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自考》为俞益谟的主要著作,全书共十二卷,其中卷一至卷三为"题奏条议",卷四为"咨呈移会",卷五为"檄行文告",卷六至卷七为"启集",卷八为"尺牍统集",卷九为"尺牍",卷十为"传记引集",卷十一为"序祝祭文集",卷十二为"诗词对联"。此次校勘校勘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康熙四十六年(1707)馀庆堂刻本(简称刻本)为底本,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年间抄本(简称抄本)为参校本,参考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藏清抄本、《办苗纪略》、(康熙)《朔方广武志》、(乾隆)《宁夏府志》、(乾隆)《中卫县志》、(道光)《续修中卫县志》等文献完成。
%序
俞益谟及其《青铜自考》(代序)
整理凡例
《青铜自考》叙
青铜自考卷之一 题奏条议
青铜自考卷之二 题奏条议
青铜自考卷之三 题奏条议
青铜自考卷之四 咨呈移会附补遗
青铜自考卷之五 檄行文告附补遗
青铜自考卷之六 启集
迎贺 复贺 祝寿
青铜自考卷之七 启集
元旦启集 复元旦 端阳启集 复端阳
中秋启集 复中秋 冬至反集 复冬至
杂启
青铜自考卷之八 尺牍统集
青铜自考卷之九 尺牍附补遗
公务尺牍集 谢候赠答集 规箴慰候集
青铜自考卷之十 传记引集
青铜自考卷之十一 序祝祭文集
青铜自考卷之十二 诗词对联
强□诗集 对联汇绿
跋
参考文献
後记
俞益谟,字嘉言,号澹庵,别号青铜。 祖籍明代北直隶河间府(今河北河间),因先辈参军到陕西,安家于咸宁(今陕西宜川境内)。曾祖父时又迁居宁夏西路中卫广武营(今青铜峡广武),入籍宁夏。15岁入学,20岁中举,次年登进士。
★ 32开精装,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 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一百十二吏部九十六《处分例-举首诗文书札》载,乾隆四十四年(1779),皇帝论:“据李湖奏武陵县生员邓大廷呈缴前任湖广提督俞益谟刊刻《青铜自考》一书请销毁査办”
★《青铜自考》乃俞氏主要著作,所録大半系其为官三十余载之公文私牍,少半系抒情寄兴之诗词文咏
★卷一至卷三为题奏条议,卷一29篇,卷二30篇,卷三36篇;卷四为咨呈移会,43篇;卷五为檄行文告,55篇;卷六至卷七为启集,卷六135篇,卷七144篇;卷八至卷九为尺牍,卷八147篇,卷九142篇;卷十为传记引集,30篇;卷十一为序祝祭文集,43篇;卷十二为诗词对联,325首(幅)
★《青铜自考》是俞氏为官一生之实録,系研究其人冣为丰富翔实之资料,据此可确认其仕宦经历、官品人品、成败优劣、性情作风等,同时对于研究清代的政治、军事特别是硏究康煕对一些历史事件的态度等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青铜自考》共十二卷,其中卷一至卷三为“题奏条议”,卷四为“咨呈移会”,卷五为“檄行文告”,卷六至卷七为“启集”,卷八为“尺牍统集”,卷九为“尺牍”,卷十为“传记引集”,卷十一为“序祝祭文集”,卷十二为“诗词对联”。此次校勘校勘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康熙四十六年(1707)馀庆堂刻本(简称刻本)为底本,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年间抄本(简称抄本)为参校本,参考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藏清抄本、《办苗纪略》、(康熙)《朔方广武志》、(乾隆)《宁夏府志》、(乾隆)《中卫县志》、(道光)《续修中卫县志》等文献完成。
《青铜自考》是研究俞益谟的*直接*重要的材料,同时对于研究清代的政治、军事特别是硏究康煕对一些历史事件的态度等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例如在研究清康熙年间土司田舜年案时,《青铜自考》就有很多史料;在研究孙思克时,俞益谟的文章就有很多资料可用。《青铜自考》中也有一些知识性的短文,比如《粤产四种药物小引》、《汉寿亭侯辩》、《苗源》等都具有史料和考据价值。《青铜自考》一书中的文学作品水平很高:政论文语言犀利逻辑性强;分析透辟;散文语言质朴,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诗歌文采斐然,意境深远,耐人咀嚼。俞益谟文学类的作品在宁夏的方志中引用广泛,诸如《广武志》、(乾隆)《宁夏府志》、(乾隆)《中卫县志》(道光)《续修中卫县志》等都有著録。这些诗文以及俞益谟本人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
《青铜自考》一书是在俞益谟本人在世时就已经刊刻发行的所以内容都是*原始*真实的。对于校正后来的《广武志》、(干隆)《宁夏府志》、(乾隆)《中卫县志》等史料中关于俞益谟本人基本情况和诗文收録情况都很有用。
综上所论,俞益谟的著述是非常丰富的,作为一名武将,能写出如此多的作品,实属不易,俞长策称其为“一代名将,千古文人真可谓名副其实。
序
俞益谟及其《青铜自考》(代序)
整理凡例
《青铜自考》叙
青铜自考卷之一 题奏条议
青铜自考卷之二 题奏条议
青铜自考卷之三 题奏条议
青铜自考卷之四 咨呈移会附补遗
青铜自考卷之五 檄行文告附补遗
青铜自考卷之六 启集
迎贺 复贺 祝寿
