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通行本《周易》经传所作的系统解释。本书首次把《周易》的经传按照各自的体系性质作了明确的区分。其中,对经文的解释是依据原始《周易》的易象理论,对传文中的儒家易学内容的解释是依据儒家易学的方法,对传文中的原始易学内容的解释是依据原始易学的思想。凡是属于原始易学的内容,其解释都用【解】字标明,凡是属于儒家易学的内容,其解释都用【释】字标明。两大体系的各自理论在《原始(周易)原理》中有详细的阐述。《周易通解》是首次真实地展示《周易》经典本义的著作,是学习易学的必读之书。
《周易通解》是对通行本《周易》经传所作的系统解释。《周易通解》首次把《周易》的经传按照各自的体系性质作了明确的区分。其中,对经文的解释是依据原始《周易》的易象理论,对传文中的儒家易学内容的解释是依据儒家易学的方法,对传文中的原始易学内容的解释是依据原始易学的思想。凡是属于原始易学的内容,其解释都用【解】字标明,凡是属于儒家易学的内容,其解释都用【释】字标明。两大体系的各自理论在《原始(周易)原理》中有详细的阐述。《周易通解》是首次真实地展示《周易》经典本义的著作,是学习易学的必读之书。
【解】由于乾的三爻分别对应着三子卦象,初爻是震,中爻是坎,上爻是艮,因此卦象中的每一个九在实际上都是一个单卦。由于乾为龙,所以乾的三子也都是龙,就此而言,一个乾卦实际包含着四条龙(一父三子)。兽三为群,所以乾是一群龙。在《乾》的六爻中,各爻的变化都含有两个角度的内容,一是父卦直接变化的角度,二是三子卦象变化的角度,如:乾变为巽,内含有:震变为巽;乾变为离,内含有:坎变为离;乾变为兑,内含有:艮变为兑。因此,对每个爻象变化过程的考察都包含有这样两个角度的内容。由于两个角度的变化形式本来是合为一体的,因此可以把两个角度各自取象的含义结合起来。但是,在三子卦象中,上爻艮的贞道与乾的贞道不一致,乾为前进不息,艮为退缩、返回、落下,等,如果按照艮的贞道取象应用,则意味着对乾的贞道的违背,凶险;如果按照乾的贞道取象应用,则意味着对艮的贞道的违背,同样凶险。而初爻震和中爻坎的贞道都不存在这种情况,因此,在三爻中上爻艮尤为特殊。为此,经文就以上爻艮为例,来展示乾的动爻应用的方法,这就是:在取象应用时,必须同时兼顾父卦与子卦的贞道。这无疑很难做到。由于吉凶生乎动,不动则无吉凶,所以可行的方法之一就是从静态取象。所谓“群龙无首”,就是卦象“乾变为兑”的含义:乾为首,变卦兑为折断,应卦乾为群龙,所以是群龙断了头的象。这种含义对于龙而言显然是凶性的。由于“乾变为兑”中包含了“艮变为兑”,从“艮变为兑”的角度考察:艮为看见,变卦兑为折断,应卦乾为头,是看见头断了的象。由于这是从静态角度取象,所以结果没有不吉可言。因此,如果以“艮变为兑”的变化角度为重心,结合“乾变为兑”角度的取象,含义就是:看见一群龙没有了头。由于这种取象是按照静态方式,所以结果没有灾殃,吉利。因此,“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乾》用筮数九表达变化而言,看见一群龙没有了头,这种现象吉利。
汪显超,男,1967年11月生,安徽宣城人。哲学博士,主攻易学。现为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公管学院副教授。已出版著作有《古易筮法研究》、《原始(周易)原理》。
伦理学原理 本书特色 20纪初的中国文化界,相当重视西方伦理学的介绍。陈独秀曾讲,吾人结果之觉悟是伦理学之觉悟。在20世纪初出现的一大批伦理学译著中,德国哲学家...
他者的境域-列维纳斯伦理形而上学研究 本书特色 黄瑜著的《他者的境域--列维纳斯伦理形而上学研究》通过对列维纳斯伦理形而上学进行总体的把握和系统的研究,以凸显其...
巴门尼德著作残篇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包括巴门尼德著名哲学诗篇的现存残篇文本及其新的英文译文。对于流传到我们手中的巴门尼德残篇的来龙去脉,以及有关巴门尼德生平与思...
凤图腾:中国凤凰文化的权威解读 本书特色 凤凰是中国古人对多种鸟禽、动物以及太阳、风等自然现象多元融合而创造出来的神圣图腾,是中华民族“中和”文化的精神象征,也...
居明说禅 内容简介 任何时空,任何困惑,均因此书中的一句话,一个故事而顿然开悟……本书以浅显的语言,演绎着高深的佛理,是一部*具开启智慧的力作。什么是好书?回味...
大一统与儒家思想-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作品从公羊学谈起,系统地介绍了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尤其解析了与儒家思想的密切关系,是从一个角度切入中国思想史的...
肉身供养 本书特色 所谓"肉身"就是生命的载体;"肉身供养"也就是人们对于生命、心灵更深层次的思索与修行。在这部书中,蒋勋与您分享关于文明、艺术、肉身,*美的沉...
西方现代思想史 本书特色 《西方现代思想史(修订版)(精)》(作者罗兰·斯特龙伯格)为研究西方现代学术思想的*新力作之一。旨在成为一种了解西方欧洲传统中*重要的...
王玄策史印度记 本书特色 冯承钧是活跃于民国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中外交通史家。先生已故去多年,其诸多译作及著述在市场上已不多见,但他在中外交通史上的贡献却不可磨...
傅佩荣-自我的意义 本书特色 《傅佩荣:自我的意义》: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身心灵整合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风凰卫视《旧学天空》栏目主讲专家,为...
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 内容简介 《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是关于研究西方哲学史的专著。哲学史旨在有联系地阐述那为解决存在问题或使人了解我们的经验世界而作的各...
说苑要览-图文本 本书特色 《说苑》是刘向对中秘府原藏书《说苑杂事》整理后编辑而成的。该书以历史故事为主体,兼及少量格言、议论,这些故事绝大部分来自先秦典籍,大...
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学术思想上相互影响的过程。作者认为,19世纪50年代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精诚合作,恩格斯...
庞德研究 本书特色 埃兹拉·庞德(ezrapound,1885-1972)是一个有争议的美国现代主义诗人、批评家。一方面,他才华横溢,在漫长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一...
汉魏兰陵经学研究 本书特色 汉魏时期,兰陵地区经学兴盛,兰陵儒者在经学的传承、阐释、研究、弘扬及运用等方面成就斐然,影响深远,为学术文化的繁荣和经学的发展作出了...
焦竑与晚明新儒思想的重构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对焦竑思想的系统性及其在明末清初思想脉络中的“时空性”分析,探讨中国近世思想史上的三大问题:晚明新儒学者内部“三教合...
星学大成-(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占星术之大作。对于星家古法,巨细不遗,可谓大备。中国古代占星术之精品星学大成-(上下册) 内容简介 《星学大成》是中国古...
朱熹与闽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是“南渡洛学大宗”。对于推动洛学在东南的传播,促进福建文化的开发和我国文化重心的南移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经学的蜕变与史学的转轨 内容简介 本书结集了作者近年来已发表和尚未发表的有关经学和史学,以及经、史相互关系的几篇论文。分为上、中、下三编,其中“上编”的五篇论文...
现代犹太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对18世纪以来的犹太哲学、特别是20世纪犹太哲学的主要代表科恩、拜克、罗森茨维格、布伯、海舍尔和开普兰的宗教哲学作了系统的介绍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