蒉益民编著的这本《从语言到心灵(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的研究)》可谓“十年磨一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哲学意义。作者不仅对当代语言哲学中通行的专名直接指称理论给予了全面审视和批判,提出了一种社会—历史—因果—描述的指称理论和生活整体主义观点,而且对当代心灵哲学中的物理主义和反物理主义主张都给予了全面考察,并提出了自己的实用主义特性二元论主张。不仅如此,作者还运用这些观点和主张对古希腊哲学和分析的形而上学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许多有趣的结论。全书内容丰富,话题广泛,充分反映了当代哲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值得国内学界仔细研读,反复思考。
《从语言到心灵(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的研究)》以对专名的指称和意义问题的研究为基础,然后运用所得到的结果对意识的物理主义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作者蒉益民首先提出并论证了关于专名指称和意义的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的理论。这里的生活是指物理世界、社群、个人相互交融所形成的有机体及其在历史中的演化和展开。整体主义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专名的语义内容/语义意味往往孕育和隐含在上述生活之流的各个组成部分中;二是在决定专名的指称和意义时,我们往往需要对构成我们生活形式的方方面面的因素作出一个实践理性指导下的整体考量。作者然后将其在语言哲学中的研究结果运用到心灵哲学中:对二维语义学以及心灵的渐逝型取消主义理论作出了自己的改进和发展,对现象概念策略、强表征主义策略等物理主义辩护策略进行了批评,对可想象性论证、二维语义学论证等反物理主义论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终论证并走向关于意识的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特性二元理论。 了《从语言到心灵(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的研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的话**篇语言哲学:专名意义的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理论及其在心灵哲学中的应用**章对直接指称理论的批判之一:索姆斯对直接指称理论的新发展1.1 专名的意义和指称:历史与挑战1.2 索姆斯对几种新的描述理论的批判1.3 索姆斯为直接指称理论所作的新辩护以及我对这种辩护的质疑第二章对直接指称理论的批判之二:直接指称理论对空名问题的解答2.1 直接指称理论和空名问题2.2 塞尔蒙对空名问题的解答以及我对这种解答的质疑2.3 其他一些对空名问题的新解答以及我对这些解答的质疑第三章对直接指称理论的批判之三:直接指称理论对弗雷格之谜和信念之谜的解答3.1 塞尔蒙对弗雷格之谜的解答以及我对这种解答的质疑3.2 塞尔蒙对信念之谜的解答以及我对这种解答的质疑3.3 心灵内容和语义内容第四章对专名指称的研究结果: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因果的和描述的理论4.1 传统描述理论和克里普克的因果理论以及它们所面临的困难4.2 埃文斯的早期和晚期理论以及它们所面临的困难4.3 专名指称的一种因果描述理论,以及为什么这种理论能够解决现在所知的所有困难第五章专名意义的一种社会的和实用的理论,以及由此体现和表达的一种生活整体主义的理念5.1 专名意义问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挑战5.2 对生活整体主义观点的一种直觉上的推荐5.3 对生活整体主义观点的一种理论上的论证5.4 对生活整体主义观点的进一步阐述和反思第六章上述理论在心灵哲学中的应用之一:一种社会实用版本的二维语义学理论6.1 查默斯的二维语义学理论框架6.2 对认知内涵概念的几种反对意见6.3 对琐碎性反对意见的进一步探讨6.4 对认知内涵概念的一种社会的和实用的阐述与辩护第七章上述理论在心灵哲学中的应用之二:对心灵哲学中渐逝型取消主义的一种阐述和发展,以及关于科学的发展和语境的变迁对意识感受性词语的语义内容的可能影响的研究7.1 心灵哲学中的取消主义7.2 取消主义中的渐逝型理论7.3 对渐逝型理论的一种阐述和发展7.4 对以上阐述的进一步反思和追问第二篇心灵哲学:对主要反物理主义论证的研究以及对主要物理主义辩护策略的批评,对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之争中的语言哲学深层难题的一种阐述和解答第八章心灵哲学中关于意识的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之争,以及五个主要的反物理主义论证8.1 当前心灵哲学中的核心课题:意识8.2 