青铜自考卷之七 启集
元旦启集 复元旦 端阳启集 复端阳
中秋启集 复中秋 冬至反集 复冬至
杂启
青铜自考卷之八 尺牍统集
青铜自考卷之九 尺牍附补遗
公务尺牍集 谢候赠答集 规箴慰候集
青铜自考卷之十 传记引集
青铜自考卷之十一 序祝祭文集
青铜自考卷之十二 诗词对联
强□诗集 对联汇绿
跋
参考文献
後记
俞益谟,字嘉言,号澹庵,别号青铜。 祖籍明代北直隶河间府(今河北河间),因先辈参军到陕西,安家于咸宁(今陕西宜川境内)。曾祖父时又迁居宁夏西路中卫广武营(今青铜峡广武),入籍宁夏。15岁入学,20岁中举,次年登进士。
《江苏出版史(民国卷)》内容简介:本书以时间为经线,分三个时期梳理了民国江苏出版史的基本脉络,努力勾勒江苏出版走向现代化历
话说中国大历史2-战国 秦汉 本书特色 人生的**本经典历史书。话说中国大历史2-战国 秦汉 内容简介 《话说中国大历史》,六卷本图文对照,全景展示中华文明波澜...
被《出版人周刊》誉为“写给考古学家的一封情书”,带你重回考古现场,重新发现考古学家们的奇闻异事与真实生活。《纽约时报》畅
台灣自19世紀末被滿清割讓給日本,歷經1945年二戰結束與1949年兩岸分立,長期累積的省籍、族群、民族、國家統治等問題,觸及了人
七至八世纪赴日唐人研究 本书特色 日本遣唐使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主要担当者和承 载者,历来被世人称道。而作为授予方的唐政府和唐 人却常被人忽视。事实上,在唐言传身...
历史的荷尔蒙(签名本)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长江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五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历史学者、“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蒙曼...
《硬核经济学》内容简介:本书从生活中的趣事、小事切入,诸如:为什么星巴克咖啡那么贵?用经济学思维该如何治理垃圾电子邮件?为
《格尔尼卡:毕加索的愤怒与人类战争反思》内容简介:《格尔尼卡》是毕加索极为知名的作品之一。这幅画诞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
辛亥百年图志-从1911到2010-(上.下) 本书特色 作者以学者的眼光和作家的文笔,对辛亥革命以及中国百年的进程作了精微的描述。现在市场的同类读物,或过于纠...
近代“一田两主”习惯转型研究:以徽州六县为中心 内容简介 本书就明清沿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土地所有制上独特的“一田两主”现象, 以徽州六县为研究切入点, 对不同...
极简未来史-人类的趋势.未来与终极命运 本书特色 本书从人类数百万年前至今的发展史和科学的演变出发,讲述了未来世界让人难以置信的可能性。由于各国的军备无限扩张和...
老照片-第七十五辑 本书特色 一张照片、一段往事,《老照片》正在为人类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片段,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回望这些细节,也就有了特殊的意义!每...
启蒙时代 本书特色 启蒙运动是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所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追求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自由,提介科学技术,把理性...
2012-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第十二辑 本书特色 沈阳故宫不仅是一处著名的清代皇家建筑遗存,也是一座有着近八十年历史的大型博物馆。由于这座皇宫与清人关前历史、陪...
父辈的抗战 本书特色 《父辈的抗战》邀请30多位著名抗日将领、英烈、社会知名人士和国际友人的后代,撰文回忆70年前父辈的抗日故事,追思父辈的丰功伟绩,讲述父辈对...
捷克和斯洛伐克汉学研究 内容简介 《列国汉学史书系:捷克和斯洛伐克汉学研究》是斯洛伐克著名汉学家和杰出的比较文学学者、“布拉格汉学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马立安.高利...
《万物大历史·帝国是怎么产生并消失的》内容简介:“大历史”概念由美国知名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提出,后经比尔·盖茨大力资
《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插图本)》是法国著名汉学大师,法兰西学院院士谢和耐的名作。细致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
《哈尔科夫之战图集(1942-1943)》系引进加拿大JJF出版公司版权,书中所展示的650余幅图片系当时的随军记者所拍摄,战后被盟军作为
叛逆者:塑造美国制度的小人物们 本书特色 民众素质不高不是不实行民主的理由,恰好是要实行民主的客观需要,美国民主制度的*初设定,便是明证,它是素质低下的普通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