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皃易内仪以》·六卷、《皃易外仪》·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倪元璐撰。元璐字玉汝,上虞人。天启壬戌进士。历官户部尚书,兼礼部尚书、翰林学士。崇祯甲申殉难。世祖章皇帝赐谥文贞。事迹具《明史》本传。是书《内仪以》专以《大象》释经,每卦列卦爻辞至《大象》而止。以六十四卦《大象》俱有以字,以之为言用也,故以名书。《外仪》则有《原始》、《正言》、《能事》、《尽利》、《曲成》、《申命》六目,而又别为小目以纪之。皆取《系辞》中字义名篇,篇各有图。朱彝尊《经义考》曰:“倪氏元璐《皃易内仪》六卷,《外仪》十五卷。《内仪》之下无以字。”然此编为当时刊本,实有以字,则《经义考》误脱也。其名《皃易》者,蒋雯阶《序》谓:“公作《皃易》,皃者,姓也”。考《说文》倪、皃本二字,惟《汉书·皃宽传》皃与倪同,则是古字本可通用。然考元璐《自序》实作孩始之义,其文甚明。则雯阶不免於附会。万历中紫溪、苏濬已先有《儿易》,岂亦寓姓乎。元璐是书,作於明运阽危之日,故其说大抵忧时感世,借《易》以抒其意,不必尽为经义之所有。然《易》兴於中古,而作《易》者有忧患。其书不尽言,其言不尽意,而引伸触类,其理要无不包。《春秋繁露》,其言不尽比附《春秋》,而儒者至今尊用之,为其大义与《春秋》相发明也。元璐是书,可作是观,盖与黄道周《三易洞玑》等书同为依《经》立训者也。其人足并传,其言亦足并传。必以章句训诂核其离合,则细矣。
《易经辨疑》·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问达撰。问达字天民,江都人。前有康熙己未广平冀如锡《序》,称其得力於阳明良知之
《周易述》·二十三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惠栋撰,栋字定宇,号松崖,元和人。其书主发挥汉儒之学,以荀爽、虞翻为主,而参
《读易蒐》·十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郑赓唐撰。赓唐,缙云人。前明天启丁卯举人,官至福建按察使佥事。是书《序》称丁亥
《易说》·四卷(永乐大典本)宋赵善誉撰。善誉字静之,宗室子也。乾道五年试礼部第一。累迁大理丞,潼川路提刑转运判官。事迹见
《子夏易传》·十一卷(内府藏本)旧本题“卜子夏撰”。案说《易》之家,最古者莫若是书。其伪中生伪,至一至再而未已者,亦莫若
《周易古文钞》·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刘宗周撰。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山阴人。万历辛丑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南都破后,绝粒
《十愿斋易说》·一卷、《霞舟易笺》·一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吴锺峦撰。锺峦字峦稚,武进人。崇祯甲戌进士。官桂林府推官。
《周易古占法》·一卷、《古周易章句外编》·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宋程迥撰。迥字可久,初家宁陵之沙随,后徒馀姚。受经於嘉兴
《周易惜阴录》·四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徐世沐撰。世沐字尔瀚,江阴人。《江南通志》列之《儒林传》中,称其与陆陇其相
《易经提要录》·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徐铎撰。铎字令民,盐城人。乾隆丙辰进士,官至山东布政使。此书不载《经》文,第摭
《大易阐微录》·十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刘琯撰。琯字献白,枣强人。先天之图,於《周易》之上别尊羲《易》,其传出自陈抟
《周易会缉》(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吴映撰。映字沐日,晋江人。其书大旨皆宗朱子《本义》而折衷於《蒙引》、《存疑》诸
《图书质疑》(无卷数,河南巡抚采进本)明薛侃撰。侃字尚谦,号中离,揭阳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行人司司正。事迹具《明史》本
《周易纂》·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之俊撰。之俊字沧起,汾阳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是编用注疏本,汇先儒旧说
《周易传义合订》·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朱轼撰。轼字若瞻,高安人。康熙甲戌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端。是编因程子《易
《易经澹窝因指》·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张汝霖撰。汝霖字明若,山阴人。万历乙未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其书随文训释,
《易数钩隐图》·三卷、附《遗论九事》·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刘牧撰。牧字长民,其《墓志》作“字先之”,未详孰是,或有
《易义随记》·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夏宗澜撰。宗澜字起八,江阴人。由拔贡生荐授国子监助教。是编乃宗澜恭读御纂《周易折
《周易生生真传》·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喻国人撰。谓先儒解《易》为变易,为交易,总不如《系辞》“生生之谓易”五字最确。
《孔门易绪》·十六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德纯撰。德纯字能一,号松南,长洲人。康熙庚辰进士,官常山县知县。是书专以《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