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仁义话春秋:鲍志道与鲍氏家风》讲述了一个家庭的家风有别于这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虽然它一旦形成,也就成为教化的资源,对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响、沾溉浸濡的意义,但家风是一种不必刻意教诫或传授,仅仅通过耳濡目染就能获得的精神气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历史文献中的“渐渍家风”,就为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这一过程。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家规看作教化家人的教科书,而家风则是经由长期教化后的结果。
由陈玲所著的《忠孝仁义话春秋--鲍志道与鲍氏家风》讲述了家规是家庭或家族中的规矩,是家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或法度,是父祖长辈为后代子孙所制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和教条。它是借助尊长的权威,加之于子孙族众的又一重道德约束,有的甚至具有法律效力。它有家训、家诫、家仪、家教、家法、家约、家矩、家则、家政、家制等名义,有敬祖宗、睦宗族、教子孙、慎婚嫁、务本业、励勤奋、尚节俭等多方面的内容,是行于口头、针对性强的具体教诫,是见诸家书、目的明确的谆谆训诲,是载诸家谱、可供讽诵的文本规条。
《忠孝仁义话春秋:鲍志道与鲍氏家风》:在古代,若想申请建立一座牌坊可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呢!对于牌坊的建立,首先是家人、朋友向地方官府提出申请,地方官府审核通过之后,再逐级向上申报、审核,*后得到皇帝恩准;或者是因表现十分突出,由皇帝直接封赏,才能建造。“扬州八怪”中的黄慎,以诗文、狂草和绘画闻名,他的绘画经常塑造一些社会*底层的平民,诸如乞丐、纤夫、渔民等形象,是一位心系百姓的画家。黄慎还是一个大孝子,他幼年丧父,他的母亲曾氏靠做女红换点粮食把他和弟弟拉扯大,还照顾年迈的老祖母直至寿终正寝。黄慎后来奋发向上,终没有辜负寡母的辛苦培养。在扬州有了一点小名气,家庭也不那么拮据之后,黄慎就想把在老家的母亲和弟弟接来享福,可母亲在扬州待一段时间后觉得不适应,还是想回家乡,并且还一再嘱咐黄慎在扬州好好发展,千万别记挂他们。孝顺的黄慎知道母亲合不得那个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小地方,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毅然决然跟着母亲回去,在家乡一边作画一边照顾母亲。这段时间黄慎奔波各地,除养家糊口之外,心中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想为他母亲曾氏申请建立一座贞节牌坊,感谢母亲大半辈子的守身如玉和含辛茹苦的付出。可是想建一座牌坊哪有那么容易,先得经过官府层层审批,*后经过皇上同意,由政府发文表彰,才能名正言顺地建立起来。黄慎不是“富二代”,更不是“官二代”,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小老百姓,这让他的申请一次次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为了打通各方关系,他省吃俭用,积攒起每一分钱。可是约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其母亲曾氏去世了,申请旌表的事情却依旧没有任何进展。黄慎伤心之余,还是风风光光让母亲人土。办完丧事后,黄慎一贫如洗。据说黄慎的妻子终年赤脚,新年的时候他连给妻子买一双新鞋的钱都没有。直到乾隆十六年(1751年),黄慎的申请才被批准,官府终于把旌表曾氏的文书发了下来。而这距离黄慎申请建立牌坊已经过去十六年了,其问曾氏都已亡故。我们或许还应该替黄滇感到庆幸,虽然时间长了点,但是他的申请*终还是成功了,他母亲的忠贞将流芳千古。经过严格的审查、烦琐的程序,如果一个人的申请能像黄慎这样,被皇帝恩准,获得建造牌坊的资格,那么对于这个人、这个家族乃至这个地方来说,都是一种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荣耀。但是,即使是这样,牌坊的规格,也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简单的牌坊是二柱一间式,“柱”就是支撑牌坊的大柱子,“间”是每两根柱子之间的空当,还有四柱三间式、六柱五间式,不管几柱几间,柱总是双数,间总是单数,柱子和间数越多说明牌坊的规格越高;在连接两柱的额坊上再施加斗拱和屋顶,这样就变成了更加复杂、华丽的牌楼了。只有在帝王神庙、陵寝才可用到非常宏伟壮丽的“六柱五间十一楼”,一般臣民能建到“四柱三间七楼”都已经表明其行为非同一般了。鲍氏家族的孝子节妇们,他们的牌坊又有怎样的规格,拥有怎样不一般的故事呢?棠樾村现在有一个牌坊群,一共七座牌坊,这七座古老的牌坊正是对鲍氏家族的忠、孝、仁、义的表彰。一座座牌坊就像一个个饱经风霜的老人,静静地伫立着,见证着苍茫大地上这个古老家族的悲欢离合。……
插畫與文學碰撞的火花,凝結美好時光的琥珀這本畫冊裡面的圖,約莫是二零零一到二零零二年左右幾米創作的插畫作品,發表在報紙上的文學副刊。使用的材料大都是水彩和細字油...
