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神论是17世纪产生于英国的一种宗教思潮,它在17、18世纪具有理性精神和自由思想的英国科学家和哲学家中影响甚巨,并且从英国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根源。自然神论的基本特点就是强调宗教信仰的理性根据,如果说16世纪宗教改革的显著特征是用信仰的权威来取代教会的权威,那么17世纪自然神论的显著特征就是用理性的权威采取代信仰的权威。自然神论构成了宗教信仰与科学理性、上帝与牛顿之间的重要中介,它是理解西方社会从一个宗教氛围浓郁的文化环境向一个理性精神勃兴的文化环境过渡和转化的关键。这套“自然神论译丛”将对17、18世纪英国自然神论者的经典著作和资料汇编进行系统性的翻译出版。
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自然神论思潮是连接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与近代理性主义的重要桥梁,而要对自然神论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就不能不提到约翰·奥尔在1934年出版的《英国自然神论:起源和结果》。该书表现出惊人的历史观和全局感,视野开阔,引证丰富,上溯至前基督教哲学,下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宗教现代运动,对于自然神论的起源及影响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且按照兴起、繁盛和衰落这三个阶段,对17~18世纪英国自然神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做出了细致的分析。无论是对于专业研究者还是对此领域有兴趣的爱好者而言,这部著作都像是一幅极其实用的详解地图,不仅标示出自然神论在整个西方思想史上的位置,更是勾勒出这一思潮的主要脉络和发展方向。
第一章 绪论“自然神论”(Deism)和“自然神论者”(Deist)这两个术语是需要界定的。在17世纪之前,它们可以分别和“一神论”(Theism)与“一神论者”(Theist)这样的称呼通用。希腊文把神(god)称为“theist”,拉丁语把神叫作“deus”,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源于这两种古老语言的这些字眼通常会被当作同义词来使用。不过语言并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岁月的流逝,词语的意义也会有所变化。对于“一神论者”和“自然神论者”以及相应的“一神论”和“自然神论”这样的名称,17世纪的神学家和哲学家们开始赋予其一种不同的含义。早在1563年,瑞士的神学家范来特(Viret)就在他的《基督教简介》(Instruction Chretienne)中提到过一些称自己为“自然神论者”的人。他对这些人的信念和看法的进一步描述,放在18世纪的英国自然神论者身上也是十分贴切的。按照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的用法,根据其名称含义的不同,一神论者和自然神论者虽然持有某些共同的信念,但在其他的问题上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就反对无神论者而言,二者都声称信仰一个至高无上的,作为造物主的上帝。就反对泛神论者来说,他们又都承认上帝是有位格的,是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之外的。但是一神论者宣扬,上帝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仍然是活跃和有作为的;而自然神论者则坚持主张上帝在创造的时候就赋予了这个世界自我维系(Self—sustaining)和自我运转(Self-acting)的能力,并且将它交付给这些作为第二因起作用的力量。与其基本立场保持逻辑一致的是,一神论者通常相信某种神圣的启示,相信神以奇迹的形式干预第二因的运作,相信前兆性的预言,相信由上帝所确立的实定宗教(Positive Reli—gion)的仪式,相信神意,也相信祈祷是有效验的。这些信念是一神论的三大宗教,即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所共有的。大多数基督教的一神论者同时还相信上帝在耶稣基督身上道成肉身。而自然神论者的信条则是造物主并不干涉他在创造的时候为这个世界所订立的法则,由此从逻辑上得出的必然结论就是,他们不承认特殊的启示、奇迹、超自然的预言、神意照管、道成肉身以及基督的神性,往往同时还会对实定宗教的仪式、教规和制度表示否定,认为它们都是只顾一己之私的人们虚构出来的东西,并非源自于神。由于自然神论者的基本原则,他们经常被指责为是在教导说上帝是一个“不在场的神” (Absentee God)。因此,A.H.斯特朗(Strong)博士把自然神论定义为“把宇宙描绘成为一种自我维
中国宗教思想通论 目录 绪论上编 中国宗教思想发展的基础考察**章 宇宙与生态 **节 道论的生态意蕴和生态解释 第二节 物与我:生态伦理的哲学基础...
