蒉益民编著的这本《从语言到心灵(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的研究)》可谓“十年磨一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哲学意义。作者不仅对当代语言哲学中通行的专名直接指称理论给予了全面审视和批判,提出了一种社会—历史—因果—描述的指称理论和生活整体主义观点,而且对当代心灵哲学中的物理主义和反物理主义主张都给予了全面考察,并提出了自己的实用主义特性二元论主张。不仅如此,作者还运用这些观点和主张对古希腊哲学和分析的形而上学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许多有趣的结论。全书内容丰富,话题广泛,充分反映了当代哲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值得国内学界仔细研读,反复思考。
《从语言到心灵(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的研究)》以对专名的指称和意义问题的研究为基础,然后运用所得到的结果对意识的物理主义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作者蒉益民首先提出并论证了关于专名指称和意义的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的理论。这里的生活是指物理世界、社群、个人相互交融所形成的有机体及其在历史中的演化和展开。整体主义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专名的语义内容/语义意味往往孕育和隐含在上述生活之流的各个组成部分中;二是在决定专名的指称和意义时,我们往往需要对构成我们生活形式的方方面面的因素作出一个实践理性指导下的整体考量。作者然后将其在语言哲学中的研究结果运用到心灵哲学中:对二维语义学以及心灵的渐逝型取消主义理论作出了自己的改进和发展,对现象概念策略、强表征主义策略等物理主义辩护策略进行了批评,对可想象性论证、二维语义学论证等反物理主义论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终论证并走向关于意识的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特性二元理论。 了《从语言到心灵(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的研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的话**篇语言哲学:专名意义的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理论及其在心灵哲学中的应用**章对直接指称理论的批判之一:索姆斯对直接指称理论的新发展1.1 专名的意义和指称:历史与挑战1.2 索姆斯对几种新的描述理论的批判1.3 索姆斯为直接指称理论所作的新辩护以及我对这种辩护的质疑第二章对直接指称理论的批判之二:直接指称理论对空名问题的解答2.1 直接指称理论和空名问题2.2 塞尔蒙对空名问题的解答以及我对这种解答的质疑2.3 其他一些对空名问题的新解答以及我对这些解答的质疑第三章对直接指称理论的批判之三:直接指称理论对弗雷格之谜和信念之谜的解答3.1 塞尔蒙对弗雷格之谜的解答以及我对这种解答的质疑3.2 塞尔蒙对信念之谜的解答以及我对这种解答的质疑3.3 心灵内容和语义内容第四章对专名指称的研究结果: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因果的和描述的理论4.1 传统描述理论和克里普克的因果理论以及它们所面临的困难4.2 埃文斯的早期和晚期理论以及它们所面临的困难4.3 专名指称的一种因果描述理论,以及为什么这种理论能够解决现在所知的所有困难第五章专名意义的一种社会的和实用的理论,以及由此体现和表达的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的理念5.1 专名意义问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挑战5.2 对生活整体主义观点的一种直觉上的推荐5.3 对生活整体主义观点的一种理论上的论证5.4 对生活整体主义观点的进一步阐述和反思第六章上述理论在心灵哲学中的应用之一:一种社会实用版本的二维语义学理论6.1 查默斯的二维语义学理论框架6.2 对认知内涵概念的几种反对意见6.3 对琐碎性反对意见的进一步探讨6.4 对认知内涵概念的一种社会的和实用的阐述与辩护第七章上述理论在心灵哲学中的应用之二:对心灵哲学中渐逝型取消主义的一种阐述和发展,以及关于科学的发展和语境的变迁对意识感受性词语的语义内容的可能影响的研究7.1 心灵哲学中的取消主义7.2 取消主义中的渐逝型理论7.3 对渐逝型理论的一种阐述和发展7.4 对以上阐述的进一步反思和追问第二篇心灵哲学:对主要反物理主义论证的研究以及对主要物理主义辩护策略的批评,对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之争中的语言哲学深层难题的一种阐述和解答第八章心灵哲学中关于意识的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之争,以及五个主要的反物理主义论证8.1 当前心灵哲学中的核心课题:意识8.2 当前心灵哲学中的核心课题:心灵内容8.3 反物理主义的模态论证8.4 反物理主义的知识论证8.5 