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缉说》·十卷(内府藏本)
元王申子撰。申子字巽卿,邛州人。其始末未详。据卷首载田泽《刊书始末》,惟称其“皇庆二年行省劄付充武昌路南阳书院山长”,又称其寓居慈利州天门山,垂三十年始成《春秋类传》及此书。泽为申送行省、咨都省移翰林国史院勘定,令本处儒学印造而已。其说《春秋》,主有贬无褒之说,今未之见。其说《易》则力主数学,而持论与先儒迥异。大旨以《河图》配先天卦,以《洛书》配后天卦,而於陈抟、邵子、程子、朱子之说一概辨其有误。於古来说《易》七百馀家中,惟取六家。一《河图洛书》,二伏羲,三文王,四周公,五孔子,六周子《太极图》也。其自命未免太高,不足为据。同时有玉井阳氏者(案阳氏佚其名字,惟其姓见申子此书中,字为阴阳之阳,盖宋阳枋之族也。朱彝尊《经义考》作杨氏,误。谨附订於此),受《易》於朱子门人渊,已传五世,著《易说》二卷以驳之。申子又一一辨答,其大端具见於书中。盖万事不出乎奇偶,故图书之学,纵横反覆,皆可以通。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耳。然考申子之缴绕图书者,仅前二卷。至於三卷以后,诠解经文,仍以词变象占比应乘承为说,绝不生义於图书。其言转平正切实,多有发明。然则又何必绘图作解,纚纚然千万言乎?读是书者,取其诂经之语,而置其经外之旁文可也。所解惟《上、下经》为详,《系辞》稍略,《说卦》、《杂卦》尤略,《序卦》一传则排斥非孔子之言,但录其文而无一语之诠释。盖自李清臣、朱翌、叶适以来,即有是说,不始於申子。其论《易》中错简、脱简、羡文凡二十有四,但注某某当作某某,而不改《经》文,亦尚有郑氏注书之遗意,与王柏诸人毅然点窜者异焉。
《易经蒙引》·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蔡清撰。清字介夫,号虚斋,晋江人。成化甲辰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事迹具《明史
《周易析疑》·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兰皋撰。兰皋原名一是,字天随,武进人。是书初刻於乾隆甲子,至己巳又改订八十页
《易通》·一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方时化撰,其《易》学之第六称也。多取《通书》、《正蒙》之言发明《易》理。案《通书》一
《易疏》·五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黄端伯撰。端伯字元公,江西新城人。崇祯戊辰进士。除宁波府推官。福王时官礼部仪制司郎中
《易经通论》·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曹学佺撰。学佺字能始,侯官人。万历乙未进士。官至四川按察使。以著《野史纪略》削籍
《丰川易说》·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王心敬撰。心敬字尔辑,鄠县人。乾隆元年荐举贤良方正,以老病不能赴京而罢。心敬受业
《易本义附录纂疏》·十五卷(内府藏本)元胡一桂撰。一桂字庭芳,号双湖,婺源人。景定甲子领乡荐,试礼部不第,教授乡里以终。
《周易郁溪记》·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郁文初撰。文初号郁溪,蕲州人。官至肇庆府知府。此书为河间贾棠所刊。凡《总论》
《周易象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章潢撰。潢字本清,南昌人。万历乙巳以荐授顺天府学训导。时年已七十九,不能赴官,诏用
《周易明善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徐继发撰。继发字绳武,贵溪人。其书专以后天诸图为主,由占筮卦气而蔓衍於律吕等韵
《易璇玑》·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吴沆撰。沆字德远,临川人。绍兴十六年,与其弟澥诣行在献书。澥所献曰《宇内辨》,曰《历
《今易诠》·二十四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邓伯羔撰。伯羔字儒孝,常州人。朱彝尊《经义考》载其《古易诠》二十九卷,《今易诠
《经义管见》·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饶一辛撰。一辛字冶人,南城人。是书成於雍正丙午。凡《图说》七、《周易统天旋卦赋》
《易小帖》·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说《易》之语,而其门人编次成书者也。奇龄所著经解,惟《仲氏易》及《春秋传》二
《周易函书约存》·十八卷、《约注》·十八卷、《别集》·十六卷(刑部尚书胡季堂家藏本)国朝胡煦撰。煦字晓沧,光山人。康熙壬
《易经提要录》·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徐铎撰。铎字令民,盐城人。乾隆丙辰进士,官至山东布政使。此书不载《经》文,第摭
《周易详说》·十九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刘绍攽撰。绍攽,三原人。是书大旨以程《传》为宗,与《本义》颇有同异,於邵子先天
《读易隅通》·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来集之撰。集之字元成,萧山人。崇祯庚辰进士。官安庆府推官。是书多触类旁推以求其融贯
《周易章句证异》·十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翟均廉撰。均廉字春沚,仁和人。乾隆乙酉举人。官内阁中书舍人。是书取《周易》
《周易集解增释》·八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仁浃撰。仁浃,秀水人。是书前有乾隆戊辰《自序》。首八卷载诸儒传授及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