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仁义话春秋:鲍志道与鲍氏家风》讲述了一个家庭的家风有别于这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虽然它一旦形成,也就成为教化的资源,对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响、沾溉浸濡的意义,但家风是一种不必刻意教诫或传授,仅仅通过耳濡目染就能获得的精神气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历史文献中的“渐渍家风”,就为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这一过程。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家规看作教化家人的教科书,而家风则是经由长期教化后的结果。
由陈玲所著的《忠孝仁义话春秋--鲍志道与鲍氏家风》讲述了家规是家庭或家族中的规矩,是家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或法度,是父祖长辈为后代子孙所制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和教条。它是借助尊长的权威,加之于子孙族众的又一重道德约束,有的甚至具有法律效力。它有家训、家诫、家仪、家教、家法、家约、家矩、家则、家政、家制等名义,有敬祖宗、睦宗族、教子孙、慎婚嫁、务本业、励勤奋、尚节俭等多方面的内容,是行于口头、针对性强的具体教诫,是见诸家书、目的明确的谆谆训诲,是载诸家谱、可供讽诵的文本规条。
《忠孝仁义话春秋:鲍志道与鲍氏家风》:在古代,若想申请建立一座牌坊可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呢!对于牌坊的建立,首先是家人、朋友向地方官府提出申请,地方官府审核通过之后,再逐级向上申报、审核,*后得到皇帝恩准;或者是因表现十分突出,由皇帝直接封赏,才能建造。“扬州八怪”中的黄慎,以诗文、狂草和绘画闻名,他的绘画经常塑造一些社会*底层的平民,诸如乞丐、纤夫、渔民等形象,是一位心系百姓的画家。黄慎还是一个大孝子,他幼年丧父,他的母亲曾氏靠做女红换点粮食把他和弟弟拉扯大,还照顾年迈的老祖母直至寿终正寝。黄慎后来奋发向上,终没有辜负寡母的辛苦培养。在扬州有了一点小名气,家庭也不那么拮据之后,黄慎就想把在老家的母亲和弟弟接来享福,可母亲在扬州待一段时间后觉得不适应,还是想回家乡,并且还一再嘱咐黄慎在扬州好好发展,千万别记挂他们。孝顺的黄慎知道母亲合不得那个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小地方,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毅然决然跟着母亲回去,在家乡一边作画一边照顾母亲。这段时间黄慎奔波各地,除养家糊口之外,心中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想为他母亲曾氏申请建立一座贞节牌坊,感谢母亲大半辈子的守身如玉和含辛茹苦的付出。可是想建一座牌坊哪有那么容易,先得经过官府层层审批,*后经过皇上同意,由政府发文表彰,才能名正言顺地建立起来。黄慎不是“富二代”,更不是“官二代”,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小老百姓,这让他的申请一次次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为了打通各方关系,他省吃俭用,积攒起每一分钱。可是约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其母亲曾氏去世了,申请旌表的事情却依旧没有任何进展。黄慎伤心之余,还是风风光光让母亲人土。办完丧事后,黄慎一贫如洗。据说黄慎的妻子终年赤脚,新年的时候他连给妻子买一双新鞋的钱都没有。直到乾隆十六年(1751年),黄慎的申请才被批准,官府终于把旌表曾氏的文书发了下来。而这距离黄慎申请建立牌坊已经过去十六年了,其问曾氏都已亡故。我们或许还应该替黄滇感到庆幸,虽然时间长了点,但是他的申请*终还是成功了,他母亲的忠贞将流芳千古。经过严格的审查、烦琐的程序,如果一个人的申请能像黄慎这样,被皇帝恩准,获得建造牌坊的资格,那么对于这个人、这个家族乃至这个地方来说,都是一种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荣耀。但是,即使是这样,牌坊的规格,也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简单的牌坊是二柱一间式,“柱”就是支撑牌坊的大柱子,“间”是每两根柱子之间的空当,还有四柱三间式、六柱五间式,不管几柱几间,柱总是双数,间总是单数,柱子和间数越多说明牌坊的规格越高;在连接两柱的额坊上再施加斗拱和屋顶,这样就变成了更加复杂、华丽的牌楼了。只有在帝王神庙、陵寝才可用到非常宏伟壮丽的“六柱五间十一楼”,一般臣民能建到“四柱三间七楼”都已经表明其行为非同一般了。鲍氏家族的孝子节妇们,他们的牌坊又有怎样的规格,拥有怎样不一般的故事呢?棠樾村现在有一个牌坊群,一共七座牌坊,这七座古老的牌坊正是对鲍氏家族的忠、孝、仁、义的表彰。一座座牌坊就像一个个饱经风霜的老人,静静地伫立着,见证着苍茫大地上这个古老家族的悲欢离合。……
第三类语言面面观:文学翻译中的译作语言探索 本书特色 目前翻译理论研究的现实状况中,出现了“理论+翻译”的两张皮现象,有的理论只浮在表面,难以真正起到指导翻译研...
