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4年,
李泽厚这位“寂寞的先知”并不沉默。
他一如既往,
仍坚持中国发展“应走自己的路”,
仍殷盼中国哲学登场。
《李泽厚对话集•廿一世纪(二)》主要收录了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在2007—2014年关于哲学、美学、思想史等相关问题的的问答文章,展现了他对这些问题的*新思考,实为对话体李泽厚思想读本。书中新见倍出,很多思想对仍在困扰当前的问题和矛盾具有启发意义。
1.著名思想家李泽厚2007—2014年对话录的*新全集。
2.不仅谈哲学、美学和思想史,还有力图解决精神危机的社会关注、人文关怀。
3.立足时代,勇敢正视与深切理解这个时代的问题,把脉、体会自己本民族深切的精神危机和意义渴求,做出自己创造性的回应。很多思想对仍在困扰当前的问题和矛盾具有启发意义。
时间性的体验让人的生活感受更丰富,比如你喜欢一首老歌,因为它记载了你求学时候的一段情感。那么这首歌,把你的时间性、那段情感凝固在那里,一放这首歌,你就会想起当年,生命的眷恋,生命的体验,你的心灵会随着这种回顾更加富足。
在这里,理性已经融化在感性中,音乐旋律一起,带动你的是无限感伤,它不需要思考,就调动起人的某段情感,人的时间性就全出来了。这不属于动物本能,这是社会性和动物性交织在一起的一个很细腻复杂的结构。动物性的情感欲望等和社会性交织在一起,才是人性。
人生的意义都是自己寻找的,不是由神来决定的。如果由神来决定命运就好了,自己决定命运是很困难很艰难的,因为要做各种选择、各种判断、各种决定,无所凭依,无所依靠。
也许这种寻找是一种痛苦,“人生识字忧患始”,思考确实会带来痛苦,也会带来智慧愉快,但比浑浑噩噩过一辈子的猪式“快乐”生活要好。思考带来痛苦,更带来智慧的愉快。我以前说过,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因此中国人走自己的路,年轻人保持理想、热情,保持对人类、对社会的关怀,也许能使人活得更有劲头一些吧。
我觉得在二十世纪这么多思想文化人士里面,有自己思想的人并不太多,而李泽厚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他一系列的著作一一相继问世,几乎是独领风骚,风靡了神州大陆。任何人大概都无法否认他的著作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重大价值、影响和意义。
——何兆武(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李泽厚先生为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不一定能解决,但他提出的问题对我们有理论也有现实的意义。如果他的问题成为我们的问题,而我们的问题又成为大家的问题,那么真正具有时代性的“公论”就为期不远了。
——杜维明(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回过头看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历史,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80年代,影响思想文化界全局的有李泽厚,……我们回顾这几十年,我们现在能举出来的就是李泽厚,这样一个全局性影响的就这一个,……我们需要李泽厚式的思想家,李泽厚式的哲学家。我们不是超越李泽厚,我们要达到他的水平,我觉得这可能是当下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很迫切的问题。
——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从80年代至今,30年来,有一个人的书出一本我买一本,目录也不看,只有一个人,就是李泽厚。
——黄子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泽厚老师的书,尽量想从当时历史是怎么发生、怎么变化的,当时人怎么想的这个角度看,所以读起来,一直都印象很深。
——赵汀阳(中国社科院院哲学所研究院)
李泽厚作为思想家、学者给人深刻印象有两点:一是他独立的个体思想方式,二是对时代深层精神大问题的把捉意识。后者极其重要,不需要刻意持守一门一户,中国问题自然会诞生中国思想与中国哲学。李泽厚风格之魅力并非流行的所谓审美生动云云解释,而是在其高度专业学术化语言深处自然质朴传达出的人文激情,这使他同时与那些肤浅的情绪宣泄和无问题意识、无人生深情的纸面讨生活学者(孔门所说“为人之学”和阳明所说“口耳相传”之学者)区别开来。
——尤西林(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先生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和美学家,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十余年中,他的哲学美学思想影响了包括笔者在内的整整一代人,颇像英国的著名思想家雷蒙德•威廉斯和法国的著名思想家让•保罗•萨特。……他的美学思想自成体系,可以代表中国文艺学的 成就。李先生的原创性足以使他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世界最伟大的文艺理论家之列。
—— 顾明栋(美国德州大学教授)
李泽厚,当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美学家。193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著有《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哲学纲要》等。2010年出版的以权威和标准严格著称的《诺顿文集》,他的著作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莱辛、黑格尔等大哲学家的代表作一起入选。李泽厚是美学、马克思主义和身体理论这三种类别目录下唯一的非西方哲学家。
《墨子校注》(上下)内容简介: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
义利之辨 本书特色 义利思想是中国古典政治思想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系统论述了儒家政治思想中的核心问题——义利之辨的思想演进,从孔...
