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贴不求人》:我的健康我做主,轻松敷贴不求人。
《敷贴不求人》介绍了敷料法是将中药材研成细末,并与各种不同液体调成糊状,敷贴于所需的穴位或患部,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三伏天敷贴治疗后约有87%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发作次数减少,发作程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中药敷贴治疗疾病的平均胡效率可达70%。临床上,敷贴疗法*常用于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这是一本专门论述民间简便有效的敷贴方法,其内容图文并茂,阐述简明,实用性强,是国内少有的系统介绍敷贴疗法的科普书,适合读者在家自己动手做敷贴时参考,也可供临床医护人员、康复治疗专业人员阅读,希望对读者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
插图:敷贴疗法是以中医的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中草药鲜药直接捣碎外敷,或干品研成细末,用水、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姜汁等药液调成糊膏状,或用凡土林、黄醋、米饭、枣泥等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敷贴于穴位、患处皮肤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外治疗法。敷贴疗法是中医外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本疗法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里,先民就已学会了用树叶、草茎之类涂敷伤口治疗与猛兽搏斗所致的外伤,并逐渐发现某些植物外敷还能减轻疼痛和止血,甚至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这就是中药敷贴治病的起源。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专著《五十二病方》,就载有许多外敷方剂,用于治疗创伤、皮肤病等。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对穴位敷贴疗法的作用和疗效已有一定的认识,正逐步将其运用于临床。在《灵枢·经筋篇》记载:“足阳明之筋……颏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口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柔钩钩之……”这一著作被后世誉为膏药之祖,开创了现代膏药之先河。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述了烙、熨、外敷、药浴等多种外治之法,而且列举的各种敷贴方,有证有方,方法齐备,如治劳损的五养膏、玉泉膏,至今仍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华佗在《神医秘传》中治脱疽“用极大甘草,研成细末,麻油调敷极厚,逐日更换,十日而愈”。晋、唐时期,穴位敷贴疗法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并收录了大量的外用膏药,如续断膏、丹参膏、雄黄膏、五毒神膏等,注明了具体的制用方法,其用狂犬脑外敷伤口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实为免疫学之先驱。唐代孙思邈在《孙真人海上方》中载有:“小儿夜哭最堪怜,彻夜无眠苦通煎,朱甲末儿脐上贴,悄悄清清自然安”;唐代孟诜《食疗本草》中用胡桃研泥外敷治疗白发等,说明本疗法相沿习用已久。宋、明时期,中药外治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创新,极大地丰富了穴位敷贴疗法的内容。如宋代《太平圣惠方》中记载:“治疗腰腿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即止。”《圣济总录》中指出:“膏取其膏润,以祛邪毒,凡皮肤蕴蓄之气,膏能消之,又能摩之也。”初步探讨了膏能消除“皮肤蕴蓄之气”的中药敷贴治病的机制。明代《普济方》中有“鼻渊脑泻,生附子末,葱涎和如泥,罨涌泉穴”的记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更是收载了不少穴位敷贴疗法,并为人们所熟知和广泛采用。如“治大腹水肿,以赤根捣烂,入元寸,贴于脐心,以帛束定,得小便利,则肿消”等,另外用吴茱萸末贴足心治疗口舌生疮、黄连末调敷脚心治疗小儿赤眼至今仍在沿用。清代,可以说是穴位敷贴疗法较为成熟的阶段,出现了不少中药外治的专著,其中以《急救广生集》、《理瀹骈文》最为著名。《急救广生集》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是程鹏之经数十年精心汇聚而成,详细地记载了清代嘉庆前干余年的穴位外敷治病的经验和方法,并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忌宜”、“戒色欲”等,是后世研究和应用外治的经典之作。继《急救广生集》刊行59年之后,“外治之宗”吴师机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理论探索,著成《理瀹骈文》~书。书中每病治疗都以膏药薄贴为主,选择性地配以点、敷、熨、洗、搐、擦等多种外治法,且把穴位敷贴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推及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提出了“以膏统治百病”的论断。并依据中医基本理论,对内病外治的作用机制、制方遣药、具体运用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提出外治部位“当分十二经”,药物当置于“经络穴选……与针灸之取穴同一理”之论点。敷贴疗法近代临床上仍在广泛使用,因其药物外用不影响胃肠及肝肾功能,且药力持久,易控制剂量,便于携带,故为临床治疗慢性病的常用剂型之一。近代不少专家学者在系统总结历代中草药敷贴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大胆探索,不但运用敷贴法治疗一般常见病,而且还将敷贴疗法广泛应用于治疗肺结核、肝硬化、冠心病、高血压、传染病以及其他疑难病症。如用抗癌中药制成的化瘀膏,外用治疗癌症取得了可靠效果,不仅有止痛之效,而且还有缩小癌瘤之功。尤其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边缘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出现,为穴位敷贴疗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一方面运用现代生物、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研制出新的具有治疗作用的仪器并与穴位敷贴外治协同运用:另一方面研制出不少以促进药物吸收为主,且使用方便的器具。尤为可喜的是开始注意吸收现代药学成果,将其用来改革剂型和敷贴方式:如治疗肛肠疾病的栓剂,治疗妇科病的阴道给药等,其实均是由敷贴发展而来的外治疗法;又如加入化学发热剂后配制成的熨贴剂,如“代温灸膏”等;用橡胶和配合剂(氧化锌、凡士林等)作为基质,加入中药提炼的挥发油或浸膏制成的硬膏剂,如麝香虎骨膏、关节止痛膏、麝香痛经膏等;使药物溶解或分解在成膜材料中制成的药膜状固体帛制剂或涂膜剂,如斑蝥发疱膜等;还有在敷贴方中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来促进治疗性药物高效、均匀、持久地透过皮肤的敷贴剂,如复方洋金花止咳平喘膏等。
胃痛的中医防治 目录 **章 胃痛的基础知识一、胃痛的定义及胃的功能特性二、胃痛的病因与病机三、胃痛的易患人群第二章 胃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胃痛的诊断方法二、...