美国西北大学著名历史学家罗伯特·威布这部《自治——美国民主的文化史》就是通过对美国民主成长历程的考察,分析了影响美国民主制度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美国民主制度的演...
遇见台湾-最亲切的台湾辞典 本书特色 这是——*特别、*有趣、*接地气的台岛辞典*详尽、*深情、*原生态的湾湾大全遇见台湾-最亲切的台湾辞典 内容简介 去台湾,...
罗常培文集-第三卷 内容简介 《罗常培文集(第3卷)》原名《国音字母演进史》,是作者1930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时主讲《中国音韵沿革》讲义的一部分,1934年由上海...
草根湖南-湖南民族民间文化解读 本书特色 《草根湖南:湖南民族民间文化解读》是文化部艺术科学研究项目。草根湖南-湖南民族民间文化解读 内容简介 简介《草根湖南:...
菊花与刀 本书特色 《菊花与刀》是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曾被翻译成英、法,中、日、西等20余国文字,总发行量超过100...
第二语言习得的语言学视角 本书特色 本书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戴曼纯教授编写导读,是一部从语言学角度阐述二语习得问题的经典合集,所选文章展示了不同的语言学理论,注重...
中国音韵学导论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4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为四章,论述了古代汉语,现代方言的描写语音学,历史上...
砚 本书特色 一套详细讲述笔墨纸砚起源、发展、流派、制作、使用、收藏的图书。专家执笔,文字简炼,条理明晰,内容充实。使用和收藏鉴赏之启蒙,文化和艺术工艺之传承。...
春满花城-广州迎春花市 本书特色 挖掘文化瑰宝,凝聚奇思妙想,洞察社会幽微,守护精神家园。春满花城-广州迎春花市 内容简介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坚持“保护为主...
《元宇宙:发展简史+技术案例+商业应用》内容简介:《元宇宙:发展简史+技术案例+商业应用》通过三条线对元宇宙的相关内容进行全面
采参风情 目录 目录一漫话人参(一)神秘的精灵(二)关东三宝之王(三)人参的别名雅号(四)漫漫采参路(五)人参之路的传说二拉帮进山(一)放山先拉帮(二)*苦还是...
中华玄机-我要与你讲传统 本书特色 内容简介:《中华玄机》是《中国天机》的姊妹篇,谈的是主导中国人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的中华传统文化。修齐治平、内圣外王、斯文济世...
文化怪杰:郑板桥--绝世风流 本书特色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
实用对联三千副-(第三版)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楹联学会副秘书长赵金光编著。作者从大量的古今对联中精选了3000副,分为春联、婚姻生育联、寿联、挽联、宅第联、行...
劉屹1972年生於北京,1990年進入北京師範學院歷史系讀本科,2000年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畢業,留校工作至今。現為首都師大歷史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敦煌吐...
西方传统节日与文化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帮助中国人了解西方传统节日与文化的知识性读物。全书以时间为顺序,简述了一年当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揭示其蕴涵的文化内涵与习俗内...
中国经典十种 本书特色 很早很早的古时候,看着筮草占卜,有人楞是从中琢磨出了“理儿”来。这“理儿”很大,阴上阳下...
段书佩,主编。滚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滚石唱片创始人段钟沂之女。滚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系滚石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之一,创办人为该集团董事长段钟沂...
传统节日灯谜精选 内容简介 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