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石油史上,都是一个奇迹,一个神话,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他积累了惊人的财富,成为举世卢目的大富豪,他创立了托拉斯,托拉斯也塑造了他,种种具有开创意义的独特经历,使他有别于其他财富人物,本书着重解读了洛克菲勒的两大利器——毅力和信念。
洛克菲勒在年轻时进过几个学校,*后一个是商学院;他有时也在家里的农场干些活(其中之一是把母亲养的鸡卖掉)。后来,他成为一个簿记员。1859年那年,一个名叫埃德温·德雷克的失了业的火车列车员,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泰行斯维尔钻出了石油;洛克菲勒和一个名叫莫里斯·克拉克的伙伴则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开了一个经纪人的商行。南北战争时期,商行的业务很兴旺,洛克菲勒又开始搞一点铁路和地产生意,同时也密切注意着蒸蒸日上的石油业迅速发展的情况,实际上没有多少希望,而且大部分都失掉了。当时,石油价格涨落幅度很大。在钻探**批宾夕法尼亚油田的时候,原油为20美元一桶,后来市场上到了一大批石油,于是两年内价格跌到了10美分一桶。不久以后,价格又上涨,1869年大致保持在每桶7美元的水平,只是在1870年又降到3美元以下。
由于这些原因,洛克菲勒感到钻石油并没有什么意思,因为你所能得到的仅仅是一个干涸的洞,或者,如果钻探成功,原油是没有价值的,还得把它提炼成煤油,而煤油则在迅速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能提供人工光源的材料。炼一桶(合42加仑)原油是30美分,1870年一加仑煤油能卖到一美元。可见,石油业的关键在于炼油的人:控制了炼油的人,既能决定付给生产的价钱,又能决定销售者应付的价钱。
1863年,洛克菲勒、克拉克和他的两个兄弟,还有化学师塞缪尔·安德鲁斯组成了一个“求精石油厂”,这是克利夫兰地区许多不炼油厂之一。洛克菲勒大力经营,使求精石油厂成为该地区*大的炼油厂。每天炼油500桶,但是,他的合伙人,却犹豫不决,于是两年以后,他就买下了全部产权。为了改善自己的地位,洛克菲勒借了很多债。1865年和1866年,他在克利夫兰买下了50个炼油厂,在匹茨堡又买了80个炼油厂。
洛克菲勒的一些炼油厂是石油业中设备*新、效率*高的工厂,这就使他在成本方面具有重要的有利条件。由于他工厂的产量很大,使得他与铁路方面的关系很好,他控制了克利夫兰的车站。由于这种强大有力的地位,他就能从当地银行取得资本。但是他在买一个工厂时,喜欢通过股票交易,而不是直接购买,有些竞争者硬说他们被迫把股票卖掉,但事实说明,洛克菲勒在交易中所出的价钱如果不算高的话,也是合理的价钱。对许多行将倒闭的炼油厂来说,尤其如此。
战后经济萧条时期,的确曾有许多工厂倒闭,但有几家却向洛克菲勒展开激烈的竞争。为了达到进一步节约的目的,从而能使他的产品的价格比那几家工厂更低,他有点象斯威夫特在肉的行业中所做的那样,采取了几个步骤,以求达到统管生产和销售的全部过程中的纵向综合生产的目的:买下了木材储备和做好的油桶,选了仓库,还设置了船队。此外,他还改组了公司,1867年与另外两位企业家亨利·弗拉格勒和塞缪尔·安德鲁斯组成了合伙关系。3年后,更名为俄亥美孚石油公司。
在石油工业——实际上大多数工业——中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控制其他一切所依赖的一个*重要的工序或部门,关于这一点,并不只有洛克菲勒一个人才认识到。宾夕法尼亚铁路垄断了在油田和东部的港口之间行驶的火车,就迫使洛克菲勒在把他的煤油和其他产品驼到东部市场去时,必须按铁路方面所索取的价格支付运费。这种情况与斯威夫特所遇到的情况有些类似。美孚石油公司的领导们也作出了同样的决定。洛克菲勒和弗拉格勒向纽约中央铁路公司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果铁路方面能把“美孚”的运费定得很低,他们就永远放弃水运。并且保证每天运60节车皮的石油。中央铁路方面同意了,这样就挫败了宾夕法尼亚的铁路的垄断权。
洛克菲勒很快就想到,如果能订出一个方案,还会使他的权力更大。他把一些炼油厂组成“南方改良公司”该公司的货运由宾夕法尼亚、纽约中央和伊利三家铁路公司分担,运费为每桶2.4美元的优惠价;美孚石油公司则不在此例,它的运费是每桶1.9美元;此外,不属东部铁路干线协会会员的铁路公司对它的运费也给予酬金(或回扣)这个计划始终未能实现,还被法院宣布为非法。
19世纪70年代,美孚石油公司发展得很快,它继续进行勘探,并巩固它对石油业的控制。在这期间,它厉行节约。清算帐目成为一种癖好,价格算到小数第三位。他坚持每天早上来工作时,要在他的办公桌上放一份关于净值的财务报表。为了节省运输费用,他开始建造输油管。到1876年,美孚石油公司拥有长达400英里的输油管。还有能储藏150万桶石油的集散点。当宾夕法尼亚铁路在19世纪70年代后期进行炼油业进行又一次挑战时,洛克菲勒打垮了这个当时美国*大的公司,然后又买下了该公司的炼油设备。
