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王国维评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纳兰性德,现存词作349首,刊印为《饮水集》和《侧帽集》,后多称《纳兰词》。词风淡雅又不乏真情实意,哀感顽艳却并不媚俗,感情简单质朴,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广为传唱,一时有“家家传唱饮水词”之说。他的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字里行间,真情天然流动,饱含着美好的感情和纯真的激性。
本书收录的纳兰性德的词,是对纳兰性德情感的真实写照。纳兰性德是情深不寿的**典型,生命短暂却拥有很多故事。他用词章抒写自己所有的故事,一首首小词似乎信手拈来,却能掀起读者内心深处巨大的波澜。轻轻翻开这本书,透过婉丽隽秀、明净清婉、感人肺腑的小令长调,仿佛能看到那个拥有着绝世才华、出众容貌、高洁品行的人站在那里,散发着一股遗世独立、浪漫凄苦的气息,华美至极,多情至极,深沉至极,孤独至极。一个才华横溢、欲报效国家而不能如愿;一个因爱而陷入爱的漩涡中挣扎的多情男子,都尘封在这里。
《纳兰词全解(白金版)》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纳兰词》,书中设置了注释、赏析、点评等栏目,从多角度将作品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及作家境况全面地展示出来,帮助读者方便快捷地掌握其精华。《纳兰词全解(白金版)》数百幅精美图片,包括人物画像、山水景物等,与文字相辅相成,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受,将阅读变成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充分体验阅读的乐趣。
序言
**次读纳兰词究于何时,已经记不大清楚了。但,**次被纳兰词深深吸引却是记得颇清楚的。那是在有些遥远的日子里:高考已毕,北上入学报到的前夜。在整理行囊之余,无绪之中,拿来一本词选,信手翻看,无意之中竟看到了纳兰性德的那首《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当时的年岁是颇有些“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便自忖找到了知音。于是捧着他的词,在初秋的院子里且行且吟,感觉自己仿佛已经受了几多山程水驿,来到了北方,再也听不见故园低低的呼吸了,眼前是一更的风、一更的雪和茫茫的夜。于是一种伤感之情兀自充满了小小的心灵,至于纳兰性德是谁,这首词好处在哪,却无甚心思注意到。
如今想来,这些做法固然有些孩子气。然而“喜欢”,究竟是难以言说的。恰如纳兰《少年游》中所言:“称意即相宜。”当然,纳兰这句说的是爱情:深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常常要问:“你喜欢我什么啊?”答案其实真的颇简单,爱就爱“称意”这两个字啊!看着你,眼睛觉得舒服;听到你,耳朵觉得舒服;摸到你,手指觉得舒服;闻着你,鼻子觉得舒服……就是称意。称意了,便即相宜了。然而以此解释我们缘何喜欢某一首诗词,我以为尚不足也。
诗词是有意舍弃了文学和生活的表象的,直指人的心灵和灵魂,与我们的情感*微妙之处相联,与人类的生命节奏相关。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其实常常都会有一种朦胧的韵律,如清波之渺渺、荷香之淡淡、杨柳之依依。
当我们读到某一首诗词时,内心的这种韵律便会涌出,与诗词中的节奏、旋律产生共鸣,每逢此时,我们便会被一首诗词打动了,尽管它们有时并不甚高明。然而,对于这两种心灵韵律的契合,我们并不总能详加体察。诗人本人风花雪月的故事,爱恨情愁的演绎反而更能打动我们。然而,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灵的共振、情感的牵结、灵魂的交谈。我们喜欢某个人,一定是他或他生命的一部分打动了我们。对于纳兰来说,尤是如此。
严格说来,纳兰的词是“仿”出来的,若依启功先生的说法:“唐前的诗是淌出来的,唐朝的诗是嚷出来的,宋朝的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然而,这并不妨碍三百多年后我们进入纳兰的心灵世界:其“绝域生还吴季子”式的诚,“天上人间情一诺”式的真,“情在不能醒”式的“索性多情”,如斯种种至情至性,拨动了我们内心深处那根“一往情深深几许”的琴音,让我们为卿痴狂,“共君此夜须沉醉”。
正是在这种有些无来由的“喜欢”中,我买来了中华书局出的《饮水词笺校》,开始逐字逐句地阅读。然而有一点辛苦、一点不习惯,大概是文字是竖排的缘故吧。两个多月过去了,稿子也写得差不多了,可是心中的纳兰反而模糊起来:这位公子竟在何处呢?是在淅沥的风雨中,寂寂的金井旁,为伊人葬落花?还是在月明星稀的渌水亭畔,清风徐徐的合欢树下,与朋友赏花观荷?抑或在深秋的黄昏,萧瑟的西风中,怀揣一卷诗词,按剑垂鞭,慢慢地走进那半透明的深深的蓝里……然而不管在何处,就是“喜欢”,诚如一位网友所说:想去为他伤,为他悲,为他痴,为他狂,“爱”上他,是颇容易的情,一如清澈见底的溪水,照出每一个人的灵魂。譬如“人生若只如初见”,譬如“当时只道是寻常”,譬如“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
相遇总是太美。至情如纳兰者,倾其一生,苦苦诉说,却不脱离殇二字。《楚辞》中云:“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人的生命存在,从未永恒,总也无法超越这个平常的字眼。然而我们还有相知,一如三百年后,我们与纳兰结缘,听他,懂他……
在《還魂草》、《孤獨國》之後,時隔三十七年,詩集《約會》在眾盼聲中出版。周夢蝶孤獨的身影孓然獨行於城市,雖擺脫生活的羈絆
余华论-修订本 本书特色 余华,是中国当代极有天赋、*有成就也*值得研究的作家之一。本书主要从“余华论”“余华中短篇小说解读”及“余华研究资料索引(1986—2...