大卫·休谟(1711—1776)在他的心理学作品中也给哲学和心理学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位苏格兰复兴运动中最耀
萨迦格言 本书特色 《萨迦格言》成于13世纪上半叶,全书共分9篇,包含格言诗457首,既有安邦治国之道,也有为人处世之方。作者以格言诗的形式,观察评论各种社会现...
美学-第二卷 内容简介 笔者们在**卷里所研究的固然已涉及作为艺术理想的美的理念的实在情况,但是笔者们尽管从多方面阐明了理想的艺术作品的概念,所得到的一切定义毕...
赵州录校注集评(上下卷)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历史上的善本,对《赵州录》进行校勘,并从各种典籍中辑录出九十则佚文,使本书成为目前*为完备的善本;由于《赵州录》涉及...
精神的家园:中国人的思想世界 内容简介 哲学家康德在他的名著《实践理性批判》*后一章曾写过这样的话:“有两种东西,我对他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
爱语的力量 本书特色 好雪片片不落别处,生命*庄严的景致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方寸之间,端看心田种的是桃李春风,还是荒草连天?讲话要能趣而不谑,诙谐、幽默、风趣、谈...
沉默与语言:梅洛-庞蒂表达现象学研究 本书特色《沉默与语言:梅洛-庞蒂表达现象学研究》试图揭示梅洛·庞蒂表达现象学中蕴含但却未充分发展的那些思想要素,如从原初的...
王闿运辑 本书特色 本书辑录王闿运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经学方面有《春秋公羊传笺》《论语训》等;史学方面有《湘军志》《湘潭县志》;文学方面有《湘绮楼诗》《湘绮...
先秦道法思想讲稿-王叔岷著作集 内容简介 王叔岷先生数年来先后于台湾大学、新加坡南洋大学讲授先秦道法思想,所讲内容颇有深度,后又发表《论司马迁述慎到申不害及韩非...
世界文学文库(插图本)-圣经的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的赏析文字通过画面故事综述深入地阐释圣经故事。255种世界各大博物馆馆藏精品,用珍贵文物及权威考古发现,破译神...
先秦学术概论 本书特色本书作者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武进人。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与陈垣、陈寅恪、钱穆被人推崇为现代史学四大家。其一生刻苦钻研...
名家批注论语-插图版 本书特色 《论语》是一本集合了孔子以及门下弟子言行的智慧语录,其中所体现的儒家先贤思想,今天依旧贴近普通人的生活,给读者以启示。开篇题解提...
科学与怀疑论 内容简介 究竟有无合乎理性的理由来评价、选择科学理论?这是长期来困扰着人们的一个难题。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标准和概率主义的解释破产之后,怀疑论...
罗尔斯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述评了罗尔斯的《一种公正理论》(内地多译为《正义论》),对现代政治哲学的主要问题——公正、效益、自由、契约论、道德方法论进行了深入独到...
现代性的教训 内容简介 以道德哲学与现代性之关系为主题,这本享誉广泛、富于洞见的著作探讨了理性和历史在道德理解中的地位,哲学自然主义的不恰当性以及现代自由主义的...
论语导读-国学大讲堂 节选 近几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讨论和历史评估,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国学”成为流行语。所谓国学,一般...
六祖坛经 本书特色《六祖坛经》记载了一位觉悟者的开示,惠能觉悟了本来具足的佛性,释迦牟尼在觉悟之后,感叹原来众生都有这个佛性。对不再满足于富华人生、发愿了生死的...
新仁学构想-爱的追寻-第2辑 本书特色 《新仁学构想——爱的追寻》以仁学为儒家思想之精华,回溯仁学自孔子以来曲折发展的历史,接续孔子仁学的源头活水,集历代儒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