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品种与产品
闽南乌龙
闽北乌龙
广东乌龙
台湾乌龙
其他乌龙
第二章 起源与传播
起源与历史
发明与传说
传播与流行
第三章 自然环境
三角形区域
碧水绕丹山
清水润红壤
山高多雾障
美丽的宝岛
武夷山之恋
武夷水之美
第四章 制作工艺
初制基本工艺
精制基本工艺
新工艺的特点
第五章 人文环境
人文简析
安溪茶风
潮汕茶俗
第六章 选购贮藏
选购常识
家庭保藏
陈茶滋味
第七章 冲泡技巧
准备器具
选择好水
工夫泡去
平常冲泡
茶艺表演
第八章 品饮欣赏
凝神静气品三香
感受乌龙“韵”
都市流行工夫茶
第九章 保健养生
乌龙茶的功效
茶宴情趣
第十章 茶道精神
品茶之境界
朱熹的茶理
蔡襄与《茶录》
李贽与《茶夹铭》
张天福的茶礼
中庸茶心
中国的茶是一个绝对精彩的世界。红茶、黑茶、青茶、黄茶、白茶、绿茶六大类茶,哪一类都有独特的风姿与魅力,更有花茶等加工茶类为世界增添异彩。本书介绍的,是六大茶类之一的青茶,又称乌龙茶。品饮乌龙茶,需要特别的冲泡方法,*传统、*著名的就是工夫泡法。闽粤台三地的工夫茶各有特色,但基本原则大同小异。也有更简单的方法,在了解乌龙茶特性的基础上,掌握冲泡的基本要领,一样也能享受到乌龙茶的韵味。这是写作本书的目的之一。本书力图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系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
茶道就是爱茶者通过茶事活动,感悟到的某种精神境界。这个感悟是不断升华的过程,但也并非高深到无法捉摸的地步。有时候,甚至很世俗的人生感悟,也算是“悟道”。茶所包涵的精神文化内容,与它的香气、滋味一起,使人愉悦。一个真正的爱茶人,不仅爱茶的香气与滋味,同时也爱茶的文化内涵。本书介绍的是六大茶类之一乌龙茶,让爱茶者了解更多的茶文化知识,使爱茶者的品茶活动,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品茶品到一定程度,便要讲究境界。这境界的基础便是识茶。 识茶首先包括不同茶类的辨识。中国茶品类繁多,各有特色,饮者*起码的功夫,要一尝便知什么茶,至少也要懂得花茶、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的区别。其次便是要分辨得出茶的优劣。茶的品质差别极大,也极细。同是绿茶,龙井与碧螺春有差别;同是龙井,特级与一级有差别;同是乌龙茶,岩茶与铁观音有差别;同是岩茶,名岩与丹岩有区别。虽然不必如专业茶师那么 精确,至少也要闻得出香型,喝得出醇厚浅薄,才能品得出韵味。 有了识茶的基础,方能进入更高的境界。 首先是识水。茶既是一种饮料,就要讲究泡茶水的质量。于此古人境界之高,不仅提出了“山泉*佳,江水次之,井水又次之”的经典说法,而且如王安石一般能喝得出江中水与江尾水的区别。但今天情况已有许多变化。对于都市饮者来说,真正的泉水、井水无处可觅,江水则污染得不能饮用。比较容易得到的就是矿泉水、纯净水,但其中也有许多区别。 有了好水后,还要懂得冲泡的方法。一般来说,绿茶比较简单,80℃左右的开水即可。乌龙茶的温度要求较高,既要现烧,又不能沸滚太久。有了好茶好水,还要有好的茶具,这便是识器。中国茶器,是一门洋洋大观之艺术,*有名的当然要数江苏宜兴紫砂壶.名壶价值胜过黄金。除此,还有许多茶器,如德化、景德镇的瓷茶器也很漂亮。一般来说,要懂得欣赏,但是*重要的是要懂得茶水与器具相配的道理。比如,乌龙茶要用“孟臣罐,若琛瓯”,必须将茶水从壶里倒到小瓯里,考究的还配有拇指大小的闻香杯,先闻后饮,颇费工夫所以又叫“工夫茶”。绿茶就*好用玻璃杯,看茶叶在晶莹剔透的杯中如花般绽放,未饮先醉,自然别有风味。 识器还有一重意思,是要能识大器——即饮茶时的外部环境。品茶是一种高雅的休闲活动,可在陈设典雅的茶室中,边饮边听若隐若现的轻音乐;可在朋友家中自泡自饮,随心所欲,慢慢啜品;可在花前月下,树旁水边,席地持壶,与自然为伍。不管什么环境,当以清静、洁净为上,方有情趣。 识得水、识得器,接下来就该识人了。 现代人饮茶,已不仅仅是解渴、解乏,而是一种交际、休闲的方式。这也是如今都市中茶馆大兴的根本原因。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若要使茶品者身心两畅,选择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喝茶就十分重要。因为喝茶跟喝酒不同,酒是越喝越热闹,越喝越兴奋,人多一些,杂一些都不要紧。而茶一般来说是越喝越清醒,越喝越淡泊,共饮者就不宜多,三四人*好。品茶者的品格也要高雅,若与势利小人之流共座,就只会糟蹋好茶,败坏心情和胃口。 品茶的*高境界,是识道。 品茶有道,道在何处?“茶道”一词早见于和陆羽同时代的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自从陆羽撰写《茶经》之后,我国唐代就已饮茶有“道”了。然而,在我国漫漫历史长河中,却从未有人对茶道的含义做过明确解释,也没有形成如日本茶道那样有着明确形式与内容的专门艺术。也正因如此,就给后来的爱茶者们留下了发挥想象与创造的无限空间。 有人说,茶道就是茶艺;有人说,茶道就是茶道;有人说,茶禅一味;有人说,和敬清寂;有人说,道在屎橛;有人说,道可道,非常道……种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可惜都有不甚了了之处。按笔者的理解,茶是一种物质,道是一种精神。如果将茶视为一种精神的物质载体,茶道就是爱茶者通过茶事活动,感悟到的某种人类精神境界。感悟越深,境界越高。这个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升华的过程。茶道很难用儒、释、道等某一家的理论来固定,也并非高深到无法捉摸的地步。有时候,哪怕只要在品茶时有一些小小的,甚至很世俗的人生感悟,也算是“晤道”了。到了此种境界,就不再是一般的饮茶,而是名符其实的“品”了。品茶之乐趣,之魅力,更多的也许就在于此。P152-154
经典韩国料理 本书特色 《经典美食窗:经典韩国料理(第2版)》中,阴法宏师傅精选62款地道易做的样式美味,从经典名吃到当前*hot的营养料理,都配有精美...
