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南京长江大桥的概况,内容包括走马观花看南京、再下江南、触摸记忆、和大桥一起呼吸的四天四夜。
《这座了不起的大桥:南京长江大桥调查手记》不是去静态地观察南京长江大桥,而是通过实地勘察和访谈,寻找南京长江大桥产生的社会背景和这件文物与社会发展、人们命运的广泛关联。这些文字注重探究南京长江大桥的当下生存状态一这是20世纪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
走马观花看南京
2009年6月11日-14日
再下江南
2009年8月13日-16日
触摸记忆
2009年9月1日-5日
和大桥一起呼吸的四天三夜
2009年10月11日-14日
尾声
不断生产历史的南京2009年6月初,我们计划到江苏省南京市考察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计划考察的重点是南京的民国文'化遗产。南京是有帝王之气的六朝古都,同时南京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里建都的王朝总是不能长寿,而且前朝的古物总是遭到后来者的残暴洗劫,能够留到今天的实物据说并不多。国民政府是南京历史上*后一个在此建都的政权,所以可以想象,可供挖掘的民国遗产,即“20世纪文物”,定然不少。但我们过去对南京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建设成果知之甚少,除了中山陵外,只有一个半开放的总统府,介绍南京城市史的著作一般是写到孙中山1912年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为止,而把此后差不多40年的历史略而不谈,*多是概括一句:“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践踏下,南京变成一个满布旧社会风尘的破烂不堪的城市。”(《名城史话》,中华书局1984年版)去之前,打电话和南京市文物局普查办公室的吴会泽女士商量这次南京之行的考察目标,当说起我们对这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一个重点目标——20世纪文化遗产的关注和兴趣时,吴女士马上变得很兴奋。她说:“这方面南京的东西很多,主要是民国时期的一些老工厂和老建筑。”在电话中她比较详细地向我介绍了几个老工厂比如“和记洋行”、“首都水厂”等的情况,然后补充说:“除了这些,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遗产也很重要,比如南京长江大桥和金陵饭店。”南京长江大桥进入这次文物普查的视野一点儿都不令人吃惊,由于几十年的传播和灌输,大桥的形象早已深深地镌刻在几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不管是否到过南京长江大桥,每个中国人都能勾勒出一幅准确清晰的大桥图像。在大桥建成后的40年,起码有20年它是一个几乎和北京天安门同样重要的文化符号,如果说后者代表着国家主权的尊严,那么前者则一度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主要象征物。金陵饭店对于很多人来说也并不陌生,起码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金陵饭店还是“高楼大厦”的象征,去南京旅游的外地游客,在到夫子庙和雨花台的路途上经过南京的商业中心新街口时,往往不会忘记抬头仰视一下这座在当时显得鹤立鸡群的“高楼”。但即使如此,把它作为这次文物普查的对象还是多少有点儿出乎我的意料。吴女士解释说:“金陵饭店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个中外合资酒店,也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意义。”6月11日上午11时,我和北京鲁迅博物馆的黄乔生副馆长在北京南站乘坐D31次火车出发去南京。坐这趟车有个好处,就是能在天黑前到达南京,这样就能顺便观赏长江大桥,以前去南京都在晚上到达,去的时候也想着路上要看看长江大桥,但总是到了南京站才知道早已经不知不觉地过了大桥,所以也就总是不能看到。从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历来是贯通中国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连接着有连续几百年皇都传统与古老文明的北京和与西洋文明*为接近的河口型海港城市上海。自从1843年“开埠”以后,短短几十年,上海在西方资本的刺激下迅速发展并成为整个东亚近代化转型的枢纽和样板,在经济和市政迅速发展的同时,上海在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一种以商业资本为动力、以市民消费为目标的大众文化形式,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海派”文化;与之相对应,作为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北京则以“大学城”和在它的精英小圈子中酝酿发酵的“京派”文化而著称。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由此,南京作为特别市取代北京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了以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为顾问的“首都建设委员会”,1929年年底推出了雄心勃勃的《首都计划》。也是在1927年,80多年前就被辟为开放口岸、与西方文明*为接近的城市上海也被确定为特别市,提出一个以“大上海市中心计划”为主的“大上海都市计划”。这样,北京既非政治中心,亦非商业中心,所剩下的就只有沧桑的城墙和城墙内满城的古建筑,这些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被废弃之后,就“脱出”了它原来的语境,不再是政权运行的权力空间,而成为供人观看的“风景”。对于南京和北京在这个时代的功能与角色变化,林语堂说:“南京(1938年以前)和东京一样,代表了现代化的,代表进步,和工业主义,民族主义的象征;而北平呢,却代表旧中国的灵魂,文化和平静;代表和顺安适的生活,代表了生活的协调……”(《北京乎》,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第507页)通过1911年就全线贯通的铁路线(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贯通,而仅是三段铁路宁沪铁路、津浦铁路、京奉铁路的连接),南京和上海的文化人在享受西方物质文明之余,可以方便地到达北京,游览前朝的宫殿楼阁,感受代表中国性的古都文明。