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品种与产品
闽南乌龙
闽北乌龙
广东乌龙
台湾乌龙
其他乌龙
第二章 起源与传播
起源与历史
发明与传说
传播与流行
第三章 自然环境
三角形区域
碧水绕丹山
清水润红壤
山高多雾障
美丽的宝岛
武夷山之恋
武夷水之美
第四章 制作工艺
初制基本工艺
精制基本工艺
新工艺的特点
第五章 人文环境
人文简析
安溪茶风
潮汕茶俗
第六章 选购贮藏
选购常识
家庭保藏
陈茶滋味
第七章 冲泡技巧
准备器具
选择好水
工夫泡去
平常冲泡
茶艺表演
第八章 品饮欣赏
凝神静气品三香
感受乌龙“韵”
都市流行工夫茶
第九章 保健养生
乌龙茶的功效
茶宴情趣
第十章 茶道精神
品茶之境界
朱熹的茶理
蔡襄与《茶录》
李贽与《茶夹铭》
张天福的茶礼
中庸茶心
中国的茶是一个绝对精彩的世界。红茶、黑茶、青茶、黄茶、白茶、绿茶六大类茶,哪一类都有独特的风姿与魅力,更有花茶等加工茶类为世界增添异彩。本书介绍的,是六大茶类之一的青茶,又称乌龙茶。品饮乌龙茶,需要特别的冲泡方法,*传统、*著名的就是工夫泡法。闽粤台三地的工夫茶各有特色,但基本原则大同小异。也有更简单的方法,在了解乌龙茶特性的基础上,掌握冲泡的基本要领,一样也能享受到乌龙茶的韵味。这是写作本书的目的之一。本书力图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系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
茶道就是爱茶者通过茶事活动,感悟到的某种精神境界。这个感悟是不断升华的过程,但也并非高深到无法捉摸的地步。有时候,甚至很世俗的人生感悟,也算是“悟道”。茶所包涵的精神文化内容,与它的香气、滋味一起,使人愉悦。一个真正的爱茶人,不仅爱茶的香气与滋味,同时也爱茶的文化内涵。本书介绍的是六大茶类之一乌龙茶,让爱茶者了解更多的茶文化知识,使爱茶者的品茶活动,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品茶品到一定程度,便要讲究境界。这境界的基础便是识茶。 识茶首先包括不同茶类的辨识。中国茶品类繁多,各有特色,饮者*起码的功夫,要一尝便知什么茶,至少也要懂得花茶、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的区别。其次便是要分辨得出茶的优劣。茶的品质差别极大,也极细。同是绿茶,龙井与碧螺春有差别;同是龙井,特级与一级有差别;同是乌龙茶,岩茶与铁观音有差别;同是岩茶,名岩与丹岩有区别。虽然不必如专业茶师那么 精确,至少也要闻得出香型,喝得出醇厚浅薄,才能品得出韵味。 有了识茶的基础,方能进入更高的境界。 首先是识水。茶既是一种饮料,就要讲究泡茶水的质量。于此古人境界之高,不仅提出了“山泉*佳,江水次之,井水又次之”的经典说法,而且如王安石一般能喝得出江中水与江尾水的区别。但今天情况已有许多变化。对于都市饮者来说,真正的泉水、井水无处可觅,江水则污染得不能饮用。比较容易得到的就是矿泉水、纯净水,但其中也有许多区别。 有了好水后,还要懂得冲泡的方法。一般来说,绿茶比较简单,80℃左右的开水即可。乌龙茶的温度要求较高,既要现烧,又不能沸滚太久。有了好茶好水,还要有好的茶具,这便是识器。中国茶器,是一门洋洋大观之艺术,*有名的当然要数江苏宜兴紫砂壶.名壶价值胜过黄金。除此,还有许多茶器,如德化、景德镇的瓷茶器也很漂亮。一般来说,要懂得欣赏,但是*重要的是要懂得茶水与器具相配的道理。比如,乌龙茶要用“孟臣罐,若琛瓯”,必须将茶水从壶里倒到小瓯里,考究的还配有拇指大小的闻香杯,先闻后饮,颇费工夫所以又叫“工夫茶”。绿茶就*好用玻璃杯,看茶叶在晶莹剔透的杯中如花般绽放,未饮先醉,自然别有风味。 识器还有一重意思,是要能识大器——即饮茶时的外部环境。品茶是一种高雅的休闲活动,可在陈设典雅的茶室中,边饮边听若隐若现的轻音乐;可在朋友家中自泡自饮,随心所欲,慢慢啜品;可在花前月下,树旁水边,席地持壶,与自然为伍。不管什么环境,当以清静、洁净为上,方有情趣。 识得水、识得器,接下来就该识人了。 现代人饮茶,已不仅仅是解渴、解乏,而是一种交际、休闲的方式。这也是如今都市中茶馆大兴的根本原因。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若要使茶品者身心两畅,选择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喝茶就十分重要。因为喝茶跟喝酒不同,酒是越喝越热闹,越喝越兴奋,人多一些,杂一些都不要紧。而茶一般来说是越喝越清醒,越喝越淡泊,共饮者就不宜多,三四人*好。品茶者的品格也要高雅,若与势利小人之流共座,就只会糟蹋好茶,败坏心情和胃口。 品茶的*高境界,是识道。 品茶有道,道在何处?“茶道”一词早见于和陆羽同时代的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自从陆羽撰写《茶经》之后,我国唐代就已饮茶有“道”了。然而,在我国漫漫历史长河中,却从未有人对茶道的含义做过明确解释,也没有形成如日本茶道那样有着明确形式与内容的专门艺术。也正因如此,就给后来的爱茶者们留下了发挥想象与创造的无限空间。 有人说,茶道就是茶艺;有人说,茶道就是茶道;有人说,茶禅一味;有人说,和敬清寂;有人说,道在屎橛;有人说,道可道,非常道……种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可惜都有不甚了了之处。按笔者的理解,茶是一种物质,道是一种精神。如果将茶视为一种精神的物质载体,茶道就是爱茶者通过茶事活动,感悟到的某种人类精神境界。感悟越深,境界越高。这个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升华的过程。茶道很难用儒、释、道等某一家的理论来固定,也并非高深到无法捉摸的地步。有时候,哪怕只要在品茶时有一些小小的,甚至很世俗的人生感悟,也算是“晤道”了。到了此种境界,就不再是一般的饮茶,而是名符其实的“品”了。品茶之乐趣,之魅力,更多的也许就在于此。P152-154
经典果饮500 本书特色 《经典果饮500》“食全食美”的果饮书!畅销英、美、日、韩等15个国家,总销量达2,000,000册!!* 详细介绍了做果汁和冰沙等饮...
