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是一本让全世界数千万儿童、父母和教师都终生受益的经典养育读本。主要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确、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本书轻松破解儿童的心理行为密码,揭开儿童口吃、说谎、打架、孤僻、懒惰、尿床、暴躁等问题行为的根源,传授父母和教师高效简单的养育技巧,培养儿童拥有自信、独立、勇敢、坚韧、合作等健全的人格。
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生活的失败者”!——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阿德勒的思想比一般人所承认的要伟大,因为其他理论家都曾受到他的著作的影响。——心理史学家 杜安·舒尔茨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中是一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心理学家 爱德华·墨菲一个人在18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影响占比超过60%,学校教育占30%,还有10%的影响来自社会教育。而现实中,很多家长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 ——俞敏洪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成年人的教育问题可被归纳为自我认知与理性自我引导问题。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可以被归纳为这些问题,但不同的是,因为儿童具有不成熟特性,引导在儿童教育中格外重要。当然,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可以任由儿童自主发展;而且,如果他们有两千多年的自主发展时间和良好环境,他们*终会达到现代的成人文明水平。但这是不可行的,成人也必须关注儿童发展的引导。
我们在这方面面对的*大困难是无知。成年人很难了解自己,很难知道自己产生某些情绪、自己喜欢或讨厌某一事物的原因。简而言之,成年人很难了解自己的心理。所以,了解儿童的心理并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为儿童提供指导更是难上加难。
个体心理学将儿童心理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儿童心理本身、儿童心理对成年后的品质和行为的影响。而且,与其他心理学研究不同的是,个体心理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个体心理学还强调人格的统一体,并着重研究其在发展与表现中的能动探索。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的知识就是实践性知识,因为这些知识就是关于谬误的知识,获得此类知识的人(无论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本身)都可以立即明了这些知识在人格指导中的实际应用。
受个体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个体心理学的学说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个体心理学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人格统一体驱动和引导的,其对人类行为做出的所有解释都反映了体现在所有心理活动中的同一相互关系。我们将在这一章中整体说明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并在之后的章节中全面、详细地论述这里提及的各种相关问题。
个人发展的基本事实是心理的能动、目的性探索。儿童自婴儿时期便开始了自我发展的不懈探索。而且,这些探索与不知不觉中形成又始终存在的目标(变得伟大、完美和优越的愿景)一致。这一探索与目标形成活动反映了人类独有的思考和想象能力,并支配着我们一生中的所有具体行为。这甚至还支配着我们的思想,因为我们的思想并不是客观的,而是受我们形成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影响。
人格的统一体隐含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受到人格统一体的影响,并反过来对人格统一体进行个人塑造。可以说,个体即是画作,也是艺术家,也就是创造自己人格的艺术家。但个体既不是绝对可靠的创作者,也不是对灵魂和身体有全面认识的人——他是一个比较脆弱、不可靠且不完美的人。
在考虑人格的建构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个主要问题,即人格统一体、独特风格和目标不是基于客观现实建立的,而是基于个体对事实的主观认知建立的。个人对事实形成的概念或想法都不是事实本身。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生活在同一个现实世界中的人们会塑造出不同的人格。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塑造自己,但有些个人观点是合理的,有些却是不合理的。我们必须始终正视个体发展过程中的这类错误和失败,尤其是在儿童早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偏颇认知,因为这些认知会对人生的后续阶段造成影响。
我们可以以下面这个临床案例为例:一位五十二岁的女士总是贬低比她自己年长的女性。她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在童年时期,她的一位姐姐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她总会因此感到羞惭和不被重视。从所谓的个体心理学“纵向”观点来看,我们会发现她在幼时和现在(也就是垂暮之年)的心理机制和心理动机是一样的:她害怕被人轻视,并且会在发现他人受到喜欢或偏爱时感到愤怒。虽然除此之外,我们对这位女士的生活和人格统一体一无所知,但根据上述两个事实,我们几乎可以将认识中的这段空白填补上。在这一点上,心理学家就像小说家一样:他需要按照明确的行为准则、生活风格或行为模式来建构一个个体,而且还应确保不会破坏整体人格印象。一位优秀的心理学家能够预测这位女士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并可以明确伴随着其人格中的这条“生命主线”形成的个人品质。
与个体人格建构相关的探索或目标形成活动以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事实为基础,即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有与生俱来的自卑感,这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激励他们通过改善个人情况来消除心理上的自卑感。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通过改善个人情况来减轻自卑感是一种心理补偿机制。
**章导言 / 001
第二章人格统一体 / 015
第三章对优越感的追求与其教育意义 / 025
第四章引导对优越感的追求 / 043
第五章自卑情结 / 055
第六章儿童的发展:防止自卑情结 / 067
第七章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 / 081
第八章儿童在家中的位置:关于家中位置的
心理学知识及相应对策 / 095
第九章新环境——对准备状况的考验 / 103
第十章儿童的学校教育 / 115
第十一章外部影响 / 131
第十二章青春期与性教育 / 145
第十三章教学法错误 / 159
第十四章对父母的指导 / 169
附录一个体心理学调查问卷 / 177
附录二五个案例分析 / 185
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生活的失败者”!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 阿德勒
阿德勒的思想比一般人所承认的要伟大,因为其他理论家都曾受到他的著作的影响。
——心理史学家 杜安·舒尔茨
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中是一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
——心理学家 爱德华·墨菲
一个人在18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影响占比超过60%,学校教育占30%,还有10%的影响来自社会教育。而现实中,很多家长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
——俞敏洪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人。在世界心理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心理学界泰斗级人物。
超级领悟力:成为精英的必备素质 本书特色 我们经常因脑袋灵光一闪而顿悟:“啊!我明白了!”这个神奇的顿悟时刻是从哪冒出来的? 我们有可能...