反物理主义的解释空缺论证8.6 反物理主义的二维语义学论证8.7 反物理主义的心灵因果性论证第九章反物理主义论证之一:对可想象性论证的分析和研究9.1 克里普克的语义学策略9.2 列文的情形一表象理论框架9.3 克里普克对心灵物理主义的批判以及物理主义哲学家的回应第十章反物理主义论证之二:对知识论证的分析和研究10.1 杰克逊关于玛丽的思想实验以及知识论证的论证结构10.2 对于知识论证的五种类型的反对意见10.3 对知识论证的分析和诊断:这一论证究竟向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哲学挑战第十一章反物理主义论证之三:对解释空缺论证的分析和研究11.1 解释空缺论证产生的历史背景、它的论证结构以及它对物理主义挑战的实质11.2 对于解释空缺论证的三种主要的反对意见11.3 对解释空缺论证的几点质疑和批评,以及这一论证究竟向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哲学挑战第十二章物理主义辩护策略之一:对野蛮同一性策略的批评12.1 野蛮同一性论证12.2 现象概念论证12.3 因果同一性论证第十三章物理主义辩护策略之二:对现象概念策略的批评13.1 支持物理主义的现象概念策略13.2 对现象概念策略的几种批评意见13.3 关于现象概念策略的更深一步的探讨第十四章物理主义辩护策略之三:对无知策略的批评14.1 意识认知理论的主要特征14.2 斯图嘉支持物理主义的两个直接论证14.3 无知策略与其他物理主义策略的比较14.4 支持意识认知理论的主要理由第十五章物理主义辩护策略之四:对弱表征主义策略的批评,以及对知觉经验与知觉内容的研究15.1 关于知觉经验的前沿研究状况15.2 关于知觉经验的一种意向理论以及一种为物理主义辩护的弱表征主义策略15.3 关于知觉内容的前沿研究状况15.4 关于知觉内容的一种二维理论第十六章物理主义辩护策略之五:对强表征主义策略的批评,以及对知觉透明性命题的质疑和对“彻底个体化光谱’’思想实验的构造16.1 对知觉透明性命题的质疑16.2 意识感受性的强表征主义:从知觉透明性到物理主义16.3 有关意识感受性的一个经典论证:颠倒地球的思想实验16.4 彻底个体化的光谱:对传统的颠倒光谱思想实验的一种推广第十七章反物理主义论证之四:对二维语义学论证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对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之争中的语言哲学深层难题的一种阐述和解答17.1 相关的二维语义学概念与主张17.2 反物理主义的二维语义学论证…17.3 二维语义学论证所面临的主要批评和两个真正的困难17.4 对语义困难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对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之争中的语言哲学深层难题的一种阐述和解答第十八章在二维语义学的理论框架中理解意义和意识问题,*终走向关于意识的一种实用主义特性二元论,并由此更进一步地体现和表达生活整体主义的哲学理念18.1 二维语义学的主要特征18.2 意义:对本书在语言哲学中已经完成的相关研究工作的总结18.3 意识:对本书在心灵哲学中已经完成的相关研究工作的总结18.4 一种社会实用版本的二维语义学理论及其在心灵哲学中的运用,以及关于意识的一种实用主义特性二元论第三篇上述关于意义和意识的理念在其他哲学领域中的应用第十九章在古希腊哲学领域的应用之一:对柏拉图语言哲学理论的发掘和阐释19.1 对《泰阿泰德篇》中两个重要隐喻的解读19.2 对《克拉底鲁篇》中两个关键隐喻的解读19.3 对专名意义问题的一种柏拉图式的解答第二十章在古希腊哲学领域的应用之二:对亚里斯多德知觉理论的发掘和阐释20.1 本尼耶特对亚里斯多德知觉理论的新解读20.2 舍拉布基对亚里斯多德知觉理论的直译型解读20.3 李尔对亚里斯多德知觉理论的表征型解读以及我为这种解读所提供的一种新辩护第二十一章在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交界领域的应用:对狭义心灵内容的研究21.1 对狭义内容的三大经典批判及其所产生的影响21.2 对狭义内容的一种极端辩护及其所面临的困难21.3 对狭义内容的一种温和辩护及其所面临的困难第二十二章在分析的形而上学中的应用:对克里普克本质主义的质疑22.1 关于生命个体来源的本质主义命题22.2 关于物理个体来源的本质主义命题22.3 关于物质深层结构的本质主义命题22.4 结语主要参考文献
蒉益民,男,1964年生于上海,浙江宁波人。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2005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形而上学、认识论等。已发表分析哲学论文36篇。
朱熹与闽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集理学之大成的朱熹是“南渡洛学大宗”。对于推动洛学在东南的传播,促进福建文化的开发和我国文化重心的南移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中世纪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针对国内外哲学史界“鄙视”和“敌视”中世纪哲学的理论倾向,本书从哲学乃“对时代精神的实质的思维”以及全部哲学史乃一“有必然性的、有次序...
