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饮食是生存本能的需要。地球上曾经有过的一切动物以及现存
的一切动物,都必须吃东西才能维持生命、繁衍种群,人类也不例外。为了
充饥,我们的祖先与其他动物一样,寻觅一切可以充饥的动物和植物,直接
生食。这种状态,叫做“自然饮食状态”。在饮食文化史上,这是史前的蒙
昧时期。
火,使人类的饮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其他动物一样,人类*初也
是惧怕火的。但是,由于雷电等原因引发的森林火灾,使人们偶然吃到了被
烧烤过的鸟兽,感到它们的滋味要比生食鲜美得多,而且肉质也变得柔软多
了。无数次这样的经验,使得人类由惧怕火变成有意识地保留火种;继而,
人类又发明了“钻木取火”和“凿石取火”的方法,火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
或缺的要素。
火进入了人类的生活以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结束了,人类的饮食文
化史揭开了**页。
把猎获的禽兽鱼虾直接放到篝火上烧烤,是*原始的烹饪方法。这种烹
制熟食的方式,至少持续了一百几十万年。陶器的发明,使人类的饮食文化
更上了一层楼。人们可以在陶制的器皿中烹煮肉类,也可以煮谷类、煮蔬菜
,从而出现了新的食物和新的饮食结构——不仅有了粥、糜,还可以把谷类
与肉、菜混合在一起煮。后来,随着炊具的发展,“蒸”法继“煮”法出现
,人类的饮食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不过,人类刚开始吃熟食的时候,只“烹”新石器时代·夹砂灰陶绳纹
鬲而不“调”,仅仅是把食物烧熟、烤熟、煮熟、蒸熟,没有调味品。后来
,生活在海边的先民们,偶然把食物放在海滩上面,沾上了一些盐粒;这样
的食物烹熟之后,味道分外鲜香可口。由此,人们开始揣摩盐与食物的关系
,有意识地在烹制食物时放入一些盐来调味。一个名叫“宿沙氏”①的人发
明了烧煮海水提取食盐的方法,这是对于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人类的食物
多样化了,饭与菜有了区别。在人类的饮食文化史上,食盐的使用是继火的
使用以后又一次重大突破。至此,“烹”(烧煮食物)与“调”(调和滋味)共
同构成了饮食文化的主体。1.蒙昧时期的自然饮食状态
当人类刚刚从树上下来的时候,当人类刚刚开始直立行走的时候,虽然
具有无限的发展前景,但仍处于野蛮状态。有的人类学家把这个时期的人称
之为“裸猿”。与其他猿类一样,裸猿们辛辛苦苦地四处寻觅可吃的东西,
借以维持生存。
下面这7条成语,都反映了人类蒙昧时期的自然饮食状态。
【饮食男女/饥不择食/腥臊恶臭】
《礼记·礼运》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告子上
》中也说;“食、色,性也。”食欲与性欲,是人的自然本能,是生存与繁
衍的需要。
为了获取食物,原始人追逐野兽、采集野果、捕捞水里的鱼、挖掘植物
的根,由于生产力低下,疲于奔命而所得极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常常“
饥不择食”,只要是能够充饥的东西,不管是新鲜的还是腐烂的,更不管好
吃不好吃,找到什么都往肚子里填。正如《韩非子》中所说的:“上古之世
……民食果■(lou)、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疾病。”——蒙昧
时代,人们吃的是野果、野瓜、河蚌、蛤蟆,不仅味道是腥的、骚的、恶臭
的,而且伤害肠胃,经常有人生病。
成语“饮食男女”,指人对于饮食的需求与对于异性的欲望。清代的袁
枚,在《答人求娶妾》中提出:“饮食男女之间,*易观人之真识见。”这
是很有见地的观点。当代的一个学者持这样的观点:“古语说‘饮食男女人
之大欲存焉’,若以这个标准来论,西方文化(特别是近代美国式的文化)可
说是男女文化,而中国则是一种饮食文化。”①这个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
成语“饥不择食”,原指饥饿时顾不得选择食物,后也用来比喻情急之
下不加以选择的做法。《水浒传》第三回中使用了这一成语的本义:“自古
有几般: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红楼梦》**百
零三回中使用了这一成语的比喻义:“那金桂原是个水性人儿,那里守得住
空房?况兼天天心里想念薛蝌,便有些饥不择食的光景。”
成语“腥臊恶臭”用来形容粗劣、腐败的食物。
【茹毛饮血/生吞活剥】
《礼记·礼运》中说:“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
饮其血,茹其毛。”东汉王充的《论衡·齐世》中说:“上世之民,饮血茹
毛,无五谷之食。”南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序》中也说:“冬穴夏巢之时
,茹毛饮血之世。”这里,“茹”,是吃的意思。在人类不懂得使用火的时
候,不论吃什么都是生食,即使是鸟兽,也连毛带血地生吃。这就叫做“茹
毛饮血”、“生吞活剥”。
作为一条成语,“茹毛饮血”用来形容野蛮落后的生活方式。张爱玲在
《谈吃与画饼充饥》一文中描写西方人吃牛排,就使用了这一成语:“照理
牛排应当里面微红,但是火候扣不准,而许生不许熟,往往在盘中一刀下去
就流出血水来,使我们觉得他们茹毛饮血’。”
“生吞活剥”本指剥去鸟兽的皮毛,生着吞食它们的肉;后多用来比喻
不加理解而生硬地模仿、照搬。明代的徐渭,就曾在《青藤书屋文集·奉师
季先生书》中批评朱熹时使用了这一成语:由于“著释速成”,对于先秦诸
子百家的理论“冰解理顺之妙固多,而生吞活剥之弊亦有”。P3-5
米饭的126种料理 本书特色 米饭是亚洲人的重要主食,亚洲人几乎每一天都离不开米饭。想要天天都吃的米饭充满新鲜感,就要在做饭上多花点心思,变着花样做出风味各异的...
