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通行本《周易》经传所作的系统解释。本书首次把《周易》的经传按照各自的体系性质作了明确的区分。其中,对经文的解释是依据原始《周易》的易象理论,对传文中的儒家易学内容的解释是依据儒家易学的方法,对传文中的原始易学内容的解释是依据原始易学的思想。凡是属于原始易学的内容,其解释都用【解】字标明,凡是属于儒家易学的内容,其解释都用【释】字标明。两大体系的各自理论在《原始(周易)原理》中有详细的阐述。《周易通解》是首次真实地展示《周易》经典本义的著作,是学习易学的必读之书。
《周易通解》是对通行本《周易》经传所作的系统解释。《周易通解》首次把《周易》的经传按照各自的体系性质作了明确的区分。其中,对经文的解释是依据原始《周易》的易象理论,对传文中的儒家易学内容的解释是依据儒家易学的方法,对传文中的原始易学内容的解释是依据原始易学的思想。凡是属于原始易学的内容,其解释都用【解】字标明,凡是属于儒家易学的内容,其解释都用【释】字标明。两大体系的各自理论在《原始(周易)原理》中有详细的阐述。《周易通解》是首次真实地展示《周易》经典本义的著作,是学习易学的必读之书。
【解】由于乾的三爻分别对应着三子卦象,初爻是震,中爻是坎,上爻是艮,因此卦象中的每一个九在实际上都是一个单卦。由于乾为龙,所以乾的三子也都是龙,就此而言,一个乾卦实际包含着四条龙(一父三子)。兽三为群,所以乾是一群龙。在《乾》的六爻中,各爻的变化都含有两个角度的内容,一是父卦直接变化的角度,二是三子卦象变化的角度,如:乾变为巽,内含有:震变为巽;乾变为离,内含有:坎变为离;乾变为兑,内含有:艮变为兑。因此,对每个爻象变化过程的考察都包含有这样两个角度的内容。由于两个角度的变化形式本来是合为一体的,因此可以把两个角度各自取象的含义结合起来。但是,在三子卦象中,上爻艮的贞道与乾的贞道不一致,乾为前进不息,艮为退缩、返回、落下,等,如果按照艮的贞道取象应用,则意味着对乾的贞道的违背,凶险;如果按照乾的贞道取象应用,则意味着对艮的贞道的违背,同样凶险。而初爻震和中爻坎的贞道都不存在这种情况,因此,在三爻中上爻艮尤为特殊。为此,经文就以上爻艮为例,来展示乾的动爻应用的方法,这就是:在取象应用时,必须同时兼顾父卦与子卦的贞道。这无疑很难做到。由于吉凶生乎动,不动则无吉凶,所以可行的方法之一就是从静态取象。所谓“群龙无首”,就是卦象“乾变为兑”的含义:乾为首,变卦兑为折断,应卦乾为群龙,所以是群龙断了头的象。这种含义对于龙而言显然是凶性的。由于“乾变为兑”中包含了“艮变为兑”,从“艮变为兑”的角度考察:艮为看见,变卦兑为折断,应卦乾为头,是看见头断了的象。由于这是从静态角度取象,所以结果没有不吉可言。因此,如果以“艮变为兑”的变化角度为重心,结合“乾变为兑”角度的取象,含义就是:看见一群龙没有了头。由于这种取象是按照静态方式,所以结果没有灾殃,吉利。因此,“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乾》用筮数九表达变化而言,看见一群龙没有了头,这种现象吉利。
汪显超,男,1967年11月生,安徽宣城人。哲学博士,主攻易学。现为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公管学院副教授。已出版著作有《古易筮法研究》、《原始(周易)原理》。
易论天下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关于解读《易经》的书数不胜数,《易经》过去需要解,现在需要解,将来还需要解。真正读懂《易经》,一要“识象”;二要“知数”;...
中国经学史 本书特色 经学是“中国学术分类法没有发达以前之一部分学术综合的名称”。它的内容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和层面,并居于主导地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 本书特色 ★这是当今中国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著名学者易中天的*新历史著《易中天中华史》,他颠覆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以优美诗意的语...
如何以言行事 本书特色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如何以言行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如何以言行事 内容简介 J.L.奥斯汀是二战后英国著名的分析哲学家,是“牛津派日...
大学中庸译注 本书特色 《四书》是中国儒家的著名经典,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其中《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以前没有独...
宋代佛教政策论稿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宋代佛教管理政策的探讨。全书共七章,包括宋太祖受禅的佛教谶言与宋初政教关系的重建、宋代僧尼隶属机构的变迁及其意义、宋代的僧官...
中国美学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转型 本书特色 针对中国美学历史演进的不同分期,进行具有开拓意义的理论研究与学术探索,拓展中国美学历史研究的范围与思路,全面认识中国美...
儒学释蕴 本书特色 2005年在山东举行了“易学与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代表除大陆、台湾、香港之外,还有来自韩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的,囊括了海内外...
高僧大德说观音 本书特色 观世音信仰是中国人在吸收外来宗教之后的创新之举,是佛教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观世音信仰以其大慈大悲的奉献精神、往生...
十力语要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熊十力先生的论学信札及学术论文若干篇,是研究其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十力语要 目录 序:读熊十力札记(王元化)题记卷头语与人谈易...
法国汉学家的道教研究:以代表性论著为中心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时间为轴线,分三个历史阶段勾画了自明清之际至20世纪法国汉学家对道教的认识过程,涉及明清之际法国来...
星运大师-放下 快乐之道 本书特色 星云大师*畅销的励志经典;冯骥才、阎崇年、于丹、李焯芬、张德芬等联袂推荐!丛书全球销量逾二百多万册;历时四年写就,句句有味,...
尼采-剑桥哲学研究指针(英文版) 本书特色 这部《尼采》的开篇文章为尼采已出版的著作提供了一个年表式的导论和概述,也为它们的基本论题和关怀提供了一个概览。紧接着...
涂又光文存 内容简介 涂又光,1927年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师从冯友兰教授。他在先秦儒学、楚国哲学史以及中国教育哲学研究上颇...
道家易学建构 本书特色 该书所收集的多篇论文中,前两篇和*后一篇是作者比较重视的,也代表了作者的思想和学术水平。《先秦道家易学发微》一文,要在论证《周易》之哲学...
佛教十三经-金光明经 本书特色 国以人为本,人以心为本。和谐人文,清净人心。1.与儒家“十三经”一样,“佛教十三经”所收入的是浩瀚佛经中*经典的十三部经书。2....
走向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关于当代左派的文集 本书特色 《走向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关于当代左派的文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译丛》编著者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策划...
李泽厚对话集·八十年代 本书特色为什么要读《八十年代》? 李泽厚自称不是预言家, 但他80年代所言,均被30年历史发展证明! 他的“盛极”之言,对我们当下仍富有...
季羡林学术著作选集-(全十二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本丛书由季羡林的弟子组成编辑团队,对先生的学术著述进行精选和编辑★ 丛书由王树英...
文史哲研究丛刊-《近思录》版本与传播研究 本书特色 《〈近思录〉版本与传播研究》主要内容:《近思录》在长期的传刻流布中,并不是单纯以白文本的形式式传播的,它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