到19世纪80年代,显然洛克菲勒不能再漠视钻井和销售的事了。宾夕法尼亚的油田在开始枯竭。而美孚石油公司当时所控制的公司的资产已逾7000万美元。“美孚”得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原油供应。洛克菲勒买下了几个地区性的销售公司。他的公司已经以“章鱼”著称,在石油业中到处都有它的势力。它的产品大约已点炼油厂产品的90%,并且垄断着诸如煤油、润滑油、石蜡、石脑油、各种溶剂以及“美孚”的科学家和技师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其他一些产品的价格。
但是,洛克菲勒并不想由他的帝国来控制全部市场。他明白,让比较小的、效能较差的一些竞争者去承担其中微不足道的部分,在困难时期迫使他们为生存而斗争,而美孚石油公司则能继续以几乎全部能量投入生产。同时却可以免受独家控制的指责。
随着洛克菲勒石油帝国的发展,这本身就有庞大的得难以控制的危险,因此,弗拉格勒和“美孚”的律师塞缪尔·多德在1882年组成了一个托拉斯。它拥有了14个公司的全部,包括俄亥美孚石油公司,拥有其他26个公司的一部分,从3000万美元的杰曼尼亚矿业公司,资本总数估计达7000万美元。该托拉斯规定,在纽约、新泽西、俄亥俄和宾夕法尼亚设立以“美孚”命名的子公司,把活动集中在自己所在的州。
这种结构不仅强有力,而且极为触目,它的存在促进了当时的反托斯运动。新闻记者亨利·德马雷斯特。劳埃德在《反共和国的财富》一书中写出了一份对托拉斯的起诉书,呼吁解散托拉斯。“我们在被自己手中的剑刺死的时刻,必须控制它,或者占有它,或者毁灭这它。”洛克菲勒针对这句话答道,“美国月季美人在壮丽的光辉和芬芳的香味中产生,给观赏者带来欢乐,其所以如此,是以牺牲它周围的早期的花苞为代价的。在经济生活中也是一样。这是自然法则和天理所致。”劳埃德的希望实现了:1890年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但是这个托拉斯经历了几次变化的过程中,洛克菲勒在20世纪初一直控制着市场。
这是遭受挫折的时候,19世纪80年代中期,美孚石油公司正在开发俄亥俄的油田。通过购买俄亥俄石油公司和建立几个新的公司,大陆的中部地区成了美孚石油公司地盘中的主要地区。在加利福利亚和得克萨斯,还有一些新的勘探工作,但当时公司的这项工作却都停下来。所以,那里是否有很多石油,也是问题。该公司有一个名叫约翰·D·阿奇博尔的董事,表示犹豫不决,他建议把密西西比河西已经发现的原油全部吸收过来。此外,得克萨斯州有一个反美孚石油公司的机构等复杂情况,该州有自己的反托拉斯法。
1894年,得克萨斯州长詹姆期·霍格开始对美孚石油公司起诉,竟然要求把洛克菲勒从纽约引渡到得克萨斯去受审。这事并没有什么结果。但是,在得克萨斯遇到的一些困难情况,说明美孚石油公司不能在得克萨斯做什么勘探工作了。结果,使它失去了找出当时美国历史上*大油源的机会,这一油源的发现,是从1901年在博芒特的斯宾德尔托普发现了石油开始的。在这以后,就出现了一些新的公司,例如海湾石油公司和得克萨斯石油公司(后来称为“德士古”),还有其他一些公司的业务也发展了,包括“太阳”和“壳牌”石油公司。外国的竞争也在加剧。“美孚”在石油工业中的地位受到损害。1911年,它在炼油业中所占比例下降到75%。他的竞争对手们供应的汽油在全国占三分之一。“美孚”在石油产量很高的加利福利亚油田中只占29%,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产量中占10%,甚至在曾经是主要石油产区的大陆中部,也只占石油产量的44%。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也就是那一年,反对找拉斯的人们*后居然胜利了:托拉斯崩溃了,原因是它企图“把别人赶出油田,不让别人有做生意的权利”这倒不是说美孚石油公司垮台了,或者洛克菲勒的权力大大削弱了。它的一个后继公司——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是美国第二个*大的工业企业(仅次于美国钢铁公司)。
阿奇博尔德继洛克菲勒之后掌管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他虽然对西部的原油的估计失误,但仍不失为石油业中*精明的商人之一。事实上,洛克菲勒始终把培养人才一事作为自己*重要的任务。“美孚石油公司获得成功的秘密,”他声称,“在于有一批人在工作中自始至终真诚地共同合作。”几乎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1879年纽约中央铁路公司负责人威廉·H·范德比尔特就赞扬过“美孚”行政管理班子的能力。“这些人比我能干多了。他们的事业心很强,也很精明。在经商中,这样既精明又能干的一班人马。我还没有遇到过。”除了阿奇博尔德和弗拉格勒外,还有洛克菲勒的兄弟威廉,亨利·H·罗杰斯,詹姆斯·莫法特,查尔斯·普拉特,奥利弗·H·佩恩等等。这些人形成了美国的一批确实是*能干的行政管理班子。
