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欧阳应霁美食文化写作“香港味道”系列的头一本,以各式经典港式美食为切入点,大到荤腥,小到各式糕点,用72个小节的篇幅记录多年来深入酒楼茶室的美食探访之旅。书中所涵纳的不仅仅是色香味全的经典菜式、或高档或街坊之饮食环境、出神入化与大道至简兼备的手法技巧,更由“食”及人,将美食之特色与共食伙伴之特性联系起来,无论是热衷“苦中作乐”、以苦瓜为榜样的作家许迪锵和那盘颇具怀念色彩的苦瓜牛肉,还是困难中努力坚持青少年艾滋教育事业的程翠云和那一碗她童年时代勉力支撑全家生活的柴鱼花生粥,又或者是年过八旬、摸爬滚打中见证深水埗时移世易的退休长者吴兆荣和那同样充满历史感、如同活化石般的大包,人物的经历与个性赋予这一道道经典菜式以生命力与人格魅力,美食所承载的故事让各人的形象愈发鲜明突出,他们和它们都是一个个鲜明的个体,他们和它们又冥冥中牵扯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香港的味道可以是那残留唇齿间的或咸或鲜,也可以是那萦绕在记忆深处的或酸或甜,一切都待有心人细细地品、慢慢地寻。
香港饮食潮流文化,中西荟萃、开放包容,百年下来发展出一种独特的形格。作者欧阳应霁“从小吃大,眼阔肚窄嘴刁”,“不求甚饱,唯独好吃不倦”,著书两卷来对香港的饮食文化与历史做全景式的纵览。《香港味道1》徘徊酒楼茶室,探访经典名菜、粥饭粉面、中式点心;《香港味道2》深入街市巷弄,搜寻如姜汁撞奶、杨枝甘露、钵仔糕、蛋散、鸡蛋仔等街坊小吃。每一种食品独立成篇,既有记忆回溯,又有制作流程的介绍展示,附以关于主题食品的好友访谈,饮食、经历与记忆糅为一体,一切都由作者细细道来,不由让一众嘴馋贪吃之人眼福大饱、食欲大增。授人以渔还嫌不过瘾,让读者也能尝到相同的地道美味才是作者所求,故每篇小文之内更添名店推介,好让嘴馋手懒的一众不致无处品尝,因而此书或又可以视为一本游刃于香港的美食地图。
修订版总序好奇再出发
羊男煲:风吹早低见肥羊
如果你有天真的碰上一个矮小、驼背、脚弯曲、从头到脚都套着一件羊毛皮,而且头部
还附着两只羊耳朵的男子,你会不会带他去吃黑草羊腩煲?
首先你会要求他先把那件羊毛套装给脱掉,即使在海洋公园或者迪士尼上班都应该有法律保障劳工的下班时间,更何况羊肉补中益气、性甘、大热、温阳助火,吃了之后浑身发
热,硬要继续穿着羊毛衣肯定会长出一身热痱。既然相识也是朋友,不是大丈夫也好歹是
男子汉,秋风起,如果怕蛇也还有羊,街口买少见少大排档张贴起“合时黑草羊腩煲上市”
的大字报,迫不及待用 MSN 呼男性“猪朋狗友”来吃羊,同时把面前这位来自东洋的实力
派偶像级村上春树先生笔下的羊男介绍给他们认识。即使言语不怎么通,但对面前那煲刚上
桌的热腾冒烟、芳香扑鼻的羊腩煲,大家都不禁竖起拇指大赞,滋味美食在前,刺激起同样
兴奋的目光和准备作战的肢体动作。
无须翻译,大家的谈论焦点都在一个“膻”字。于我这个羊痴,不膻就不是羊,千万不要把新鲜羊腩上那一层又一层肥膏给拿掉,那是膻之源、膻之所在,更不要随意动用什么花椒、八角擅自把膻味辟去,也可以说,就是因为爱膻吃膻,这群新朋旧友才可以一起同台。
然后就是一个“鲜”字。有鱼有羊在一起谓之鲜,如果用上的是肌肉组织已经被冻坏了的急冻羊,炆出来的羊又硬又韧像柴皮,如此说来,用上冰鲜羊会好一点,但羊皮却不如新鲜羊的够嚼劲。再来就是那用来炆羊的酱汁和同场演出的配料,用上柱侯、南乳和腐乳,加上蚝油、姜、葱、陈皮等调味,再有不可或缺的枝竹、马蹄、冬菇等饱蘸酱汁吃不停口的配搭,还有画龙点睛的自调腐乳酱,把软滑羊腩往酱里一蘸——哎呀,为什么秋冬不早点来?
