,并特别分析了孔子、孟子、荀子、墨子等思想家的群育观念。近代以降,在救亡图存的危机意识下,群育观念重新兴起,严复、梁启超等是复兴群学要义的重要代表。在近代到现代的转型中,群育观念进一步发展,在教育方针或教育目标中鲜明提出了“群育”。蔡元培、梅贻琦、罗辀重、潘光旦等是群育主张的重要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德育的框架下提倡集体主义教育,其中包涵群育的实质。但是,过分强调集体的利益重于个人的利益、过分强调共性、过于强调大公无私,不免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德育的功效不彰。
第三部分,比较篇。包括第五章东亚文化圈集体本位观及日本、新加坡的群育。分析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及其价值,指出,东亚文化圈有着共同的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文化价值取向,并对东亚文化圈内的日本、新加坡的群性观念及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对群育的理论观照和现实观照进一步升华。
第四部分,理论篇。涵盖四章:第六章群育的理论基础,第七章群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第八章群育与民主、民族、国际视野的关系。第九章群育视野下的当代教育检讨。第六章指出,对人性的认识是进行群育的重要前提,分别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视角探讨群育的理论基点。第七章指出,就教育在培养健全的个人来说,虽然各育实施,实际上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就教育在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而言,德、智、体、美的*高境界是表现在“群”,人类*终的理想是促使社会和群体的和谐、进步与发展。第八章指出,群育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我们的民主、民族观念及国际视野的发展。第九章指出,当代德育范围过于宽泛,效果不理想,重提群育,利大于弊。特别强调群育既强调个性又防止极端个人主义、既注重群体又避免整齐划一,是极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调和。理论的探讨凸显了群育的理论价值。
第五部分,实践篇。分为第十章群育的实践原则,第十一章群育的实践途径。首先,指出群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是实践中可以探索出一些基本的实施原则和有效途径,也可以探索多种多样的方法。实践的探讨凸显了群育的鲜活的生命力。
bsp; 第四章 中国当代群育的发展
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
——蔡元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共同纲领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人风云变幻中”,将我国古代“群”的
思想进一步发展,并在教育上重视和强调群性培养,发展为群
育,并在教育方针或教育目标中鲜明地提出“群育”是当代
的事。
**节 大陆群育的发展
1949年以后,中国政治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建
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主义计
划经济体制。新中国的教育同新中国一样,走的是一条与旧中国
和旧中国教育不同的道路,在历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一时期
的教育以“文化大革命”为界,大体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下面分
析“文化大革命”前后两个时期的教育方针及其发展。
一 “文化大革命”前的教育发展及教育方针
(一)“文化大革命”前的教育发展
1949年9月12日,为迎接新生的中国,中央政府召开了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共同纲
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这是一份十分重要的文件,其基
本精神中表达了教育接管与改造的方向,《共同纲领》中有如下
要点,第五章第41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
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
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
务。这种新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其目的是
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
服务。①
第46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的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人民政
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
方法。
这就规定了新中国的教育政策和方向,也决定了同社会主义改造
相适应的社会教育改造的必然性。
“文化大革命”前的教育发展又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为1949—1957年。这个时期是我国恢复国民经济
**个五年计划时期。1952—1958年,中国教育大量模仿苏联,
学习苏联经验。在1951年10月,我国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
定》,强调教育要为工农开门,并注重技术教育。后来,中共中
央也认为这种教育改革,是“照搬了苏修的一套”,削足适履,
格格不入,不是“彻底的革命”①。
后一阶段为1958—1965年。1958年,我国掀起了工农业
生产的“大跃进”高潮。这个时期是“教育大跃进”时期。
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教育工
作的指示》②,正式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
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强调要推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教
育制度。
接下来便是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
1966年开展“文化大革命”时,又发动一次“教育大革命”,强
调“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是这场无产
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并且实行“停课闹革
命”,挑动学生斗争教师,攻击专家学者,使文化教育界立刻形
成一片混乱和真空的现象。中共中央于1967年1月31日,发布
《关于改革教育制度的初步意见》,强调要认真实施半工半读制,
同时要求:全日制中等学校、大学也改为半工半读制,有些地方
Apartfromstandardactuarialtheory,"ModernActuarialRiskTheory"containsmethodsthata...
