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聘主持与圣严、星云等合称“当代四大名僧”的净空法师详述佛教戒学的“十根大本”,教导如何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转业力为愿力,修圆满的福报,悟自性的吉祥。
“十善业道”是一切诸佛说法,帮助众生在一生成就*重要的手段。本书里所讲十种善法的业道,每一条理事深广无际,从初发心至如来地都学不完,千万不可把它看轻了,以为这是老生常谈,而对自己修行造成重大的障碍;要知道十善业道修圆满,就是无上菩提,就是圆满的佛果。
《十善业道经(讲记)》内容简介:世间没有什么值得畏惧,唯独这件事情真正值得我们畏惧。我们的思想、言语、行为不善,都存在阿赖耶识里,永远不会磨灭。了解事实真相之后,我们决定不造恶业,要把恶断干净,善行修圆满。不管别人用什么方式对我,对我好,我感激他;对我不好,决定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跟自己过不去。佛教导我们,昼夜“常念善法”,这是心善;“思惟善法”,这是念善;“观察善法”,这是行善。
“业”,在日常生活中,所有工作、处世待人接物等一切作为,正在做时称之为“事”;做完之后,其结果称之为“业”。做的是好事为善业,不好的事为恶业。譬如在学校念书,功课称为作业,课程念完为结业,将学校规定的所有课程都学习完毕称做毕业。业在哪里?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佛告诉我们,业在阿赖耶识里;用现在话说,业在你的印象当中。你过去做的一切善恶业,现在一回忆就能记起来,是因为有一个地方替你保存这些档案,此地就称为“阿赖耶识”。“阿赖耶”是印度话,中国意思是“藏识”,像仓库、资料库一样,所有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点点滴滴都储藏在资料库里。人死了什么都带不去,唯有业能带去,因为有形的东西带不去,而业是无形的,会跟着你。世间没有什么值得畏惧,唯独这件事情真正值得我们畏惧。我们的思想、言语、行为不善,都存在阿赖耶识里,永远不会磨灭。了解事实真相之后,我们决定不造恶业,要把恶断干净,善行修圆满。不管别人用什么方式对我,对我好,我感激他;对我不好,决定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跟自己过不去。佛教导我们,昼夜“常念善法”,这是心善;“思惟善法”,这是念善;“观察善法”,这是行善。善法念念要增长,不容分毫不善夹杂,恶才能去除干净,善才会修圆满。别人得罪我们,毁谤、侮辱、陷害我们,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何必把它存在资料库!我们要学佛菩萨与法身大士,资料库一打开,没有一点不善的东西,就成佛了。十善业道修圆满,就是无上菩提,就是圆满的佛果。我们常看到佛像圆光顶上,有“唵、阿、畔”三字,这三个字就是十善圆满。“唵一是身善圆满,“阿”是语善圆满,“吽”是意善圆满。所以,十善业道学圆满,就成佛了,比五戒还要深广。五戒是佛为弟子们传授的,十善是佛对一切众生的宣化,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处世待人接物中,都要遵守这个原则。佛将我们所有一切造作分为三大类:善业、恶业、无记业。“无记”就是无所谓善与恶,如拿毛巾擦脸、喝杯茶,凡是这类的,称之为“无记业”。善恶有标准,层次很多,通常讲的“五乘佛法”,就是五个标准: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每个阶层的标准都不一样,但是有一个不变的原理原则,就是利益众生的事业就是善业,利益自己的事业就是恶业。这个说法,初学者不能接受,因为哪个人不为自己?佛法与世法的目的不同,佛法的目的是要作佛,而作佛一定要超越三界、超越十法界。我们之所以会生活
净空法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荣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南昆士兰大学荣誉博士,澳洲净宗学院院长、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董事主席。 净空老法师,法名觉净,字净空,一九二七年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俗名徐业鸿,一九四九年旅居台湾省,一九五四年先后追随一代大哲桐城方东美教授、藏传高僧章嘉呼图克图与儒佛大家济南李炳南老教授,学习经史哲学以及佛法十三年,而于佛教净土宗着力最多。 一九五九年,法师于台北临济寺剃度,遂以恢复圣哲伦理道德教育、弘扬大乘佛法慈悲精神为己任,至今讲经教学五十年,从无间断。首倡“佛教”乃“佛陀教育”正名之说,大开印赠经典及运用影音设备、网络、卫星电视普及仁慈博爱之全民教育的风气。至今已印购六千五百套以上的《大藏经》赠送全球高等学府、国家图书馆及各宗教团体。曾受聘任台北十普寺三藏学院教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台湾中国内学院院长。创办华藏视听图书馆、佛陀教育基金会与澳洲净宗学院。指导新加坡净宗学会创办“弘法人才培训班”。现今全球有百余所的佛陀教育机构聘请法师为永久导师;成千上万的听众,通过远程教学向法师学习。 除讲经教学外,法师对各类医药、教育、慈善救济事业也非常关注,不分国家、宗教、族群,平等真诚地贡献力量。一九九七年始,旅居新加坡三年,致力团结新加坡九大宗教,告知世人“世界不同宗教确实是可以团结的”!先后荣获美国得州荣誉公民、达拉斯荣誉市民、澳大利亚图文巴荣誉市民、印度尼西亚宗教部最高荣誉,以及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南昆士兰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与荣誉教授。二○○五年,荣获英国女王AM勋衔,再次肯定了法师对多元文化教育与宗教团结的卓越贡献。半个世纪以来,法师足迹遍及五大洲。多次代表各大学至亚、澳等地参加国际和平会议;数次陪同新加坡九大宗教、印度尼西亚五大宗教代表团,访问中国、罗马、埃及等宗教圣地与大学。所到之处,不仅深受佛教信众的拥护爱戴,而且与各宗教人士亲切交流,真诚学习,成为坦诚相待的老朋友。 …… 简言之,“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净空老法师立身处世不变的原则。“仁慈博爱”,“修身为本、教学为先”是他讲经教学的纯一主旨。“诚敬谦和”、“普令众生破迷启悟、离苦得乐”则为其生命的真实意义。
周易会意 内容简介 作者自己曾经说道:“会意”取自六书,意思是笔者的论述与古哲的心意相会。《周易会意》用深入浅出的文字解注了六十四卦,阐明了儒学五经,《易》统其...
