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滋味(代序)
“京味儿”说起来面儿挺广,北京人说话、北京的老胡同、北京的曲艺杂耍儿……这些个东西搁一块儿就是“京味儿”。今儿个这本书说的是“京味儿”的吃食。春天的春饼,夏天离不开的芝麻酱,初秋吃的烧茄子,冬天上得了大席面的大白菜……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可就是不特别的东西,北京人吃起来可特有讲究。怎么讲究?您慢慢看。
幸福的珠串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次在国际舞台正式亮相。周总理特意从国内带去了两件精品让国际友人感受中华文化之美。一件是被周总理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新中国**部彩色电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另一件就是地道的北京特产——冰糖葫芦儿。一尺多长的竹签子上从大到小穿着十来个鲜艳的山里红,外头裹着薄薄的一层金黄如琥珀、透明似玻璃的冰糖衣,看上去珠光宝气。咬上一口,酸甜酥脆。每到冬天,“葫芦儿——冰——糖的嘞!冰——糖——葫芦儿的嘞……”的吆喝声就会荡漾在京城纵横交错的胡同深处,和北京人所特有的那种悠闲、安然的市井生活融为一体,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北京的小吃多属于“穷人解馋”,可这冰糖葫芦儿却有点与众不同,它可是既有钱又有闲的人士玩儿出来的精致美味。过去,北京小妞儿跳皮筋儿的时候唱个顺口溜儿:“半膘子,吴大少,卖糖葫芦儿是玩票。”说的就是这个故事。大概是清末民初的时候吧,北京西城有个吴家大宅门儿,府上有位大少爷,兴许是吃饱了没事图个乐子,看见庙会上有卖用长长的荆条穿着山里红做成的大糖葫芦儿的,就回家把乒乓球大小的山里红、海棠果用刀割开,剔去核,然后塞上枣泥、山药泥、豌豆泥。这还不算,还要用瓜子仁儿在露出来的馅儿上镶嵌出一朵朵小花儿,再用一尺长的竹皮做成签子穿成葫芦儿串儿。之后,用又薄又浅的小铜锅放文火上把冰糖熬化了,把穿好了的葫芦儿串儿往锅里滚一圈蘸满糖液,取出来放在冰凉的青石板上晾凉了——冰糖葫芦儿就这么诞生了。冰糖葫芦儿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糖果,因为它是既有“糖”又有“果”。除了上面说的那种山里红,还有一种山药的,就是把山药去了皮,钻上大大小小的窟窿,塞上枣泥,再按上用山楂糕和青梅切成的小丁儿,蘸上冰糖以后,琥珀里裹着的白色山药上,红、绿、黑三色相间,那叫一漂亮!吴大少爷玩儿着玩儿着,就做起了买卖。没事时,让仆人挑着挑子满胡同里转悠,他自己跟在后头吆喝:“葫芦儿——冰——糖的嘞!冰——糖——葫芦儿的嘞……”结果他卖回的钱连本钱都不够,要不怎么叫“半膘子,吴大少”呢?不过这么一来,生意倒是相当的好,吴大少爷心里蛮乐和。可后来不知怎么的,吴家就败落了。吴大少爷没了钱,也没了营生。当初吃他便宜糖葫芦儿的老街坊们感念他的憨厚,给他攒钱开了个干果铺,主要卖冰糖葫芦儿。每天他一开门儿,那些吃过他便宜冰糖葫芦儿的老街坊们就来捧场。开张没多少日子,他的冰糖葫芦儿就名满京城了。有钱的人以吃他做的冰糖葫芦儿为时髦,没钱的也开始跟着仿效。慢慢地,这冰糖葫芦儿就成了雅俗共赏的北京特产了,品种也越来越多。其中一种,将整个的橘子穿上,像个小锤子,就是北京人叫的“糖墩儿”。顺便说一句,天津人把所有的糖葫芦儿都叫糖墩儿。糖葫芦儿做起来也讲究个手艺。剔山里红的核有种专用的工具,样子有点像冲子,可以很容易地把核剔出去。我小时,有家街坊是做糖葫芦儿的,一次能剔一大盆山里红。穿山里红当然是先穿小的,然后越穿越大,到*上边一个才是*大个的,每个之间还要留点儿缝隙,为的是让每一个果子都能蘸匀了糖衣。