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名门望族又嫁入豪门的严裘丽,承袭了那些堪称美食艺术品的中国江浙传统菜式,在对民国往事的回忆中娓娓道来,从选材、料理缘由到工夫火候,严裘丽女士都带着极其讲究的态度来讲述。四十道经典的私房菜,让我们窥视到了昔日豪门家宴餐桌上的奢华和不凡气度,也为烹饪者对食物怀有的敬畏之心而感动。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奚妈严裘丽的口中,却要换成“家家有本独门的食谱”。
奚妈确实有那么一本独门的功夫菜食谱,里头虽然是大家熟知菜名的上海美食,更有全世界只此一家的私房菜,可是做法另有一套,尝过的人都拍手叫好,其中包括蒋介石、严家淦、黄杰、赵耀东、辜振甫、蒋勋、施明德……
这些慢工细活的功夫菜,坊间餐馆吃不到它的真滋味,因为时间是*奢侈的。
在奚妈的餐桌与厨房,我们看到三十多年来,从未曾间断过的“慢食”精神,被百分之百贯彻始终的成果。
示范料理、口述:严裘丽(奚妈)
曾经在欧洲被误认为意大利人,因为有张轮廓很深的漂亮脸孔与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也因此常常被误认是混血儿,因为名字非常洋派,其实她是纯种中国上海人,洋派的名字只是因为与英国查理王子同年同月同日生而取了类似的洋名。婚后嫁入上海人家庭,成为大陆迁台初期台湾银行总裁的媳妇,住在公家宿舍,与严家淦为邻,同为江浙同乡的蒋介石与台湾世家辜振甫等政商名人常常上门摸八圈,夫家的大师傅总会设法做点不一样的饭菜给蒋先生享用,原本名门闺秀的她看多吃多听多了,终于自己也想动手做做看,这一出手,果然家学渊源非同凡响,厨艺美名威震食林。
执笔:傅士玲
我们家是咖啡馆,ISBN:9787563529193,作者:穆菡著作者简介 Kodi美食生活绘本作家个人网站:kodillia.com新浪微博:http://w...
果品消费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丰富的内容,全面、翔实地介绍了我国南北60多种干鲜果品的历史起源,主要成分及营养价值,主要食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各种果品的鉴别、选购...
好吃易做的营养早餐 内容简介 2002年,青岛出版社”爱心家肴”品牌悄然面世,继而受到读者的热情追捧。15年来,青版美食图书不断丰富门类,推陈出新,其内涵外延都...
《自控术》内容简介:也许你有以下问题: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不吃或很少吃早餐;挑食或偏食;懒得锻炼或基本不锻炼;每天很忙
雞尾酒是給所有熱愛生活的人喝的飲料~從今天開始,不只要會喝,還要當個懂酒的專家!★美國年輕人人手一本的調酒書!★美國亞馬
《贝太厨房至爱小炒》将为你把如何炒出好滋味的秘密一一揭示,从如何选锅到食材切割,调味乃至火候无一不细,更有85道极富代表性
美食美景,皆在远方,亦在身旁。我们总是吃着手中微凉的快餐外卖,看着电视中的异域美味,刷着朋友圈的“深夜放毒”,却总是忘记
实用酱卤.凉菜技法全图解 本书特色 《实用酱卤·凉拌技法全图解》主要介绍了酱卤和凉拌的基本知识和常见酱卤凉拌制品制作技法,而酱汁、酱料、卤汁、凉拌...
甜点,再甜一点-给苦味的人生加一点甜 本书特色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甜点,让生活再甜一点。 蔓越莓与奶酪相遇后演绎的浪漫剧情, ...
珍奇原料菜典-100位中国烹饪大师作品集锦 本书特色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烹饪大师是传承和创新中国烹饪技艺的翘楚,杨柳编著的《100位中国烹饪大...
《如何畅享啤酒》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由屡获殊荣的啤酒专家写给大家的啤酒指南。本书中介绍了关于啤酒的所有知识,从啤酒的原料到口
现如今红茶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最近,说起大吉岭红茶,甚至都会提到种植这种红茶的茶园,但是却不知道究竟哪
用35个具代表性的经典魅力食材酽酿成酱,这是在台湾生活的气味,也串起了每个人心中的食物情感与回忆继销售好评的《二十四分之一
清粥草头咂咂鱼 本书特色 饿死你的文字!馋死你的插画!烟火气中的江南风物,时光里的知味品读。★精装设计,仿布精品制作。★图文并茂,精彩手绘,阅读与收藏均可。★烟...
神奇养肺菜-抗霾养颜排毒快 本书特色本书是一本结合中国人身体特质和大环境而量身定制的养肺美食书,以养肺护肺为出发点,介绍了100道养肺护肺美食食谱。本书内容包括...
《台湾好野菜》是种籽设计继《二十四分之一挑食》《你好土,我好菜》后推出的节气生活书系之一,以台湾野菜为出发点,工笔插画描
25款點亮日本餐桌的家常小菜流傳超過40年的手作漬物圖解經典什麼是澤庵?潤澤、恩惠、清澄、鮮豔這類意思都念成「taku*」又念成「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作者吴鸿“把多年来体验苍蝇馆子的生活,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所希望的不仅是写成一本探寻“苍蝇馆
轻松学烘焙 本书特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很多人开始提起“烘焙”,这个在我印象中一直属于“西方”的词汇,已经不知不觉走入了我的生活。朋友报了“烘焙班”,每...
马铃薯是一种稳定可靠又富于营养的作物,绝对不是一个平凡的小角色,它在西方社会历史中的重要性不压于汽车和铁路——19世纪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