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日本人类学家向来有面向海外“他者”研究的传统,与此同时日本文化自身也作为“他者”被研究。本书编译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关于原住民、发展与文化的优秀论文,以及李海泉本人对日本研究专著《未开化的日本》所写的书评,使读者由此得以一窥日本人类学研究的动向,也加深了对日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此外,本书附录的两篇译文还对生态人类学和日本灾害危机管理作了一定的考察。插页中的照片均为李海泉亲自拍摄,中日庙会比较和日本的土地神仙均为难得的一手资料,呈现给读者真实生动的日本文化风情。
《日本作为他者:原住民、发展与文化》:作为一个海洋国家,日本与我们所处的大陆国家有诸多不同。中国的文化人类学工作者初到日本,作为旁观者会感到一切事物均有新奇之处;但运用文化人类学工作者擅长的比较方法细致分析,却会发现一切似曾相识。用物化的形式加以解释,则其原因在于,日本对我们而言曾是一个需要远涉重洋历尽艰险才能到达的遥远近邻,虽然近代化使代步工具变成了飞行器,但同时又出现了政治上的领空,为避让政治领空而绕道迂回至朝鲜半岛南端,仍然有跋山涉水的感受;而今天的日本却变成了只要一个多小时波澜不惊的旅行即可到达的“东方国度”。这是所谓时间和空间的张力,也可以用中国成语“咫尺天涯”来隐喻文化和“他者”的课题。
日本人类学家向来有面向海外“他者”研究的传统,与此同时日本自身也作为“他者”被研究。《日本作为他者:原住民、发展与文化》编译了日本学者关于原住民、发展与文化的优秀论文,并收录了李海泉针对日本研究专著《未开化的日本》所写的书评,使读者得以一窥日本人类学研究的状况,也增强了对日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此外,《日本作为他者:原住民、发展与文化》附录的两篇译文还对生态人类学和日本灾害危机管理做了一定的考察。
插图:Ⅰ原住民运动——历史、发展、现状及展望“世界人权宣言载明,原住民拥有自决权。因此在政治、经济、社会、精神以及文化各个层面,原住民拥有决定权。”这段话是为了应对l993年的国际原住民年(“为了世界原住民的国际年”),纽约市美国原住民协会在1992年末举办的一次世界原住民大会上所采纳宣言的摘录。1918年的凡尔赛条约倡导形成了民族自决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殖民地解放运动高涨的时代背景下,原住民问题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显现出来。然而近些年来人们却感到原住民有可能面对消亡的厄运:在国家的统治下成为禁治产者;其历史的正统性被剥夺;被隐晦地否定为“未开化民族”、“部落”、“原住民”。国际原住民年的决议在国际上确认了原住民的主体性及其拥有的权利。那么究竟谁是原住民(族)?原住民运动的内容和焦点问题是什么?它所要求权利的内容是关于哪些方面?诸多问题还有待阐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的原住民运动如今已蔓延到世界各国,其内容也异常丰富,进行总体概括存在一定困难。因为字数和本人能力所限,无法统揽世界各地所发生的原住民运动。这篇论文的目的是概述原住民运动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进而展望未来的动向,提出所存在的焦点问题。笔者将以本人最熟悉的加拿大因纽特人等北美原住民所进行的自治、自决权运动为例,探究世界各地原住民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何谓原住民所谓“原住民(族)”,其意义因使用者及使用场合的不同会产生微妙变化,甚至差异巨大。日本政府所谓“原住民(族)”指的是国内一个少数人的群体,原则上与普通国民不作区别。加拿大与之不同,原住民指的是权益受到特殊保障的人,有时其权益受到宪法保护。而中国则将原住民定义为少数民族。日语的“原住民(族)”源于英语的Firstpeople(s)、FirstNation(sl、FoundingNation(s)、native、aboriginal、original、Indigenous。英语里过去曾使用过native、aboriginal、original、Indigenous等称呼,但这些词语包含有“未开化”、“原始”等消极色彩。进人20世纪60年代,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原住民要求恢复其主体地位,在与政府交涉的过程中把自己定义为Firstpeople(s)、FirstNation(s)、FoundingNation(s),因此使得native等类似词语具有积极意义。一直到20
李海泉,1971年生于河北承德,1998年3月毕业于日本北海道教育大学(文化人类学),1998年4月-2000年4月为北海道大学研究生(文化人类学),现为山口大学人文学部社会学系文化人类学专业博士候选人。
套装叶嘉莹作品四本(共4册) 内容简介 迦陵谈诗本书共收录十二篇文章,是叶嘉莹老师钻研中国古典诗歌多年的成果结集。这些文章既有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宏观梳理,又有对具...