当前心灵哲学中的核心课题:心灵内容8.3 反物理主义的模态论证8.4 反物理主义的知识论证8.5 反物理主义的解释空缺论证8.6 反物理主义的二维语义学论证8.7 反物理主义的心灵因果性论证第九章反物理主义论证之一:对可想象性论证的分析和研究9.1 克里普克的语义学策略9.2 列文的情形一表象理论框架9.3 克里普克对心灵物理主义的批判以及物理主义哲学家的回应第十章反物理主义论证之二:对知识论证的分析和研究10.1 杰克逊关于玛丽的思想实验以及知识论证的论证结构10.2 对于知识论证的五种类型的反对意见10.3 对知识论证的分析和诊断:这一论证究竟向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哲学挑战第十一章反物理主义论证之三:对解释空缺论证的分析和研究11.1 解释空缺论证产生的历史背景、它的论证结构以及它对物理主义挑战的实质11.2 对于解释空缺论证的三种主要的反对意见11.3 对解释空缺论证的几点质疑和批评,以及这一论证究竟向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哲学挑战第十二章物理主义辩护策略之一:对野蛮同一性策略的批评12.1 野蛮同一性论证12.2 现象概念论证12.3 因果同一性论证第十三章物理主义辩护策略之二:对现象概念策略的批评13.1 支持物理主义的现象概念策略13.2 对现象概念策略的几种批评意见13.3 关于现象概念策略的更深一步的探讨第十四章物理主义辩护策略之三:对无知策略的批评14.1 意识认知理论的主要特征14.2 斯图嘉支持物理主义的两个直接论证14.3 无知策略与其他物理主义策略的比较14.4 支持意识认知理论的主要理由第十五章物理主义辩护策略之四:对弱表征主义策略的批评,以及对知觉经验与知觉内容的研究15.1 关于知觉经验的前沿研究状况15.2 关于知觉经验的一种意向理论以及一种为物理主义辩护的弱表征主义策略15.3 关于知觉内容的前沿研究状况15.4 关于知觉内容的一种二维理论第十六章物理主义辩护策略之五:对强表征主义策略的批评,以及对知觉透明性命题的质疑和对“彻底个体化光谱’’思想实验的构造16.1 对知觉透明性命题的质疑16.2 意识感受性的强表征主义:从知觉透明性到物理主义16.3 有关意识感受性的一个经典论证:颠倒地球的思想实验16.4 彻底个体化的光谱:对传统的颠倒光谱思想实验的一种推广第十七章反物理主义论证之四:对二维语义学论证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对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之争中的语言哲学深层难题的一种阐述和解答17.1 相关的二维语义学概念与主张17.2 反物理主义的二维语义学论证…17.3 二维语义学论证所面临的主要批评和两个真正的困难17.4 对语义困难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对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之争中的语言哲学深层难题的一种阐述和解答第十八章在二维语义学的理论框架中理解意义和意识问题,*终走向关于意识的一种实用主义特性二元论,并由此更进一步地体现和表达生活整体主义的哲学理念18.1 二维语义学的主要特征18.2 意义:对本书在语言哲学中已经完成的相关研究工作的总结18.3 意识:对本书在心灵哲学中已经完成的相关研究工作的总结18.4 一种社会实用版本的二维语义学理论及其在心灵哲学中的运用,以及关于意识的一种实用主义特性二元论第三篇上述关于意义和意识的理念在其他哲学领域中的应用第十九章在古希腊哲学领域的应用之一:对柏拉图语言哲学理论的发掘和阐释19.1 对《泰阿泰德篇》中两个重要隐喻的解读19.2 对《克拉底鲁篇》中两个关键隐喻的解读19.3 对专名意义问题的一种柏拉图式的解答第二十章在古希腊哲学领域的应用之二:对亚里斯多德知觉理论的发掘和阐释20.1 本尼耶特对亚里斯多德知觉理论的新解读20.2 舍拉布基对亚里斯多德知觉理论的直译型解读20.3 李尔对亚里斯多德知觉理论的表征型解读以及我为这种解读所提供的一种新辩护第二十一章在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交界领域的应用:对狭义心灵内容的研究21.1 对狭义内容的三大经典批判及其所产生的影响21.2 对狭义内容的一种极端辩护及其所面临的困难21.3 对狭义内容的一种温和辩护及其所面临的困难第二十二章在分析的形而上学中的应用:对克里普克本质主义的质疑22.1 关于生命个体来源的本质主义命题22.2 关于物理个体来源的本质主义命题22.3 关于物质深层结构的本质主义命题22.4 结语主要参考文献
蒉益民,男,1964年生于上海,浙江宁波人。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2005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形而上学、认识论等。已发表分析哲学论文36篇。
傅佩荣-我读孔子 本书特色 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身心灵整合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凤凰卫视《国学天空》栏目主讲专家傅佩荣-我读孔子 内容简介 ...