中学生阅读2004年度佳作(初中版) 本书特色 2004《中学生阅读》(初中版)年度佳作,荟萃名家美文,举荐学生佳作,把的精神作为选文的标准,倡导活泼的富于个性...
《幼儿园民间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内容简介:民间文化教育资源丰富,题材新颖,富有美感和儿童情趣,可以有效地实现幼儿园课程体系对
公共经济学:财政学 本书特色 我国的经济环境、政府财政状况以及相关的财税 制度、政策、法律法规这些年来都发生了一些变化?br/>蒋洪主编的《公共经济学(财政学第...
我的魔力语文课 本书特色何捷老师的语文课深受学生喜爱,被称为“有魔力的语文课”,能让儿童在兴趣的引导下学得扎实,有效,进步显而易见。此书集中介绍何捷老师的语文教...
立体几何中的三视图 内容简介 《立体几何中的三视图》共11讲,系统的讲述了直观图、三视图。内容包括作图的基本知识、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基本几何体及其直观图的作法...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本书特色 《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共分九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及其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及设计、城市轨道交通...
亚当夏娃日记-芳香版·中英文本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深刻记录人类情感的世界名著,是对古老神话幽默而感人的再叙述,更是马克·吐温写给妻子奥利维亚的情书,是一部人认识...
非政府组织管理结构功能与制度 本书特色 《非政府组织管理--结构功能与制度(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作者刘志欣、孙莉莉、杨洪刚)分析了非政府组织的人力资源管...
如何教外语 本书特色 《如何教外语(影印导读版)》是著名丹麦语言学家、英语权威奥托·叶斯柏森(Otto Jespersen)的经典著作。本书共十一章节,内容包括...
学英语功能手册 本书特色 本书体系新颖,条理清晰,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打下扎实的活用语法的基础和提高英语的能力。本书还针对中国学生的一些难于理解、不易掌握的语法项...
会话篇-别笑!我是法语学习书-随书附赠超值光盘.迷你手册 本书特色 ◆全彩图文本 会话篇+语法篇=完整学习版◆由全球权威语言机构重磅推出的、史上*简单的法语入门...
小学生高效作文系列作文大全6册 内容简介 一套能让孩子学会创作的作文书,以新颖的模式全面展现写作技巧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亲爱的小读者们,你们是否遇到过...
森林报·冬 本书特色 《森林报》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被称为“一本关于大自然的百科全书”。作者维&midd...
●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重磅之作,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正确认识困扰你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出有效的改变。这是一本助力你达成自我完善的...
●为什么蒙氏宝宝两三个月大就能自己睡整觉,不到一岁就能自己吃饭,两三岁可以基本自理,还能帮忙做家务,扫地、拖地、端盘子、刷碗样样行?培育了比尔•盖茨、英国王储威...
优秀小学生最爱挑战的科学实验 本书特色 孩子们都对大自然都充满好奇,也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兴趣,很多家长会通过阅读的方式让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但是有时...
大学英语教程读写译-1-(第三版)-学生用书-(配有光盘) 本书特色 本套教材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指导性原则,围绕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思路,注重...
秘密花园-文学名著英汉双语读物-第四级 本书特色 《秘密花园》是20世纪的美国女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的代表作,被一代代孩子们反复阅读,成为很多人童年时代...
椭圆曲线 本书特色 Anthony W.Knapp所著的《椭圆曲线》阐述了椭圆曲线是映射解形成群的两变量三次方程。模型形式是具有特定变换规律和增长性质的上半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