人权伦理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不仅涵盖人权的内涵、人权的论证以及人权间的冲突等基本内容,而且还从人权的视角,对平等、公正、关爱等重要伦理范畴以及各种伦理学派的价值旨...
为清朝周安士居士所著,包括“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万善先资”、“欲海回狂”、“西归直指”四部。被号称中国净土宗十三
劳特里奇出版公司出版了二十世纪众多顶级书系……这些美观大方、印刷精良的平装书的确具有非凡的价值,我们必须感激劳特里奇将这
感性的形式-阅读十二位西方理论大师 本书特色 本书论述了海德格尔、本雅明、拉冈、阿多诺、罗兰?巴特、李欧塔、德勒兹、福柯、德里达、布什亚、克莉斯蒂娃、齐泽克这十...
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将近年来作者在不同时间因应不同需要而写作的各自独立的文章分类收集整理而成。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部分是“立足当前”,包...
让你受益匪浅的极简西方美学史 本书特色 西方美学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初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对于美的探索。古希腊人多以自然理念为哲学基础,在此基础上阐述自己...
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 本书特色 始终要把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明确确区别开来;绝不要在一个孤立的词中,而只有在语句的语境中去寻...
拉纳先验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卡尔·拉纳早年致力于托马斯知识论的先验形而上学研究,把自己的先验哲学规定为“关于对启示之顺从能力的本体论”。其先验哲学的基本论题是“上...
在书中,作者曾多次用katholischeKirche(“大公教会”)的词来指“正统教会”和“分出来的教派”(比如“蒙丹教派99,“多纳图斯
提问韩非子 本书特色 韩非于是先秦时期*后一位思想大家。他不只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儒、法、道、墨诸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采诸子百家学说之精...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本书特色 围绕《论语》一书,梁漱溟先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把儒家思想解释为十三个方面:乐、讷言敏行、看自己、看当下、反宗教、毋意必固我、非功利、...
易隐.易冒-京氏易精粹-5 目录 易隐卷首八卦象例五行生克天干所属地支所属六神所属六亲生克刘伯温先生总断张星元先生总断《海底眼》一爻动变断周仲高期日捷诀习卜先读...
图解星学大成:第二部:命局分析 本书特色 古代星学秘本的总集,探索传统星命学的必读书;400多个示意图表,200多幅精美手绘插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200多幅...
北京大学哲学学科史 本书特色 韩水法主编的《北京大学哲学学科史》总结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现代中国的奠基、演变和发展的历史。本书作为一个整体,从不同的侧面来观察和描...
中国禅寺 内容简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几百处世界遗产名录中,与宗教有关的项目占百分之九十。全世界宗教徒超出25亿人,约占总人口数五分之三。中国寺庙有收藏文物...
中国佛教史 本书特色 《中国佛教史》:我国人知有佛教,远在汉初;但就历史上显着之事实言,遂相传后汉明帝时,始入中国耳。明帝永平十年(西纪六七),佛教入中国,事详...
经学通志 本书特色 《经学通志》:《说文》:经,织也《玉篇》:《经纬以成缯布也》。《借以为经纶天下之意》,《易,屯卦象》曰:雷震,屯,君子以经纶。《周札》天官《...
朝话-人生的省悟 本书特色 《朝话:人生的省悟》:诚挚、智慧、刚健二十世纪的《论语》“*后一位儒家”的人生语录如在冬季,天将明未明时,大家起来后在月台上团坐,疏...
功利主义 本书特色 功利主义是由边沁提出、穆勒完善、西季维克反思、新古典经济学发扬光大的一种伦理学思想,它的前身是庸俗的享乐主义。作为**个采用“功利主义”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