《愿为你赴一场前路不明的旅途》内容简介:人生路长,不是每一次的出发,都能看到确定的终点。不确定,才是生活的常态。很多时候,
李兰妮,一级作家。李兰妮病史9岁父母驻地调防,独自生活14岁静脉血管瘤手术17岁内分泌紊乱、胃下垂,住院半年22岁内分泌严重紊乱
弗洛伊德经典译丛2: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 内容简介 《性学三论》是弗洛伊德对人性了解*具创意、*永恒的贡献之一,其革命性与重要性足与《梦的解析》等量齐观。 在本书...
如何战胜高血压 内容简介 本书全方位的介绍了有关高血压的基本医学知识,汇集了美国医学会历年来的研究成果和*新进展,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保健,战胜高血压有着很重...
灸到病除 本书特色 艾灸疗法专家、山东电视台《养生》、北京电视台《健康大智慧》、江苏电视台《万家灯火》等栏目特邀嘉宾汤立新*新力作。 10余种常见疾病的艾灸治疗...
《C#并发编程经典实例(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全面讲解C#并发编程技术,侧重于.NET平台上较新、较实用的方法。新版内容全面更新,
本书由绪论、消费者个体与消费心理、消费者群体与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因素、营销策略与消费心理等知识模块构成,共17章。为了便于教
皇帝内经--话养生 本书特色 本书以《黄帝内经》的相关理论为背景,纵向联系历代医学家和养生家的发挥和实践,结合当今人们对养生保健的认识和体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
《心理学史(第4版)》以传记体的形式,对推动心理学思想和学科发展的重要人物及其思想和理论学派进行了生动的论述。既在心理学家的
不吃药治百病女人食疗秘方大全书 本书特色 本书针对女人的各种常见病症推荐了许多对症食疗方,而且还精选了针对女人补血、美白、瘦身、除皱、抗衰老等保健方面的食疗菜谱...
中医方剂轻图典 本书特色 《中药方剂轻图典》本书开篇讲解了辨证及中医药的基础知识,之后根据不同系统分类,将生活中常见的病症细化分析,通过趣味小故事让您更清楚药方...
《教出懂规矩的孩子》内容简介:这是一本3-16岁孩子都适用的态度、行为、品格养成书。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凯文·莱曼博士,他主张父
五谷杂粮好粥道 本书特色 五谷杂粮可以煮出哪些粥?哪些食材搭配煮粥更好呢?如何挑选质量好的五谷杂粮?胃不好,要喝什么粥?怎样煮粥更营养?无论是饥饿疲惫的午夜,还...
防治胃病药膳 目录 养胃润肠香菇炖鸡雪菜冬笋荠菜干丝刀豆肉靡老鸭煲银耳炖肉猪肚炖荔枝凤爪猪尾汤薏仁冬瓜盅法式鲜蔬鸡蛋煎饼牛奶芝麻糊燕麦粥水梨粥乌梅汁消食化滞白果...
社会心理学(第二版) 内容简介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起构成了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结构。本书在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历...
《爱情心理学》内容简介: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卷)是中国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关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经典恢宏译著,由中国研究弗洛
心理师的眼睛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从事校园心理师工作以来,在心理咨询的工作中所积累起来的精彩案例以及心得体会。作者从一名校园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描述并分析了以校...
药膳制作丛书--食疗美酒 本书特色 药膳是中华民族之瑰宝,丛书编写的每一道药膳既有原料、制作方法,又有功效简单易懂,便于制作,疗效明显。药膳制作丛书--食疗美酒...
爱不能等待——中国式ED访谈实录 内容简介 这本书,就是描绘大千世界中林林总总的性方面的社会现象。它不是为了把您说得更晕,而是为了让您书面地实习一下,看看自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