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外文学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是中国比较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从历史上看来,各国发展比较文学*先完成的工作之一,都是清理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相互关系,研究本国作家与外国作家的相互影响。”百年来,已有很多学者在这方面作出了显著的成绩,但过去这方面的研究多局限于西方文化对中国学者和作家的影响,少有研究这种影响如何在中国文化自身传承之中发生和发展,更少有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得到新的诠释而促成自身的现代化。本丛书从这一现实状况和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对20世纪一百年来卓有成就的中国学术名家如何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根据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形成独特的中国现代文化,进行全面的总体探讨和深入研究;并在这一基础上探讨继承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化以及多元文化交汇共存的规律,目的在于阐明新文化在中国生成的独特路径,通过实例对延续百年的中西、古今之争作出正确结论并预示今后的发展方向,以便中国文化真正能作为先进文化,在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中占据应有的地位,起到应有的作用。
刘若愚,美国著名华裔学者,专治中国文学与比较诗学。出生于北京。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语系,1952年在英国布里斯多大学获硕士学位。曾在英国伦敦大学,香港新亚书院,美国夏威夷大学、匹兹堡大学、芝加哥大学任教。1967年起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任教, 1969年至1975年任该校亚洲语言学系主任,1977年任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著有《中国诗学》(1962)、 《中国之侠》(1967)、《李商隐的诗》(1969)、 《北宋六人词家》(1974)、 《中国文学理论》(1975)、《中国文学艺术精华》(1979)、《语际批评家》(1982)、《语言·悖论·诗学》(1988)等八部英文专著和五十多篇学术论文。他开创了融合中西诗学以阐释中国文学及其批评理论的学术道路,他的比较诗学理论体系在西方汉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同时对中国文学理论走向国际化也有不可忽略的借鉴意义。本书是对刘若愚学术思想的全面评述。
21世纪,世界文化正面临一个新的转折。为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原教旨主义,必须大力推进多极制衡和文化的多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必然成为世界新文化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以利于其现代发展并有益于世界;一方面又急需总结过去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的经验和教训,对百年现代文化进行总结,以便为建构未来的世界新文化作出贡献。这一总结的核心无疑是百年古今中西文化的冲突激荡及其酿成的发展趋势。
百年中国比较文学正是在这一历史使命的趋动下发展起来的。20世纪的一百年,是中国学术文化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并在中外学术的冲突和融通中曲折地走向成熟和繁荣的一百年。在这一百年中,比较文学先是作为学术研究的一种观念和方法,后是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学术史上留下了自己深刻而独特的足迹。比较文学在20世纪中国的发生、发展和繁荣,首先是基于中国文学研究观念变革和方法更新的内在需要。这决定了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基本特点。学术史的研究表明,中国比较文学不是古已有之,也不是舶来之物,它是立足于本土文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全球交往的语境下产生的、崭新的、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现象。
百年中外文学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是中国比较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从历史上看来,各国发展比较文学*先完成的工作之一,都是清理本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相互关系,研究本国作家与外国作家的相互影响。” 百年来,已有很多学者在这方面作出了显著的成绩,但过去这方面的研究多局限于西方文化对中国学者和作家的影响,少有研究这种影响如何在中国文化自身传承之中发生和发展,更少有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得到新的诠释而促成自身的现代化。本丛书从这一现实状况和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对20世纪一百年来卓有成就的中国学术名家如何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根据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形成独特的中国现代文化,进行全面的总体探讨和深入研究;并在这一基础上探讨继承传统文化,吸收西方文化以及多元文化交汇共存的规律,目的在于阐明新文化在中国生成的独特路径,通过实例对延续百年的中西、古今之争作出正确结论并预示今后的发展方向,以便中国文化真正能作为先进文化,在世界文化多元格局中占据应有的地位,起到应有的作用。
宋元戏曲史 本书特色 《传世经典文库:宋元戏曲史》以宋、元两朝为重点,征引历代有关资料,说明戏曲的源流及演变。内容包括:上古至五代之戏剧、宋之滑稽戏、宋之小说杂...
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 本书特色 《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是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 内容简介 所谓同素逆序词,指的是双音节...
中华语典 本书特色 汉语的每一个字、词或句,在穿越文明的长河,经过历史的萃取,都包含着斗富的文明义量。当我们沉醉于她那更迭着文明印记的无数传奇故事以及&ldqu...
读库0804 本书特色 《读库》是一本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丛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忆...
无障碍阅读国学经典:说文解字 本书特色 品味汉字之美,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使原本晦涩难懂的《说解字》,真正变成雅俗共赏、普通人也 “读得懂”的《说文解字...
《我的寻根记》内容简介:★白先勇先生亲自审定篇目,首次收入荣获郁达夫文学奖的全新小说《Silent Night》 ★理想国“官宣版”白先
吾国与吾民-纪念林语堂诞辰120周年私藏本 本书特色 《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作的经典著作,在海内外引起轰动,美国许多知名人士推崇备至,被译成多种文字...
《朱自清散文选集(初中部分)》内容简介:朱自清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本书精选最能代表作者艺术水平的优秀散文40余篇,有叙
语符学语言模型研究 本书特色 《语符学语言模型研究》讲述了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认知革命”发生经来,认知研究经历了一次深刻的范式转变,即从基于计算隐喻和功能主义观...
岭南文化-(修订版) 内容简介 《岭南文库》涵盖有关岭南的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包括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自然资源和人物传记等方面,本册为文库其中之一《岭...
神是宇航员-古老传说的现代观察 本书特色 埃里希?冯?丹尼肯,当今世界超级畅销书作家、有32部作品问世,被翻译成35种语言,累计在全球售出63000000册,作...
姓名的故事 内容简介 这本小书命名为《姓名的故事》,意思是它不算什么姓名学的著作,只是力求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趣味性,不但为学文史的青年朋友提供一点文化知...
跨文化方法论初探 本书特色 《跨文化方法论初探》是根据我国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乐黛云先生的讲座稿整理而成,是 “跨文化方法论研究”丛书...
提到考古學家,你的腦海會浮現什麼畫面?是電影《法櫃奇兵》頭戴牛仔帽、手持皮鞭又掛把槍,卻很怕蛇的印第安那瓊斯?或是深入荒野尋找失落王國的冒險家?還是偷偷摸摸挖掘...
中国服饰简史 本书特色 《中国服饰简史》:中宣部“民族精神史诗”出版工程“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点规划中国服饰简史 内容简...
中国文化的重建 本书特色 断裂的时代,如何重建我们的文化,碎片化时代,如何看清中国的未来史学大家英时先生为今天的中国找灵魂 中国文化的重建 内容简介 断裂的时代...
中国人的文化密码 本书特色 《中国人的文化密码》以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天人合一体系为中心,层层深入,用普通而平实的语言,整体展现中国文化中*基础的内容与架构...
正体字回家-细说简化字失据 本书特色 从音、形、意诸方面剖析简化字的无理、荒诞与霸道。对四百五十多个常用简化字失据的解析,准确有力、 妙趣横生。识正体字,知传统...
#作詞家#葛大為#夜行憂鬱的動物#痛楚的收集者#小王子離開以後原地等候而老去的狐狸#睽違8年最新文字作品他待人淡薄痛恨被操控他常常咎由自取他記不得每隻貓的名字但...
数字化时代语言学习的认知机制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共七章,前三章探究语言学习的初期阶段,学习者语言认知的过程,这个时期使用视听化教材可促进“听”、“说”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