据说羊男的出现是为了把已经失去的东西和尚未失去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唔,明白了。
做羊做马——作家、资深传媒人马家辉
马家辉实在很有说服力。一大锅羊腩煲放在面前再加一碗白饭,一瓶青岛啤酒,吃着喝着我完全明白他所说的在某一个特定的时空环境里,一个男的吃了羊,就会长大成人。
马家辉当年十七岁,刚念完大学预科的他有幸跟着两位报界、文化界的前辈世叔伯,在一个冬日里一起到台北。前辈日间有公事忙着,少年家辉就在光华商场、重庆南路一带逛街、逛书店。黄昏入夜,前辈相约他到十分有日据时代风情的六条通的一家小店吃饭。走进那窄窄的街巷,敏感的他已经嗅得出烟花风月中的江湖味道。室内坐下来,两位长辈侃侃而谈的是时事政治,不时还会垂询一下身边这位知识型少年的看法。言谈对话中自觉正被引领进入大人世界的家辉,在那稍后端上来的一个鲤鱼煲和一个羊腩煲面前,感受鱼羊合一的鲜美,就在这种上一代文化人自觉不自觉的言传身教氛围之下,礼成,往后日子的精彩探险同时开始,兴奋感激也来不及。
然后剪接到他在台湾读大学的日子。大二的寒假他跟随学联的专团**次到北京,应该是当年“认祖关社”运动的又一浪。青年男女七日六夜游山玩水、参观学习,晚上当然就结伴到馆子涮羊肉,在那黄铜涮锅炭嘴蹦出炭屑星火的刹那,家辉意识到身边一个女子向他传情示好,这位正在吃羊的羊男自然也积极回应——
冬天,羊肉,一个男人自觉真的是一个男人,与补不补身无关。就是这么奇怪,牛怎样也取代不了羊的地位。
终极白粥:无味之味
如果要从头再来,可不可以从一碗白粥开始?
我们知道白粥的好,却又想尽一切方法脱离白粥的贫穷状态。
我们习惯自满,达到极致自然不过。唯是终于有一天累了病了,才会隐约记起小时候发烧发冷后被家里长辈喂食的那一口好像淡而无味的白粥,就是在经过这许多年尝过如此这般许多滋味之后,这什么也没有的白粥忽然显出其轻清香美的上善真味,这也许就是我们终极寻找的comfort food吧。
小时候家里老管家叫瑞婆,*拿手煲的是白果腐竹粥,究竟她煲粥用米时有没有像现在人那么讲究用什么新米旧米配搭,用什么泰国丝苗与澳大利亚双羊百搭混合,当年只顾大口大口喝粥的我当然不知道 — 只知道面前那一碗冒着气的奶白色的泛着米香豆香的稠稠滑滑的液体,流动入口好舒服,填进胃里好满足。粥稍凉时碗边和粥面凝结一片皱皱的腐皮,像是同场加映的精彩短片,而有次把吃剩了的粥放进冰库冰了半天再拿来喝,叫我从此发现冷粥又别有一番好滋味。至于瑞婆在白果腐竹粥里放进一小片从新会家乡捎来的陈皮,从来不知苦滋味的我一口咬下,竟又是本来嗜甜的味蕾的一次全新经验;神奇地感悟到平衡互补、提味正气的深奥大道理。许多年后当我在冰库干货格中随手拿两三粒瑶柱放进正在锅中滚动的白粥中,忽然一怔,回想小时候并没有(也不需要!)这等“鲜”味。
嗜粥如我近年在家里回归白粥。先是夜半三更用真空锅煮粥,留待明日醒来绵绵软软过口瘾,再是清晨早起用不锈钢锅明火煮粥,取其米花初爆有口感,接着下来该是用瓦煲尝试古法先武火后文火。至于古人煮粥讲究用水,初春雨水、腊月雪水,甚至各有特性的井水、泉水,对于我们今天在都市生活只能用上自来水或者蒸馏水的一众,这种讲究已经成了民间传奇 ——白粥,本身可也就是一种入口绵绵糯糯滑滑暖暖的传奇?