东巴象形文常用字词译注 本书特色 “斯究鲁究”(东巴象形文字),世人誉之为纳西族特有的玉树琼花。采撷者、研究者、收藏者遍及海内外。尤其自改革开放以来对“斯究鲁究...
世界科技文化史(人文素质教育教材系列)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教材系列之一。本书从全新的角度叙述世界科技的发展历程,探索科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
《手机摄影零基础入门教程》内容简介:想要用手机拍出好照片,摄影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本书对手机摄影的基本知识,构图常识与技法
北师大民俗学论丛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布面书脊,中华书局出版★ 本书收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民俗学专栏刊登的75%以上的纸质原文,所收“内稿”和“外稿”,...
丑陋的中国人-纪念典藏版 内容简介我们的丑陋,来自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丑陋的中国人》是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
欧洲文明的基石古罗马文明-古文明浅读 本书特色 本书是“古文明浅读”丛书中的一本,从古迹、历史、艺术、文学、史学、法律、科技、宗教、哲学、社会风俗等方面介绍古罗...
普通语言学基础上的当代英语 本书特色 什么是功能语言学 什么是功能语法 功能语言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怎样从功能的角度研究或者教授英语语法 怎样运用语言对比...
世界禅者铃木大拙阐释禅学第一书高海阳博士首次对照日、英双语翻译阅读东方禅之本质回归思想的清凉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咬文嚼字:合订本:2019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19年度的《咬文嚼字》杂志年度合订本。全国知名的《咬文嚼字》杂志,从1995年开始每年出版一本年度合订本,分为平...
《动画编导》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动漫专业教材,是动画学习的必修课程,也是系统研究动画创作中动画编剧和导演的专业教材。通过由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内容简介 脱胎于一篇探讨语言学史的博士论文,题目比较专,讲的是20世纪兴盛一时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怎样影响了汉语语法研究。...
2013-咬文嚼字合订本 本书特色 《咬文嚼字(2013合订本)》由咬文嚼字编辑部编,以在“咬”上做文章闻名。创刊伊始,先“咬”自己,以后是一路狂“咬”。从“咬...
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三辑) 目录 單周堯黎廣基讀上博楚竹書(二)《從政》甲篇 “煨(威)則民不道”小識趙平安上博簡《三德》“毋昇貧”解讀李銳讀簡散剳楊懷源上博...
中国文化论战:文化论战丹火录 上下古今谈 本书特色 李敖是当代中国*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甚丰,仅中国友谊出...
放虎归山 本书特色 不做圈养虎,要说大实话。李零新作|中国*好看的人文随笔,虎要放之归山,不能关在动物园里圈养;宁当丧家狗,不做看门狗。放虎归山 内容简介 《放...
语言学中的科学 本书特色 本书综合运用哲学、逻辑学、语言学、生物学、认知科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语言学本身的科学性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语言学和与其交叉的相关...
联圣钟云舫对联五百副 内容简介 钟云舫生活在灾难深重的晚清时代,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的腐败,导致祖国山河破碎,人民痛苦不堪。钟云舫虽是人微言轻的穷秀才,但在思想上...
天津早年的衣食住行 内容简介 本书记述了天津六百年的民俗史,作者为民俗学家张仲。总写了天津民风民俗的三次变迁。后分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四部分详述。后附岁时节俗...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 内容简介 以数十幅“二战”中犹太集中营被害儿童的幸存画作为主,围绕在苦难中坚守人的尊严、坚持美的创造和智慧的思考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