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西方哲学史的教科书,按照我们约定俗成的划分方式,讲述的是从公元前 6世纪以 后到公元20世纪之前的2500多年间,西方哲学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至于20 世纪的西方哲学,我们将留给“现代西方哲学”去讨论。通常与现代西方哲学相区别,这一历史过程中的西方哲学也被称为“古典哲学”。
目录回到顶部↑
导言
第一编 古代哲学
引言
第一章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
第一节 伊奥尼亚哲学
一、米利都学派的本原论
二、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
第二节 南意大利哲学
一、毕达戈拉斯学派的数目哲学
二、爱利亚学派的存在哲学
第三节 多元论哲学
一、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二、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论
三、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第二章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
第一节 智者的启蒙
一、普罗泰戈拉
二、高尔吉亚
第二节 苏格拉底的德性论
一、认识你自己
. 二、德性即知识
三、“是什么”的问题
四、助产术
第三节 小苏格拉底学派
一、麦加拉派:善即存在
二、昔兰尼派:善即快乐
三、犬儒派:善即节欲
第四节 柏拉图的理念论
一、理念
二、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
三、回忆说和灵魂转向说
四、对理念论的反思和修正
五、摹仿创世论
六、柏拉图哲学的影响
第五节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一、方法论与知识观
二、本原—原因论
三、运动论
四、存在—实体论
五、灵魂论
六、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
第三章 晚期希腊哲学
第一节 伊壁鸠鲁主义
一、准则学
二、物理学
三、伦理学
四、卢克莱修
第二节 斯多亚学派
一、早期斯多亚学派
二、中期斯多亚学派
三、晚期斯多亚学派
第三节 怀疑主义
一、早期毕洛主义
二、晚期罗马怀疑主义
第四节 新柏拉图主义
一、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来源
二、亚历山大里亚—罗马学派
三、叙利亚学派
四、雅典学派
本编小结
第二编 中古哲学
引言
第四章 教父哲学
第一节 护教学者:从游斯丁到德尔图良
一、游斯丁
二、伊里奈乌
三、德尔图良
第二节 教父哲学的体系初创者:基督教的亚历山大里亚学派
一、克莱门
二、奥里根
第三节 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
一、论自我意识
二、上帝的认识与信仰
三、上帝从无中创造世界
四、灵魂的不朽、堕落与获救
五、历史神学
第四节 教父哲学的尾声:伪狄奥尼修斯与波爱修
一、伪狄奥尼修斯
二、波爱修
第五章 经院哲学
第一节 早期经院哲学
一、中世纪哲学之父:爱留根纳
二、辩证法与反辩证法的斗争
三、安瑟尔谟
四、阿伯拉尔
第二节 经院哲学的繁荣
一、拉丁阿威洛依主义
二、早期弗兰西斯教派:亚历山大和波纳文图拉
三、多米尼克教派:阿尔伯特
四、托马斯·阿奎那
第三节 经院哲学的解体
一、罗吉尔·培根
二、邓斯·司各脱
三、威廉·奥卡姆
四、艾克哈特
第六章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第一节 人文主义运动和政治哲学
一、人文主义运动的一般特征
二、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
第二节 古典哲学的复兴
一、佛罗伦萨的柏拉图学园
二、庞波纳齐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三、蒙台涅的怀疑主义
第三节 宗教改革运动
一、路德的“因信称义”说
二、加尔文的“先定”说
三、宗教改革的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
第四节 新时代的曙光
一、尼古拉·库萨
二、布鲁诺
本编小结
第三编 近代哲学
引言
第七章 经验论和唯理论
第一节 培根
一、四假相说
二、自然哲学
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
四、经验归纳法
第二节 笛卡尔
一、方法论和认识论
二、形而上学
三、物理学
第三节 霍布斯
一、认识论和方法论
二、自然哲学
三、公民哲学
第四节 斯宾诺莎
一、实体学说
二、认识论
三、伦理学
第五节 洛克
一、批判“天赋观念论”
二、经验
三、观念
四、知识
五、社会政治学说
第六节 莱布尼茨
一、机械论的局限
二、单子论
三、认识论
第七节 巴克莱
一、感觉主义唯心论
二、非物质论
三、科学与宗教
第八节 休谟
一、经验论的基本原则
二、温和的怀疑论
三、因果观
四、宗教怀疑论
第八章 法国启蒙哲学
第一节 孟德斯鸠
一、法的精神
二、政体的性质和动力原则
三、权力分立与政治自由
四、地理环境决定论
第二节 伏尔泰
一、经验论
二、自然神论
三、社会政治思想
第三节 卢梭
一、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二、社会不平等的发展阶段
三、社会契约论
第四节 拉美特利
一、心灵和身体的关系
二、人是机器
三、无神论思想
第五节 孔狄亚克
一、唯理论批判
二、感觉论
第六节 爱尔维修
一、肉体的感受性
二、利益论
三、环境和意见
第七节 狄德罗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
二、观察、思考和实验
第八节 霍尔巴赫
一、自然的整体性和必然性
二、对宗教的批判
第九章 德国古典哲学
第一节 康德
一、哥白尼式的革命
二、理论理性
三、实践理性
四、判断力
第二节 费希特
一、知识学的基础
二、法权哲学
三、伦理学
四、知识学的演变
第三节 谢林
一、自然哲学
二、先验哲学
三、同一哲学
四、启示哲学
第四节 黑格尔
