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聘主持与圣严、星云等合称“当代四大名僧”的净空法师详述佛教戒学的“十根大本”,教导如何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转业力为愿力,修圆满的福报,悟自性的吉祥。
“十善业道”是一切诸佛说法,帮助众生在一生成就*重要的手段。本书里所讲十种善法的业道,每一条理事深广无际,从初发心至如来地都学不完,千万不可把它看轻了,以为这是老生常谈,而对自己修行造成重大的障碍;要知道十善业道修圆满,就是无上菩提,就是圆满的佛果。
《十善业道经(讲记)》内容简介:世间没有什么值得畏惧,唯独这件事情真正值得我们畏惧。我们的思想、言语、行为不善,都存在阿赖耶识里,永远不会磨灭。了解事实真相之后,我们决定不造恶业,要把恶断干净,善行修圆满。不管别人用什么方式对我,对我好,我感激他;对我不好,决定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跟自己过不去。佛教导我们,昼夜“常念善法”,这是心善;“思惟善法”,这是念善;“观察善法”,这是行善。
“业”,在日常生活中,所有工作、处世待人接物等一切作为,正在做时称之为“事”;做完之后,其结果称之为“业”。做的是好事为善业,不好的事为恶业。譬如在学校念书,功课称为作业,课程念完为结业,将学校规定的所有课程都学习完毕称做毕业。业在哪里?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佛告诉我们,业在阿赖耶识里;用现在话说,业在你的印象当中。你过去做的一切善恶业,现在一回忆就能记起来,是因为有一个地方替你保存这些档案,此地就称为“阿赖耶识”。“阿赖耶”是印度话,中国意思是“藏识”,像仓库、资料库一样,所有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点点滴滴都储藏在资料库里。人死了什么都带不去,唯有业能带去,因为有形的东西带不去,而业是无形的,会跟着你。世间没有什么值得畏惧,唯独这件事情真正值得我们畏惧。我们的思想、言语、行为不善,都存在阿赖耶识里,永远不会磨灭。了解事实真相之后,我们决定不造恶业,要把恶断干净,善行修圆满。不管别人用什么方式对我,对我好,我感激他;对我不好,决定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跟自己过不去。佛教导我们,昼夜“常念善法”,这是心善;“思惟善法”,这是念善;“观察善法”,这是行善。善法念念要增长,不容分毫不善夹杂,恶才能去除干净,善才会修圆满。别人得罪我们,毁谤、侮辱、陷害我们,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何必把它存在资料库!我们要学佛菩萨与法身大士,资料库一打开,没有一点不善的东西,就成佛了。十善业道修圆满,就是无上菩提,就是圆满的佛果。我们常看到佛像圆光顶上,有“唵、阿、畔”三字,这三个字就是十善圆满。“唵一是身善圆满,“阿”是语善圆满,“吽”是意善圆满。所以,十善业道学圆满,就成佛了,比五戒还要深广。五戒是佛为弟子们传授的,十善是佛对一切众生的宣化,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处世待人接物中,都要遵守这个原则。佛将我们所有一切造作分为三大类:善业、恶业、无记业。“无记”就是无所谓善与恶,如拿毛巾擦脸、喝杯茶,凡是这类的,称之为“无记业”。善恶有标准,层次很多,通常讲的“五乘佛法”,就是五个标准: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每个阶层的标准都不一样,但是有一个不变的原理原则,就是利益众生的事业就是善业,利益自己的事业就是恶业。这个说法,初学者不能接受,因为哪个人不为自己?佛法与世法的目的不同,佛法的目的是要作佛,而作佛一定要超越三界、超越十法界。我们之所以会生活
净空法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荣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南昆士兰大学荣誉博士,澳洲净宗学院院长、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董事主席。 净空老法师,法名觉净,字净空,一九二七年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俗名徐业鸿,一九四九年旅居台湾省,一九五四年先后追随一代大哲桐城方东美教授、藏传高僧章嘉呼图克图与儒佛大家济南李炳南老教授,学习经史哲学以及佛法十三年,而于佛教净土宗着力最多。 一九五九年,法师于台北临济寺剃度,遂以恢复圣哲伦理道德教育、弘扬大乘佛法慈悲精神为己任,至今讲经教学五十年,从无间断。首倡“佛教”乃“佛陀教育”正名之说,大开印赠经典及运用影音设备、网络、卫星电视普及仁慈博爱之全民教育的风气。至今已印购六千五百套以上的《大藏经》赠送全球高等学府、国家图书馆及各宗教团体。曾受聘任台北十普寺三藏学院教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台湾中国内学院院长。创办华藏视听图书馆、佛陀教育基金会与澳洲净宗学院。指导新加坡净宗学会创办“弘法人才培训班”。现今全球有百余所的佛陀教育机构聘请法师为永久导师;成千上万的听众,通过远程教学向法师学习。 除讲经教学外,法师对各类医药、教育、慈善救济事业也非常关注,不分国家、宗教、族群,平等真诚地贡献力量。一九九七年始,旅居新加坡三年,致力团结新加坡九大宗教,告知世人“世界不同宗教确实是可以团结的”!先后荣获美国得州荣誉公民、达拉斯荣誉市民、澳大利亚图文巴荣誉市民、印度尼西亚宗教部最高荣誉,以及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南昆士兰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与荣誉教授。二○○五年,荣获英国女王AM勋衔,再次肯定了法师对多元文化教育与宗教团结的卓越贡献。半个世纪以来,法师足迹遍及五大洲。多次代表各大学至亚、澳等地参加国际和平会议;数次陪同新加坡九大宗教、印度尼西亚五大宗教代表团,访问中国、罗马、埃及等宗教圣地与大学。所到之处,不仅深受佛教信众的拥护爱戴,而且与各宗教人士亲切交流,真诚学习,成为坦诚相待的老朋友。 …… 简言之,“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净空老法师立身处世不变的原则。“仁慈博爱”,“修身为本、教学为先”是他讲经教学的纯一主旨。“诚敬谦和”、“普令众生破迷启悟、离苦得乐”则为其生命的真实意义。