超越激进与保守:张岱年与综合创新文化观 内容简介 《超越激进与保守:张岱年与综合创新文化观》视野宏阔,以张岱年的综合创新文化观为主线,串联和分析了20世纪中国不...
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朗西埃:关键概念 本书特色 本书从哲学、政治、诗学和美学四个部分系统地回顾了朗西埃的思想历程:从早期对激进平等的肯定,到将这一基本的“公理”...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第二版) 内容简介 古今中外有数不清讨论道德问题的书,它们的内容非常之不同。当你拿起一本这一类的书时,完全无法把握它的着重点在哪里。是偏重于哲...
行政伦理学(第二版) 内容简介 行政伦理学研究的是人类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行政伦理学(第二版)/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主要介绍了...
本书其实由卢梭回应第戎学院的一篇征文文章组成,在这篇短小的文章中,卢梭集中表达了自己对当时历史条件下科学和艺术的看法,从
论奥理-阿奎纳著作集 本书特色 作者是中世纪西方世界*伟大的思想家,他对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的原创性综合构成了目前*伟大的五个哲学体系之一。他在伦理学、政治学、...
这部理论哲学著作包含五个部分的内容,分别讨论心灵的特点、语词的意义、知识的地位、世界的结构以及宗教信念的性质。作者试着在
钱穆是近代国学大师,生平著作不辍,生前出版著作50余种,经门人故旧收集整理汇聚于本书集其大成。全书分为三大编,精装54钜册,
中国哲学史大纲-精校版 本书特色 本书从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三方面对我国古代哲学做了梳理,重点考证了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次递演进的脉络。因其方法和见...
关怀伦理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致力于把关怀伦理从女性主义视域中解脱出来,从伦理思想史中挖掘关怀伦理的丰厚思想资源,将仁慈、仁爱、博爱、人道、奉献等思想纳入关怀伦理...
帛书老子校注(全2册) 本书特色 《帛书老子校注》,以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为底本,以王弼《老子注》为主校本,按照帛书《老子》德经在前...
天人合道-老子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对“老子道论”的理论前提、丰富内涵、概念考释、逻辑细节、历史影响等,许春华博士的《天人合道——老子哲学研究》一书进行了深入系统...
周易季解纂疏 内容简介 《周易集解纂疏》是清代著名易学家李道平的著作。李道平(1788—1844年),字遵王,号远山、蒲眠,又称涢上先生,湖北省安陆县人。...
2014-2015-中国应用伦理学 本书特色 2014年10月18—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发起并由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承办的第九次全国应用伦理学...
团购:禅文化及研究4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所收文章既有精密的学术论文,又有普及禅文化知识的讲演文章★ 首届“黄梅禅文化高层论坛”学...
道冠儒履释袈裟: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本书特色本书以浅易的典故或古诗文标目,内容扣住人生几大主题:学习、生活、养心、世事、处世,每一命题皆从儒释道三家的理论体...
美国传教土与晚清中国现代化 内容简介 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是早期中美文化交流中*为显著的渠道,因此本书作者所申论的内容,是当今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引人注...
周易与养生 本书特色 《周易与养生》以医易相通为契机,抓住人人都关注、力求通过日常生活求得自我保健、健康长寿这一养生主题,分五篇进行了阐述。《医易篇》就祖国医学...
本焕长老传奇-(全二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海南出版社出版★ 本书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畅销书作家温雪以无限的悲心愿力写成★ 本书以平视的角度,用读者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