名著名译插图本 叶甫盖尼·奥涅金 本书特色 普希金是**个具有世界影响的俄罗斯作家。他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高尔基誉为“俄国...
新世纪诗典-第一季 本书特色 当代*具锋芒诗人——伊沙编选打造新诗史,每行字句都是时代的变奏。不以姿态、立场、资历、辈分取舍作品,只以作品质量为唯一评价标准,《...
《中国摄影艺术史》内容简介:《中国摄影艺术史》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摄影艺术史的专著。《中国摄影艺术史》以历史唯物主义史学观,把
音乐的故事 本书特色 罗曼·罗兰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他说,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有人说他的写作中有瑕疵,但...
林中的陌生人:最后一位隐士 本书特色 一九八六年,二十岁的克里斯多夫•奈特离开了家,从此消失在森林里。他住在自己搭建的帐篷里,从不生火,以勇气、智慧和...
草堂:2017.05 总第10卷 本书特色 《草堂》诗刊以“传承大唐风骨,繁荣当代诗歌”为宗旨,立足成都,面向海内外,是成都诗意的城市文...
罗马爱经 本书特色 《罗马爱经》是古罗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部命运多舛的旷世奇书,一部探索男女情爱的经典之作,通篇洋溢着文学的诗情画意和情爱的浪漫气息。作者引用大...
《哈姆莱特》内容简介:为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特以我社方平先生主编、主译的华语世界首部诗体版《莎士比亚全集》为基础,综
乡关何处 本书特色 《乡关何处》是著名作家叶兆言抒写乡愁的散文集,文笔简洁,风格恬淡,本书包含了叶兆言散文中与故乡有关的多种题材,或记录南京旧时风情,或描写南京...
味之风月 本书特色 牛津大学生物学博士后带你从北京到广州,从香港到加拿大,从《金瓶梅》到《儒林外史》,遍数世间美味,探访极致味蕾享受。味之风月 内容简介 牛津大...
亨利·米肖(Henri Michaux,1899-1984)法国诗人。出生于比利时的那慕尔,二十五岁时来到巴黎,接触到超现实主义运动,结识菲利普·苏波和安德烈·...
朱自清全集(第2卷·平装) 内容简介 本卷收入《国文教学》、《读书指导》、《新诗杂记》三本集子。三本集子所收的文章,除《新诗杂话》的头两篇是1936年所作外,都...
《汽车中的化学》内容简介:本书以“汽车中的化学”为切入点,引领读者进行深度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感受化学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
我那风姿绰约的夜晚 本书特色 这本《我那风姿绰约的夜晚》由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也即本书作者张洁亲自编选,权威收录了张洁的经典小说和散文作品,真实呈现了与共和国共...
今夜.不要每况愈下 本书特色 白人。非洲人。白种非洲人。“可你究竟是什么人呢?”大家一遍又一遍地问我。“你到底从哪儿来?”我的灵魂没有栖息的家园。我既不属于非洲...
《山居普陀》内容简介:本书是蒋瞰全新的山居生活随笔集。为了与丈夫团聚,为了修养身心,她迁居普陀山,背山面海,红尘佛灯,僧尼
顾城诗集 本书特色 本书为著名诗人顾城诗集。顾城是中国当代优秀的诗人之一,本书收录了他的诗歌作品一百多首。其经典诗作《一代人》《远和近》《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2013年中国随笔精选 本书特色 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的《2013年中国随笔精选》是2013年度华文世界各大媒体*优秀的随笔文字,分四辑编辑。**文化点击,系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