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 本书特色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誉为“新左派哲学家”。本书是其主要著作之一,...
功利主义 本书特色 功利主义是由边沁提出、穆勒完善、西季维克反思、新古典经济学发扬光大的一种伦理学思想,它的前身是庸俗的享乐主义。作为**个采用“功利主义”一词...
彩色图文经典-宽容 本书特色 《宽容》:畅销百年的人文主义经典之作,人文思想启蒙的*佳通俗读本。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奢侈品,购买它的只会是智力非常发达的人。...
我有感于此,是以午夜披览,纵横经籍,争分夺秒于青灯黄卷之中,闪电波涛于密码偈语之下,剥皮抽筋,快刀乱麻,穿透一字,总揽千
东正教在华两百年史 本书特色《东正教在华两百年史》自问世以后便以其丰富的征引文献而闻名学术界,其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不仅在当时受到关注,也得到当代学者的重视。作者...
希腊化世界中的犹太人--斐洛思想引论 本书特色 这套汉译“希伯莱圣经历代注疏”依据今人校勘笺释的古本编译西方历代大思想家的经解要著(分三个系列),旨在积累西方经...
托兰德与激进启蒙 本书特色本书瑰集了史称启蒙运动的精神教父之一、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托兰德的文稿和研究文章。托兰德因关于双重写作手法的专论,成为西方文史上*...
庄子纂笺 本书特色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气势磅礴,纵横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阔,笼盖古今;他的寓言想像奇特,寓意深远;他的风格嘻笑怒骂,了...
细读淮南子 本书特色 “细读国学经典丛书”精选国学文化中*代表性的著作,邀请业内权威专家结合时代需求进行精细、精确解读,力求以权威实用的...
【名人推荐】晚村批点四书文,其语保存迄今者,有四书讲义四十三卷。编次于晚村卒后,其门人陈鏦之手。时为康熙丙寅,则晚村卒后
季风青少年哲学课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为八讲,主题涉及自我、生命、心灵、爱和科学等,由上海季风书园邀请的八位来自上海高校的哲学教师担任主讲。他们结合当下的中国语境...
解毒《西游记》的禅文化 本书特色 以禅文化观点解读《西游记》,在中国图书大陆市场是少有的,无论在大众阅读方面,还是专业知识方面,笔者以出家僧人的身份极具说服力,...
中国经学(第11辑) 本书特色 《中国经学(第11辑)》分为经学名家;日本经学;经学史论;经学文献;经学实践;札记·资讯六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近代以来日本的十三...
现代卷-东方哲学史 本书特色 《东方哲学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徐远和、李甦平、周贵华、孙晶主编。该书共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现代...
论原因.本原和太一 本书特色 本书系著名科学家、思想家布鲁诺的代表作,对于中世纪经院神学进行了深刻批判,语言丰富生动,论述尖锐泼辣,结构严谨无隙,既可见当时哲学...
庄子的快活 本书特色 《庄子的快活》是作者王蒙汇通文史哲,从现代人的视角出发,结合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开掘《庄子》中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生命智慧和生活态度。《...
孟子 本书特色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
周易权变奇谈 内容简介 章克明编著的《周易道术通解》要解决怎样把《周易》运用于现代社会。该书把“论”变为“谈”,通俗化,形象化。用深奥的《周易》哲理融通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