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斯新情结疗法I》和《伯恩斯新情结疗法II》在国外初版以后,伯恩斯博士获得了在多种新环境下建立“十天重建自尊”的项目机会。通过治疗各行各业的无数患者,伯恩斯博士得到了许多新的数据。根据这些宝贵的“十天重建自尊”项目经验,伯恩斯博士又创作了《伯恩斯新情绪疗法III》。基于前两本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则,《伯恩斯新情绪疗法III》是读者们强大的新型工具书,它分为10个步骤,带你一步步深挖不良情绪根源,帮助你识别、纠正不良的认知模式,改变消极情绪,重获自尊。《伯恩斯新情绪疗法》系列丛书在海外出版后的多年内,阿拉巴马大学的福瑞斯特博士所领导的调查团队对伯恩斯博士的研究项目展开了调查。调查人员总结认为,阅读《伯恩斯新情绪疗法》系列丛书的效果与全套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一样好。具体可参见前言中关于福瑞斯特博士在杂志《咨询与临床心理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介绍。
迷思四:失去所爱的人我在刚执业时治疗过一些严重抑郁患者,凯就是其中的一个。凯是一位31岁的儿科医生。她的弟弟6周前在她家门外自杀了,死得很惨。不过让凯感到特别痛苦的是,她觉得弟弟的死自己脱不了干系。为了支持这种观点,她想出了许多无可辩驳的理由。凯痛苦万分,她觉得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是百分之百客观真实的,也是完全无法解决的。在转诊到我这里来的时候,她觉得自己也应该去死,所以满脑子里都是自杀的念头。如果有人自杀身亡,其家人和朋友往往会被一个问题所困扰——这就是内疚感。你很可能会因为自责而折磨自己,你会这样想:“为什么我没能阻止这一切呢?我为什么这么蠢呢?”碰上这种情况,即使是心理医生和心理顾问也不能幸免,他们也可能会谴责自己:“这的确是我的错。*后一次和他谈话时我真不该那么说他。为什么我就没发现他想自杀呢?我本该拦住他的。是我杀了他!”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自杀的人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他们总是错误地认为自己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但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他们的问题其实没那么可怕,压根就不值得自杀。这实在很让人痛心。凯觉得自己的经济条件比弟弟好,因此她应该想办法帮助弟弟;在弟弟长期抑郁期间,她应该给弟弟提供情感上和经济上的支持。一想到这些,她的自责就更强烈了。事实上,她给弟弟安排了心理治疗,帮他付治疗费用。她甚至还帮弟弟租了一间离自己家很近的公寓,让弟弟只要心情不好就找她。她的弟弟是一位在费城念生理学的学生。在自杀的那天,他曾打电话给凯询问一氧化碳对血液的作用问题,他说他要在课堂上谈这个问题。凯是一名血液专家,她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所以就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弟弟。她也没和弟弟聊很长时间,因为她第二天早上要在自己上班的医院作一次大型演讲,她得好好准备。可是,就在凯准备演讲的时候,弟弟就在凯的公寓窗户外自杀了,他用的正是凯告诉他的死法,这是他第4次也是*后一次自杀。凯为弟弟的死自责不已。考虑到凯的悲惨遭遇,她的悲痛是可以理解的。在开头的几次心理辅导过程中,凯向我解释了她自责的原因,她觉得她也应该去死。她说:“我有责任照顾好弟弟。但我没尽到义务,所以我觉得他的死我有责任。这足以证明我没像姐姐一样好好照顾他。我本应该知道他那时内心挣扎很厉害,但我没阻止他。现在回想起来,他那时肯定会再次自杀,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在他给我譬电话的时候,我能关心一下他,他就不会死了。在他死前的一个月里,我总是很烦他。坦白来说,我有时觉得他是我的负担,因为他总是让我心烦。记得有一次我又心烦起来,我告诉自己,也许他死了会更好。我对此深感内疚。也许我想他死!我知道我让他感到失望,所以我应该去死。”凯认为她的内疚和痛苦都是正常合理的。凯出生于一个严格的天主教家庭,她有着极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她觉得自己应该痛苦,应该受到惩罚。尽管我知道她的理由站不住脚,但仅靠几次心理辅导还是无法完全戳穿她的歪理。凯很聪明,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她给自己安排的罪名很有说服力。我几乎都要被她电说服,差一点就要相信她的痛苦是“正当”的。不过,有一次灵光突现,我无意中找到了将凯从精神牢狱中释放出来的钥匙。凯犯了一个思维错误,这就是第3章中讨论过的“10大认知扭曲”第10项——罪责归己。在第5次心理辅导时,我用了这个观点来指出凯的思维误区。我首先强调,如果她要为弟弟的死负责,那么就应该是她害弟弟自杀的。可现在还找不出自杀的原因,即使是专家也无能为力,因此我们无法证明是她害死了弟弟,我告诉她,如果我们硬要猜测她弟弟的死因,那只能是因为他思维扭曲,总以为自己一无是处并陷入绝望,所以会觉得活下去没意思。既然凯无法左右弟弟的思维,她就没必要因为弟弟产生错误思维*终自杀而负责。那是他的错误,和她无关。因此,她不该认为自己应该为弟弟的情绪和行为负责,这些都不在她的控制范围之内。在别人看来,她*应该做的事就是尽量帮助弟弟,这才是她力所能及的。我对她强调,她没能预见到这一切,没能阻止弟弟自杀,这的确很让热播心痛。但是,如果她知道弟弟要自杀,她肯定会想方设法阻止。但是,由于她不知道,所以也没法干预。所以,她不该为弟弟的死而自责。这是不合逻辑的,因为她没法精确地预测未来,也没法掌握宇宙间的一切知识。这两种愿望都是极不现实的,所以她没有必要怨恨自己。我进一步指出,即使是专业的心理医生对人性的把握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尽管他们应该有经验,但有时他们也看不出来患者想自杀。总而言之,她不应该为弟弟的行为负责。这是一个重大的错误,因为她没法完全控制他。我强调,她的责任只能是管好自己的生活和追求幸福。谈到这一点时,我突然意识到凯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这倒不是因为她“让弟弟感到失望”,而是因为她不仅纵容自己的抑郁情绪,甚至还打算自杀。要想负责任的话,她应该拒绝任何内疚情绪,走出抑郁的低谷,主动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快快乐乐地生活下去。这才是负责任的行为。……
