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后的晚清,在国人的记忆里,耻辱之迹遍地,而李鸿章却成了闻名世界的风云人物。
李鸿章一生操办洋务,半辈子和洋人打交道,洋人说到大清国总绕不开他。1896年李鸿章欧美八国行,《纽约时报》日夜跟踪,天天见报,可说是世界级明星的待遇。庚子事变,李鸿章以一人当十一围,更是成为各国报纸版面的头条。
本书作者张社生先生因为投身干他所热衷的历史纪录片,多年来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收集到千余幅封存了100多年有关晚清的陈年老照片和铜版画,还有《纽约时报》、《伦敦新闻图片报》、《哈珀周刊》等西洋老报刊上的“时闻”。这些“时间”一股以细节见长,比较写实,报道以“白描手法”为多。作者从中选取近500幅图片,其中200幅为首次发表,引用60多段“时闻”报道,均为首次披露的“绝版”史料,编撰了“绝版晚清系列”的**本《绝版李鸿章》,以轻松诙谐的笔调,为我们呈现出李鸿章的另一半面影。
“绝版晚清系列”还将聚焦以下五位人物:光绪、恭亲王、袁世凯、梁启超、赫德,作者仍将以绝版的陈年老照片,多国的视野,鲜为人知的段子和鲜活的叙事风格,还原那段风雨飘摇的晚清岁月。
840年后的晚清,在国人的记忆里,耻辱之迹遍地,而李鸿章却成了闻名世界的风云人物。李鸿章一生操办洋务,半辈子和洋人打交道,洋人说到大清国总绕不开他。1896年李鸿章欧美八国行,《纽约时报》日夜跟踪,天天见报,可说是世界级明星的待遇。庚子事变,李鸿章以一人当十一围,更是成为各国报纸版面的头条。《绝版李鸿章》以轻松诙谐的笔调,为我们呈现出李鸿章的另一半面影。
**章李鸿章小像
李鸿章素描
鸿章者,一江淮儒生也,十年修成封疆大吏之身。朝廷倚为“中流砥柱”,西人奉为“当世三杰”,日人称之“世界五伟人之三”。可谓八面威风,十分成功。然,组成李鸿章之成分终究和他人无甚两样,为:一分痞气,二分底子,三分运气,四分才智,五分努力,六分热忱,七分悟性,八分应酬,九分忍耐,十分做事。
鸿章者,一汉员是也。二十年为满清朝廷办外交,成了“国人皆日可杀,万口一词”,成了“杨三已死无昆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其实这个“杀”,那个“奸”的,李鸿章还不配享用。因为晚清走到这一步,整个国家都在患十种病:一日惰性,二日愚昧,三日封闭,四日固执,五日败俗,六日迟钝,七日自大,八日锁国,九日落后,十日贫穷。
骂也好,赞也好,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本没有什么“大奸”、“大忠”之说。大多是三七开、四六开的“中间人物”。后人的“大奸”、“大忠”观,其实是诸多因素影响的产物:一曰:史官不直笔。往往将个人的好恶掺了进去。张三已经不是那个张三,李四也不是那个李四了。二曰:文学性的添油加醋。经过演义的历史人物都是假人物,《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就是半个神仙,*后蜀国还不是**个灭亡?三日:教科书式的“简约历史”。真实的历史人物往往有无数个细节构成,但是教科书那种黑白分明的定论,虽然应付了考试,却难免会流于武断,害人不浅。四日:人的好恶不是永恒的,今天对的,明天可能是错的。拿一时一地的标准去套几千年的历史,一定可笑。所以说到底,“大奸”、“大忠”之说都是书本闯的祸。
给李鸿章画素描就不能简单地套“大奸”、“大忠”。这张素描一定是写实风格的,我们给你的只会是李鸿章的几个角度,几个细节,几笔速写。结论由你自己得出。
李大架子1米83
首先咱们从外形上来观察李鸿章:
李鸿章身高至少是1米83。何以见得?西人书上大多说他“6英尺以上”。6英尺换算为米是1.8288米。有人还说他“6.4英尺”,1米95!这有点不可能。
纵观李鸿章照片,我们可以看到:李鸿章青壮年时带有五分江淮“武气”,人到中年微显三分劳累状,60岁后有点发福。晚年为多颗右牙掉落所困,面颊呈左满右陷状。而且他老年喜戴老花眼镜,可能和青壮年时用眼过度有关(此公年轻时是个职业写奏折的秘书型人才)。生命的*后六年,左颊眼睛下方一寸处又添大日本帝国的浪人所赠之“礼物”——一处枪伤的疤痕。疤痕略出,因为子弹尚遗留在皮下。枪击后,他的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云中鹤”腰也弯了,气也泄了,眉骨也突出了,眼袋也大了,头发稀疏了,胡子全白了。壮士暮年,人比黄花瘦。
……
张社生,1984年在上海文广集团任文艺编导,1994年获美国纽约理工学院传媒艺术系电影和电脑特技专业硕士学位。后在美国从事电视制作和影视独立制片人工作。2001年回国发展,多次和中央电视台合作,其作品在围内外多次获奖。其参加执导的《森林之歌》获得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纪录片最佳编导奖。创作手法强调声画的作用,擅长在作品中设计跌宕起伏的奇特节奏效果。
耶稣传 本书特色勒内作品中的耶稣,年轻、俊秀、富有智慧和才气,敏感而富有同情心。他的死引起的是人们的巨大悲痛、惋惜和困惑,却没有带给人们丝毫的恐惧感。这个人就像...