番茄你个西红柿 本书特色 它是个多面手,煎、炒、烹、炸、蒸做法多样,永远不会难为你,永远能取悦你的唇舌。它就是那种“想怎么对我都可以”的食材。它是个好搭档,不管...
馬卡龍又稱「少女的酥胸」?正宗「黑森林蛋糕」主食材竟非巧克力?冰火波蘿油和絲襪奶茶為何這麼對味?「法國松露蛋糕」到底是形
徘徊的鱼 本书特色 本丛书是记述古清生先生对由地域等因素所形成的美食内在意义的探索,具有浓郁的自然清新风格。用平实的言语悠悠地抒写出谈论饮食的几瓣心得,他的笔更...
中国茶艺学 内容简介 这本《中国茶艺学》由陈文华主编,要研究中国茶文化就得从中国茶艺入手,搞清中国茶艺的发展脉络也就大体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本书共...
经典酱泡菜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60道来自儿时记忆里的酱泡菜,30道酱泡菜入菜料理,有浓浓的传统简朴风情,更有高纤低脂的健康优势。经典酱泡菜 目录 自序小而甘美...
大生活系列:新编家常菜典一本全 本书特色 应用*经典的家常菜肴、*营养保健的健康配餐方式、*新科学膳食理念,为您打造适合全家人的健康美食。分步图解菜肴制作要领,...
本书取材于中国第一本高端美食杂志《美食与美酒》,内容源自杂志6年来最受欢迎的年度专辑《最值得品尝的100种味道》。每年年终,
所谓爱,不一定是海枯石烂,却一定有柴米油盐。这本书是为了送给:所有不会说爱的你。为自己做饭,就能找到勇气的味道。为爱人煮
好吃,說不出道理嗎?其實美食背後隱含了各種科學原理,想抓住更對味的煮法,品嘗最滿足的料理嗎?你一定得先暸解「分子廚藝」-
《我爱面包机!:我的第一本面包机烘焙书》:欢迎来到面包机烘焙的世界。《我爱面包机!:我的第一本面包机烘焙书》:收集了近150个使
1908年的秋天,一群穷困潦倒的作家和画家,栖身在巴黎一座叫洗衣船舶的摇摇欲坠的公寓楼里。这群自命为文艺先锋的人搞了一次聚餐
跟着季节做养生汤 本书特色 《跟着季节做养汤》围绕四季养生的不同需要,选取常见药材和食材,有针对性地为读者选取了各式汤品。让您在家就可轻松跟着季节煲出美味汤品;...
日本四大文豪「紅露逍鷗」幸田露伴之女幸田文,細數廚房與親情的雋永佳作。咕嚕嚕的煮茶聲、滋滋作響的秋刀魚……廚房是人生的教
小厨大爱-梅子的写食日记 本书特色 《梅子的写食日记:小厨大爱》博客点击率突破2500万。 全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可操作性都很强。小厨大爱-梅子的写食日记 内容...
团购:饮食馆4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 由台湾董孟修、林倍加等烹饪讲师著★ 《经典西式餐点一本全》手把手教你学会8大类西式餐点的制作方...
早午餐特集-食帖-Brunch吧!没那么赶时间-01 本书特色《食帖01:brunch吧!没那么赶时间》,是食帖品牌的**本纸质出版物。通过呈现世界各国早午餐文...
食冰要有新意?掌握了刨冰、冰激凌、格兰尼塔冰沙、冰饮等的基础做法,何不再挑战糖浆、水果酱汁、炼乳、果仁等做出更独特的完美
这是一部会让餐桌上的客人拍手称奇,食欲大开的作品。别开生面的趣事轶闻以及带有一丝邪恶之气的幽默感,令人爱不释手。在本书中
《随园食单白门食谱冶城蔬谱续冶城蔬谱》汇集了南京历史上传世的四部著名食谱,为我们了解南京饮食文化的源流和饮食习俗的变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