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阿多,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史家、希腊哲学专家。1991年为法兰西学院名誉教授。他主要从事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和宗教研究。最初的研究关注希腊思想和基督教之间的关系,后关注新柏拉图神秘主义和泛希腊时期的哲学。他的《古代哲学的智慧 》(1995)和《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2001)等作品在法国反响很大。
皮埃尔·阿多,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史家、希腊哲学专家。1991年为法兰西学院名誉教授。他主要从事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和宗教研究。最初的研究关注希腊思想和基督教之间的关系,后关注新柏拉图神秘主义和泛希腊时期的哲学。他的《古代哲学的智慧 》(1995)和《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2001)等作品在法国反响很大。
我们在自己的研究中,由始至终都承认哲学生活——更恰当地说,一种生活方式——的实存,它可以被刻画成哲学论辩的实存,它证明这种生活选择的合理性,推动并影响这种生活选择。
——引自章节:哲学和哲学论辩的模棱两可238
Nousavonsreconnu,toutaulongdenotreenquête,d'unepartl'existenced'uneviephilosophique,plusprécisémentd'unmodedevie,quel'onpeutcaractérisercommephilosophiqueetquis'opposeradicalementaumodedeviedesnon-philosophes,d'autrepartl'existenced'undiscoursphilosophiquequijustifie,motiveetinfluencecechoixdevie.(Gallimard,1995,p.265)
——引自章节:哲学和哲学论辩的模棱两可238
《中国古代文学:从神话到楚辞》内容简介:本书为日本文字学家、汉学家白川静(1910—2006)代表作《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一部。在本
哲学诠释学探究人类一切理解活动得以可能的基本条件,通过研究和分析“理解”的种种条件和特点,论述人在传统、历史和世界中的经
《人的精神家园》内容简介:《人的精神家园》从生活、文化、教育、科学、艺术、哲学、理论、心态和理想等九个方面,系统地讲述了精
风靡德国的亲子游戏书全面提升宝宝的运动、情感、语言认知能力!...................※编辑推荐※本书包含101个独特的游戏,这些
《新史纪丛书·聊出来的三国:孙吴江月》内容简介:★“聊出来的三国”系列在对《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中的人物聊天进行
本书以社会学为背景,将客观性当作一种文化现象加以考察,以此研究新闻专业性和媒介机构。在研究美国现代报业开端时,着重解剖了
维托·曼库索(Vito Mancuso),生于1962年,在意大利多所大学任教,代表作:《上帝和我》《热情:爱的原动力》《耶稣的秘密生活》《天主教激进派教义:维...
《武士道》一书是作者于18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养病时,有感于外国人对日本的传统武士道知之甚少,为了向国外介绍而用英文写成
《辩论“中国模式”》所传播的现代知识,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思维定式,为3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今天,中国又
维克多·特纳(1920-1983)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相当活跃和多产的人类学家。他在恢复人们对比较宗教学的兴趣及开创“符号人类学”的
已被译成德、法、日等十余种语言出版,其教育理念广为人们所接受这套书是属于孩子的,因为儿童与哲学之间有天然的亲和关系,他们
沙吉难陀大师,一九一四年,沙吉难陀大师(SRISWAMISATCHI—DANANDA)出生于印度南部。沙吉难陀大师,是全球“整体瑜伽”(Integral
《开启职场“第二曲线”》内容简介:面对外部世界的各种不确定性,我们的职业发展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大多数职场人而言,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内容简介:人既高贵又渺小,人因思想而高贵,高贵到知道自己渺小和高贵。人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所以
《爆款内容方法论》内容简介:什么样的定位能够脱颖而出? 什么样的选题能够引爆流量? 什么样的人设能够长久维持? 什么样的场景能够
《常识》内容简介:“改变美国的20本书”之一。精心打造的全新译本。当代青年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本书内容确实如书名所言,全是常
《东京四季:我与器物的美好交会》内容简介:烹煮暖心洽愈的料理,使用朴素却别具韵味的器物,与陶艺家交流的点点滴滴。作者在书中
《不期而遇,不告而别》是易懿献给你的2017“暖伤”人生故事集。在本书中,她倾情讲述了8个源自真实生活、震荡人心的故事,记录那
Fromthephilosophyofmindandlanguage,throughphysicsandmathematics,tothephilosophyo...
本书是对普鲁斯特的名著《追忆似水年华》的一种全新解读。作者一反传统的现象学式解读把《追忆》视为一种“反逻各斯”,其中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