熬糖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要先将冰糖渣倒到小铜锅里,再加上刚刚淹过糖渣的清水,一边加温一边用筷子搅拌,眼见糖渣先化成白色的浆液,不一会儿咕嘟咕嘟地冒起了小白泡儿,但这时候的糖浆还不能蘸葫芦儿,要等到每一个小泡儿都刚好熬成了鲜黄透亮的地步,才停止搅拌。您可以用筷子蘸上一点儿糖液放入冷水中激一下,然后用牙咬一下尝尝,如果粘牙,还得继续熬;如果不粘牙,就证明火候到家了。接下来就得赶紧蘸。蘸晚了,糖就泛苦了。蘸糖也是个手艺活儿。要把葫芦儿坯子在糖锅里干脆利落地滚上一圈儿,让每个果子上都均匀地裹上一层薄薄的糖液,那糖薄得就像一层透明玻璃纸似的,透过糖衣能清晰地看到山里红上的斑点。糖衣蘸不匀不漂亮,可要是蘸厚了,吃着不脆不说,也盖住了山里红的本味儿。手艺高超的师傅,一斤糖能蘸出三十多串糖葫芦儿。蘸好糖的葫芦儿拿出来,在板子上用力摔一下,放一边晾着,凉了以后,冰糖葫芦儿上会有一个晶亮透明的大糖片儿,非常漂亮。小孩子吃糖葫芦儿总是先舔这个大糖片儿。现在晾糖葫芦儿用的板子一般已经不是青石板了,而是所谓水板儿。这水板儿其实就是一块在清水里浸泡透了的平滑小木板儿,它比石板有更好的吸水性,可以帮助糖葫芦儿定型。吴大少爷可以说是北京城里做糖葫芦儿的祖师爷,过去北京城里几乎所有做精品冰糖葫芦儿的都得过这位爷的真传。据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里讲,老北京东安市场里信远斋有一种*精致的,“不用竹签,每一颗山里红或海棠均单个独立,所用之果皆硕大无疵,而且干净,放在垫了油纸的纸盒中由客携去”。不过没了竹签还能不能算糖葫芦儿?我有点怀疑。当然,穷人是吃不起精品糖葫芦儿的,可又想解馋,怎么办呢?就有了很多简易版的糖葫芦儿。*经典的就是只用山里红,把核剔了穿成串,用冰糖蘸了,吃起来倒也酸甜可口。后来干脆连核也不剔了,就那么直接穿起来,*便宜的连冰糖都不用,而是刷上糖稀。就像您看有的电影里演的,用一个大木棍子绑上稻草,把糖葫芦儿插在上边,跟个狼牙棒似的,扛着满街走着卖的那种。这种糖葫芦儿,看上去乌涂,吃上去粘牙,和吴大少的那种是两码事。还有一种糖葫芦儿,不是冰糖的。就是开头说的庙会上的那种大糖葫芦儿。那是用一根一丈来长弯弯的荆条把几十个山里红按上大下小的顺序穿起来,外面刷上一层饴糖,然后在*上面插上一个彩纸做的三角儿小旗儿。这种糖葫芦儿主要是用来看而不是吃的,象征了团圆和成串的幸福,是一道渲染节日气氛的民俗风景。飘雪的季节里,胡同深处传来了悠远的吆喝:“葫芦儿——冰——糖的嘞!冰——糖——葫芦儿的嘞……”多么富有诗意的北京呀!
崔岱远,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地道的北京人,打小儿在紫禁城边儿的南池子长大,做过工程师,现为某出版社编辑,编辑过百十来本书,在《光明日报》《北京晚报》等媒体上发表过多篇怀念北京的文章。2007年出版了《看罢西游不成精》一书,曾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连播。近些年,他积极倡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应邀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档栏目学者嘉宾,连续担任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名家大讲堂”主讲专家,被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节授予“北京读书形象大使”称号。
Beauty系列06--消脂瘦身汤 内容简介 木耳白果黄豆汤 双冬木耳汤 芥菜蕃茄汤 扁豆木耳冬瓜汤 ...