家常酱作菜-160 内容简介 鱼露酱汁清蒸鱼卷葱油鹅肠鱼露蒸子排树子蒸酱树子焖吴郭鱼树子蒸肉树子蒸墨鱼焖苦瓜蒜泥酱蒜泥虾蒜泥鲜蚵蒜泥淋茄段豉椒酱豉椒炒花蟹豉椒虾...
清香四溢的柔软时光(文化名家话茶缘 插图本) 内容简介 《清香四溢的柔软时光》以“文化名家话茶缘”为主线,精选了二十世纪以来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等众多名家谈...
法式创意糕点装饰-翻糖裱花秘诀与烘焙基础 本书特色 在制作蛋糕或者点心时,你是否为该如何装饰而苦恼呢?即使灵光一现,你是否也会因为不了解装饰方法而无...
原味云南 本书特色 《原味云南》是一本带领读者身临其境触摸云南美食的游记,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记录了云南大部分地方的美食特色。作者张家荣是云南土著,十余年来...
台湾味道 内容简介 *能代表台湾特色的,莫非风味小吃。台湾特色饮食以小吃为大宗,小吃大抵以寺庙为中心而发展。先民离乡背井来台,自然需要到寺庙拜拜祈福,人潮渐多,...
咖啡咖啡处处开 本书特色 《咖啡咖啡处处开》是由屡次获得欧洲*佳烘焙师金奖、英国顶级美味奖的专业咖啡师所著的咖啡入门指南。作者结合多年从业经验对咖啡文化进行深入...
中国饮食文化丛书-养小录 内容简介 作者从饮料到食物,从采摘到烹制,从野生到种植,详细地记述了各类饮食的制作方法和烹饪技术,有些还介绍了保存和贮藏的方法,内容丰...
沒見過一本食譜這麼有設計感的!!設計師與名廚的精采演出第一本最具設計感的義大利麵料理書超過一百種麵款,200多種醬汁,淋漓展現
歡迎來到「菓子学校」!辻﹝tsuji﹞東京甜點專門學校名師親自指導*唯一在法國設立分校的專業廚藝學校*二大專業餐飲學校權威推薦*
重庆江湖菜(3) 本书特色 什么是江湖菜?重庆的江湖菜都有哪些特点呢?美不胜收的水煮烧白,中看好吃的玛瑙裙边,乡土味十足的老嫂子蒸腊肉……《重庆江湖菜》为你揭开...
抹茶粉、紅豆餡、白玉粉、日本酒……和風素材不僅美味且有益健康,使用於甜點中還能帶出獨特的新食感,並增添一抹優雅的日式風情
中国饮食文化史 本书特色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哲学家更是如此。庄子认为上古社会*美好,*值得人们回忆与追求,*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
口福-今生必食的100道中国菜-知味07 本书特色 本书是从美食家的角度推荐 100 款中国名菜,说明推荐理由、如何品尝欣赏,并就具体菜品与名厨互动,使爱好中国...
幸福一手煲办-1个电饭煲与66道料理的美味情缘 本书特色 不会做饭?懒?没厨房、没材料、没时间?一只电饭煲就能做出66道家常美食!蒸、炒、焖、炖,只有你想不到的...
《如何畅享啤酒》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由屡获殊荣的啤酒专家写给大家的啤酒指南。本书中介绍了关于啤酒的所有知识,从啤酒的原料到口
本书介绍的基本甜点制作方法,不仅适用于立志成为甜点师的年轻人,对于喜欢甜点制作的普通人也同样值得一试,只要依照书中的秘方
轻松学西餐 本书特色 西餐这个字眼,往往让一般人心生向往却又望而却步。是不是只有在一掷千金的高级餐厅,才可以享受到地道的西式美食,又或者区区预算,就得忍受小餐馆...
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 本书特色 “我是一个馋人,常常两肩担一口,东西南北走。无他,觅食而已。但吃的也不是珍馐美味,只是平常百姓家的日常之食。所以,我不是美...
轻松学烘焙 本书特色 《轻松学烘焙》从烘焙基础知识讲起,为你介绍烘焙高手的经验和技巧,以及80款好吃易做的饼干、蛋糕、面包、挞、派、布丁等糕点的制作方法,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