戴维·伯恩斯,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有名心理学家、认知疗法很重要的发展者之一、“伯恩斯抑郁状况自查表”发明人,也是运用认知疗法的先行者。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完成精神治疗训练,现为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临床教授。作者获奖无数,包括1975年美国神经科学学会(The Society for Biological Psychiatry)颁发的贝内特(A.E.Bennett)奖、1995年应用暨预防心理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所颁的杰出贡献奖。除专业文献外,伯恩斯著有数本有关情绪和关系问题的畅销书。《伯恩斯新情绪疗法》一书在优选已售出500多万册。全美一项调查显示,在1000多本自助书籍中,美国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很乐于推荐的两本心理自助书籍——《伯恩斯新情绪疗法》位居靠前,《伯恩斯新情绪疗法II》名列第二。本书即是此系列的后续之作,明晰实用,实践练习可操作性强。
高血压饮食宜忌慎随身查-彩色图解 本书特色 高血压严重危害人们健康,被医学界称为“健康的**杀手。”对高血压患者而言,病情的控制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指导,药物的治...
《必要的丧失》讲述为了成长我们必须要放弃的东西,不仅包括与所爱之人的分离,还包括我们有意无意的浪漫、梦想的破灭和期望的落
《典型机械维护与检修(学生用书Ⅱ)》内容简介:本书作为《典型机械维护与检修(学生用书Ⅰ)》的配套学生用书,通过学习目标、任务
每天学点心理学 本书特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心理和行为的科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本书涉及心理学的各个方面,每天学点心理学,让你学会读懂他人、了解自我,...
佘自强零副作用养生疗法 本书特色 《佘自强零副作用养生疗法》介绍了200种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的、具有特定疗养功效的植物,包括谷物、瓜豆、蔬果、菌藻、坚果种仁和青...
《平成东京十二面相》内容简介:★十二位非虚构作家,十二幅光影交错的社会拼图 ★揭开东京繁华面具下暗流涌动的人生百态 ★解读国
自卑与超越-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 本书特色 《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畅销的作品之一,多年来不断再版重印。本书作为阿德勒的后期作品,系统地体现了其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成为有影响力的治疗师(“世图心理”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必备书籍,提升影响力与技巧) 本书特色 本书在心理治疗四种治疗因素和四个阶段的框架内讨论有效咨询和治疗的核心...
《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内容简介:人生中的事分为两类,你能控制的,你不能控制的。不能控制的包括:已发生的事,你的记忆,别
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内容简介 1983~1989年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坎贝尔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理查德·佩托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中国预防...
正念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附光盘) 本书特色 作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源于东方佛教实践而在西方心理干预中得到发展的正念疗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认可...
《高成就孩子的教养法则》内容简介:杰出的成功人士为何如此优秀?这和他们的家庭教育有什么关系?他们的父母到底做对了什么?哈佛
《知觉之门》内容简介:阿道司·赫胥黎晚年时应朋友之邀,亲自尝试了从一种名为佩奥特的仙人掌中提取出的活性成分——麦司卡林,并
《图腾与禁忌》试图通过一些保留在儿童时期的图腾崇拜的遗迹,亦即通过我们的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哪些细微迹象。来推导
《金融科技时代的地方金融监管》内容简介:本书为上海新金融研究院课题“地方金融监管与金融科技发展”的研究成果。横向以实地调研
阴瑜伽 本书特色 《阴瑜伽》介绍了练习阴瑜伽的准备工作,还介绍了超过50种强大的、逐步进行的、增加身体柔韧性的阴瑜伽体式,同时鼓励您清除杂念,集中注意力。 《阴...
注意!身体的警讯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很有价值及便于使用的家庭医学参考书。作者伊沙多尔·罗生福是一位杰出的医师、畅销书作家及电视《钟点杂志》的专栏医...
别把养生变养病 本书特色 当下全民都在谈养生,但养生到底养什么?早晨要吃“皇帝餐”?五谷吃得越多越健康?香菇木耳治百病?每天必饮七杯水?...
《教育心理学(第7版)》鼓励教师去思考学生是如何发展和学习的;鼓励教师在教学之前和教学过程中做出决策;鼓励教师思考如何证明学
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本书特色 本书是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对天才达·芬奇的精神解剖之作。对于达·芬奇这位伟大的人物,弗洛伊德将其人与其作品分开。作品尽管伟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