本书相关活动正在进行中,即日起,晒出你最有爱的餐桌,并点击想读,即有机会获得新书1本,还可获得新书发布会特别邀请,现场更多
跟着君之学烘焙-II 本书特色 新浪**烘焙博主君之*新力作,专为家庭烘焙量身打造。秉承简单实用可口的家庭烘焙原则,作者君之选取了*适合家庭烘焙的、深受读者喜爱...
京味儿(增订版) 内容简介 “京味儿”说起来面儿挺广,北京人说话、北京的老胡同、北京的曲艺杂耍儿……这些个东西搁一块儿就是“京味儿”。今儿个这本书说的是“京味儿...
《鳕鱼》简介:它喂饱了西方国家,促进了北美洲的发展。对于仰赖鳕鱼为生的人,它是比黄金更珍贵的宝藏。战争为它而起,革命因它
《侠客的一天》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六个侠客:专诸、豫让、朱亥、荆轲、王著、张汶祥。侠客是人类历史中一种特殊
本书介绍的基本甜点制作方法,不仅适用于立志成为甜点师的年轻人,对于喜欢甜点制作的普通人也同样值得一试,只要依照书中的秘方
《让一切光源都熄灭:沙鸥诗集》内容简介:沙鸥1939年即已开始诗歌创作,但在一生的最后九年间,却放弃了一直采用的八行体诗,创作
最全面的蛋糕教科书:日本烘焙名师手把手教你做 本书特色 不用花大钱到日本、法国厨艺学校留学,在家也能得到名师亲自指导!“cole辻东京”厨艺学校将蛋糕的深奥美味...
杨桃文化新手食谱系列吃素最美丽 内容简介 本套食谱完整收录各款中西美食,从经典美味、家常菜色到热门小吃,带你进入幸福的美食天堂,教你餐餐吃出美味与健康;西式菜肴...
海水鱼菜典-100位中国烹饪大师作品集锦 本书特色 《100位中国烹饪大师作品集锦(海水鱼菜典)》精选700余款海水鱼菜品,集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与您一同品鉴...
船菜花酒蝴蝶会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
深夜食堂 私享料理 本书特色 美食怎么那么调皮~ 你从未读过的个性美食随笔告诉你,料理的属性不止于美味,还非常好玩! ·竹子是木材,那么吃竹笋也就是在吃树。这不...
马克杯蛋糕(甜) 本书特色想吃蛋糕又怕麻烦?也不想洗太多用具?没有烤箱?没有好方子?这些统统可以解决! 一只马克杯,微波炉,还有一些厨房里都能找到的材料能圆你的...
食帖-只为喝杯好咖啡-02 本书特色 《食帖02:只为喝杯好咖啡》,是食帖品牌的第二本纸质出版物,以“咖啡”为主题,从咖啡种植开始讲起,收集全球产地信息,揭开烘...
小时候应吃的家常菜 本书特色 4大成长烦恼,100道料理,一次轻松解决。丰胸抗痘,高钙补脑,**菜单。小时候应吃的家常菜。小时候应吃的家常菜 内容简介 转凉后的...
广式凉茶 本书特色 劳动人民长期总结的丰富经验,*终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岭南凉茶文化。近一二百年间,王老吉、黄振龙等品牌的兴起,又为凉茶的现代化转型带来了生机。 以...
和果子即日式传统点心,造型精美,口感细腻,因其融合了季节的美感而为人称道。“水无月”“黄身时雨”“藤浪”“地锦红叶”……
中国古代饮酒习俗 内容简介 历史是割不断的。许多古老的习俗仍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产生着重要作用。当中国向现代化的目标迈进时,怎样继承古代风俗中的精华,剔除其封建糟...
电烤箱.电饭煲.豆浆机.酸奶机.冰激凌机-巧厨娘小家电美食-第2季 本书特色 小家电也有大作用,让美味佳肴做起来更快捷。玩转70款电烤箱菜品,做出50道电饭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