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正义》,又称《周易注疏》,系唐代学者孔颖达将王弼、韩康伯二人之易注合并,并对其中的经文、传文、注文加以疏解而成。作为《五经正义》之首,长期立于学官,为易学目前除经传以外很重要的典籍之一。
本次点校所采用底本,标题又作《周易兼义》。《周易正义》是唐代科举取士的标准用书,长期立于学官,是易学史上除经传以外*重要的典籍之一。本书所采用的底本为明万历间北京国子监刻《十三经注疏》本,参校本为中华书局影印、清代学者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本。文字点校吸收了阮元校刻本及历代易学家对此书的研究成果,编次仍依合刊本,文字采用简体横排。 此次整理工作包括标点、文字处理、校勘工作,并吸取了部分已有定论的研究成果。本书标点根据现行新的标点用法,并结合古籍整理标点的通例,对全书进行统一规范的标点。
孔颖达和《周易正义》
点校凡例
提要
周易正义序
周易正义卷首
论“易”之三名
论重卦之人
论三代《易》名
论卦辞爻辞谁作
论分上下二篇
论夫子《十翼》
论传《易》之人
论谁加“经”字
周易正义卷一
乾
坤
屯
蒙
周易正义卷二
需
讼
师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谦
豫
周易正义卷三
随
蛊
临
观
噬
贲
剥
复
无妄
大畜
颐
大过
坎
离
周易正义卷四
周易正义卷五
周易正义卷六
周易正义卷七
系辞上传
周易正义卷八
系辞下传
周易正义卷九
说卦传
序卦传
杂卦传
**论“易”之三名 正义曰: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莫非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然变化运行,在阴阳二气,故圣人初画八卦,设刚柔两画,象二气也;布以三位,象三才也。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 既义总变化,而独以“易”为名者,《易纬乾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又云:“‘易’者,其德也。光明四通,简易立节,天以烂明,日月星辰,布设张列,通精无门,藏神无穴,不烦不扰,淡泊不失,此其‘易也’。‘变易’者,其气也。天地不变,不能通气,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君臣取象,变节相移,能消者息,必专者败,此其‘变易’也。‘不易’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郑玄依此义,作《易赞》及《易论》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故《系辞》云:“乾、坤其易之蕴邪?”又云:“易之门户邪?”又云:“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然示人简矣。”“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此言其“易简”之法则也。又云:“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则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此言顺时变易,出入移动者也。又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此言其张设布列“不易”者也。崔觐、刘贞简即刘,字贞简。等并用此义,云:“易者谓生生之德,有易简之义。不易者,言天地定位,不可相易。变易者,谓生生之道,变而相续,皆以《纬》称‘不烦不扰,淡泊不失’。”此明是“易简”之义,无为之道。故“易”者,易也,作“难易”之音。而周简子云:“‘易’者,易(音亦)也,不易者,变易也。‘易’者易代之名。凡有无相代,彼此相易,皆是‘易’义。‘不易’者,常体之名,有常有体,无常无体,是‘不易’之义。‘变易’者,相变改之名,两有相变,此为‘变易’。”张氏、何氏并用此义,云:“易者,换代之名,待夺之义。”因于《乾凿度》云:易者其德也,或没而不论,或云德者得也。万法相形,皆得相易。不顾《纬》文“不烦不扰”之言,所谓用其文而背其义,何不思之甚?故今之所用,同郑康成等。“易”者,易也,音为“难易”之音,义为“简易”之义,得《纬》文之本实也。盖“易”之三义,唯在于有。然有从无出,理则包无,故《乾凿度》云:“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乾坤安从而生?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浑沌。浑沌者,言万物相浑沌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是知易理备包有无,而易象唯在于有者,盖以圣人作《易》,本以垂教,教之所备,本备于有。故《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道即无也;“形而下者谓之器”,器即有也。故以无言之,存乎道体;以有言之,存乎器用;以变化言之,存乎其神;以生成言之,存乎其易;以真言之,存乎其性;以邪言之,存乎其情;以气言之,存乎阴阳;以质言之,存乎爻象;以教言之,存乎精义;以人言之,存乎景行。此等是也。且易者象也,物无不可象也。作《易》所以垂教者,即《乾凿度》云:“孔子曰:上古之时,人民无别,群物未殊,未有衣食器用之利,伏牺乃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之宜。