这些人当中,著名的人物如郁达夫、郑振铎、钱歌川、唐驶等。不管是谁要从上海到北京,由于长江的阻隔,都要在南京停留中转。这时,连通北京和上海的津浦铁路和沪宁铁路成为连接中国的商业中心上海、政治中心南京和文化中心北京的黄金要道。1949年lO月1日,中国的首都再次回到北京。和22年前的北京一样,南京成为人们游览观光的目标。旅行社为游客设计的“华东五市游”,其核心城市往往是南京。南京的旅游吸引物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内容,但是中山陵、总统府、美龄宫这些民国建筑的吸引力却长盛不衰,就像到北京必看故宫一样,人们对曾经和老百姓距离遥远的神秘宫殿总是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但一般外地游客能够看得见的民国建筑也就只有这么几个,虽然人人心里都觉得,不会只是这么几个。确实不只是这么几个。在南京的**天晚上,同行的老黄要去他读过研究生的南京大学故地重游,要我陪他同去。在黑魃魃的校园,老黄急切地前行,目标是并非文物却胜似文物的当年他住过的学生宿舍和念过书的教室。看到当年新盖的宿舍楼如今变得很是破败,老黄直念叨:“旧了,旧了。”虽然这几个陈旧的老楼并非文物,但我们很快就走到一幢四周树木蓊郁、墙面爬满青藤的很是相貌堂堂的大屋顶建筑物跟前。老黄说,这是南京大学北楼,是民国时期“中央大学”的老建筑。但南京大学校园里的灯光很是暗淡,不能尽情地浏览。老黄说:“这里边还有不少老楼,还有赛珍珠住过的房子。”从另一个大门口出了南大,沿中山路返回我们下榻的中心大酒店,没走几步,就瞥见路边的一个大门边上有块牌子,写着“国民政府司法部旧址”。……
钱振文,1966年生,曾经在新闻媒体工作过十几年,担任过记者、编辑和部门主任。后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获文学博士学位,现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鲁迅研究和文化遗产研究。
亨利·米肖Henri Michaux(1899-1984)法国诗人。出生于比利时的那慕尔,二十五岁时来到巴黎,接触到超现实主义运动,结识菲利普·苏波和安德烈·布...
唐宋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唐宋两代散文,是先后紧相联系在一起的极其重要的文学发展阶段。他们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作了可贵的贡献。 唐宋散文成为后世...
幸福是一种能力 本书特色 盲目较劲往往是人世间痛苦的根源,唯有具备不较劲的智慧,才能把劲儿节省和积聚起来,使在正确的方向上,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得到真正...
被围与突围 本书特色 知识理性的手术刀,批判武器的犀利交锋,学院知识分子书斋内外不甘落寂的文化幽怀。当代大众文化批评的系列丛书,名家云集,笔锋犀利,见解深刻,知...
《滕泰透视通胀》内容简介:近两年,通胀已经成为各大媒体,普通百姓,投资机构,政策制定者均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在全球经济危机
人文悦读·达尔文读本 本书特色 《贝格尔舰环球航行记》是一部优美的散文作品,对热带自然界景观的描写,对动物界、植物界、地质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述,对奴隶制度的憎...
人间词话 本书特色《典藏:人间词话》,《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对中国古代的优秀词作进行了集中点评,是王国维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洗...
《神奇编发完全自学教程(全视频版)》内容简介:美妆行业在不断发展,基础的编发手法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了,新的编发方式不断
那三届-77.78.79级大学生的中国记忆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了38位“新三届”学人励志传奇、成功故事、反思、梦想,呈现给读者一个难以复制的群体的集体...
李商隐集 内容简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进士。他是晚唐诗坛巨擘,四六骈文章奏的代表作家。鲁迅曾说:“玉...
顾准(1915年7月1日—1974年12月4日),中国当代著名思想家、经济学家。他在青年时代参加了共产主义运动。解放初期任华东军政委员尝财政部副部长兼上海市财政...
马识途文集9风雨人生(上下) 内容简介 《马识途文集》,是马老半个多世纪以来文学创作的结晶集成,包括小说、纪实文学、散文、诗词、随笔、游记、杂文等等。马老在自序...
《摩托日记》内容简介:手记式的文字记录了1951年切·格瓦拉和朋友阿尔贝托·格拉纳多两度靠骑摩托车和在公路上拦车,在南美洲五国
书卷似故人-序跋小品赏读 本书特色 序跋常常是一部书的主旨与精神的体现,或者是对一幅字画的精到评价,所以它是人们畅游书山的捷径,横渡艺海的轻舟。而优秀的...
一对小兔子-胡适夫妇两地书 内容简介 胡适晚年时曾以“过来人”的心情总结过他跟汀冬秀结合四十余年而终于不弃的经验。他说:“我认为爱情是流动的液体,有充分的叮塑性...
书趣文丛/第二辑2:逝水集 目录 **分 逝水集——师友琐忆 朱自清先生 留在我心中的记忆 追怀李健吾学长 五十年的友谊 回忆叶公超先生 六十年的友情 回忆朱光...
情趣·情思·情怀 内容简介 这本书汇集了三篇文章。我爱书,书不仅是工作、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爱好兴趣的载体、个体特征的表现、情感世界的流露。看书、购书、藏书、写...
南明时期(1644—1661)经历了四个小朝廷,其间士人撰写了大量的诗歌,本书通过细致考订南明诗歌,可以见出士人们不约而同地述说
烧梦:李锐日本讲演纪行 本书特色 既然使用方块字,那么和方块字相始终也根本无法拆开的文化传统,也就必然成为你写作的一部分,既然用方块字写作,你也就必然要被纠缠进...
《钱币上的中国史(全3册)》内容简介:100种钱币传奇的中国历史,讲述钱币的故事与历史,另类解读朝代兴衰、中国文化与文明。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