生姜养生法 本书特色 日本百万健康畅销书作者,no.1自然医学养生专家石原结实25年专业研究,私房生姜食疗大公开上市一年重印16次安吉丽娜朱莉产后瘦身秘密武器《...
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你头脑中充斥着过量的信息,每天都在邮件、电话、朋友圈和手头工作之间疲惫折返,最后却沮丧地发现,最重要的
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我们的身体在塑造精神方面具有强大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被极大地忽视了。过去几年中,"具身认知"这门新
《量子窃贼》内容简介:遥远的未来,太阳系中的人类已超越肉体局限,实现了意识上传,物理空间和赛博空间的界线也已模糊。一个来自
神经科速查 内容简介 《医师速查丛书》即为便于临床医生在繁忙的实际工作中快速查阅到不同科别、专业疾病的诊断、治疗资料,而组织本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资深医师们编写...
居家小药膳。补肾壮阳 内容简介 中医学认为“药食同源”,药即是食、食相当于药,两者同源、同根、同用、同效。根据中医药理,许多小药膳或有明目、乌发、益智、安神、美...
本书在《美容美发中医古方》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收载了1456首美容美发中医古方或验方。这些古方有的录自宫廷秘方,有的搜
这本充满忠告和提示的书会引导你应对每天因低糖食品计划而面临的挑战,这本书提出的是任何人都能够终生奉行的简单而直接的健康计
长寿老人的养生之道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许多百岁老人、90岁老人,中国现代名人和古代名人,国外名人的健康长寿的养生之道,重点就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生活习惯等方面...
论文学与艺术 本书特色 精神分析学说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创立的。弗洛伊德*初是作为神经病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来从事研究的。其研究对象主要...
走路法全书--走路与健康 本书特色 《走路法全书》这本书对所有走路者来说是一份宝贵的资源,如果你想得到一些如何通过走路去队身上的赘肉的信息,你会发现就在这里,马...
脾胃病诊治-国家名老中医用药特辑 本书特色 脾胃关乎消化与吸收,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脾胃病是发生在食管、脾胃、肠道的一类内科病症,本书之脾胃病主要包括...
《十个天才的精神病史:关于疯癫、创造和抗争的人生故事》讲述了:为什么一些非凡的人物能够战胜精神痛苦并在疯癫的促使下创作出杰
《深度关系:从建立信任到彼此成就》内容简介:与他人建立深度关系的能力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至关重要。当身处一段深度关系中时,我
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 本书特色 为了让人们了解更多的方药知识,轻松辨证施药,弘扬中医药学,更好地利用这些名方,提高临床疗效,造福广大患者,让患者对常见的各类中...
中医食疗一本通 本书特色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中医食疗的深奥道理表达出来,用常理解释医理,让人们理解应用。从内容上要注重与现代生活结合,注重为读者解决实际问题...
《幸福之路》内容简介:90年长销经典,诺奖得主罗素风靡东西方的幸福指南。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前非诚勿扰学者嘉宾黄菡新译,
《英语教学新发展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从理论、实践以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新时代尤其是近十年来英语教学研究的发展概况。
《糖尿病怎么吃》糖尿病在中国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致死疾病,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二大国,且全国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