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西方哲学史的教科书,按照我们约定俗成的划分方式,讲述的是从公元前 6世纪以 后到公元20世纪之前的2500多年间,西方哲学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至于20 世纪的西方哲学,我们将留给“现代西方哲学”去讨论。通常与现代西方哲学相区别,这一历史过程中的西方哲学也被称为“古典哲学”。
目录回到顶部↑
导言
第一编 古代哲学
引言
第一章 早期希腊自然哲学
第一节 伊奥尼亚哲学
一、米利都学派的本原论
二、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
第二节 南意大利哲学
一、毕达戈拉斯学派的数目哲学
二、爱利亚学派的存在哲学
第三节 多元论哲学
一、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二、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论
三、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第二章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
第一节 智者的启蒙
一、普罗泰戈拉
二、高尔吉亚
第二节 苏格拉底的德性论
一、认识你自己
. 二、德性即知识
三、“是什么”的问题
四、助产术
第三节 小苏格拉底学派
一、麦加拉派:善即存在
二、昔兰尼派:善即快乐
三、犬儒派:善即节欲
第四节 柏拉图的理念论
一、理念
二、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
三、回忆说和灵魂转向说
四、对理念论的反思和修正
五、摹仿创世论
六、柏拉图哲学的影响
第五节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一、方法论与知识观
二、本原—原因论
三、运动论
四、存在—实体论
五、灵魂论
六、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
第三章 晚期希腊哲学
第一节 伊壁鸠鲁主义
一、准则学
二、物理学
三、伦理学
四、卢克莱修
第二节 斯多亚学派
一、早期斯多亚学派
二、中期斯多亚学派
三、晚期斯多亚学派
第三节 怀疑主义
一、早期毕洛主义
二、晚期罗马怀疑主义
第四节 新柏拉图主义
一、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来源
二、亚历山大里亚—罗马学派
三、叙利亚学派
四、雅典学派
本编小结
第二编 中古哲学
引言
第四章 教父哲学
第一节 护教学者:从游斯丁到德尔图良
一、游斯丁
二、伊里奈乌
三、德尔图良
第二节 教父哲学的体系初创者:基督教的亚历山大里亚学派
一、克莱门
二、奥里根
第三节 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
一、论自我意识
二、上帝的认识与信仰
三、上帝从无中创造世界
四、灵魂的不朽、堕落与获救
五、历史神学
第四节 教父哲学的尾声:伪狄奥尼修斯与波爱修
一、伪狄奥尼修斯
二、波爱修
第五章 经院哲学
第一节 早期经院哲学
一、中世纪哲学之父:爱留根纳
二、辩证法与反辩证法的斗争
三、安瑟尔谟
四、阿伯拉尔
第二节 经院哲学的繁荣
一、拉丁阿威洛依主义
二、早期弗兰西斯教派:亚历山大和波纳文图拉
三、多米尼克教派:阿尔伯特
四、托马斯·阿奎那
第三节 经院哲学的解体
一、罗吉尔·培根
二、邓斯·司各脱
三、威廉·奥卡姆
四、艾克哈特
第六章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第一节 人文主义运动和政治哲学
一、人文主义运动的一般特征
二、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哲学
第二节 古典哲学的复兴
一、佛罗伦萨的柏拉图学园
二、庞波纳齐的亚里士多德主义
三、蒙台涅的怀疑主义
第三节 宗教改革运动
一、路德的“因信称义”说
二、加尔文的“先定”说
三、宗教改革的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
第四节 新时代的曙光
一、尼古拉·库萨
二、布鲁诺
本编小结
第三编 近代哲学
引言
第七章 经验论和唯理论
第一节 培根
一、四假相说
二、自然哲学
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
四、经验归纳法
第二节 笛卡尔
一、方法论和认识论
二、形而上学
三、物理学
第三节 霍布斯
一、认识论和方法论
二、自然哲学
三、公民哲学
第四节 斯宾诺莎
一、实体学说
二、认识论
三、伦理学
第五节 洛克
一、批判“天赋观念论”
二、经验
三、观念
四、知识
五、社会政治学说
第六节 莱布尼茨
一、机械论的局限
二、单子论
三、认识论
第七节 巴克莱
一、感觉主义唯心论
二、非物质论
三、科学与宗教
第八节 休谟
一、经验论的基本原则
二、温和的怀疑论
三、因果观
四、宗教怀疑论
第八章 法国启蒙哲学
第一节 孟德斯鸠
一、法的精神
二、政体的性质和动力原则
三、权力分立与政治自由
四、地理环境决定论
第二节 伏尔泰
一、经验论
二、自然神论
三、社会政治思想
第三节 卢梭
一、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二、社会不平等的发展阶段
三、社会契约论
第四节 拉美特利
一、心灵和身体的关系
二、人是机器
三、无神论思想
第五节 孔狄亚克
一、唯理论批判
二、感觉论
第六节 爱尔维修
一、肉体的感受性
二、利益论
三、环境和意见
第七节 狄德罗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
二、观察、思考和实验
第八节 霍尔巴赫
一、自然的整体性和必然性
二、对宗教的批判
第九章 德国古典哲学
第一节 康德
一、哥白尼式的革命
二、理论理性
三、实践理性
四、判断力
第二节 费希特
一、知识学的基础
二、法权哲学
三、伦理学
四、知识学的演变
第三节 谢林
一、自然哲学
二、先验哲学
三、同一哲学
四、启示哲学
第四节 黑格尔
一、精神现象学
二、实体即主体
三、逻辑学
四、哲学全书
五、辩证法
六、形而上学的终结
第十章 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思潮
第一节 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和费尔巴哈
一、青年黑格尔派
二、费尔巴哈
三、青年黑格尔运动的终结
第二节 非理性主义思潮
一、叔本华
二、克尔恺郭尔
三、尼采
第三节 实证主义及其发展
一、孔德
二、穆勒
三、斯宾塞
四、马赫主义
第四节 古典哲学的复兴
一、新黑格尔主义
二、新康德主义
本编小结
结束语
后记
经典与解释(35)西塞罗的苏格拉底 本书特色 麦克? 马可道德与政治:西塞罗如何捍卫罗马共和国尼科哥 斯基西塞罗的苏格拉底维兰德 《西塞罗书简》译者前言周春健 ...