菊韵-中国的菊文化 内容简介 国人自古爱菊,有着优良的传统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挖掘并揭示菊文化的内涵,有助于丰富花间文学,强化审美意识,提升道德层...
风对草木窃窃私语 本书特色 1.诗人山村暮鸟病中之作,一个“复生之人”灵魂的呐喊。 2.山村暮鸟早期的诗风格超前,被批评炫技和装腔作势,与备受争议的诗集《圣三棱...
中华生活经典-装潢志 本书特色 《装潢志》一卷,明人周嘉胄撰,该书详细记录了我国古代书画装裱工艺数十道工序的精细实施流程,并结合作者本人的实际装裱经验提出建议,...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组织撰写的一部多学科融合的学术著作。实现文明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这一观点,将物质文明、政治...
济南老民谣集锦 本书特色 《济南老民谣集锦》一书是董文斌多年搜集的济南老民谣集萃,大多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老民谣。对于济南老民谣中特有的词汇,董文斌本着“有典从...
艺术语言学 本书特色 本稿是一部从新的角度写的**部研究艺术语言的专著,稿中用文学美学、心理学的理论来分析语言,研究语言,以动态的研究代替静态的描写,以多学科的...
淡妆浓妆总相宜-中国历代美女榜 本书特色 美女=靓女+才女+名女酣然步入历史画卷,醉闻女人香,悉心品味美女神韵,魂牵佳人情。这套书大体上可以算作中国美女文化研究...
文字学ABC-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文字学ABC》是胡朴安为普及文字学而专门著述的一本通俗读物,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从文字的起源讲到文字的变迁、废弃和...
龙文-中国龙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龙文:中国龙文化研究》系统地介绍了从这一历史过程看,一方面龙形象确确实实与皇室君权密切关联,另一方面又可以知道龙形象具有多义性...
中国文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本书特色 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古往今来,地球上不知道有多少国家,多少民族。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创造。文化...
吉祥文化论 本书特色 由张道一论著的《吉祥文化论》讲述的中国的吉祥艺术,活泼多样,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世俗仪表。《吉祥文化论》中讲到的吉祥艺术在...
格温•施特劳斯,作家,是九位姑娘之一的孙辈。创作过诗集与少儿读物,屡屡获奖。2005年以来,施特劳斯一直居住在法国南部。
大众文化的和谐价值 内容简介 “大众文化”是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产物,其产生是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革命紧密相联的。近代社会化生产性征以及科技理性主义传统造就了文化的...
渣打銀行董事總經理李明德曾說:將時間花在罵「對的人」,這是主管的做事效率罵人的目的不是改正態度,而是立刻改正行為。這道理你知道嗎?當上主管(不管帶領多少人),這...
民间传说 本书特色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
听唱新翻杨柳枝-中国古代时尚文化 内容简介 时尚的定义,应该是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时段流行的风尚。追随时尚之风,其实不是现代的专利,是由来已久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
家训-感动千古的传家文字 本书特色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家庭教育,家训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而备受推崇,构成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本书由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陈明教授...
文学闲谈-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内容简介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学闲谈》是朱湘专为知识青年撰写的小册子,围绕着作者对文学的独到见解,收录了“为什么要读文学”,“文学...
中华点子库(全四册) 绣像本 内容简介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工作上的不如意、社交场合的尴尬、生活中的矛盾、管理过程中棘手的事情、发展中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