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缉说》·十卷(内府藏本)
元王申子撰。申子字巽卿,邛州人。其始末未详。据卷首载田泽《刊书始末》,惟称其“皇庆二年行省劄付充武昌路南阳书院山长”,又称其寓居慈利州天门山,垂三十年始成《春秋类传》及此书。泽为申送行省、咨都省移翰林国史院勘定,令本处儒学印造而已。其说《春秋》,主有贬无褒之说,今未之见。其说《易》则力主数学,而持论与先儒迥异。大旨以《河图》配先天卦,以《洛书》配后天卦,而於陈抟、邵子、程子、朱子之说一概辨其有误。於古来说《易》七百馀家中,惟取六家。一《河图洛书》,二伏羲,三文王,四周公,五孔子,六周子《太极图》也。其自命未免太高,不足为据。同时有玉井阳氏者(案阳氏佚其名字,惟其姓见申子此书中,字为阴阳之阳,盖宋阳枋之族也。朱彝尊《经义考》作杨氏,误。谨附订於此),受《易》於朱子门人渊,已传五世,著《易说》二卷以驳之。申子又一一辨答,其大端具见於书中。盖万事不出乎奇偶,故图书之学,纵横反覆,皆可以通。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耳。然考申子之缴绕图书者,仅前二卷。至於三卷以后,诠解经文,仍以词变象占比应乘承为说,绝不生义於图书。其言转平正切实,多有发明。然则又何必绘图作解,纚纚然千万言乎?读是书者,取其诂经之语,而置其经外之旁文可也。所解惟《上、下经》为详,《系辞》稍略,《说卦》、《杂卦》尤略,《序卦》一传则排斥非孔子之言,但录其文而无一语之诠释。盖自李清臣、朱翌、叶适以来,即有是说,不始於申子。其论《易》中错简、脱简、羡文凡二十有四,但注某某当作某某,而不改《经》文,亦尚有郑氏注书之遗意,与王柏诸人毅然点窜者异焉。
《易经衷论》·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英撰。英字敦复,桐城人。康熙丁未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谥文端。是书专释六十四
《易小传》·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宋沈该撰。该字守约,一作元约,未详孰是。吴兴人。登嘉王榜进士。绍兴中官至左仆射,兼修国
《周易要义》·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宋魏了翁撰。了翁字华父,号鹤山,临邛人。庆元五年进士。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参知政
《周易时义注》(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章佐圣撰。佐圣字右臣,歙县人。其书依经训解,而以《卦图》一卷附於后。大旨主於言
《周易经传训解》·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宋蔡渊撰。渊字伯静,号节斋,建阳人。案朱彝尊《经义考》,蔡渊《周易经传训解》
《易会》·八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邹德溥撰。德溥字汝光,安福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司经局洗马。《明史·儒林传》附见其祖
《周易录疑》(无卷数,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陈绰撰。绰字文裕,福安人。是编用注疏本而不载《经》文,《上、下经》但标卦名,《
《周易生生真传》·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喻国人撰。谓先儒解《易》为变易,为交易,总不如《系辞》“生生之谓易”五字最确。
《周易存义录》·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徐世沐撰。其文与《周易惜阴录》并同。盖自觉其冗杂,删为此本,非别一书也。
《易荡》·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方鲲撰。鲲字羽南,桐城人。其书不载经文,不依《周易》卦次。惟据《大传》“八卦相荡”之
《身易实义》·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沈廷劢撰。廷劢字克斋,嘉兴人。康熙中由副贡生授栾城县知县,官至商州知州。是书一以
《易经辨疑》·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问达撰。问达字天民,江都人。前有康熙己未广平冀如锡《序》,称其得力於阳明良知之
《周易易简编》(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陆起龙撰。起龙字云从,上海人。万历壬子举人。官永宁县知县。是书《自序》,谓采汉
《周易订疑》·十五卷、《序例》·一卷、《易学启蒙订疑》·四卷、《周易本义原本》·十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旧本题“董养性撰
《顾氏易解》(无卷数,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顾曾唯撰。曾唯字一贯,号鲁斋,吴江人。嘉靖癸丑进士。朱彝尊《经义考》载顾曾唯《
《周易易简说》·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高攀龙撰。攀龙字云从,无锡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左都御史。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谥
《读易举要》·四卷(永乐大典本)宋俞琬撰。是书《文渊阁书目》、焦竑《经籍志》、朱睦《授经图》皆著於录。然外间传本殊稀,故
《四圣一心录》·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钱一本撰。是书於《像钞》之外,又舍数而言理。其言理,舍天而言人。其言人,又舍事而
《周易本义集成》·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熊良辅撰。良辅字任重,号梅边,南昌人。延祐四年尝领乡荐,其仕履未详,是书前有
《易经渊旨》·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吴郡归有光撰”。有光字熙甫。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太仆寺丞。事迹具《明史·文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