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故易者所以断天地,理人伦,而明王道。是以画八卦,建五气,以立五常之行;象法乾坤,顺阴阳,以正君臣、父子、夫妇之义;度时制宜,作为罔,以佃以渔,以赡民用。于是人民乃治,君亲以尊,臣子以顺,群生和洽,各安其性。”此其作《易》垂教之本意也。 第二论重卦之人 《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又《礼纬含文嘉》曰:“伏牺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伏牺则而象之,乃作八卦。”故孔安国、马融、王肃、姚信等并云:伏牺得《河图》而作《易》。是则伏羲虽得《河图》,复须仰观俯察,以相参正,然后画卦。伏牺初画八卦,万物之象,皆在其中。故《系辞》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是也。虽有万物之象,其万物变通之理,犹自未备,故因其八卦而更重之。卦有六爻,遂重为六十四卦也。《系辞》曰“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是也。然重卦之人,诸儒不同,凡有四说。王辅等以为伏牺重卦,郑玄之徒以为神农重卦,孙盛以为夏禹重卦,史迁等以为文王重卦。其言夏禹及文王重卦者,案《系辞》,神农之时已有,盖取益与噬嗑。以此论之,不攻自破。其言神农重卦,亦未为得。 今以诸文验之。案《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凡言“作”者,创造之谓也。神农以后,便是述修,不可谓之“作”也。则幽赞用蓍,谓伏牺矣。故《乾凿度》云:“垂皇策者牺。”《上系》论用蓍云:“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既言圣人作《易》,十八变成卦,明用蓍在六爻之后,非三画之时。伏牺用蓍,即伏牺已重卦矣。《说卦》又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既言圣人作《易》,“兼三才而两之”,又非神农始重卦矣。又《上系》云:“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此之四事,皆在六爻之后。何者?三画之时,未有《彖》、《繇》,不得有“尚其辞”。因而重之,始有变动,三画不动,不得有“尚其变”。揲蓍布爻,方用之卜筮,蓍起六爻之后,三画不得有“尚其占”。自然中间以制器者“尚其象”,亦非三画之时。今伏牺结绳而为罔罟,则是制器,明伏牺已重卦矣。又《周礼·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明三皇已有书也。《下系》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盖取诸夬。”既象夬卦而造书契,伏牺有书契则有夬卦矣。故孔安国《书序》云:“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又曰“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是也。又八卦小成,爻象未备,重三成六,能事毕矣。若言重卦起自神农,其为功也,岂比《系辞》而已哉!何因《易纬》等数所历三圣,但云伏牺、文王、孔子,竟不及神农,明神农但有盖取诸益,不重卦矣。故今依王辅以伏牺既画八卦,即自重为六十四卦,为得其实。其重卦之意,备在《说卦》,此不具叙。伏牺之时,道尚质素,画卦重爻,足以垂法。后代浇讹,德不如古,爻象不足以为教,故作《系辞》以明之。
(魏)王 弼 (晋)韩康伯 注;(唐)孔颖达 疏;郑 同 整理 王弼(226—249),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金乡一带)人, 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著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论语释疑》等。 韩康伯(332一380),东晋玄学家、易学家。名伯,字康伯,以字行,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精研《周易》,在王弼所注《易经》和《文言》《彖传》《象传》的基础上,又补注《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撰成《周易注解》三卷,合王弼注六卷及《略例》一卷,共十卷。 孔颖达(574—648),字冲远(一作仲达、冲澹),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唐初大儒,经学大师。其学摒弃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兼容百家,对西汉以降的经学有总结和统一之大功。其编纂之《五经正义》被唐王朝颁为经学的标准解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郑同,易学学者,北京学易斋的创办人兼策划人,多年来一直从事易学与术数学研究,著有《梅花易数讲义》等。先后主持整理出版《易藏》《术藏》《续修术藏》等大型文献,广受国内外易学界的好评。
爱之理由 本书特色 作者哈里·g.法兰克福以擅写清新透彻的小作品著称,《爱之理由/当代外国人文学术译丛》是他在这方面的杰作。作者以优美笔调,运用他的“关怀”(c...