俄罗斯哲学与欧洲文化的危机 本书特色波鲁斯*、张百春译的《俄罗斯哲学与欧洲文化 的危机》是“当代俄罗斯哲学译丛”之一。本书稿对 哲学的悲...
述者微言-惠栋易学的逻辑化世界 目录 引言一、研究动机二、研究材料与方法三、研究创见与一点说明**章 创造学术范型的朴学人生**节 家学传承与学术积累第二节 由...
中国现代哲学通论(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后,哲学在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书把从1919年到1949年的中国哲学史看...
波纳文图拉描述了人的心灵向上帝上升的六个阶段。人的心灵有六种能力,即感觉、想象、知性、理性、悟性,以及心灵的顶峰,即良心
地藏本愿经经法研探及白话讲解 本书特色 月照法师交来黄胜常先生的五本大作中,有四本是原稿,另有一本是和裕出版杜出版了《地藏本愿经经法研探及白话讲解》。对已出版的...
中国禅学思想史 内容简介 《中国禅学思想史》是国内学者撰写的**部中国禅学思想通史。它在佛教中国化的宏大背景下,勾勒并叙述了禅学思想在中土演变发展的全部历史。从...
北大逻辑课 本书特色从古时起,很多智慧之士已经意识到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逻辑思维的重要性,逻辑思想在中国的先秦时代被叫做“名辩之学”。时至今日,我们更加不能轻视逻...
居明说法 本书特色 阿弥陀佛是什么?学佛归零是什么?修行人修什么;《居明说法》为您拨开一切迷雾。揭示密宗世界的真正秘密。让您寻回原本属于您的高深智慧!居明说法 ...
道学宗主:周敦颐哲学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北宋学家周敦颐(1017-1037)哲学思想的系统研究。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以文献考辨和义理诠释为基本的研究方法,...
席勒美学文集 本书特色《席勒美学文集》是席勒的人道主义美学思想的结晶,表达了席勒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对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其中,《曼海姆的古代珍品陈...
苏格拉底与政治共同体-《王制》义疏:一场古老的论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一场古代的大论争来读《王制》。这场论争就是:哲学对政治共同体有何作用?也就是说,理论对实践...
古典语文学常谈 本书特色 在《古典语文学常谈》作者克拉夫特眼里,古典学这门学科多少具有对西方文明传统的关切和抱负。从现代文明危机的视界出发看待古典学这门学科的意...
庄子文学研究 内容简介 庄子的处世态度是表面从俗,精神脱俗,从而形成了“从俗脱俗”思想。这对后世影响甚巨,“以俗为雅”的文艺思想即由此脱胎而出。“以俗为雅”之俗...
周叔迦说佛图文本 本书特色 佛教徒只有公愤而无私怨,有人侵犯了自己个人的利益是不生气动怒的,更不会记恨与报复。看见别人比自己才大或是钱多,或是名高,或是位尊只有...
《禅苑清规》研究 内容简介 《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禅苑清规》研究”的*终成果,讨论了禅宗清规的起源与流变,辨析了清规产生的社会背景及修学、法事、人事、丧...
在文艺评论上,萨特著有《什么是文学》和三部著名的文学评传《波德莱尔》、《谢奈》和《福楼拜》等,都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本书收
本书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学习、研究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文献。汉代有郑玄作注,唐代有孔颖达为之正义,都是古人对《礼记》的注释
怀特海 本书特色 本书将怀特海的思想按照不同的方面,如他的“形而上学”、“先验客观主义”、“时间与实在”、“现实事态”、“宇宙论”以及“自由”等,进行细致、深入...
本书系清代著名学者孙德谦的重要著作,古文献学的必读之书。本书针对如何解读我国古文献经、史、子、集提出了颇具特色的见解,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