百变米饭 本书特色 《美味厨房系列:百变米饭》:用有做好菜。用心烹佳肴。百变米饭 内容简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rd...
家常保健菜1DVD天天饮食十年典藏普及版 本书特色 《天天饮食十年典藏:家常保健菜(普及版)》:CCTV1金牌栏目家常食材里的养生经,祝您轻松自我保健经典菜品汇...
糕点大全:烘焙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面包和西点两大类,具体包含了丹麦面包、欧式面包、甜面包、特殊面包、法式面包、调理面包、吐司、海绵类蛋糕、戚风类蛋糕、重油蛋糕...
《日本美食地图》是蔡澜先生数十年行访日本的经验总汇,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骨灰级日本美食旅行攻略。《日本美食地图》介绍了最值得
面包基础 本书特色 烘焙,还原面包原始的味道,享受面包天然的口感。本书作为德国人手一本的基础烘焙书,详尽讲解了40余款广受欢迎的经典面包配方,包括有质朴的乡村面...
蔡澜食单:日本卷:1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东京篇、北海道篇、京都篇、大阪篇、名古屋·伊势篇、横滨·新泻篇六篇,主要内容包括:禅味、豪华东京旅、红灯笼、竹叶亭、鳗鱼人...
西川功晃的米粉面包,不同米粉配比,带给你超越想象的全新口感体验!从原料上而言,米粉、小麦粉的性质就有所不同,但米粉面包和
台灣出生長大,名列世界最佳50大餐廳的米其林大廚江振誠,深受會做菜母親影響,從小喜愛美味廚藝。炙熱淬煉寶石,萬分耕耘,必得
沒見過一本食譜這麼有設計感的!!設計師與名廚的精采演出第一本最具設計感的義大利麵料理書超過一百種麵款,200多種醬汁,淋漓展現
普洱茶 本书特色 喝普洱茶养生!买普洱茶增值!揭开普洱茶真面貌,教你分清茶龄真伪,教您买对茶、存好茶。《本草纲目拾遗》中说,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
绝对好吃的手工糕点-新手也能做! 本书特色 信太康代所著的《新手也能做绝对好吃的手工糕点》从*简单的糕点制作基础知识讲起,共详细介绍了近70种*受大众欢迎的手工...
山西面食·绿色健康族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汉声”编辑在山西民间采访11天,从太原到榆次、运城、丁村、碛口,所到之处,无“面”不餐,餐餐不重复,采访面食总计超过...
我的第一本咖啡书-烘豆.手冲.萃取的完全解析 本书特色 2011年,**次在韩国出版后,在韩国咖啡界掀起轰动,到目前为止累计印刷10次。这本书的修订版一经出版,...
百吃不厌的西点面包 本书特色 2017版的“爱心家肴”系列,共20个品种,分为“好吃易做家常菜”“美味新生活”“越吃越有味”三个小单元。按菜式、食材等不同维度进...
《超级转化率:如何让客户快速下单》内容简介:利润增长乏力,KPI却年年上涨,如何才能提高产品转化率?普通转化率与超级转化率有什
《Scratch 3少儿交互式游戏编程一本通》内容简介:本书以图形化编程工具Scratch为教学环境,采用“案例导向”的编写思路,带领孩子
极简烘焙:66款健康免揉面包(外版书) 本书特色 日本烘焙师、面包专家打破传统的面包制作步骤,采取冰箱冷藏发酵法,随时现烤面包。无论你是上班族,还是家庭主妇,都...
《四口吃遍江户》内容简介:本书是日本饮食文化研究专家饭野亮一的代表著作。寿司、天妇罗、荞麦面与鳗鱼,被誉为“江户美食四大天
马克杯蛋糕(甜) 本书特色想吃蛋糕又怕麻烦?也不想洗太多用具?没有烤箱?没有好方子?这些统统可以解决! 一只马克杯,微波炉,还有一些厨房里都能找到的材料能圆你的...