说起来,简简单单的一碗白粥,不同时间、不同心情、不同需要,或稠或稀自行拿捏调节,当中当然有无数煮泻粥甚至烧干水的经验。如果说吃下暖暖一碗白粥对我等早已营役过度、五劳七伤的有养生疗效,倒觉得煮粥过程要求心平气和、细心看管,静待一室弥漫米香暖意,这已经是绝佳治疗过程了。
一碗白粥竟是终极,原来也是开始。
粥弄人——青少年艾滋教育协会掌门人程翠云
从来没有想过一碗柴鱼花生粥可以负载那么多,延伸那么广——跟程翠云(Atty)相识是在她主持青少年艾滋教育协会大局的始创期,从当年直到现在,正面、主动、积极地关怀处理青少年对性对艾滋病的种种问题,Atty和她的一群同事,一步一个脚印,当中所受所学,朋友在旁边听来都已经感受到那种考验、那种震撼。为什么这么“困难”的工作也要坚持去做?其实我常常想开口问Atty。但目睹她那种义无反顾的专注和投入,我又好像已经明白了点什么。
跟Atty相约去吃粥,隐约感觉到这不只是一碗粥。果然面前展开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葵涌旧屋村的生活实况:我不单看见年少时的Atty如何风雨不改每个晚上在父亲经营的大排档里做超级童工,一边做功课一边吃晚饭,还要帮忙上菜、负责招呼客人,但一有些许差错就被酗酒越来越严重的父亲失控打骂;我更看到邻居一个年轻妇人,担着一大锅柴鱼花生粥沿街沿楼叫卖,而妇人的游手好闲的丈夫却经常无故毒打妻子,每隔一段时间妇人就哭啼着要离家出走,却又被街坊相劝要看在年幼子女的分儿上,好歹总得留下——
感同身受的Atty一直问,为什么世上*不安全的地方竟然是自己的家?为什么女性要被迫身处这样一个无助的不公平的暴力境况?能够排除万难在阅读、写作、戏剧和电影中找到独处宁静和投入专注的Atty实在感恩,也因为童年个人的亲身体验令她有一种异乎常人的承载苦难的坚韧能力,使她现时能够细致而准确地帮助年轻人解决情绪上、生活上种种疑惑过失。虽然她直认女人的命运有时看来不可逆改,但至少可以把生命中种种负面经历转化成对自己的肯定,对别人的祝福——
那碗养起一家人的柴鱼花生粥,该是怎样的一种滋味?
相信旅行,钟情漫画,
关注设计,沉迷杂志,
狂恋影音,爱恨美食……
一路放肆贪玩,自然跨界破例。
自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获取荣誉学士及哲学硕士以来,
长期对现代家居生活、建筑设计潮流以及饮食文化趋势观察研究,
大量撰写相关评论推介文章,
发表于海峡两岸暨香港报章杂志,
出版生活写作系列,旁涉漫画创作。
近年积极参与饮食文化视频的拍摄制作,
创办“味道图书馆”及“半饱厨房”,
策划艺术主题餐宴活动,
活跃于自媒体平台,
进一步实践理想生活的全方位体验分享,
继续以“贪威识食,练精学懒”为原则宗旨。
Sammi的完美烘焙配方 本书特色 作者沉浸专研多年的烘焙配方,**次公开、传授令人赞赏的秘密全书以详细的步骤图解,以*简易的器具和方式,让新手也可以学会*精华...