洛克菲勒在他们协助下,成为发展现代公司组织的先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美孚”的执行委员中任职,除了直接管理以外,还制定战略计划,收集并分析情报等工作。凡是5000美元以上的拨款以及需要花费2500美元以上的新建筑,均需要经该委员会批准,甚至年薪增加600美元以上时,也得经该委员会通过。显然,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因为洛克菲勒的帝国非常庞大,以至该委员会终于不得不把一些权力授予中级行政管理部门。后来,有此人提出,“美孚”的结构有一部分是仿效罗马天主教会,其实更主要的是,洛克菲勒和其他工业界巨擘在经营方式方面,有很多是从铁路公司,特别是从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那里学来的。
城乡自主创业项目速查1100 本书特色 《新农村建设丛书》是一套针对“农家书屋”、“阳光工程”、“春风工程”专门编写的丛书,是吉林出版集团组织多家科研院所及千余...
营销运作潜规则 本书特色 本书提炼了作者多年从事营销管理的实战经验,书中凝聚着作者对西方管理体系的深入思考和对中国市场、人文的深刻剖析,据此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
节日期间是促销的最好时间,然而也不是每家商场每次都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和促销策划工作有直接关系。在激烈的节日促销中,
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炒作大师的书;它还是一本揭发社会思想如何被左右和说明今天社会大众如何被某种力量操纵的书;它阐释了美国文
知人者智-风格与管理 本书特色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不易。我们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发现,管理者由于不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工作风格,而难以在工作中有效地...
德鲁克夫人回忆录 本书特色 “不要忘记,一旦你嫁入罗斯柴尔德家族,你就会出名。”多丽丝的母亲告诉她。“成为另一个居里夫人,并且发明镭,你将会举世闻名的!”多丽丝...
回归基本层面:中国营销问题的思考。市场化以来,人们开始折服于营销的魅力,一时间营销成了万能的武器,似乎所有的产品只要运用
《101种在家就能做的网上生意(第2版)》不仅介绍了101种选择,同时也提供了赢利模式、市场分析、技术支持、启动成本、未来潜力和发
青年创业中国强-我创业我做主 本书特色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出品80后创业成功案例, 商界名流精彩点评马云 刘永好 赵赫 马洪涛 王小丫 李佳明 李雨霏联袂...
《从零开始学做人力资源经理》内容简介: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人力资源经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大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围绕经营绩效、服务机构的绩效、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有所成就的员工、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管理者的工作、管理技能与组织管理、高层管理者的任...
Adoptedinternationallybybusinessschools,MBAprogrammesandmarketingpractitionersal...
《温故(二十六)》内容简介:2013年推出的第三辑《温故》, “影像”专栏刊出了日本军医小野正男拍摄的日占区的图片共20余幅,它们
《增长黑客》内容简介:脸谱网如何从默默无闻到坐拥二十几亿用户? 爱彼迎、优步何以在短短时间估值超过百亿美元? 领英怎样跨步成
在商业领域,模仿可谓臭名昭著,备受指责:有些企业领导认为,模仿者是一种亦步亦趋的角色,因为拿不出原创产品,无奈之下,只好
对客户的心理把握得比对自己的另一半还透,你就离成功不远了。要想创造大畅销的产品或服务,千万别再低估“这两种顾客”的性别消
货币缘起 本书特色 追溯历史缘由,分析发展脉络,总结经验教训,预测未来的发展。了解历代治理之经验,提升自身金融之知识。货币缘起 内容简介 本文试图利用现代经济理...
不良品管控 内容简介 质量被称为企业的生命线,只有优质的产品才能给企业带来长久发展的动力。因此,企业一定要设法控制不良品的产生,严格控制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过程。...
质量管理:整合供应链(第4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丛·运营管理系列) 本书特色 我们删掉了前一版中冗余的内容,因此减少一个章节,使得本书更为紧凑和精练。 依照*新的...
故事营销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以生动的案例说明了*近的许多营销革命都与“顾客至上”的现代营销观念背道而驰,相反,它们积极利用了创新营销的原则。开篇通过10个鲜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