王阳明全集 本书特色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伟人,也是有明一代*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
伽达默尔(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从伽达默尔早年所受的影响谈起,论述了他的哲学诠释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思想要旨。本书着重阐述了如何通过对前见、流传...
中庸注参 内容简介 本书乃陈柱先生为暨南大学及大夏大学两校讲授《中庸》时的成果。作者多以自家心得注解《中庸》,其别无新意者则仍采郑注,并选录各家之说,尤于近代戴...
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 本书特色 《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马克思学是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著作版本和思想理论的研究...
东正教在华两百年史 本书特色《东正教在华两百年史》自问世以后便以其丰富的征引文献而闻名学术界,其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不仅在当时受到关注,也得到当代学者的重视。作者...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第五辑(全10册) 本书特色 伟大的思想·企鹅口袋书系列是中译出版社与企鹅出版集团联袂推出的一套经典学术名著平装版,迄今已出版60个...
佛法与义理 作者简介 p>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12岁于宜兴大觉寺礼志开上人出家。1947年焦山佛学院毕业;1949年赴台,担任《人生杂志》主编、...
《中国禅学思想史(上下)》实际上作为忽滑谷快天博士论文一部分的该书,是日本禅学和禅宗研究领域划时代的巨著,对日本旧时期的
驯服欲望(施特劳斯笔下的色诺芬撰述)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黑格尔、马克思和基督教;哲学与政治;普遍均质国家的可倡导性等内容。本书是一本文集。集中了一些为理解施特...
学佛问答(上下) 本书特色 净空法师答解修行中的疑难 破迷开悟的佛学讲堂 断恶修善的成长指要学佛问答(上下) 内容简介 佛教是什么?有哪些“规矩”?修...
《培根论说文集》导读 内容简介 培根在书中不仅向我们展示了自己的多张面孔:既热爱哲学又热衷于政治。既富有生活情趣又老成世故,既自强不息、洁身自爱又工于心计……而...
经验主义 本书特色 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在17世纪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突破,给英国伟大的实证主义传统带来巨大的影响,这一传统接受关于世界的常识,并断定所有我们通过...
明清之际,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在来华过程中出版了大量的中文著作。这些著作涉及到宗教神学、教育学、伦理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
国学典藏-孟子 高级读解 本书特色 《孟子高级读解》是任继愈先生作序并鼎力推荐!台湾沿用40多年国学教师读本,内地唯一引进版,华语世界权威国学读本,台湾国学教师...
培根论人生 本书特色 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哲学之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事实上,统治世界者,就只是这些思想而已。许多实干家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之影响,却往...
理气性心之间-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 本书特色 《理气性心之间:宋明理学的分系与四系》是□□部系统研究宋明理学分系的专著。以“复性”为主线,以性论为中心,阐释宋明...
宗镜录略讲-(卷三) 本书特色 南怀瑾著作权合法拥有者台湾老古公司授权,南师生前多次亲加审定,风行大陆三十载。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论三大道,出入百家言。宗...
东山讲堂文集12--学持戒:黄老师开讲 内容简介 黄胜常先生新著《学持戒》是继他注解《未曾有说因缘经》后又一部力作,可说是该经的演绎和副篇,是一部教人学佛做人坚...
天主教研究论辑-(第5辑2008) 本书特色 《天主教研究论辑》由北京天主教与文化研究所主办,并得到英中文化交流协会(Cuhure-Exchange with ...
人物志全解-双色图文珍藏版 内容简介 《人物志》推重人才之道,辨析人才之论,荐拔人才之识,堪称千古奇文。其作者刘劭乃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是个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