九死一生(我的“右派”历程) 内容简介 虽然我们不再因为思考与表达成为“右派”,但始于4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我们仍不敢忘记。 原新华社高级记者戴煌因为提出“...
王羲之传 目录 独树一帜的历史人物传记——序刘长春著《王羲之传》与“书圣”相见于悲欣交集处——读刘长春先生《王羲之传》家世与出身童年、少年的苦学从秘书郎起家会稽...
理学宗师-朱熹传 本书特色 《理学宗师——朱熹传》是一部传写历史人物的传记。作者对传主朱熹的生平与家世,学问与思想等,基本做到成竹在胸,...
我的艺术生活 内容简介 本书系俄罗斯著名戏剧理论家,彼得堡科学院名誉院士、人民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毕生致力于戏剧艺术创造的经典艺术总结...
温尼科特-儿童精神分析实践者 本书特色 《温尼科特--儿童精神分析实践者》由郗浩丽所著,诚然,就像伟大诗人泰戈尔所说的那样,“源自伟大心灵体验的生命语言,其意义...
《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内容简介:康熙是公元1661年至1722年在位的中国皇帝。他凭恃着什么样的心理素质来治理中国?
打捞历史-《名人传记》珍藏本 本书特色 《打捞历史》是*新推出的“《名人传记》珍藏本”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为《名人传记》“口述历史”栏目的精华结集。在曾经置身于历...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 内容简介 1984年,邓小平说过,他“一生中*痛苦的当然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 在长达十年的“文革”岁月中,邓小平两次被批判打倒,历...
袁氏当国史 本书特色 李俊领以“代表性著作”评本书:“袁氏一失足而自遗千古恨,后人于有意无意间因其一失足而灭其千古功。民国时期写袁的代表性著作,如谷钟秀著《中华...
客行万里:吴一峰年谱长编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画家吴一峰先生之年谱。为了准确地反映谱主的艺术人生,为研究谱主的艺术及20世纪美术史提供翔实可靠的史实,本谱的编写从...
《水:张家十姐弟的故事》主要内容: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这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便是
中国宗族制度与谱牒编纂 本书特色 宗族文化是儒家伦理观念的核心部分。《中国宗族制度与谱牒编纂》主要从宗族形态与社会、族谱及其学术价值、宗族文化观念等几方面展示了...
海上花·张爱玲 目录 秋风一夕海上花(代序)唐炳良1.童男子闻到的香水2.桃花赛璐璐梳子3.八岁梳的爱司头4.豆绿糯米瓷茶碗5.磨白了的梳妆台6.桑子红胭脂7....
天子门生-蒋介石的十三太保 内容简介 复兴社,是以黄埔精英军人为核心的秘密政工团体,是蒋介石维护独裁统治的御用工具。民国年间,复兴社因行动诡秘而令人闻风丧胆,其...
开国上将张爱萍的戎马生涯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传记,介绍了开国上将张爱萍的戎马生涯。开国上将张爱萍的戎马生涯 目录 **章 拔剑起蒿莱逍遥游“看鞭——!”“长大...
《不可思议的猫》内容简介:猫是一种可爱具有灵性的动物,是全世界家庭中较为常见的宠物。它们慵懒任性,却时常向主人索求爱抚,尽
我的生活·冯玉祥自传(第一卷) 内容简介 冯玉祥将军(1882-1948),身经两朝(清,民国)数代(从光绪、宣统以至将介石),历尽沧桑,饱尝忧患,毕生追求光明...
劳谦君子陶行知 内容简介 陶行知1941年7月23日写信给儿子道:“……我们要在集体创造上学习创造。创造须要劳动,也要谦虚。十九日夜,我看到《易经》上说:劳谦君...
鲁迅文化史 内容简介 回顾文学家鲁迅从1906年到2006年的文化史,类似于对鲁迅进行考古挖掘,可以清楚地看到鲁迅是如何成为具有众多象征含义的文化符号“鲁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