南怀瑾选集-禅海蠡测 禅话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第六卷-[典藏版] 本书特色 璀璨国学,正知不绝,南师一脉,绍继如缕见地、修证、行愿,拈提精要,...
易卦解构 本书特色 《易经》作为群经之首,乃华夏文明的宇宙观和价值观的源头,历来令人着迷。探索它的奥义和源头,不惟文献典籍汗牛充栋,坊间的解说也是形形色...
《博伽梵歌原意》主要内容:《博伽梵歌》是一本对现代生活充满生活启示的古老经典,其中告诉阿尔诸纳如何解决他所面临的危险,而
团购:高怀民易学史3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高怀民是著名易学、易学史研究专家★ 以先秦、两汉、宋元明作为研究对象★ 内容严谨、浅...
最后的陪伴:如何面对亲人的衰老和死亡 本书特色 《*后的陪伴 : 如何面对亲人的衰老和死亡》面向有年迈老人的家庭,从护理、心理、生活质量、心灵关怀等多方面探讨如...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四) 本书特色 本丛书囊括了一代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六十年来论述中国历代学术思想的所有单篇论文。丛书分三编,上编自上古迄先秦,中编自秦汉迄唐五...
《王国维集(套装共4册)》收集齐全,编校精当,既是学者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又是青年学子提高人文素质的基本教材。书中提供了
中国哲学史(四) 目录 第七篇封建社会常驻落时期(清代)的哲学思想(公元了1646年——公元1840年)**章清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斗争**节明末及清代的阶级斗争...
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礼记译解(全2册) 本书特色 自從東漢學者鄭玄分别給儀禮、周禮、禮記做了注解之後,才有了三一禮七逗一名稱。儀禮記的是冠、婚、喪、祭、飲...
方以智与明清哲学(2009/10) 本书特色 《方以智与明清哲学》: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国哲学”学科建设项目,苏州大学“211工程”学科建设经费资助出版。希望藉之...
儒教新论 内容简介 本书中,何光沪、蒋庆、陈明、秋风等知名学者分别从儒教研究的历史、儒教的历史影响、儒教的宗教性因素、儒教重建、儒教在当今社会政治中的作用等角度...
理想国·英文 本书特色 与柏拉图的其他对话一样,《理想国》一书语言优美,极富文学价值。因而,阅读此书,不仅可以在提问与回答、定义与反驳的过程中锻炼哲学思辨的能力...
杨雄及其太玄 内容简介 扬雄是西汉末年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早年以写赋知名,晚年致力于沉思。在哲学方面,著有《太玄》、《法言》,在当时曾受到桓谭的称赞。...
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座庙 本书特色 延参法师通过讲述一系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的禅理故事,解读生死、剖析名利、慎察处世、参悟苦乐与阐释幸福,以灵动的感悟将禅的智慧融...
20世纪西方学术思想译从·人文科学的逻辑 内容简介 《人文科学的逻辑》介绍:自基督教世界的二元论(个体与普遍、有限与无限、人类与上帝之间的绝对对立)打破了古希腊...
庄子是个哲学家,庄子的哲学很显然地就是他给自己的生活提供的理由,就是他所塑造的一种心情。这个其学无所不窥的天下第一才子为
养生先养心-一个禅者的思考 本书特色 人们流连物欲的享受时,往往易使心灵的本性迷失。名利场的奋战,时有悲观、彷徨、失意的心绪。保有心灵的宁静,内心清澈不...
本书系清代著名学者孙德谦的重要著作,古文献学的必读之书。本书针对如何解读我国古文献经、史、子、集提出了颇具特色的见解,其
四柱预测详解 本书特色 本书以明代刘柏温《滴天髓》为主要参考书籍,以作者王长鸿本人的祖父、父亲传授下来的近百年的实际测算经验与自己三十多年来研究、测算成果而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