一、精神现象学
二、实体即主体
三、逻辑学
四、哲学全书
五、辩证法
六、形而上学的终结
第十章 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思潮
第一节 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和费尔巴哈
一、青年黑格尔派
二、费尔巴哈
三、青年黑格尔运动的终结
第二节 非理性主义思潮
一、叔本华
二、克尔恺郭尔
三、尼采
第三节 实证主义及其发展
一、孔德
二、穆勒
三、斯宾塞
四、马赫主义
第四节 古典哲学的复兴
一、新黑格尔主义
二、新康德主义
本编小结
结束语
后记
诸子概论 本书特色 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史上极为重要的黄金时期。十余派学者带着各不相同的思想活跃在这个时代;他们彼此论战,同时吸取对方理论中的...
《冰鉴》一书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它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因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大学.中庸-阅读无障碍本 内容简介 李春尧译注的《大学·中庸》是“古典名著阅读无障碍本”系列丛书之一。该书通过对《大学》和《中庸》的解读、注音、翻译等,...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3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尤在剖辨六祖慧能与神会之异同,其次乃属禅宗与此下理学之关系。全书以考据方法来陈述思想,即是以历史演变来阐述思想史承先启...
中古三夷教辨证 内容简介 三夷教在古代中国,显非主流宗教,也没有流传到近代。如果不是由于考古发现的激发,学者刻意探索,三夷教在中国社会历史上的真实面目及其影响,...
日讲易经解义 本书特色 《日讲易经解义》十八卷,附《朱子图说》,是清朝牛钮、孙在丰等给康熙皇帝的讲疏基础上进行整理,于康熙二十二年成书,康熙皇帝亲自为之作序。该...
本书是我国著名哲学家严群先生文集之三,收录了严群先生研究古希腊哲学相关论文30多篇,及关于传统儒学研究论文8篇,这些研究成果
理想国The Republic 本书特色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本书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的内容,比如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
环境篇-稻盛和夫的关怀-如何构筑新的地球文明 本书特色 ●地球文明的危机;●如果不对现代文明进行反思,人类将无法看到明天的太阳!●利己、自私而不讲道德的西方现代...
本性-人 对自身的再 认识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人类本性的探索之作,一部关于“人学”的专著。作者把人类本性这一对象从构成、内容、性质、运动、功能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
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 本书特色 雅克·拉康(Jaques Lacan)是自笛卡尔以来法国*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他也是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有创意和影响的...
《龙袍与袈裟·清宫藏传佛教文化考察(套装共2册)》从清宫藏传佛教神系发展的基本脉络、皇家佛堂内部神秘的众神世界及其象征主义结
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修订译本) 本书特色 这部著作是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它把“自然”的一个片段交还给历史,改造了疯癫,即把我们当作医学现象的东西变成了...
先秦诸子礼学研究 内容简介 礼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先秦诸子与三代礼乐文化有着血脉联系,皆有丰富的礼学思想。本书将先秦诸子置于先秦时期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尼各马科伦理学 内容简介 中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10卷本)1997年出齐后,获得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199...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本书特色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既是曼海姆代表作的书名,也是其知识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的功能在于维护现行秩序,“乌...
大家国学-王国维卷 本书特色 《大家国学王国维卷》介绍了:“国学”和“国学热”,现在已经成为媒体习见的热门名词。上海的《学术月刊》与《文汇读书周报》,曾将国学评...
找出内心平衡点-星云日记-7 本书特色 大师生活哲学 ⊙ 智慧语录高僧行仪风范 ⊙ 完整典载从平实的步伐中,进入佛学、进入一代宗师圣洁的心境!日记,是生活的痕迹...
马克思主义史-(第三卷)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史》三卷本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译丛》的一部,本书稿为第二卷,由弗兰尼茨基所著,是对马克思主义史的研究。马克思主义...
心易圭旨 内容简介 在中国文化史上,知名度*高、影响*大、争议*多的著作,大概要算《周易》。没有任何一部经典可与之媲美。它既是一部占筮书,也是一部凝结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