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老子与:其人其书其术其演变》具体包括了:老子术产生的历史背景、时时提醒自己的无德与不善、“可以有国”是靠重农富民还是靠吝啬精神、《老子》对《孙子兵法》的借鉴等内容。该书是作者前作《帛书老子与老子术》(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修订再版。书中据老子世系与楚简《老子》重写老子其人,并重释帛书《老子》,重写老子之术。共有五篇。**篇,老子其人;第二篇,帛书《老子》考释;第三篇,老子术;第四篇老子术之源流;第五篇,老子与《老子》之演变。作者尹振环现为贵州省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马王堆帛书老子》的研究工作。
《重识老子与:其人其书其术其演变》:三、思想理论发展的八条证据凡一种思想理论的形成,一气呵成的极少,大多有一个发展、深化、渐进的过程。楚简《老子》一些思想虽然深刻,但还不够全面,或者只是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教训的积累,认识深入了、提高了,片面性被克服,缺陷被补充,显得更客观、更全面、更系统、更成熟。比较简、帛两本,就可以发现这种进程,也能证明《老子》非成于一时,作于一人。此类证据少说亦有八:1.“德论”、“道论”的发展与深化也是时代标记简本《老子》的“德”字凡八见,而且一个章就集中了五个“德”字。而帛书《老子》“德”字凡四十四见,与“德”相通的“得”字凡八见。可见帛书大大发展了对“德”的论述。比如简本只提到“二弗”:“为而弗志,成而弗居”,即有所施惠不敢期望报答,事成功遂不敢居功。而帛本在“二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弗”:“为而弗恃,长而弗宰,生而弗有。”企图用这种“玄德”即天德来教化人间的人为有私之德。这在认识上是一大提高,它们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吧?又如,简本只有13个章有“道”字,而帛书却有36个章谈到“道”。这36个章又无不是由这13个章引发而来的。由宇宙本体论之道,到万物生成之道;由简单的道体描述,到多种角度对道体的描述;由一般的论述道,到认识论的“道可道,非恒道。”……这些都说明了简本、帛书在认识上的渐进性、过程性、时代性。2.对防止“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的重大补充简、帛两本都有“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章(即今本第五十七章)。此章虽然也肯定“以奇用兵”,但其主题是谈如何以正治国的。孔子说:“政者,正也。”老子之“正”则是君主的“无事”、“无为”、“好静”、“无欲”。顺乎自然又合乎民心的为、动、事、欲,老子并不反对。但对于封建专制国君来说,其事、为、欲、动,大多出于名欲过盛,权欲、情欲过盛,它必然以权谋私、谋名,必然用权失当,招致灾难。所以专制君主的无事、无为、好静、无欲,确能给人民带来自正、自富、自化、自朴的结果。应该说老子这个主张极深刻、极正确。但是,历史证明它会变,并且变几乎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帛本紧接着此章提出了简本所无的今本第五十八章:“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难道就不可能有永远不变的“正”吗?更重要的是帛本又提出了“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这个大问题,这就是“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道会变成权诈,善良也会变成邪恶。对于如何防止“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帛本提出**,以正治国经常忧忧虑虑,绝不一味标榜;第二,方而不割,谦而不刺,直而不绁,光而不朓(不超前、超常)。可见,如此深刻的思想,分两次完成才是可信的,它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3.本体论认识的深化简本《老子》除了“有状混成”章,没有别的本体论章,帛本增了不少,而且“有状混成”章,简帛两本也不同,**,此章“四大”的排列简本不同于帛、今本,不是“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而是“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看来这不是偶然的笔误,而是简本当时只把“道”视为天地之内的道,或者只指君道、政道、人道、自然之道的“道”,而帛、今本将“道”置于天地之前,已是向本体论靠拢了。第二,此章*后还是引到政治上尊王:“国中有四大,王居其一焉。”不是今本之“域中”与“人大”,“王”居然与“道”、“天”、“地”并列。看来老聃与早期道家的宇宙本体论,即是与简本《老子》“丙”合编一册的《太一生水》。它讲的是由太一生水,然后成天、成地、成神明、成阴阳、成四时、成寒热、成湿燥、成岁,“太一藏于水,行于始、周而复始”。可见此种理论较为原始、古雅、朴实。到了帛书《老子》,发展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就显得高远玄妙,抽象精致些了。两相比较,既可看出简本、帛本、今本《老子》认识的渐进过程,又可看出简、帛、今三本时代的前后。……
尹振环,男,河北沧州人,1934年生,贵州省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马王堆帛书老子》的研究工作,发表研究《老子》的论文150余篇。1998年、2000年、2006年先后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帛书老子辨析》、《帛书老子与老子术》、《今本五十七个章中的模糊点》。200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楚简老子辨析》(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2003年《帛书老子再疏义》、《重识老子与》再次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前者200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古兰经 内容简介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马坚先生的汉译本,一直畅销不衰,并远...