《新约圣经背景注释》和《旧约圣经背景注释》相辅相成,提供了新约经文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涵盖从马太福音到启示录;《
献给旅行者365日-中华文化与佛教宝典 本书特色星云大师把人生比作一场没有归期的旅行。他在本书的自序中写道:“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度过了一日又一日,一月又一月,...
列子译注 本书特色 《列子》是魏晋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水平,也有着相当的文学价值。但历来学者因其为伪书而往往加以轻视,对它的...
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论语》人生课堂 本书特色 本书为国学普及读本 “华夏文库”系列其中一册,本系列书精选了中华民族思想史、文学史上有深远...
中国道教基础知识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有关道教的普及性知识读物,从六个方面简要介绍道教的历史发展、经典教义、修炼方术、斋醮仪式、名山宫观,以及道教与中国文化艺术的...
新约篇 次经篇-圣经故事-(多雷插图完全版) 本书特色 《圣经故事/新约篇 次经篇(多雷插图完全版)》按照《新约》书卷的编排顺序,以多雷的插图形象地叙述了四部福...
知识及其限度 本书特色 蒂摩西·威廉姆森所著的《知识及其限度》阐述了一个全新的知识概念,即知识是对认知者的环境敏感的基础性心智状态。该书是对于外在主义和内在主义...
汤用彤大德文汇 本书特色 觉光法师宣读礼赞文今乃礼赞现代高僧者,寄禅、虚云、太虚、谛闲、印光、弘一、倓虚、来果、圆瑛、广钦、法尊、印顺、白圣。隆莲、圣严;赞曰:...
激进的美学锋芒 内容简介 本书为译者多年翻译之精选,以广阔的视野反映了20世纪西方美学和艺术等领域的发展脉络和主要问题,所选文献多为西方学界著名思想家和理论家的...
淮南子 本书特色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道家作品。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
吕西斯(精装) 本书特色 什么是朋友?什么才会相互友爱?是相似者,还是相反者?……重读柏拉图的《吕西斯》,与苏格拉底一起追问,认识自己的灵魂样式,深入理解人世政...
庄子的享受-王蒙文集 本书特色 《庄子的享受》是王蒙对《庄子·内篇》的解读 与阐释。王蒙对庄子的解读融合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 现实生活,新鲜独特,是颇具可读性的传...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6卷)》讲述了:“直观的公理”所规定的原则是,“一切直观都是外延的量”。首先,现象均表现为量,一个客
《妙法莲华经》在日本圣德太子注《义疏》以后,此经便成为日本镇护国家的三部经之一,古来即受到尊信。最澄入唐学习归日本开天台
伦理学 内容简介 这本《伦理学》,无论是从体系框架看,还是从章节内容看,都可以说是一本与原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有显著不同的新书。本书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太极密码 内容简介 在当代,中国自己的辩证传统已经边缘化,中国传统辩证哲学在西方的矛盾辩证法面前几乎处于失语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对中国的传统哲学意味着什么?对中国...
《孟子》读本 本书特色 《读本》: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章句下。公孙丑章旬上,公孙丑章句下。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章句下。离娄章句上,离娄章句下。万章章句上,万章章...
蒯因自然化认识论研究 本书特色 《科技哲学与科技管理丛书》,是一套跨学科研究丛书,具有前沿性、交叉性、哲理性、现实性特点,内容涵盖科学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管理前沿...
战后日本的新宗教与政治 本书特色 宗教与政治之间关系的研究,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现实问题。邵宏伟编写的这本《战后日本的新宗教与政治》试图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