干货常识大全 本书特色 水发、火发、油发、盐发、碱发……干货纵有千百种,有了窍门一点通!《干货常识大全》由双福、朱太治主编,介绍了干货的营养价值,烹饪高手的干货...
最营养的自制豆浆与早餐2588例 本书特色 豆浆、早餐巧搭配,营养、美味全面兼顾。不仅仅是一本豆浆书:300道功效非凡的营养早餐与288道美味中式、西式早餐合理...
家制风味酱菜300种 内容简介 泡菜、咸菜、酱菜、糟菜以及卤菜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它不仅制作简便,原料充足,经济实惠,省时省力,便于保存,而且还...
我们 要好好的.吃晚餐-两个人40天的美味关系 本书特色 俗话说:“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然而现代人每天为工作奔波,早餐匆忙、午餐快捷,只有原本...
美食笔记-(全七册) 本书特色 ★ 精美盒装,仿皮软精装,手感上佳,64开精致口袋书,方便随身携带★ 拥有百年历史的日本专业科技出版社——东京书籍社专业打造,用...
第一次学做西点 本书特色 《第1次学做西点》是新手**指南,简单西点轻松做!第一次学做西点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多种西点的制作方法。每种制作方法都有详尽的步骤图...
这是一本详细而又仔细地教读者如何制作真正而又方便的日本料理的书!本书的适应读者是那些对日本料理感兴趣而又真地愿意动手去做
JapanesefoodwasvirtuallyunknowninmanyWesterncitiesinthe1980s,whenShizuoTsujiiwro...
这是一本温暖治愈的都市情感小说,同时又带有一些奇幻色彩。女主角李珍香是一个生活在北京的平凡外地小白领,三十岁上下,住在狭
老公减肥食单 本书特色 日本料理研究专家柳泽英子系列作品之一,系列作品日本销量达165万册,本书突破40万册。牛排、鸡肉饭、炸荞麦面等美味都可以食用,无需特别的...
《亚马逊效应》内容简介:零售业正在经历一场大变革。商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关闭,零售企业纷纷破产。网络购物的兴起,以及其头
日本熱銷,新手必備!看這本,保證不失敗!里肌肉、洋蔥、大蒜、甜椒、豆腐…照著食譜買齊了所有材料,之後…該怎麼開始呢?切成
作品目录四方食事 001口味 001切脍 004河豚 007野菜 008关于葡萄 010葡萄和爬山虎 010葡萄的来历 011葡萄月令 013泡茶馆 020葵·
堂本面包店 本书特色 这本书是我从台湾引进大陆出版的。而在zui 初,我差点与它失之交臂。因为我们社在饮食类图书方面历来走实用路线,所以当我见到这本书的资料,看...
新编家常菜888道 本书特色 家常菜是指在家里用常见的食材亲手做出来的各种菜式。我国各地用来做菜的原料基本相同:猪、牛、羊、兔等畜肉,鸡、鸭、鹅等禽肉,鱼虾鳌蟹...
1500張豐富的步驟圖解,新手入門必讀!高手進階必學訣竅!在編寫這本書時最煩惱的事,就是要如何才能讓這本書不只是學校的教科書
安徽名菜 内容简介 新概念中华名菜谱。 本书是新型菜谱写作的一次革命性尝试。本书从安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对安微名菜总体特征的量化分析这两个全新...
《面向世界的儒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 共同课(2022)》内容简介:《面向世界的儒学》是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
《派驻海外人员管理与风险防范指南》内容简介:派驻海外人员管理与风险防范指南是一本中小企业海外派遣业务管理与风险防范实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