悲观态度:乐观生活: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本书特色 阅读先哲的作品,就是学习先哲的智慧,感受先哲的思想与气质,感悟其充满睿智与激情的人生。亚瑟?叔本华是德国的著名哲...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5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尤在剖辨六祖慧能与神会之异同,其次乃属禅宗与此下理学之关系。全书以考据方法来陈述思想,即是以历史演变来阐述思想史承先启...
云居法汇(全12册) 本书特色 云居山至唐代建寺以来,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是曹洞宗发祥地,中国禅宗著名道场,高僧辈出,禅风浩然。本书收录云居道膺、佛印了元、圆...
哲学思想录 本书特色 作为百科全书派哲学家的代表,狄德罗从自然到人文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引起人们困惑的哲学问题都有自己独到见解。他的博学让他在谈论上帝时带了一种轻松...
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传统深厚,诸家义理丰富多端,而思想有流变,不是无端而来,知其来处方知其去处,即有溯本归原的必要。本书纵线专就环绕一核心...
伦理学的邀请:做个好人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伦理学的起源、依愿行事、给自己一份好生活、蟋蟀小佩佩现身、站在他人的位置上、非常乐意、大选等。伦理学的邀请:做个...
天学真原 内容简介 《天学真原》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天文学、文化人类学、文献考证等多种思路和方法,首次对中国古代天学的社会功能、性质以及它与社会、文化的相互...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三卷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卷本)以整体性的视野阐述马克思主义170余年来形成、发展和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着重总结马...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 本书特色 批判性思维领域“圣经”之作!权威大师30年畅销不衰的经典!史上*有内涵的思维训练书!俞敏洪高度推荐美国大学生人手一本...
道家简史 本书特色 道教在它的文化旅程中,抚慰了和抚慰着无数痛苦嘶叫的灵魂,它的清静无为,修道成仙的特质,使现世的人们求得了生命的宁谧和圆满,难怪上至帝王将相,...
菜根谭【大开本】 本书特色 《菜根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距今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菜根”,一词本出自北宋学者汪信民的一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洪应...
阿奎那存在论研究-对波埃修《七公理论》的超越 本书特色 无论什么哲学,如果它仅仅是一味地消解和抛弃历史传统,那么它对现实生活来说就并无多大的裨益。凡是旨在解构一...
保罗书信:保罗生平和书信鉴赏(上下)卷 内容简介 新约中的保罗书信把耶稣基督的救恩、福音的真理,作一番细致而深入的阐明,使我们知道所信的耶稣基督,不但有恩典,也...
本书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续集,按照原书下篇目录,从彭子益作品的其他版本:《系统的古中医学》、《惟物论的系统医学》、《
在16和17世纪的中国,佛教信徒和儒学士人广泛地活跃于地方寺院及其捐助活动中。随着士绅数量的增长超过了帝国官僚机构需求的增长
大学.中庸-阅读无障碍本 内容简介 李春尧译注的《大学·中庸》是“古典名著阅读无障碍本”系列丛书之一。该书通过对《大学》和《中庸》的解读、注音、翻译等,...
心灵的梦园-净土宗那些大师们 本书特色 虎溪三笑 慧远开天 善导佛号光明动地永明延寿 博采宗镜 隐迹海天印光再兴心灵的梦园-净土宗那些大师们 内容简介 净土宗是...
二十世纪哲学 内容简介 继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后,另一本由知名哲学家所撰写的哲学史著作。本书从问题史的角度出发,沿着罗素留下的历史线索较全面地深入和评价了20世...
气论与仁学 内容简介 朱熹曾列举了格物致知的“用力之方”,他说:“若其用力之方,则或考之事为之著,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讲论之际,使于身心性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